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11
混凝土泵送施工施工方案一、材料要求1 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的规定,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2 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3 砂:宜用中砂级配11区,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
砂率38%~45%,含泥量≤3%,含泥块≤1%;地下工程碱活性试验合格。
4 石:宜用碎石或卵石,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应连续级配,针片状颖粒含量不宜大于10%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直径之比: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对碎石不宜大于1:3,对卵石不宜大于1:2.5,泵送高度在50~100m 时宜在1:3~1:4,骨粒最大粒径≤1/4混凝土最小断面;≥3/4受力筋最小净距。
泵送高度在`100m 以上时,宜在1:4~1:5,吸水率不应大于1.5%(地下工程碱活性试验合格,含泥量≤1%,含泥块≤0.5%)。
5 掺合料:泵送混凝土宜掺适量粉煤灰,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水泥用量。
6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JB807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混凝土泵送剂》JC473、《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掺用引气型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宜大于4%。
要有外加剂效果试验。
有外加剂掺入程序要求。
有厂家资质证明。
性能说明。
指标达标试验,进场复试。
7 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现场复试报告单,并应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中氯化物、碱含量及主体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控制。
泵送混凝土的材料要求和配合比设计我国20世纪50年代引进泵送混凝土技术,但一直发展缓慢。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大力推广应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特别是进入21世纪10年来,泵送混凝土技术在国内各大、中城市混凝土工程施工生中得以迅速发展。
泵送混凝土具有效率高、浇筑快、质量好、费用低等优点,应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1 泵送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特点分析与传统混凝土不同,泵送混凝土不但要满足设计强度、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而且要满足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
所谓可泵性,即混凝土拌合物具有顺利通过管道、摩擦阻力小、不离析、不堵塞和黏结性良好的性能。
满足以上技术性能的关键在于原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的设计。
1.1泵送混凝土粗骨料的特点粗骨料的级配、粒径和形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影响很大。
级配良好的粗骨料,对节约砂浆和增加混凝土密实度起很大作用。
我国在《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95中推荐了5~20mm、5~25mm、5~31.5mm、5~40mm粗骨料级配,供施工中选用。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与混凝土输送管径之比,是保证可泵性的关键参数。
许多国家的施工经验证明,限制石子的最大粒径为40mm。
根据我国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为: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宜为1:2.5~1:3;泵送高度在50~100m时,宜为1:3~1:4;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时,宜为1:4~1:5。
表面光滑的圆形或近似圆形且最大粒径为40mm的粗骨料其可泵性较好,针片状颗粒易造成输送管封塞。
因此,我国《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规定,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
1.2泵送混凝土细骨料的特点细骨料对混凝土拌合物可泵性的影响比粗骨料大的多。
混凝土拌合物之所以能在输送管中顺利流动,是由于砂浆具有润滑管壁和使用粗骨料悬浮在砂浆中的缘故。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混凝土泵送剂》的规定,采用JGJ-79标准规定的二区级配泵。
泵送混凝土对材料的要求、预防堵管的措施、堵管原因、堵管处理方法(一)泵送混凝土的要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保证混凝土泵送能顺利进行,对混凝土材料本身,有下列几项特殊要求:1.用的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3,但对于卵石可适当加大。
2.砂在2.5-2.8之间,如过细,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粘性,影响可泵性;如过粗,则容易离析,产生堵管现象。
3.配合比设计的原则不变,但要有良好的可泵性,使混凝土拌合物有适合的坍落度,不离析、不泌水,泵送过程中,坍落度损失不大于20mm。
坍落度过小时,增大拌合物对输送管管壁的摩擦阻力;坍落度过大时,则在压力下容易产生离析,都容易引起泵管堵塞。
一般认为,坍落度控制在100-150mm范围内最好(这点有点不太现实,个人认为160-180之间最利于泵送)。
4.土水灰比最好为0.45-0.50,根据泵送管管径和泵送距离不同,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80-300kg/m³(这个水泥最小用量我个人理解为粉料的用量),砂率可略微大些。
5.可泵性,为减少混凝土干缩,一般掺入流动化剂外,还可掺入粉煤灰。
(二)预防泵管堵塞的措施1.择适合泵送混凝土技术条件,根据气温、泵送高度和有关条件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2.严禁在施工现场向搅拌车内加水,更不能向泵机内加水。
3.控制商品混凝土运输时间,制定合理的配车计划,采取在拌合站和施工现场二次掺入减水剂,以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
4.保持泵送混凝土连续进行,避免终端,发现泵机运转异常时,不能勉强泵送,应放慢速度。
