10 半索动物门(Himichordata)(含牙形石)
- 格式:ppt
- 大小:6.36 MB
- 文档页数:9
动物学习题目录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1)第二章原生动物门 (5)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9)第四章海绵动物门........................................................................ll 第五章腔肠动物门........................................................................l1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l4 第七章原腔动物门 (17)第八章环节动物门 (20)第九章软体动物门 (24)第十章节肢动物门 (27)第十一章棘皮动物门 (34)第十二章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帚虫动物门 (37)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 (38)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 (38)第十五章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 (39)第十六章脊椎动物亚门概述 (40)第十七章圆口纲 (40)第十八章鱼纲 (41)第十九章两栖纲 (45)第二十章爬行纲 (48)第二十一章鸟纲 (51)第二十二章哺乳纲 (55)第二十三章脊椎动物小结 (60)第二十四章动物进化基本原理 (60)第二十三章动物地理分布 (61)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一)名词解释1、细胞器2、线粒体3、细胞周期4、直接分裂5、染色体6、组织7、细胞间质8、器官9、系统(二)判断与改错1、蛋白质是动物细胞的基本物质和各种生命活动的基础。
()2、蛋白质所有的氨基酸组成及排列次序的平面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3、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肽链折叠并以副链相连而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4、蛋白质的氨基酸在数量和排列次序上千变万化,引起生物、细胞及其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多样化。
()5、生物的遗传、变异主要是由核酸决定的。
生物门详细分类生物门是生物学分类系统中的一个级别,它是在界和纲之间的分类单位,用于更细致地对生物进行分类。
生物门类别庞大,包含了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多种生物。
接下来将对不同类型的生物门进行详细分类,以帮助理解和认识生物多样性。
## 脊椎动物门(Chordata)### 双孔亚门(Cephalochordata)这一类生物主要包括脊索动物门(Branchiostoma)和头索动物门(Amphioxus)。
它们是一种原始的脊椎动物,在生物发育过程中具有固定的脊索。
这一类生物体形细长,没有真正的头部结构,生活在海洋中,是古老的脊椎动物代表。
### 脊椎亚门(Vertebrata)这一类生物包含了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在进化过程中,他们的脊索发育成了脊椎,尾部和肌肉系统也有所发展。
这一类生物拥有更为复杂的器官和行为,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节肢动物门是生物界中数量最多的一个门类,包括了昆虫、甲壳动物和蜘蛛等生物。
它们的身体被分割成许多节段,具有外骨骼和足。
节肢动物在陆地、水域和空中都有分布,有丰富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 软体动物门(Mollusca)软体动物门包括了蜗牛、蛞蝓、蚌类和鲍类等生物,它们的身体柔软而丰满,通常包裹着一个贝壳。
这一类生物在海洋和淡水环境中广泛分布,有许多种类都被用来作为食物或观赏。
## 纺锤动物门(Cnidaria)如水母、珊瑚和海葵等属于这一类生物。
它们具有中空的触手,含有刺细胞,能够给其他生物以强烈的刺激,并用来捕食或自卫。
纺锤动物多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 腔肠动物门(Platyhelminthes)扁形虫、绦虫和吸虫等属于这一类生物,它们的身体扁平,没有真正的体腔。
这一类生物在寄生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有一部分生物生活在海洋或淡水中。
