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22.29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A.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2.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器官和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4.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A.条件反射B.肌丝滑行C.心脏射血D.防御反应E.基础代谢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器官和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A.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组织液9.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脑脊液E.房水10.内环境的稳态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2.阻断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的调节是!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分泌调节13.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旁分泌调节D.自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4.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C.神经分泌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5.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自主神经系统16.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的`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神经和内分泌系统17.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A.非条件反射B.非自动控制C.正反馈控制@D.负反馈控制E.条件反射(二) B型题A.分子水平的研究B.细胞水平的研究C.器官水平的研究D.系统水平的研究E.整体水平的研究—18.对心脏射血过程的研究属于19.研究低氧条件下循环与呼吸活动的改变及互相影响属于20.研究神经递质的合成与受体蛋白的基因表达属于/% % % % %21.正常人体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22.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3.正常人体血浆约占体重的%24.正常人体的体液约占体重的25.正常人体组织液月占体重的A.快速、精确而短暂B.快速、粗糙而广泛C.缓慢、持久而弥散D.缓慢、迟钝而局限E.相对局限和不灵敏@26.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27.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28.自身调节的一般特点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激素远距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29.肾上腺素促进糖和脂肪代谢,属于*30.进食时唾液腺分泌大量稀薄唾液以助消化,属于&*31.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三) C型题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2 . 参与光照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的调节是[*33.小动脉灌注压升高时口径缩小从而控制血流量的调节是34.参与胃液分泌的调节是35.参与育龄期妇女月经周期的调节是A.负反馈控制B.正反馈控制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36.属于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的是37.属于自动控制系统(闭环系统)的是38.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的是39.病理情况下出现的恶性循环是]A.反馈控制B.前馈控制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0.伸手准确抓住某一目标物的动作调节中有41.通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血压调节中有42.运动员进入运动场尚未开始运动时,循环、呼吸活动已开始增强的调节中有43.创伤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的调节中有](四) X型题(多选题)44.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包括A.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状态B.各器官和细胞的活动规律和相互作用C.各种生命现象及其内在机制D.内外环境对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45.下列哪几项为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A.生理止血B.突触传递C.肾小球过滤D.应激反应*46.下列哪些器官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A.肺的呼吸B.肾的排泄C.胃肠消化吸收D.血液循环~47.下列哪些生理功能调节属于负反馈控制A.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B.胃酸分泌过多抑制胃液分泌C.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D.醛固酮增多引起血K+降低48.下列哪些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A.排尿反射B.牵张反射C.血液凝固D.分娩过程49.下列哪些调节过程可构成闭合环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非自动控制,二、名词解释50.生理学51.内环境52.稳态53.反射54.体液调节55.自身调节56.正反馈!三、问答题57.为什么生理学研究必须在三个不同水平进行58.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59.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调节60.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第一章绪论习题一、是非题1、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研究设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 )2、数量上有联系的两个变量一定有因果关系. ( )3、家庭中子女数是离散型的定量资料. ( )4、为了研究某校入学男生的平均身高,研究者随机抽取了1000名男同学测量其身高,得到平均身高为168cm,标准差为2.4cm,可以称样本均数是一个统汁量. ( )5、在推断性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对样本进行分析,但最终的目的是推断总体. ( )6、同质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个体变异. ( )7、学校往往通过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事实上对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而言,一次考试就是一次抽样,故存在抽样误差. ( )二、选择题1、某学校有甲班和乙班,用同一张数学试卷进行考试,经过盲态改卷,甲班平均分为87分.乙班平均分为86分,请问: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通过这次考试,可以认为甲班的数学平均水平高于乙班B.通过这次考试,可以认为甲班的这次数学考试平均成绩高于乙班C.对于评价两个班级的这次数学考试平均成绩而言,两个班级的数学平均分存在抽样误差D.对于评价两个班级的数学平均水平而言,这次数学考试成绩不存在抽样误差2、下列属于连续性变量的是________.A.血压B.职业C.性别D.民族3、某高校欲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随机选取了1000例大学新生调查,这1000例大学新生调查问卷是________.A.一份随机样本B.研究总体C.目标总体D.个体4、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A.在一个同质总体中、主要研究指标的个体观察值之间存在差异B.在一个同质总体中,主要研究指标的个体现察值之间一般不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异C.总体中的个体在同质的基础上有变异D.如果个体间有变异,那它们肯定不是来自同一总体5、某研究用X表示儿童在—年中患感冒的次数,共收集了1000人,请问:儿童在一年中患感冒次数的资料属于________.A.连续型资料B.有序分类资料C.不具有分类的离散型淡料D.