5.操作人员应具备识别混凝土可泵送的知识,不适宜泵送的混凝土应停止缷入料斗内,以避免阻塞。
6.择适合泵送正常的压力。
泵送开始时,应观察泵机是否正常才能泵送。
当停泵后重新启动时,应增大泵送压力,待泵送速度正常时,应恢复正常泵送压力。
(三)泵送混凝土堵泵原因:堵管现象是泵送混凝土工艺上的技术难题之一,如处理不当,会造成质量事故和人力物力上的损失,应从材料和设备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因素如下:1.石子级配不好或石子超径过多。
混凝土泵送要求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泵送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泵送的质量,制定标准是必要的。
二、泵送设备的选用标准1. 设备的品牌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2. 设备的型号必须符合施工需要。
3. 设备的技术参数必须符合要求,例如流量、压力等。
4. 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保障必须得到保证。
三、混凝土材料的选用标准1. 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混凝土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例如水泥、砂、石等。
3. 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凝结时间必须符合要求。
4. 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得超过2%。
四、泵送前的准备工作标准1. 混凝土泵送前必须进行试泵,确保设备和管道的正常运转。
2. 泵送前必须将管道和设备清洗干净,以免混凝土被污染。
3. 在泵送前必须进行管道的检查,确保无裂缝、无漏水。
4. 泵送前必须将混凝土搅拌均匀,防止出现分层现象。
五、泵送过程中的标准1. 泵送过程中必须保持混凝土坍落度的稳定。
2. 泵送过程中必须保持混凝土的流动性。
3. 泵送过程中必须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
4. 泵送过程中必须保持设备和管道的正常运转,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六、泵送后的标准1. 泵送后必须对设备和管道进行清洗,保持清洁。
2. 泵送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和故障。
3. 泵送后必须及时处理混凝土泵送中产生的废料和污染物。
4. 泵送后必须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等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七、安全标准1. 工人必须穿着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
2. 工地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误入施工区域。
3. 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具备操作能力。
4. 工地必须设置消防设备,防止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
八、总结以上是混凝土泵送的要求标准,通过对以上标准的实施,可以保证混凝土泵送的质量,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以上标准进行操作。
2混凝土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一般是指泵送高度超过200m的现代混凝土泵送技术,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泵送高度超过300m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因而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已成为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包含混凝土制备技术、泵送参数计算、泵送机械选定与调试、泵管布设和过程控制等内容。
1.主要技术内容混凝土制备与性能要求(1)原材料的选择应选择C2S含量高的水泥,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塌落度损失有显著的效果;粗骨料宜选用连续级配,应控制针片状含量,而且要考虑最大粒径与泵送管径之比;细骨料选用中砂,细砂会使混凝土变得干涩,而粗砂容易使混凝土离析;采用性能优良的矿物掺合料,如矿粉、硅粉和一级粉煤灰等,可使混凝土获得良好的工作性;外加剂应优先选用减水率高、保塑时间长的聚羧酸型泵送剂,泵送剂应与水泥和掺合料有良好的相容性。
(2)混凝土的制备通过优化设计和工艺措施,使制备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流动性高,虽黏度较小,但无离析泌水现象,因而有较小的流动阻力,易于泵送。
(3)泵送设备的选择和泵管的布设泵送设备的选定应参照《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中规定的技术条件来进行,首先要进行泵送参数的验算,包括混凝土输送泵的型号和泵送能力,水平管压力损失、垂直管压力损失、特殊管的压力损失和泵送效率等。
(4)泵送施工的过程控制混凝土的性能是能否顺利泵送的第一关,应对到场的混凝土进行塌落度、扩展度和含气量的检测,如出现不正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泵送过程中,要实时检查泵车的压力变化、泵管有无漏水、漏浆情况,连接件的状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技术指标(1)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良好,无离析泌水,塌落度一般在180~200mm,泵送高度超过300m的,塌落度宜>240mm,扩展度>600mm,倒锥法混凝土下落时间<15s。
(2)硬化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泵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在日常建筑施工过程中,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接触的最多的应该就是建筑材料了。
无论是钢材、木材、器材以及钢筋混凝土,都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在重庆施工员培训过程中我们所学过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来讲一讲泵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泵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一
泵送混凝土应满足施工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
泵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二
