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合同的适用
- 格式:ppt
- 大小:374.50 KB
- 文档页数:41
国际私法中比较合同和侵权自体法的适用规则在国际私法中,咱们常常碰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合同和侵权问题。
要说这两个东西,大家都不陌生吧?一个是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自愿签个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另一个嘛,是在没事先约定的情况下,发生了让人不开心的事,然后一个人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两者听起来好像差不多,但一涉及到法律,就变得复杂得让人头大。
国际私法中这两者的适用规则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就来给大家捋一捋,咱们不说枯燥的法律条文,就来聊聊这事儿。
咱先说说“合同”吧。
合同听起来就有点正式,其实就像是两个商量好了一件事的人,手握协议,心里踏实。
好比你和朋友约定好了,要一起去旅行,大家各自分担费用,买好票,最终出发。
按道理说,合同的成立就是要根据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来判断,看看你们到底有啥约定。
可是国际私法的适用规则就有点麻烦了,尤其是当各方是来自不同国家的时候。
你想,世界上那么多地方的法律,哪能都按一个标准来?就比如说,你在中国签了个合同,和一个美国人交易,如果到时发生了纠纷,到底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这里面就得看是哪个地方和这个合同有最紧密的联系了。
比如说,合同履行的地方、合同签订的地方等等。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和某国的商人签了合同,但合同一旦涉及到其他国家的执行问题,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国际私法的规则就是看哪个国家和合同的关系最紧密,哪个国家的法院就有权管这个事儿。
这时候,大家可能会问了,合同和侵权纠纷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也不是没区别,主要是看事发的背景和责任的来源。
合同是双方主动达成的一种法律关系,没达成之前双方基本上没有啥责任,都是自愿的。
而侵权呢,直接就是一方的行为侵犯了另一方的权益,导致对方受到伤害或者损失。
这两者最简单的区分,就是“有没有协议”,有就算合同,没就算侵权。
比如,你在国外不小心撞了人,结果人家受伤了,这事儿就属于侵权问题,不关你们俩是否有协议。
这个时候,最烦的就是“哪个地方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
司法考试国际私法:涉外合同的法律适⽤⼀、意思⾃治原则(⼀)基本原则《民法通则》第145条第1款:涉外合同的当事⼈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法》第41条:当事⼈可以协议选择合同适⽤的法律。
(⼆)意思⾃治原则的例外《合同法》第126条第2款:在中华⼈民共和国境内履⾏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然资源合同,适⽤中华⼈民共和国法律。
2007年⼈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若⼲问题的规定》第8条:(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3)中外合作勘探、开发⾃然资源合同;(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股份转让合同;(5)外国⾃然⼈、法⼈或者其他组织承包经营在中华⼈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同;(6)外国⾃然⼈、法⼈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华⼈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股权的合同;(7)外国⾃然⼈、法⼈或者其他组织认购中华⼈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增资的合同;(8)外国⾃然⼈、法⼈或者其他组织购买中华⼈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商投资企业资产的合同;(9)中华⼈民共和国法律、⾏政法规规定应适⽤中华⼈民共和国法律的其他合同。
⼆、最密切联系原则《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法》第41条:当事⼈可以协议选择合同适⽤的法律。
当事⼈没有选择的,适⽤履⾏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当事⼈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2007年⼈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若⼲问题的规定》第5条:当事⼈未选择合同争议应适⽤的法律的,适⽤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
⼈民法院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合同争议应适⽤的法律时,应根据合同的特殊性质,以及某⼀⽅当事⼈履⾏的义务最能体现合同的本质特性等因素,确定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作为合同的准据法。
国际私法中对涉外合同合同形式的规定协议书/合同/计划书国际私法中对涉外合同合同形式的规定鉴于甲方和乙方均为从事国际业务的实体,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基础上,就国际私法中对涉外合同合同形式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定义与解释“合同”指任何形式的协议,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合同、供应合同、服务合同等。
“涉外合同”指合同双方或合同履行地涉及不同国家的合同。
“国际私法”指调整涉及跨国因素的合同关系的法律规则。
第二条协议的适用法律2.1 本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2 对于涉及跨国因素的合同,双方同意根据国际私法的相关规定确定适用法律。
第三条合同形式(1)书面形式:涉外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电子文档形式。
(2)签字盖章:合同应当由双方当事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3)语言文字:合同应当使用双方共同指定的语言文字,如无特殊约定,使用中文。
(4)附加条款:根据合同性质和双方约定,可以附加其他合同形式要求。
第四条合同的效力4.1 涉外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4.2 双方同意,合同的有效性不受合同形式的影响,但合同形式应当符合国际私法的相关规定。
第五条争议解决5.1 对于本协议的解释和履行,如有任何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5.2 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至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第六条其他条款6.1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补充。