## 纽形动物门(Nematoda)蛔虫、钩虫和瓜虫等属于这一类生物,它们的身体圆形而细长,消化道为直肠。
半索动物门半索动物门(Phylum Hemichordat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包括了一些具有原始特征的无脊椎动物。
与脊椎动物(Chordata)相似,半索动物门动物也具有背神经索。
然而,半索动物门动物缺乏真正的脊髓和柱状骨,因此被归类为半索动物。
性状和分类半索动物门动物具有一些独特的性状,使得它们与其他动物门区分开来。
它们的体长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
多数半索动物具有三个主要部分,包括头、颈和躯干。
许多种类的半索动物有一种称为触手的结构,可以用来捕获食物,同时也是呼吸和排泄的器官。
它们的消化系统相对简单,通常由前后肠、咽和腔肠组成。
根据研究者的不同分类方法,半索动物门被分为两个亚门:栉水母亚门(Enteropneusta)和石鱼亚门(Pterobranchia)。
栉水母亚门中包括了许多种类,如栉水母、长鞭类和裸胸鱼。
石鱼亚门包括了一些构造复杂的生物,形成了社会结构。
生活环境和习性半索动物门动物主要分布在海洋中。
其中一些种类生活在浅海沙滩附近的海底,而另一些种类则生活在深海中。
它们通常栖息在软泥或沙质海底,以底栖生活为主。
半索动物门动物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
栉水母亚门中的栉水母有一个常见的生活方式,它们通过挖掘沙土和底泥来吸收有机物。
长鞭类半索动物则以浮游生物为食。
石鱼亚门中的生物构筑了复杂的筑巢系统,并通过共生细菌来获得营养。
生殖与发育半索动物门动物的生殖方式多样。
有些种类采取雌雄异体的性别分化,而其他一些种类则是雌雄同体,具有内受精的生殖方式。
半索动物门动物的绝大多数种类都具有幼虫阶段,幼虫形态与成年形态差异较大。
半索动物门动物的发育过程通常包括原肠胚阶段和褶状胚阶段。
在原肠胚阶段,胚胎会通过外层细胞扩展形成一个袋状结构,并在一侧形成一个口。
在褶状胚阶段,胚胎的外层细胞形成背侧和腹侧两个引导器官。
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虽然半索动物门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但它们在许多生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半索动物门特征半索动物门(coelida,或称前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一大类,大多数无脊椎动物,有些甚至被分到有脊椎动物中。
它们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蔓足亚纲,鳃足纲,肉足纲。
它们也是十足目和二鳃亚目下的主要群体。
annelida半索动物门又分为两个纲:后口动物亚门和前口动物亚门。
其中前口动物亚门包括:颚胃动物、螯肢动物、单枝动物等;而后口动物亚门则包括:脊索动物门的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门的尾索动物亚门。
半索动物的幼体(如无颌类和双壳类)不经过担轮幼虫期直接进入成体阶段。
而后口动物则需要在胚后期完成变态,这种幼体与成体之间的过渡类型被称为似成体幼虫(mesograna)。
例如蛤类和蚌类的幼体,半索动物没有类似脊椎动物胚胎期那样的内陷型卵裂(内出卵),也不具备脊椎动物胚胎期的环带。
半索动物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种类可以生活在海水中,但它们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陆地上,像田螺就喜欢栖息在水田和沟渠的污泥中,并且一般生活在底质松软的地方,如河床、湖底等。
而它们最常见的食物是水生植物的叶片、茎杆或果实,有时候,它们还会捕食小鱼、虾或软体动物。
除此之外,它们也可以吃一些微小的昆虫。
总的来说,它们属于杂食性动物,不挑食,什么都吃。
和陆生的无脊椎动物一样,它们的身体构造也由许多部分组成,比如头部、躯干、足、触角、内脏等。
不同种类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外形特征,也有着相应的生存本领。
因为它的幼虫期要经过海洋,成体期则要经过淡水,所以,它在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具有显著的适应性。
半索动物虽然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性,但它却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例如,不用劳神费力地收获庄稼,只需把长在植物身上的那些“肉刺”收割下来就行了。
由此看来,半索动物也是人类的好朋友呢!人类不仅靠半索动物的肉生活,还要靠它的壳来建房子呢!而且这些壳的作用可大着呢!我们可以利用贝壳来保护珍贵的物品。
它还可以制作工艺品,制造家具、日用品等。