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得小于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泵送直到浇灌完了的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泵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三
混凝土坍落度不小于100mm,且要求具有良好的内聚性、不离析、少泌水;
泵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四
石子最大粒径应不大于泵送时输送管道内径的1/3。
颗粒级配应采用连续级配。
水泥用量为不少于270kg/m³。
光掌握理论的知识还不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吸收和消化是很有必要的。
哪去哪里学好呢,重庆施工员培训哪个学校最好呢?这些问题对你的学习都是很重要的,希望能够慎重考虑。
好的学习环境,优越的设备和丰富的教学,对大家的学习很有帮助。
掌握上面这些知识也会得心应手的。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第一小节泵送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1 ]泵送混凝土原材料1、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符合下列国家现行标准:(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对碎石不宜大于1∶3,对卵石不宜大于1∶2∶5;泵送高度在50~100m时,宜在1∶3~1∶4;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时,宜在1∶4~1∶5。
粗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
3、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
4、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5、泵送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混凝土泵送剂》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6、泵送混凝土宜掺适量粉煤灰,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 2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1、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除必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外,尚应使混凝土满足可泵性要求。
2、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并应根据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运输距离、混凝土泵与混凝土输送管径、泵送距离、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试配。
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3、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泌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
一般10s 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宜超过40%。
4、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可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选用。
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目录1、适用范围 02、施工准备 03、作业条件 (1)4、操作工艺 (2)5、质量标准 (4)6、成品保护 (6)7、注意的质量问题 (6)8、质量记录 (6)9、安全和环境保护 (7)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多层、框架、高层大模板结构的现场拌制和预拌普通混凝土的泵送浇筑工艺。
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
1。
1、现场拌制混凝土:水泥:用P32。
5~P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当适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早强措施,确保模板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拆模要求。
砂: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混凝土等于及高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
2cm,当混凝土强度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当混凝土强度等于及高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1%。
水:宜选用饮用水.其他水,其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
掺合料:泵送混凝土中常用的掺合料为粉煤灰,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标准.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等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9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J119-88)、《混凝土泵送剂》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标准要求的规定,其掺量必须经过试验后确定。
2。
1。
2、预拌混凝土:骨料活性指标应符合工程要求,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提供详细资料,现场技术部门要进行查验,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环境确定混凝土要求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坍落度要求控制在16±2cm之间,混凝土必须具有可泵性,但不得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预拌混凝土应保证均衡连续供应,混凝土从卸料到泵送完毕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所以要根据工程位置选择距离较近的预拌混凝土供应商,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对混凝土材料的要求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I)水泥:水泥应用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水泥标号易比混凝土强度等级高2〜3个标号,严禁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掺和使用。