以上均不对三、筒答题1、简述总体和样本的定义,并且举例说明.2、简述参数和统计量的定义,并且举例说明.3、变量的类型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各种类型变量有什么特点?4、请举例说明一种类型的变量如何转换为另一种类型的变量.5、请简述卫生统计工作可以分为哪几个基本步骤.6、请简述什么是小概率事件?什么是不可能事件?什么是必然事件?概率有哪些性质?7、在某个治疗儿童哮喘的激素喷雾剂新药的临床试验中.研究者收集了300名哮喘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哮喘缓解期内采用激素喷雾剂.在哮喘发作期内采用激素喷雾剂+扩展气管药;对照组在哮喘缓解期不使用任何药物.在哮喘发作期内采用扩展气管药物.通过治疗3个月,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请阐述这个研究中的总体是什么.8、为了研究某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某医院收集400名首次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从未治疗过),在治疗前测量每个患者的骨密度,然后每个患者服用该药物.服药满6个月时,测量每个患者的骨密度,考察这个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请问:在这个研究中,总体是如何定义的?总体均数是如何定义的?9、某医生收治200名幽门螺杆菌感染(H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人.一组用A药,只一组用B药,经过2个月的治疗,A药组有70人检查的结果为Hp阴性,B药组有65人检查的结果为Hp阴性.请根据现有结果评议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A药组的疗效高于B药组.(2)A药的疗效高于B药.。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2.稳态3.刺激4.兴奋5.兴奋性6.反射7.神经调节8.反馈9.负反馈二、简答题1.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有何特点?2.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有何作用?试举例说明。
三、填充题1.生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2.新陈代谢过程可分为代谢和代谢两个方面。
3.生命的基本特征是、和。
4.生理学的三个不同水平的研究是:水平的研究、水平的研究和的研究。
5.所谓兴奋性就是生物体具有感受,产生的能力。
6.在传统的生理学中,通常将、和统称为可兴奋组织。
7.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调节、调节和调节。
四、判断题1.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结构以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2.离体实验中,刺激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时,可反射地引起肌肉一次快速的收缩。
3.消化道内的消化液是机体的内环境之一。
4.正常机体,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保持绝对恒定的。
5.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是指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6.开环控制系统实际上就是单一的反射过程。
7.条件反射活动是一种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
五、单项选择题1.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状态A.固定不变B.相对恒定C.随机多变D.绝对平衡E.与外界一致2.下列各种实验中,属于急性实验方法A.离体蛙心灌流实验B.狗食道瘘假饲实验C.临床胃液分析实验D.血液常规检查E.X线成像3.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A.反射B.兴奋C.刺激D.反映E.阈值4.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A.收缩反应B.分泌活动C.神经冲动D.生物电变化E.慢波5.下列各项调节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血液凝固B.降压反射C.排尿反射D.分娩过程E.排便反射6.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组织液E.血液7.机体对适宜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称为A.兴奋性反应B.抑制性反应C.双向性反应D.适应性反应E.无反应状态8.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B.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维持机体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之为稳态D.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E.稳态的概念首先由美国科学家Cannon提出9.下列有关反射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完成反射所必须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反射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完全相同D.在反射进行过程中可有体液因素参与E.轴突反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射10.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人体A.细胞的生命现象B.器官的功能活动C.与环境的相互关系D.体内的物理化学变化E.正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11.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A.物质代谢B.新陈代谢C.适应性D.应激性E.自控调节12.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所产生的A.适应性反应B.旁分泌反应C.稳态反应D.非自控调节E.前馈调节13.以下哪项是由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A.分娩B.排尿反射C.降压反射D.小肠运动E.血液凝固14.下列体内哪种物质是不直接传递信息的?A.神经递质B.调制物C.内分泌激素D.旁分泌物质E.局部体液因素15.机体的外环境是指A.大气环境B.细胞外液C.泪液D.汗液E.细胞内液16.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脑脊液B.血浆C.尿液D.淋巴液E.细胞内液17.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发出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A.偏差信息B.干扰信息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E.自控制信息18.家免,雄性,体重,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剂量1g/kg,切开腹壁找到膀胱,两侧输尿管插管,收集尿液观察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得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与细胞得A、物理与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得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得活动规律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生长、发育与衰老得整个过程2、下列关于生理学得叙述,错.误.得就是A、就是生物学得一个分支B、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就是一门重要得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就是机体各组成部分得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与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得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得基本规律?A、细胞与分子水平B、组织与细胞水平C、器官与组织水平D、器官与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4、在目前得医学生理学中, 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得描述属于细胞与分子水平?A、条件反射B、肌丝滑行C、心脏射血D、防御反应E、基础代谢5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得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得知识?A、细胞与分子水平B、组织与细胞水平C、器官与组织水平D、器官与系统水平E、整体水平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得研究?