6.2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自生效之日起计算。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合同法在不同国家的适用范围合同法是民事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规范,旨在调整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
然而,由于各国的法律体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国家对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存在一定差异。
本文将从国际私法的角度,分析合同法在不同国家的适用范围。
一、合同法的国际适用原则国际私法是研究跨国私法关系的学科,其中涉及了合同法的国际适用问题。
在国际私法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则被广泛采纳,即合同自由原则和国际私法的国家法适用原则。
合同自由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在遵守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地约定合同内容和适用的法律。
这意味着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任何国家的法律来调整合同关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法律和文化差异的存在,当事人通常会选择适用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国家的法律。
国际私法的国家法适用原则是指法院在解决国际合同纠纷时,应当根据适用法律的规则来确定适用的法律。
这些规则可以是国际公约、国家法律或国际惯例。
根据这一原则,当事人在合同中选择适用的法律,法院将尊重其选择,除非该选择违反了公序良俗或适用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二、1. 英美法系国家英美法系国家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其合同法以普通法为基础。
在这些国家,合同法的适用原则是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和合同自由原则。
当事人可以自由地选择适用的法律,法院将尊重其选择。
例如,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适用英国法律。
如果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英国法院将依据当事人的选择来解决纠纷,并根据英国的合同法规定来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2. 大陆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其合同法以民法典为基础。
在这些国家,合同法的适用原则主要是国家法适用原则。
例如,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适用法国法律。
如果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法国法院将根据法国的合同法规定来解决纠纷,并根据法国法律来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3. 混合法系国家混合法系国家既受到英美法系国家的影响,又受到大陆法系国家的影响。
国际私法法律适用——我国相关规定总结第一部分:民事能力(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一、自然人权利能力: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实践中使用当事人属人法。
二、自然人行为能力:《民法通则》1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定居国外的,他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适用定居国法律。
”《民通意见》“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使用其定居国法律。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由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由民事行为能力。
”“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使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使用其住所地法律。
”《票据法》“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适用其本国法律。
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为无民事行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而依照行为地法律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使用行为地法律。
”三、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民通意见》184条“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
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我国对外国法人的国籍确定采取注册登记主义。
)第二部分:物权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一、不动产物权:《民法通则》144条“不动产的所有权,使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民通意见》“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赁、抵押、使用等民事关系,均应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二、动产物权:《海商法》“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使用船旗国法律。
”“船舶抵押权使用船旗国法律。
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者期间,设立船舶抵押权的,使用原船舶登记地法律。
”“船舶优先权,使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
”《民用航空器法》“民用航空器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使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民用航空器抵押权使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民用航空器优先权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三、国有化问题:我国对待外国资本的原则是不实习国有化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实行国有外和征收的,也必须满足有关要求,例如公共利益、法律程序、相应补偿。
国际私法中的合同选择与法律适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
各国之间的商业往来越来越多,而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在处理跨国合同纠纷时,国际私法中的合同选择和法律适用成为关键问题。
国际私法是研究处理跨国私事关系的法律规则和原则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国际私战法、国际私法法院制度、国际私法合同法等多个方面。