(2)粗骨料:选用粒径5〜31.5mm连续级配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乐泥块含量不得大于O.5%o(3)细骨料:选用颗粒级配在II区的中砂,细度模数2.5〜3.2,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4)水:所用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5)粉煤灰: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外掺粉煤灰以取代部分室内,掺量不得大于25%O(6)外加剂:超长地下室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出现,需考虑在混凝土中外加高性能膨胀抗裂剂等减少混凝土开裂。
(7)碱含量:混凝土碱含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1)对混凝土总体性能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须满足设计要求。
(2)对混凝土坍落度要求①抗渗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40mm之内,误差上限+20mm,下限-20mmo 其它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易控制在160±20mm.②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白天或夜天)、运输道路的距离、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等)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情况来适当地调整,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
③气候有变化时,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的坍落度损失值,以便现场能够掌握混凝土罐车在现场的停置时间,并且可以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随时调整混凝土罐车的频率。
浇筑混凝土时,搅拌站要派一名调度员现场调配车辆。
④浇筑前测试不符合塌落度要求的商品混凝土必须退场,到场混凝土应在3小时内卸料并浇筑完成。
(3)对混凝土和易性要求为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离析,要求混凝土有足够的粘聚性,在泵送过程中不泌水、不离析。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规定泵送混凝土IO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超过40%,因此要求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泌水速度要慢,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可泵性。
泵送混凝土对原料的要求与选择泵送混凝土除要满足必要的工作性外,还必须满足可泵性。
混凝土只满足工作性未必能够实现泵送,所以要求混凝土拌和料必须具有可泵性,这是保证混凝土泵能否工作的关键。
泵送混凝土是在混凝土泵车上通过混凝土泵和布料杆(输送管道)将混凝土直接送到浇筑地点,同时完成水平和垂直输送的混凝土。
目前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普及,各种性能要求不同的混凝土均可泵送,如高性能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防冻混凝土、膨胀混凝土等。
一、泵送混凝土对原料的要求①好的和易性.较大的坍落度,为了便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应在18〜22cm,水平泵送时也应大于12cm②混凝土拌和物均质性好,集料与水泥浆必须不能寓析及泌水。
③后期强度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能必须保证。
所以对原材料就有了一些特殊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所述。
①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②粗集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
③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15%。
④泵送混凝土应掺用泵送剂或减水剂,并宜掺用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加料,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泵送混凝土中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胶结材,它的选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泵送混凝土的性能。
泵送混凝土所用水泥一般应具有保水性好、泌水性小的特点,以保证泵送混凝土的良好可泵性。
2.集料集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混凝土组织结构中起骨架作用,正确选择粗、细集料是配制泵送混凝土的基础。
泵送混凝土中的细集料以采用中砂为宜。
高标号混凝土严禁采用细砂和特细砂。
在砂子的品质指标中主要应控制颗粒级配。
由于粒径在0.315mm以下的细集料可以阻止水在压力作用下从拌和物中泌出,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可泵性.所以它所占的比例非常重要。
GBJ20—83规定其比例不应小于15%,最好能达到20%。
简述混凝土运输的基本要求简述混凝土运输的基本要求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的强度和耐久性都非常好,因此在建筑、道路、桥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坍落度下降、分层、泌水等。
因此,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一、混凝土质量要求1.配合比设计合理: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进行科学设计,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2.原材料质量可靠: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石子等,这些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且经过检测合格才能使用。
3.拌和时间控制:拌和时间应该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出现坍落度下降或早期强度降低等问题。