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得正确观点就是A、分子水平得研究结果最准确B、离体细胞得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得功能C、动物实验得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得生理功能D、多个水平研究结果得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得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机体得内环境就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E、组织液9、内环境中最活跃得部分就是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脑脊液 E、房水10、内环境得稳态A、就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就是指细胞外液得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得正常生理活动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得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得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2、阻断反射弧中得任何一个环节,受损得调节就是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自身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分泌调节13、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得稳定,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节C、旁分泌调节D、自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4、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激素远距调C、神经分泌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15、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得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自主神经系统16、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得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E、神经与内分泌系统17、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A、非条件反射B、非自动控制C、正反馈控制D、负反馈控制E、条件反射(二) B型题A、分子水平得研究B、细胞水平得研究C、器官水平得研究D、系统水平得研究E、整体水平得研究18、对心脏射血过程得研究属于19、研究低氧条件下循环与呼吸活动得改变及互相影响属于20、研究神经递质得合成与受体蛋白得基因表达属于A、5%B、15%C、20%D、40%E、60%21、正常人体细胞内液约占体重得22、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得23、正常人体血浆约占体重得24、正常人体得体液约占体重得25、正常人体组织液月占体重得A、快速、精确而短暂B、快速、粗糙而广泛C、缓慢、持久而弥散D、缓慢、迟钝而局限E、相对局限与不灵敏26、神经调节得一般特点就是27、体液调节得一般特点就是28、自身调节得一般特点就是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激素远距调节D、旁分泌调节E、自身调节29、肾上腺素促进糖与脂肪代谢,属于*30、进食时唾液腺分泌大量稀薄唾液以助消化, 属于*31、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三) C型题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两者都就是D、两者都不就是32 、参与光照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得调节就是*33、小动脉灌注压升高时口径缩小从而控制血流量得调节就是34、参与胃液分泌得调节就是35、参与育龄期妇女月经周期得调节就是A、负反馈控制B、正反馈控制C、两者都就是D、两者都不就是36、属于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得就是37、属于自动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得就是38、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得就是39、病理情况下出现得恶性循环就是A、反馈控制B、前馈控制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40、伸手准确抓住某一目标物得动作调节中有41、通过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得血压调节中有42、运动员进入运动场尚未开始运动时,循环、呼吸活动已开始增强得调节中有43、创伤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得调节中有(四) X型题(多选题)44、人体生理学研究得任务与内容包括A、各器官与细胞得正常状态B、各器官与细胞得活动规律与相互作用C、各种生命现象及其内在机制D、内外环境对机体生命活动得影响45、下列哪几项为器官与系统水平得研究?A、生理止血B、突触传递C、肾小球过滤D、应激反应*46、下列哪些器官活动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A、肺得呼吸B、肾得排泄C、胃肠消化吸收D、血液循环47、下列哪些生理功能调节属于负反馈控制?A、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B、胃酸分泌过多抑制胃液分泌C、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D、醛固酮增多引起血K+降低48、下列哪些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A、排尿反射B、牵张反射C、血液凝固D、分娩过程49、下列哪些调节过程可构成闭合环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非自动控制二、名词解释50、生理学51、内环境52、稳态53、反射54、体液调节55、自身调节56、正反馈三、问答题57、为什么生理学研究必须在三个不同水平进行?58、内环境得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59、生理功能得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调节?60、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与正反馈得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A。
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 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 D。
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
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2。
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4。
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A。
条件反射 B.肌丝滑行 C。
心脏射血D。
防御反应 E。
基础代谢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A。
细胞和分子水平 B。
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
整体水平6。
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A。
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 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 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
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 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
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A。
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液 E。
组织液9。
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 D。
脑脊液 E。
房水10。
内环境的稳态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E。
