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评审表
- 格式:xls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工程施工方案评审表项目名称:XXX工程项目项目编号:XXX申报单位:XXX施工单位评审单位:XXX工程管理部门评审时间:XXXX年XX月XX日评审人员名单:主持人:XXX评审专家:XXX评审人员:XXX一、施工方案的背景和概述工程名称:XXX工程项目工程地点:XXX地区工程总投资:XXX万元工程规模:XXX平方米建设内容:XXX二、施工方案内容评审1. 方案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是否包含了工程的全面信息及工艺流程,设计方案是否合理。
2. 方案的施工安全性是否考虑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
3. 方案的施工技术性施工方案中所选用的施工工艺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4. 方案的施工操作性方案中所包含的施工操作步骤、施工工序及施工设备是否能够顺畅完成施工任务。
5. 方案的施工管理性是否合理设置了施工组织架构,施工管理措施是否有效。
6. 方案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考虑了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了环保措施。
三、评审结论根据以上评审内容,评审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分析,得出以下评审结论:1. 方案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施工方案包含了工艺流程、材料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设计方案比较合理,但在施工材料的选用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
2. 方案的施工安全性施工方案中考虑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
但需要调整和完善相关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 方案的施工技术性所选用的施工工艺合理、科学,能够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但在部分工序上需要进一步明确和优化施工技术要求。
4. 方案的施工操作性方案中所包含的施工操作步骤、施工工序及施工设备基本能够满足施工任务,但需要对施工操作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
5. 方案的施工管理性施工组织架构比较合理,施工管理措施也较为有效,但需要进一步明确各施工班组的职责,并加强施工管理的监督力度。
6. 方案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方案中考虑了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了一些环保措施。
房地产工程技术方案评审表
项目名称:XXXX房地产工程项目
评审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评审组成员:XXX、XXX、XXX、XXX、XXX
评审目的:对XXXX房地产工程项目的技术方案进行全面评审,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可行
性和安全性。
评审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规范,项目设计要求,工程技术先进性等方面来对技
术方案进行评审。
评审内容:主要评审技术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法规、结构是否合理、工程施工是否可行、是否满足环保要求等。
评审结论:在评审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对技术方案的合格性进行认定。
项目概况:(简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规模、地点、工程内容等)
技术方案汇总:(概括性地介绍技术方案的内容,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环保方案等)
评审过程:
1.项目背景
(介绍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2.设计方案评审
设计方案的技术创新性、质量可控性等
3.施工方案评审
施工方案的先进性、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安全性等
4.环保方案评审
环保方案的合规性、强制性、可行性等
评审结论:
1.设计方案
(简要陈述评审结果,对设计方案合格情况进行结论)
2.施工方案
(简要陈述评审结果,对施工方案合格情况进行结论)
3.环保方案
(简要陈述评审结果,对环保方案合格情况进行结论)
4.总结
(针对整个技术方案进行总结评价)
评审组成员签字:(评审组成员依次签字)
评审报告编制:XXX签字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以上内容为XXXX房地产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评审报告,请各位评审成员认真阅读并签字确认。
模具设计评审表-(样表)模具验收协议项⽬名称:甲⽅:⼄⽅:(甲⽅)(⼄⽅)签字:签字:⽇期:⽇期:(⼀)模具委托加⼯信息委托加⼯模具清单模具交付地:(⼆)模具要求A 产品要求1.⼄⽅根据甲⽅提供的数据为依据进⾏模具开发制作,同时⼄⽅配合甲⽅进⾏产品的装配调整,最终通过甲⽅认可。
2.对表⾯有⽪纹或喷砂的产品,必须符合最终客户提供的标准要求。