二、混凝土运输方式选择1.汽车运输:汽车运输是混凝土运输中最常用的方式,它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但是,汽车运输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路面不平、行驶速度过快等会导致混凝土分层或泌水。
2.泵送运输:泵送运输是利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从搅拌站直接输送到施工现场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施工高层建筑或地下结构等需要远距离输送的场合,但是泵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成本较高。
3.皮带运输:皮带运输是利用皮带传动将混凝土从搅拌站输送到施工现场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距离较短的场合,不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
三、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注意事项1.保持坍落度: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坍落度,在必要时进行加水搅拌,以确保混凝土质量。
2.防止分层:在装载和卸载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振动和撞击,防止混凝土分层。
3.控制运输速度: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速度,避免混凝土泌水和分层。
4.定期清洗车辆:混凝土运输车辆需要定期清洗,避免混凝土残留对下一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混凝土运输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只有在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效果。
泵送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ANC(2009-04-04 15:33:17)转载标签:杂谈一、泵送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泵送混凝土是在混凝土泵车上通过混凝土泵和布料杆(输送管道)将混凝土直接送到浇筑地点,同时完成水平和垂直输送的混凝土。
目前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普及,各种性能要求不同的混凝土均可泵送,如高性能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防冻混凝土、膨胀棍凝土等。
除了特殊性能要求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①好的和易性、较大的坍落度,为了便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应在18—22cm,水平泵送时也应大于12cm。
②混凝土拌和物均质性好,集料与水泥浆必须不能离析及泌水。
③后期强度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能必须保证。
所以对原材料就有了一些特殊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所述。
①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②粗集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lo%。
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应符合表2—1的规定。
倍讯易///③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通过o.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15%。
④泵送混凝土应掺用泵送剂或减水剂,并宜掺用粉煤灰或其他活性矿物掺加料,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泵送混凝土中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胶结材,它的选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泵送混凝土企管智库//pmceo./ //fanwen.pmceo./ //lunwen.pmceo./的性能。
泵送混凝土所用水泥一般应具有保水性好、泌水性小的特点,以保证泵送混凝土的良好可泵性。
第6页2.集料集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混凝土组织结构中起骨架作用,正确选择粗、细集料是配制泵送混凝土的基础。
泵送混凝土中的细集料以采用中砂为宜。
高标号混凝土严禁采用细砂和特细砂。
在砂子的品质指标中主要应控制颗粒级配。
由于粒径在o.315mm以下的细集料可以阻』L水在压力作用下从拌和物中泌出,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可泵性,所以它所占的比例非常重要,GBJ204 83规定其比例不应小于15%,最好能达到20%。
另外,还规定通过o.160mm筛孔的含量不应小于5%。
3.矿物掺和料活性矿物掺和料是配制泵送混凝土尤其是高性能棍凝上不可缺少的组分。
加入活性矿物掺和料不仅可节约水泥,更重要的还在于在高强混凝土中只有掺入活忭矿物掺和料才可取得许多重要的技术效果:改善新拌混凝十的工作性;降低混凝土初期的水化热,减少温度裂缝;活性矿物材料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z起火山灰反应,生成cs H,使硬化水泥浆内的空隙细化,提高了水泥浆和水泥浆—集料界面的强度,反应消耗了Ca(OH)z,有利于混凝土在酸性条件下的耐久性。
当泵送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较少或细集料中通过o.315mm筛孔的颗粒小于15%时,掺加活忭矿物掺和料还可弥补细粉料的不足,减少混凝土拌和物的离析泌水现象,改善混凝土的泵送性能。
泵送混凝土中常添加的矿物掺和料有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简称矿渣)和硅粉。
(1)粉煤灰粉煤灰作为一种掺和料应用于混凝土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厂。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R.E.Davis 于1933年开始发表关于粉煤灰用于混凝土中的研究报告。
但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只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混凝土科学技术的发展,粉煤灰混凝土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2)矿渣矿渣是冶炼生铁时的副产品。
对于矿渣有多种分类方法,如R.M谢尔金等根据生铁的种类将矿渣分为铸造生铁矿渣、炼钢生铁矿渣、特种生铁矿渣等;根据矿渣的稳定程度将其分为碱性、酸性及中忭矿渣。
其中根据化学组成来分是最常用的。