而合同选择和法律适用则是国际私法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
在国际合同中,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的法律。
合同当事人一方面可以选择自己国家的法律,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择第三国的法律,甚至可以选择国际公法。
这取决于合同当事人的意愿和合同的性质。
合同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当事人的意愿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明确表达对适用法律的选择意愿。
例如,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明确规定适用法国法律。
只要当事人的选择没有违反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合同选择原则是被尊重和接受的。
而在实际操作中,合同选择的自由度也受到了很多限制。
许多国家都有一定的法律规定,限制合同当事人对适用法律的选择。
例如,有的国家规定,当事人不得选择适用某些强制性规定的法律。
这是为了保护较弱势当事人的利益,防止某些国家法律的不平等对待。
除了当事人的意愿选择,国际私法还使用了其他的法律适用规则。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国际私法中的合同规则。
根据这一规则,当事人缺乏法律选择意愿或者法律适用意愿不明确时,国际合同应当受到国际私法的规定。
这一规则的依据是国际识别原则,即各国司法机关在处理跨国合同纠纷时应当尊重和承认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
国际私法中的法律适用还可以根据合同性质和合同违约行为进行判断。
例如,根据公正合理原则,当事人应当适用与合同性质最为相关的法律。
而在合同违约行为中,国际私法往往会适用违约地的法律来保护违约当事人的权益。
在国际私法中,合同选择与法律适用的问题既困扰着商务人士,也是法学家们的重要研究课题。
合同选择的原则和法律适用的规则对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国际私法合同适当法名词解释一、啥是国际私法合同适当法呢?国际私法合同适当法是国际私法里一个超重要的概念哦。
简单来说,它就是在处理国际私法中的合同纠纷时,用来确定适用于该合同的法律的一种规则或者说是一种方法啦。
比如说,一个中国公司和一个美国公司签订了一个贸易合同,要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了问题,那就得根据国际私法合同适当法来确定到底是用中国法律还是美国法律或者是其他相关法律来解决这个纠纷呢。
二、为啥要有国际私法合同适当法呢?1. 跨国性问题的解决因为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里,跨国的商业交易、民事交往越来越多啦。
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差别可大了呢。
就像有些国家对于合同的成立要件、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规定都不一样。
要是没有这么个适当法来确定适用的法律,那一旦出了问题,大家都不知道该用哪国法律,那就乱套啦。
2. 尊重当事人意愿它也体现了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哦。
在很多情况下,当事人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就可以约定如果出了问题用哪国法律来解决。
这就像是大家提前商量好一个游戏规则一样。
如果没有这种约定,那也得有个办法来确定适用的法律,这时候国际私法合同适当法就派上用场啦。
三、国际私法合同适当法的确定因素有哪些呢?1. 当事人的选择当事人要是在合同里明确选择了某个国家的法律作为适用于他们合同的法律,那一般情况下就会尊重他们的选择啦。
当然这种选择也不是完全没有限制的,比如不能违反公共秩序保留原则等。
打个比方,如果两个公司在合同里约定适用某个国家的法律,这个国家的法律要是严重违背了交易所在地的基本公共道德或者社会秩序,那这个约定可能就不被认可了。
2. 最密切联系原则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那就要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来确定啦。
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像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当事人的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等。
哪个因素与合同的联系最密切,就可能会适用与这个因素相关的国家的法律。
比如说一个关于在法国销售意大利生产的葡萄酒的合同,要是当事人没有约定适用法律,可能会考虑到合同履行地是法国,标的物是意大利生产的葡萄酒,就会根据这些因素来判断到底是法国法律还是意大利法律或者其他法律与这个合同最密切联系。
国际私法的适用范围国际私法是调整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主要解决的是不同国家的法律在解决涉外民商事案件时如何适用的问题。
国际私法的适用范围也即国际私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也就是国际私法所调整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范围。
本文将从国际私法调整对象的一般范围、特殊范围以及排除适用范围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国际私法的一般适用范围国际私法的一般适用范围是指国际私法在大多数涉外民商事关系中普遍适用的范围。
一般而言,凡是法律关系中具有涉外因素的,如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等具有涉外因素,均可适用国际私法。
例如,涉外合同、涉外财产继承、涉外侵权行为、涉外婚姻家庭关系等。
这些涉外民商事关系具有涉外因素,而这类关系通常又比较普遍地受到各国法律的调整,因此可以成为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
二、国际私法的特殊适用范围除了上述一般适用范围外,国际私法还有一些特殊适用范围。
这些特殊适用范围通常是指某些特定的涉外民商事关系,由于其特殊性或复杂性,需要特别对待。
例如,在国际知识产权纠纷中,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独占性等特点,因此需要适用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在国际证券纠纷中,由于证券交易涉及到众多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因此需要适用专门的证券法律规范;在国际投资纠纷中,由于投资涉及到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需要适用专门的国际投资法律规范。
这些特殊类型的涉外民商事关系通常需要专门的法律规范来调整,因此也成为国际私法的特殊适用范围。
三、排除适用范围国际私法的排除适用范围是指国际私法不适用于某些特定领域的涉外民商事关系。
例如,一些涉及到国家主权、安全、公共秩序等重大利益的涉外民商事关系,通常不受国际私法的调整。
此外,一些特定的合同或法律行为,由于其违反公共道德、公序良俗等规定,也不受国际私法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排除适用范围的确定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具体判断。
综上所述,国际私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了一般适用范围、特殊适用范围以及排除适用范围三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