此外,还可以制作乐器呢!总之,它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半索动物知识点名词解释一、概述半索动物(Hemichordata),又称半索动物门,是一类古老而独特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在进化树上处于脊索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位置,因此得名“半索动物”。
本文将对半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解释。
二、主要类群1. 被囊动物亚门(Enteropneusta)被囊动物亚门是半索动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也是较为熟知的一类。
它们具有长而柔软的体,通常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前部的顶洞囊和后部的蠕动躯干。
被囊动物亚门的知名代表是海蠕虫。
2. 栉颚动物亚门(Pterobranchia)栉颚动物亚门是半索动物中的另一个类群,与被囊动物亚门相比,栉颚动物亚门的种类较少且较为神秘。
它们的体型较小,通常以固定在海底的栖息管为家。
栉颚动物亚门的知名代表是栉口动物。
三、特征解释1. 起源与进化半索动物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连接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差距。
通过研究化石记录和分子生物学证据,科学家认为半索动物与脊椎动物的祖先共同演化至少5亿年。
2. 身体结构半索动物的身体结构相对简单,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顶洞囊、鳃裂和躯干。
顶洞囊位于前端,主要用于摄取食物和呼吸。
鳃裂是用于排泄和离体繁殖的器官,数量各类群间存在差异。
躯干是半索动物身体的主要部分,用于移动、捕食和保护。
3. 消化系统半索动物的消化系统相对简单,由一个消化道组成,包括口、咽、食管和肠。
食物通过口进入咽,然后通过食管向下进入肠消化。
4. 神经系统半索动物具有简单的神经系统,包括一对神经环和沿躯干分布的神经索。
神经环位于顶洞囊周围,可以感知外界刺激并对其作出反应。
5. 循环系统半索动物的循环系统相对简单,没有真正的心脏。
血液通过血管在体内循环,起到输送氧气和养分的作用。
四、生态角色与重要性1. 生态角色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半索动物在海底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被囊动物亚门的海蠕虫能够通过摄取底栖有机物贡献于能量流动,同时也是海洋底质的重要分解者。
动物学思考题一、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生1.物种〔species〕2.二名法,举例说明3.简述生物界的5界系统4.简述动物界的主要类群二、动物体的根本结构1.简述动物体的根本结构机制及其开展进化趋势动物的对称类型可分为;动物的体腔类型可分为;同律分节、异律分节、身体分部。
2.真体腔动物真体腔〔Eucoelomata〕;裂体腔法和肠腔法;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
重要名词:物种,二名法,五界系统,侧生动物,分类阶元,分类方法,系统发生,个体发生3.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3.1 动物的完全卵裂的2种主要形式和特点动物的完全卵裂有两种主要模式:即辐射卵裂和螺旋式卵裂。
卵裂方式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到胚胎后期的发育。
3.2 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发育过程的特点囊胚〔blastula〕:囊胚层(blastoderm),囊胚腔〔blastocoel〕,原肠胚〔gastrula〕:原肠腔〔gastrocoel〕,中胚层和体腔(mesoderm and coelom) ,神经胚〔neurula〕。
3.3 动物的中胚层的发生中胚层的形成方式主要有2种:〔1〕体腔囊法〔2〕裂体腔法3.4 假体腔与真体腔3.5 简述神经胚的形成过程4.试比拟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的差异胚孔〔blastopore〕,原口动物〔Protostomia〕和后口动物(Deuterostomia)。