3.在⼄⽅进⾏模具初步审核时,分型线必须得到甲⽅认可,同时分型线处的模具滑块必须配合良好,出现的分型线必须⼩于-------0.05mm均可。
4.⼄⽅应参与甲⽅产品的设计优化,模具可⾏性分析并及时反馈修改意见。
5.⼄⽅提交的设计⽅案(产品,模具)必须得到甲⽅的认可批准。
6.对于产品不许出现顶⽩,拉伤或由于模具冷却不好出现的缩痕,变形后收缩或因浇⼝设置问题出现的冷料,熔体流动分布不均,熔接痕等问题。
B模具与设备接⼝要求1.模具模板尺⼨要求:见甲⽅提供的设备数据。
2.模具浇⼝定位环要求:见甲⽅提供的数据。
3.模具接头要求:见甲⽅提供的设备数据。
(1)⽔管和油管接头(2)热流道电源接头(3)热电偶接头型号(4)上下模滑块接头C 模具材料制造的模具必须满⾜⼤批量⽣产的能⼒(如模具在正常维修和保养的状态下,应不⼩于采购信息中模具使⽤寿命要求)钢材满⾜模具使⽤寿命要求。
D 模具的抽芯及顶出1.⼤型模具顶出系统必须采⽤液压油缸系统。
2.顶针(顶块)顶出复位顺畅,且有防转措施,顶出复位弹簧。
3.油缸轴和相应的连接件必须做好防转措施,以便防⽌在使⽤过程中螺纹退出。
4.模具有机械式滑块必须有复位措施。
5.⼤型模具的顶出及抽芯必须采⽤位置控制,但不得采⽤油缸上的磁性信号来控制顶出或抽芯位置,顶出控制⾄少需在顶出的对⾓位置安装信号开关。
6.模具应保证在不使⽤脱模剂的情况下顺利脱模,且机械取件⽅便,注塑出的产品外观不能因模具问题⽽产⽣飞边,缩痕,熔接痕,表⾯波纹,翘曲变形,顶⽩等缺陷,产品表⾯⽆因强制脱模产⽣的拉⽩现象。
塑料原料:收缩率:产品表面要求:模腔数:客户:模具编号模具设计师:评审人员:N.A项目名称:零件名:零件号:产品版本:一般要求(注:N.A=^; No=不通过;OK=®过)1)是否仔细阅读过名辰技术要求和项目资料技术要求编号:MC-HW080125-SGM3082产品是否放过收缩率,是否已镜像,产品数据是否最新版本产品版本号:08.4.33)产品注塑/油漆缺陷是否分析.附缺陷区域图:4)模具成型可行性是否分析.5)缩印风险区是否已有客户确认.附风险区域图:6)融接线风险区是否已有客户确认.附风险区域图:7)翘曲变形风险区是否已有客户确认.附风险区域图:8)分型线是否正确,客户是否批准.附客户批准记录:9)模具基准角是否正确.(动模视图右下角)10)流道大小和形式是否正确.主流道尺寸:分流道尺寸:11)浇口尺寸和形状是否准确,是否在产品非外观侧.浇口尺寸:12)浇口是否经过模流分析.13)分流道前端是否有冷料穴.14)冷却水路是否均衡.15)顶杆排布是否平衡,合理.16)吊装机构是否正确.17)是否有楔紧块.18)排气槽是否足够(导套底部,流道末端,分型面).19)扁顶针是否有在型芯底部做锥形导向.20)双节顶针避空高度是否大于顶出距离.21)是否有冷料井,拉料针是否是Z形或锥形倒钩.22)是否有隔水片,是否合适.23)模架尺寸是否符合客户注塑机的安装孔和格林柱尺寸.注塑机型号: 24)定位圈尺寸和形状是否正确.定位圈尺寸:25)浇口套球头半径和进胶口直径是否正确.26)隔热板螺丝是否足够.27)底板尺寸是否正确.底板长X宽X模具总厚:28)定模板强度是否足够.定模板长X宽X厚:29)动模板强度是否足够.动模板长X宽X厚:30)顶针板强度是否足够,螺丝是否足够.顶针板长X宽X厚:31)模架底板和顶针板之间是否有收紧螺丝孔.32)导柱导套型号和xx是否正确.33 )顶针板导柱导套型号和xx是否正确34)支撑柱数量/直径是否足够.35)垃圾钉数量是否足够,排布是否平衡,是否与顶针螺丝干涉.36)水管接头沉孔尺寸是否正确,间距是否足够,接头闷头螺纹是否标准.37)冷却水路,螺丝,顶杆是否干涉.NO OK OK OK OK N.A NG OK岫有锁模块(2块)锁模块螺丝直径:41)是否有撬模槽42)产品顶出距离是否足够顶出距离:43)模具材质是否在图纸中注明.型腔材料:型芯材料:44)标准件型号是否在图纸中注明.45)是否有保护脚(支撑柱).46)是否有油缸,安装位置是否够.47)是否有浇口放大图.48)油(气)路是否标示49)水路是否有进出标示.滑块和斜顶1)滑块进入动模型芯中,两侧穿插面是否有斜度.2)滑块座尺寸和形状是否正确.3)滑块镶件尺寸是否正确.4)滑块压紧块尺寸和形状是否正确.5)斜导柱尺寸是否正确.6)导滑块尺寸是否正确.7)背部和底部耐磨片尺寸是否正确.8)斜导柱角度是否小压紧面2度9)滑块限位形式是否正确10)大滑块是否有中心导滑块.11)模架导柱有效xx是否比斜导柱xx.12)滑块是否有冷却水路.13)滑块与顶杆是否干涉.14)大滑块是否有起吊xx.15)斜顶是否有导向铜套,尺寸是否正确.(长斜顶需用上下两个铜套)16)斜顶滑槽靴是否标准件,尺寸是否合适.17)斜顶是否有冷却.18)滑块是否有顶针装置.19)斜顶是否有顶针装置.20)斜顶角度是否小于15度21)斜顶行程是否足够.热流道1)热流道是否名辰认可品牌.热流道品牌:2)热流道型号是否符合<模具技术要求>.热流道型号: 3)热电偶是否符合<模具技术要求>(J型).4)热流道是否经模流分析,是否合适.附分析报告:5)热流道图纸是否有检查.6)定模是否有导柱导套(便于安装热流道).7)导柱有效xx是否比热流道喷嘴xx.8)用于热流道安装的导柱导套是否和动模复位杆干涉9)油路排布是否正确.10)吊环是否和插座盒干涉.三维检查清单3)是否做产品预变形.预变形量:4)是否做过拔模角处理.最小拔模角:5)是否有倒钩处理.6)模具三维造型是否符合模具结构图.7)模具所有穿插面是否有斜度,且大于2度.8)是否检查过模具xx尖铁.9)分型面是否便于CNC加工.10)圆角是否便于CN6口工.11)非胶位处,允许倒角处,是否已倒角.12)排气槽是否足够和正确.13)主分型面外围是否避空.主分型面宽度:14)模具精定位耐磨块布置是否合理/足够.15)模具等高块布置是否合理/足够.16)直径小于3mm的顶针,配合长度是否为15mm,直径大于3mm的顶针和扁顶针,配合长度是否为30mm,直径小于3mm的顶针做双节顶针.17)扁顶针是否在型芯底部做锥形导向.18)多腔模具是否布局合理.19)圆顶杆有斜面/曲面时是否已做止转定位.20)若有滑块时,滑块进入定模部分是否有做穿插斜度或避空.21)顶针板上的顶针避空孔是否比顶针直径大单边0.25 mm.22)有楔紧块时,镶块在模板(A,B板)上是否避空.23)型芯侧是否有零件号、版本号、日期章等标志.评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