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 E。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是()①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②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③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④统计分组、统计汇总、统计整理2.“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①康令②阿享华尔③威廉·配第④斯廖采尔3. 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是()①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②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系统性③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客观性④总体性、工具性、科学性、综合性4. 总体()①是若干个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②整体中的每一个个别事物③都是无限总体④都是有限总体5.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
①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 ②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③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④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6.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
①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②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③某一高等学校④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7.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①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②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③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表现④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界限8. 标志是()①说明总体的特征的名称②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③说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④说明总体单位的质的特征的名称9.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①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②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③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④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10 .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①每一个企业②所有60家企业③每一双鞋子④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11 .一个统计总体(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可以有多个标志③只能有一个指标④可以有多个指标12.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①变量②指标③变量值④指标值13 .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①标志②指标值③指标④变量值.14 .质量指标是在数量指标基础上对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状况的反映。
绪言【习题】一、名词解释1.反射2.神经调节3.体液调节4.反馈5.负反馈6.正反馈二、填空题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____水平研究。
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____。
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____。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____和____。
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____和____。
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____。
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____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____完成的。
三、判断题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 )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2.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突触B.中枢C.效应器D.外周神经3.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A.传入神经B.中枢C.传出神经D.效应器4.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5.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6.心血管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7.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8.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使相应的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可看作( )A.控制系统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9.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人体血压稳定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10.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D.减压反射1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12.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A.种族遗传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1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迅速B.准确C.持久D.短暂14.排尿反射是( )A.自身调节B.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正反馈调节(二)多项选择1.下列各项叙述,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不固定,灵活可变B.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由种族遗传决定C.需后天学习获得D.数量有限,比较恒定、少变或不变E.反射活动的适应性比较有限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出现反应迅速B.局限而精确C.作用持续时间较长D.作用范围广泛E.适于缓慢进行的一些生理过程的调节3.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A.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B.沙粒入眼引起流泪C.望梅止渴D.叩击髌腱引起小腿伸直E.谈起美食引起唾液分泌4.以下何属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A.心脏生物电现象的原理B.突触传递的原理C.肌肉收缩的原理D.缺氧时肺通气的变化E.运动时心功能的变化5.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度慢B.参与维持机体的稳态C.作用xxD.持续时间短E.反应迅速而准确6.反射弧组成包括( )A.效应器B.感受器C.传出神经D.神经中枢E.传入神经7.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有( )A.雏鸡出壳就能啄食B.沙粒入眼就眨眼流泪C.新生儿嘴唇触及乳头便会吸吮D.学生听见上课铃声就立即进教室E.看见酸梅唾液立即分泌五、简述题1.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一、填空题1、银行会计的对象是银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银行的经济活动)。
2、明确了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分开。
3、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4、金融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