三、动物的系统与进化〔各门类的特征与进化关系〕1. 原生动物门2.海绵动物门3.腔肠动物门4.扁形动物门5. 原体腔动物6.环节动物门7.软体动物门8.节肢动物门9.棘皮动物10.脊索动物门〔其中包括尾索动物、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三个亚门〕四、各门动物的分述1. 原生动物门〔Protozoa〕1.1原生动物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生物系统进化中的地位1.2 区别纤毛虫纲、鞭毛虫纲、肉足虫纲原生动物要点特征1.3 简述纤毛和鞭毛的结构及其在原生动物生活中的作用1.4 原生动物的水分调节和排泄1.5 纤毛虫的接合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过程1.6 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1.7 昏睡病、黑热病是哪一类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我国人体五大寄生虫〕1.8 原生动物分布在那些环境中1.9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起的作用1.10 简述疟原虫的生活史,引起人类发病原因及病症〔1〕红细胞前期〔2〕红细胞外期〔3〕红细胞内期引起人发病的原因及病症:1.11 哪类原生物中的种类有外壳1.12 孢子虫纲与丝孢子虫纲的区别1.13 纤毛虫感受外界刺激和防御的结构2. 侧生动物—海绵动物门(Spongia)2.1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枝?2.2 描述海面动物的体壁结构2.3 海绵动物水沟系的结构和功能2.4 海绵动物水沟系是如何进化的?2.5 以钙质海绵为例,说明海绵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2.6 海绵动物分为哪纲及主要区别2.7 海绵动物的体制与其生活方式的适应关系3. 腔肠动物门3.1 比拟腔肠动物中水螅型和水母型的异同3.2 为什么说腔肠动物的细胞出现了初步的组织分化?3.3 举例说明世代交替和多态现象3.4 如何区分水螅纲水母和钵水母纲水母?3.5 腔肠动物门分纲和分纲的依据3.6 如何确定腔肠动物的进化地位?3.7 简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3.8 如何看待栉水母动物的进化地位4. 三胚层无体腔动物4.1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的主要特征4.2 皮肤肌肉囊的结构4.3 形动物的中胚层分化的组织和器官4.4 扁形动物神经系统的特点4.5 原肾管型排泄系统的结构特点4.6 扁形动物门分纲及各纲的主要特征4.7 扁形动物高度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4.8 寄生虫和寄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防止原那么4.9 为什么说三胚层无体腔动物是动物系统进化中的一个新阶段重要名词:原肾管,杆状体,囊尾幼虫,厌养呼吸,中间寄主,终末寄主,幼体生殖,假分节,不完全消化管,牟勒氏幼虫。
原生动物门(Protozoa)肉足虫纲,有孔虫亚纲,蜓目(Fusulinida)(1)Fusulinella小纺锤蜓:晚石炭;(2)Triticite麦蜓:晚石炭(3)Neoschwagerina新希瓦格蜓:早二叠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珊瑚纲(anthozoa)(1)Kueichouphyllum贵州珊瑚:早石炭。
四射珊瑚亚纲(tetracorallia)(2)Wentzella文采珊瑚:晚石炭—早二叠(3)Syringopora笛管珊瑚:早石炭。
横板珊瑚亚纲(tabulata)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具绞纲(1)Yangtzeela扬子贝:早奥陶。
共凸贝目,克拉克贝科(2)Dictyoclostus网格长身贝:石炭—二叠。
长身贝目,长身贝科(3)Acrospirifer巅石燕:早中泥盆。
石燕贝目,石燕贝亚目软体动物门(mollusca)(1)Claraia克氏蛤:早三叠。
双壳纲(bivalvia)翼蛤目(2)Sphaerium球见:早三叠。
双壳纲(bivalvia)帘蛤目(3)Michelinoceras米楔林角石:奥陶-三叠。
头足纲,直角石目(4)Altudoceras阿尔图菊石:二叠。
头足纲,菊石目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1)Coronocephalus王冠虫:志留。
三叶虫纲,镜眼虫目(2)Drepanura蝙蝠虫:晚寒武。
三叶虫纲,褶颊虫目(3)Redlichia莱得利基虫:早寒武。
三叶虫纲,莱得利基虫目(4)Eosestheria东方叶肢介:晚侏罗。
甲壳纲,鳃足亚纲,介甲目(5)Primitia原始介:侏罗。
介形虫纲,古足介目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笔石纲(graptolithina)(1)Climacograptus栅笔石:早奥陶-早志留。
正笔石目,有轴亚目,双笔石科(2)Didymograptus对笔石:早中奥陶。
正笔石目,无轴亚目,对笔石科(3)Dendrograptus树笔石:晚寒武-早石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