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第三章心理评估第四章社会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73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健康评估学时∕学分:60/先修课程:后续课程:适用专业:护理、助产及相关专业开课学院或教研室: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护理学院执笔:主审:1.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新型、交叉融合的应用学科,其理论知识丰富、临床实践性强,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行为学等学科领域。
随着整体护理和社区护理的全面展开,护士的健康评估知识与技能日显突出,健康评估在培养护理中职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
健康评估是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服务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该课程的学习为过渡到临床各专科护理学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后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1)能够解释健康评估、交谈、身体评估、黄疸等基本概念;2)能够理解健康史、症状、体征等基本理论;辨认临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3)能够阐述心理、社会、行为评估的基本内容;4)能够识别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图形特征;5)能够举例说明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项目、注意事项、参考值范围及其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6)能够概括说出影像检查的基本知识。
(2)技能教学目标1)应用沟通交流技巧进行健康史的采集;2)学会症状评估、心理、社会、行为评估的基本方法;3)熟练运用身体评估的基本技能;4)初步学会心电图图谱识别的步骤和方法;5)独立完成系统、全面和规范的整体健康评估,书写评估记录。
(3)素质教学目标1)认同学科的专业价值,养成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人类健康问题的职业习惯,形成科学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践行“南丁格尔”的职业理念,养成献身健康事业的高尚情操。
2)坚持以评估对象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同课程的实用价值,形成积极的护理专业情感和态度,树立认真负责、严谨求实的专业思想,以及关心、爱护及尊重服务对象的观念。
《健康评估》课程笔记第一章:健康评估概述一、引言健康评估是护理实践的基石,它涉及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全面、系统、连续的评估过程。
这一过程对于识别患者的健康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及评价护理效果至关重要。
二、健康评估的概念1. 定义:健康评估是指护理人员在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系统的观察、询问、检查和记录,收集有关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以识别患者的健康问题、风险因素和护理需求的活动。
2. 目的:- 识别患者的健康问题和发展趋势。
- 为制定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 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
- 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三、健康评估的方法1. 询问病史:- 主诉:患者就诊的主要问题和感受。
- 现病史:患者当前疾病的起始、发展、治疗过程。
- 既往史:患者过去的疾病、手术、外伤史。
- 家族史:家族中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等。
- 生活方式:饮食、睡眠、运动、生活习惯等。
2. 体格检查:- 视诊:观察患者的整体外观、肤色、姿势等。
- 触诊:通过触摸来评估皮肤温度、湿度、弹性等。
- 叩诊:使用叩击法来评估肺部、心脏等器官的状态。
- 听诊:使用听诊器来听取心肺等器官的声音。
3. 心理社会评估:- 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情绪、认知、行为等心理状态。
- 家庭评估:了解家庭结构、功能、关系和支持系统。
- 社会评估:评估患者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
4.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凝血功能等。
- 尿液检查:尿液常规、尿蛋白、尿糖等。
- 粪便检查:粪便常规、隐血试验等。
5. 心电图检查:- 基本知识: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波形解读。
- 测量和正常值: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值范围。
- 异常心电图:识别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异常表现。
6.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胸部、骨骼等部位的X线摄片。
- CT扫描:头颅、胸部、腹部等部位的详细检查。
- MRI检查:软组织、神经系统等的高分辨率成像。
护理学健康评估引言概述:护理学健康评估是护理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是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患者的信息,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需求。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为了确定疾病的存在与否,更重要的是为护士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患者的机会,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护理学健康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身体健康评估1.1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方式,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身高、体重、体温、血压等指标。
1.2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家族病史等,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健康风险。
1.3 体能评估:评估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运动能力等,以便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护理计划。
二、心理健康评估2.1 心理状况评估: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包括焦虑、抑郁等,以便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2.2 社会支持评估: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朋友、社区等,以便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和资源。
2.3 心理健康史采集: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史,包括精神疾病、药物使用等,以便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
三、生活方式评估3.1 饮食评估: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以便制定出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
3.2 运动评估:评估患者的运动习惯和身体活动水平,以便提供相应的运动建议和指导。
3.3 睡眠评估:了解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障碍情况,以便提供相应的睡眠管理措施。
四、环境评估4.1 家庭环境评估:评估患者的居住环境,包括卫生条件、安全隐患等,以便提供相应的环境改善建议。
4.2 工作环境评估:评估患者的工作环境,包括职业暴露风险、工作压力等,以便提供相应的职业健康管理建议。
4.3 社区环境评估:评估患者所在社区的环境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安全等,以便提供相应的社区健康促进措施。
五、健康风险评估5.1 疾病风险评估:评估患者患某种疾病的风险,包括遗传风险、生活方式风险等,以便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