6、基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记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帐务组织)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7、会计科目按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可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
8、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的性质视期末余额而定,余额在借方表现为(资产),余额在贷方表现为(负债)。
9、银行会计中,对涉及表内科目变化的经济业务采用(借贷)记账法;未引起表内科目变化,只涉及表外科目的,用(单式收付)记账法。
10、借贷记账法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11、借贷记账法的帐务平衡公式是:发生额的平衡为(全部帐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余额的平衡为(全部帐户的借方余额合计数 = 全部帐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
12、银行的记帐凭证,按其记账的对象不同,可分为(明细记账)凭证和(总记账)凭证两类。
13、(会计科目)是银行对象按照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银行综合核算的工具。
14、(账户)是在会计科目下按照单位类别或资金性质划分的户头,是明细核算的主要工具。
15、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由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部分组成。
16、银行会计凭证按格式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
17、每日核对是指每日会计核算结束后,要对帐务的有关内容进行核对,以达到账账、账款相符。
18、银行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核算方法)和业务核算手续两大部分。
19、商业银行表内会计科目按资金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类、资产负债共同类和(损益)类。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政治算术派产生于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代表作是。
2.国势学派产生于世纪的德国,创始人是。
3.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学者。
4.按照统计方法的类型,可将统计学分为和。
5.总体是由许多具有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的组成单位。
6.统计总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和。
7.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和两种。
|8.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1)指标是说明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表示的与能用表示的,而指标都是能用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1.样本是从中抽出来,作为代表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12.推断统计学研究的是如何根据去推断的方法。
13.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和。
14.数学研究的是数量规律,而统计学则是研究、数量规律。
15.统计指标是说明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和的统一体。
16.理论统计学是以为中心建立统计方法体系,而应用统计学是以为中心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该全部工业企业 B 这80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 D 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生产情况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省的人B每一户]C全国总人口D全国的每一个人4.有200家公司每位员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这200家公司的全部员工B 这200家公司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全体学生 B 该班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C该班的每一个学生D该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6.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不能成为指标是( )A所有企业B企业数C 60家企业的皮鞋总产量D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的合格率)7.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8.论述如何从所研究的领域或专门问题出发,视研究对象的性质而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统计学是( )A 描述统计学B 推断统计学C 理论统计学D 应用统计学9.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10.某工人月工资为1897元,工资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变量值D指标11.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变量B指标C变量值D指标值12.某班四名学生金融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A标志B指标值C指标D变量值13.年龄是( )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指标名称1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15.质量指标是在数量指标基础上对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状况的反映。
第一章绪论
◇A1型题
1.关于解剖学姿势,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直立
B.两眼平视正前方
C.手背和足尖向前
D.手掌和足尖朝前
E.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2.更靠近人体正中矢状面的方位称为
A.前
B.内
C.内侧
D.近侧
E.上
3.在上肢,与内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
A.桡侧
B.胫侧
C.尺侧
D.腓侧
E.远侧
4.在下肢,与外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
A.桡侧
B.胫侧
C.尺侧
D.腓侧
E.近侧
5.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为
A.矢状面
B.冠状面
C.水平面
D.额状面
E.正中矢状面
6.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建人是
A.希波克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盖仑
D.维萨里
E.达芬奇
◇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案】
◇A1型题
1.C
2.C
3.C
4.D
5.E
6.D
◇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姿势亦称标准姿势,指身体直立,面向前,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这是描述人体结构器官位置方位的前提。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绪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2、资源的稀缺性3、微观经济学4、宏观经济学5、实证分析6、规范分析7、均衡分析8、边际分析9、静态分析10、比较静态分析11、动态分析12、案例分析13、经济模型14、内生变量15、外生变量二、单项选择题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
A.机会成本B.稀缺性C.生产什么的问题D.实证经济学2.下面最有可能成为稀缺物品的是( )。
A.阳光B.夏威夷的海水C.运送到郑州的海水D.空气3.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A.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B.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掉4.稀缺性问题( )。
A.只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中B.只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D.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5.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6.对于“相对于人的需求,物品中是有限的”这个命题,以下表述中( ) 最符合经济学的思考范式。
A.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想获得更多的资源B.资源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总是有限的,问题在于在这二者之间寻找平衡的方案C.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满足人的欲望,资源迟早会被消耗光D.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必须考虑可持续性*7.经济学中对于土地、资本和劳动的描述,以下()选项是正确的。
A.数量是有限的,资源是稀缺的B.用来生产产出,属于生产要素的范畴C.决定这些资源产出的,是相关的技术含量D.以上选项都正确知识点:“看不见的手”8.最早在其理论体系中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人是( )。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B.约翰·理查德·希克斯C.亚当·斯密D.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知识点:经济学的定义,三大基本经济问题9.经济学被定义为( )。
学前心理学——同步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儿童心理学家中的“儿童”一般是指()A.0~6岁B.0~12岁C.0~15岁D.0~18岁【答案】D【解析】广义的学前时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0~6岁)这段时期。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2.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A.0~6岁B.3~6岁C.0~12岁D.0~18岁【答案】A【解析】广义的学前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0~6岁)这段时期。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3.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A.个体心理的发生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C.种系心理的发生D.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答案】C【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有:①个体心理的发生;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③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4.下列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A.客观性B.活动性C.发展性D.高效性【答案】D【解析】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为:①客观性原则;②活动性原则;③发展性原则。
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A.投射法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法【答案】B【解析】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其中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
6.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答案】B【解析】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7.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调查访问法【答案】B【解析】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1.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
A。
遗传病B。
基因病C。
分子病D. 染色体病E.先天性代谢病2.遗传病是指______。
A.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B.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C.基因缺失引起的疾病D.“三致"物质引起的疾病E。
酶缺乏引起的疾病3。
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都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发生的A. 微生物感染B。
放射线照射 C.化学物质中毒D. 遗传物质改变E.大量吸烟4。
成骨不全症的发生______。
A.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5.唇裂的发生______.A。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6.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病的发生______。
B。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C.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7.苯丙酮尿症的发生______。
A。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8.蚕豆病的发生______。
A。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9.白化病的发生______。
A. 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C. 发病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D. 基本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E。
大部分遗传因素和小部分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10.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______.B。
第一章绪论单选题1、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这里的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C )A.复杂性 B.有效性C.实践性 D.精确性2、“由社会生产关系决定,反映一定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的要求,受到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按统治阶级意志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持和完善生产关系。
”这描述的是管理的()A 科学性B艺术性C 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3、决定管理社会属性的是()A 生产方式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上层建筑4、越是组织的上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A 战略的、程序化的、肯定的决策B 战术的、非程序化的、风险的决策C战略的、非程序化的、风险的决策D战略的、非程序化的、肯定的决策5、管理是制造产品的劳动过程,它同生产力和生产活动相联系。
这是指管理的( )A.政治属性 B.管制属性C.阶级属性 D.社会属性6、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经济科学 D边缘科学7、管理者传播者的角色属于()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D.领导角色8、随着主管人员由低到高的升迁过程,其工作性质也逐渐变得( )。
A.具体、技术性很强 B.抽象、战略性很强C.模糊、技术性很强 D.具体、战略性很强9、在一场胜败攸关的与敌交锋中,某炮兵连长亲自充当阻击炮手,英勇无比地发挥了他在前些年炮兵生涯中超群的炮击本领,战胜了敌人。
在庆功会上这位一心等待着褒奖的炮兵连长不曾料想竟得到了撤职的处分。
对这件事的最合理解释是()A.该军领导因不了解炮兵连长的表现而错误地处分了他B.炮兵连长过分邀功自傲,激怒了该军领导C.炮兵连长的英勇战斗行动不符合军事指挥官的职责要求D.炮兵连长没有成功地培养出杰出的炮手10、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要肩负许多方面的管理职责。
下列几项职责中,不属于中层管理者的工作范围( )。
A.与下级谈心,了解下级的工作感受B.亲自制定有关考勤方面的规章制度C.经常与上级部门沟通,掌握上级部门对自己的要求D.对下级的工作给予评价并及时反馈给本人11、美国管理大帅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而不学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生理学是研究①________的科学,人体生理学是研究②________的科学。
2. 生理学主要从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三个不同水平进展研究。
3. 生命的根本特征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
4. 新陈代谢过程可分为①________代谢和②________代谢两个方面。
5. 刺激引起组织发生反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
6. 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所处的①________。
它是机体与外环境进展物质交换的②__________ ;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③________的状态,称为④________。
7. 机体活动的调节方式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④________。
8. 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①________,其构造根底称为②________。
9.根据形成的过程和条件不同,反射可以分为①_______反射和②______反射两种类型。
10.反响调节控制有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两种类型。
11.可兴奋细胞包括①________、②________和③_________ 。
它们受刺激时易发生④________反响。
二、选择题[A型题]2. 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4.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体液调节5.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由输入信息与反响信息比拟后得出的信息称为〔〕7.破坏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以下哪一种调节将不能进展?〔〕[B型题]入口腔后,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主要属于〔〕4.全身动脉血压变动在80~180 mmHg(1 mmHg=9.806 Pa)范围内,肾血流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属于〔〕5.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属于〔〕[C型题][X型题]长D.作用很准确A.调节幅度较小B.调节范围小D.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A.反响可逆B.有波动性D.无预见性8.正反响调控的特点有〔〕A.反响不可逆B.能反复再生D.输出变量可加大反响信息A.一定范围内,心肌收缩力与其纤维初长度成正比B.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脑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C.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D.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血压可以回降E.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温保持相对恒定三、名词解释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2.稳态(homeostasis)3.反射(reflex)4.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5.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6.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7.神经-体液调节(neuro-humoral regulation)8.反响(feedback)9.正反响(positive feedback)10.负反响(negative feedback)11.调定点(set point)12.重调定(resetting)13.前馈(feedforward)四、问答题1.试比拟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作用、特点及生理意义。
第一章绪论习题1.甲基橙是一种含氧酸的钠盐,它的含碳量51.4%、氮12.8%、硫9.8%和钠7.0%,问甲基橙的实验式是什麽?2、胰岛素含硫3.4%,其分子量为5734,问一分子中可能有多少硫原子?3、元素定量分析结果,指出某一化合物的实验式为CH,测得其分子量为78,问它的分子式是什麽?4、根据键能数据,当乙烷(CH3-CH3)分子受热裂解时,哪种共价键首先破裂?为什么?这个过程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5.写出下列反应能量的变化?6、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部分负电荷的原子。
①②③④第二章烷烃习题2.写出庚烷的同异构体分的构造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3.用系统命名下列化合物:(6)(C2H5)2CHCH(C2H5)CH2CH(CH3)24.指出习题2中符合条件的烷烃:(1).没有叔氢的:(2)含一个季碳原子的:(3)含异丙基的:(4).含有叔氢的:5.写出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1) C5H12仅含有伯氢,没有仲氢和叔氢的(2) C5H12仅含有一个叔氢的(3) C5H12仅含有伯氢和仲氢6.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简式:(1) 2,2,3,3-四甲基戊烷(2) 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3) 含一个侧链和分子量为86的烷烃:(4) 分子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7.试指出下列各组化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1)(2)8.用轨道杂化理论阐述丙烷分子中C-C和C-H键的形式.9.(1)把下列三个透视式,写成纽曼投影式,它们是不是不同的构象呢?(2)把下列两个楔形式,写成纽曼投影式,它们是不是同一构象?10.写出戊烷的主要构象式(用纽曼投影式表示)11.试估计下列烷烃按其沸点的高低排列成序(把沸点高的排在前面)(1)2-甲基戊烷(2)正己烷(3)正庚烷(4)十二烷12.写出在室温时,将下列化合物进行一氯代反应预计到的全部产物的构造式:⑴.正己烷:⑵.异己烷⑶.2,2-2甲基丁烷13.试给出下列反应能量变化的曲线图.CH3-H + F· ' H-F +·CH314. 给出下列反应能量变化的曲线图.CH3CH2-H + Cl·'HCl + CH3CH2· E1=-16.7KJ/mol或-21KJ/mol. E活=4.1KJ/mol,用E2表示15.氯,溴分别与甲烷起卤代反应的活化能为16.7KJ/MOL,75.3KJ/mol,说明何者较易起反应呢?16.在下列一系列反应步骤中,⑴A'B B+C'D+E E+A'2F试回答:a哪些质点可以认为是反应物,产物,中间体?b写出总的反应式:c给出一张反应能量变化草图.17.写出乙烷氯代(日光下)反应生成氯乙烷的历程:18.试写出下列各反应生成的一卤代烷,预测所得异构体的比例:19.用反应式表示从含三个碳的化合物制备己烷?20.试根据甲烷只有一种一元取代物的事实,说明甲烷为什么不可能排成正方平面构型,也不可能为梯形构型呢?第三章单烯烃习题1.写出戊烯的所有开链烯烃异构体的构造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如有顺反异构体则写出构型式,并标以Z,E。
测量第01章绪论习题第⼀章绪论单选题1、在⾼斯平⾯直⾓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 轴,向东为正B.y 轴,向东为正C.x 轴,向北为正D.y 轴,向北为正2、测量使⽤的⾼斯平⾯直⾓坐标系与数学使⽤的笛卡⼉坐标系的区别是( B )。
A.x 与y 轴互换,第⼀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B.x 与y 轴互换,第⼀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C.x 与y 轴不变,第⼀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D.x 与y 轴互换,第⼀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3、⾼斯投影属于( C )。
A.等⾯积投影B.等距离投影C.等⾓投影D.等长度投影4、A 点的⾼斯坐标为=A x 112240m ,=A y 19343800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A. 11带,66B.11带,63C. 19带,117D. 19带,1115、在⾼斯平⾯直⾓坐标系中,x 轴⽅向为( C )⽅向。
A.东西B.左右C.南北D.前后6、设A 点的通⽤坐标为(38246.78,15525833.20)⽶,则该点所在6度带带号及其坐标⾃然值为( B )。
A.38、(2467.78,15525833.20)B.15、(38246.78,25833.20)C.38、(-497532.22,15525833.20)D.15、(38246.78,525833.20)B. 南⽅向C. 西⽅向D. 北⽅向8、地⾯某点的经度为104°21′,该点所在六度带的中央⼦午线经度是( A )。
A.105°B.125°C.145°D.165°9、地⾯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带?( B )A.28B.29C.27D.3010、在测量直⾓坐标系中,横轴为( C )。
A. x 轴,向东为正B. x 轴,向北为正C. y 轴,向东为正D. y 轴,向北为正11、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23°30′,该点位于⾼斯平⾯投影6°带的第( C )带号。
第1章绪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规定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要求等,居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最高层次的是()
A.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B.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C.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D.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
2. (),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要求从1993年7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实施。
A.1991年11月
B. 1992年11月
C. 1990年9月
D. 1988年9月
3.确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空间范围的基本假设是()。
A. 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4. 在会计核算中,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的出现,都是源于()基本假设。
A. 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5.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这体现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及时性
B.可理解性
C.相关性
D.可靠性
6.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这体现了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7.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这体现的是()。
A.及时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重要性
8.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这体现的是()。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及时性
D.可理解性
9. 对期末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其所体现的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及时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重要性
10. 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A.计划购买的原材料 B.待处理财产损失 C.库存商品 D.预收款项
11.如果会计信息的表达含糊不清,就容易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歧义,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
这违背了()的要求。
A.可理解性
B. 相关性
C.及时性
D. 可靠性
12. 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这体现了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A.重要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D.及时性原则
1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为基础。
A.权责发生制 B.实地盘存制 C.永续盘存制 D.收付实现制
14. 甲企业2012年5月份购入了一批原材料,会计人员在2012年7月份才入账,该事项违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要求。
A.相关性
B.客观性
C.及时性
D.明晰性
15.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其会计计量属性是()。
A.历史成本
B.可变现净值
C.现值
D.公允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1.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等组成。
A.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B.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C.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D.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
2. 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目标是()。
A. 向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某一时日的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
B. 向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C. 向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某一时期的现金流动的原因及结果的会计信息
D.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相关经济决策。
3. 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
A. 投资者
B. 政府
C. 社会公众
D. 债权人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
A. 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5.下列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A.实质重于形式 B.重要性 C.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D.配比原则 E.历史成本原则
6.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现值
E.公允价值
7. 在有不确定因素情况下做出合理判断时,下列事项符合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设置秘密准备,以防备在利润计划完成不佳的年度转回
B.不要高估资产和预计收益
C.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D.尽可能低估负债和费用
8.下列项目中不应作为负债确认的有()。
A.计划向银行借款500万元
B.因经济纠纷导致的法院尚未判决且金额无法合理估计的赔偿
C.因购买原材料而暂欠供应单位的货款
D.按照合同约定以赊购方式购进商品的货款
9.企业资产所具有的特征包括()
A.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源
B.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C.必须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资源
D.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E.必须是投资者投入的资源
10.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有()。
A.合伙企业
B.分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三、判断题
1. 为了更加真实、客观、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
2.可比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现了对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和不同企业情况相互比较的要求。
()
3.按照谨慎性企业可以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因此企业可以任意提取各种准备。
()
4.利润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取得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但不应包括企业在偶发事件中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
5.由于会计分期,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所以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会计分期为前提就够了。
()
6.《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计量过程中只能采用历史成本原则。
()
7.无论何种情况下,企业都应按照持续经营的基本假设选择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
()
8.谨慎性要求企业尽可能低估资产、少计收入。
()
9.某一财产物资要成为企业的资产,其所有权必须属于本企业。
()
10.某一会计事项是否具有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对于同一会计事项,在某一企业具有重要性,在另一企业则不一定具有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