(3)硅粉砖铁合金厂和硅金属厂在冶炼金属时,极细的粉末随气体从烟道排出,通过收尘装置收集的粉末,称之为硅粉。
硅粉的种类很多,SiOz含量波动大,使用时应注意硅粉种类的选择。
4.外加剂合理选用外加剂是配制泵送混凝土成功与否的技术关键之一。
常用混凝上外加剂如下所述。
(1)减水剂①普通减水剂普通减水剂最常用的是木质素磺酸盐系减水剂。
②高效减水剂常用的高效减水剂可分为4大类。
禁系、三聚氰胺系、氨基磺酸系和聚羧酸系。
③复合型减水剂多功能复合型减水剂是当前混凝上工程中使用极为广泛的减水剂。
由多种单组分复合设计配制的多组分、多功能复合型减水剂,可以满足混凝土工程对搅拌输送、泵送、浇筑、捣实、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水化速率等的不同要求。
(2)引气剂、引气减水剂引气剂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分布均匀的、稳定且封闭的微小气泡,以减少混凝土拌和物泌水离析、改善和易性,并能显著提高硬化混凝...第7页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掺人的,且能使混凝土按要求改性的物质。
混凝土外加剂的特点是品种多、掺量小、在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外加剂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在混凝土中掺入功能各异的外加剂,满足了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要求,如改善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延缓水化放热、提高早期强度、增加后期强度、提高耐久性、增加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钢筋锈蚀等的要求。
应用促进了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和新品种混凝土的发展。
混凝土外加剂种类较多,且均有相应的质量标准,使用时其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混凝土速凝剂》(JC 472)、《混凝土泵送剂》(JC 473)、《混凝土防水剂》(JC 474)、《混凝土防冻剂》(JC 475)、《混凝土膨胀剂》(JC 476)等的规定。
外加剂的检验项目、方法和批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若外加剂中含有碱性物质、氯化物,同样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故应严格控制其掺入量。
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繁多。
每种外加剂常常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其化学成分可以是有机物、无机物或二者的复合产品。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减水剂减水剂是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和用水量的外加剂。
按其作用分为以下几种。
(1)普通减水剂普通减水剂是在}昆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和用水量的外加剂。
普通减水剂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木质素磺酸盐、多元醇系及复合物、高级多元醇、羧酸(盐)基、聚丙烯酸盐及其共聚物、聚氧乙烯醚及其衍生物6类。
前两类是天然产品,资源丰富成本低,广泛作为普通减水剂使用。
(2)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具有大幅度减水增强作用的外加剂,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商品名称为MF、VNF、NF、FDN等)。
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有强烈分散作用,能大大提高水泥拌和物流动性和混凝土坍落度,同时大幅度降低用水量,显著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大幅度降低用水量因而显著提高混凝土各龄期强度。
适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交通、港口、市政等工程建设中的预制和现浇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
适用于高强、超高强、中等强度混凝土,早强、浅度抗冻、大流动混凝土。
适宜作为各类复合型外加剂的减水组分。
(3)早强减水剂兼有早强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这类减水剂是早强剂与减水剂复合而成的。
(4)引气减水剂具有引气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5)缓凝减水剂具有缓凝和减水作用的外加剂。
(6)缓凝高效减水剂兼有缓凝和大幅度减少拌和用水量功能的外加剂。
2.早强剂早强剂是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
早强剂主要品种有强电解质无机盐类早强剂,如硫酸盐、硫酸复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氯盐等;水溶性有机化合物,如三乙醇胺、甲酸盐、乙酸盐、丙酸盐等。
由早强剂与减水剂组成的为早强减水剂。
(1)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适用于蒸养混凝土及常温、低温和最低温度不低于-50℃环境中施工的有早强或防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2)掺入混凝土后对人体产生危害或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化学物质不得用作早强剂。
含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的早强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及与食品相接触的工程。
硝类不得用于办公、居住等建筑工程。
(3)下列结构中不得采用含有氯盐配制的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②在相对湿度大于80%环境中使用的结构、处于水位变化部位的结构、露天结构及经常受水淋、受水流冲刷的结构,如给排水构筑物、暴露在海水中的结构、露天结构等;③大体积混凝土;④直接接触酸、碱或其他侵蚀性介质的结构;⑤经常处于温度为60℃以上的结构,需经蒸养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⑥有装饰要求的混凝土,特别是要求色彩一致的或是表面有金属装饰的混凝土;⑦薄壁混凝土结构,中级和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屋架、落锤及锻锤混凝土基础结构;⑧骨料具有碱活性的混凝土结构。
3.引气剂引气剂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小气泡,可减少混凝土拌和物泌水离析,改善和易性,并能显著提高硬化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的外加剂。
引气剂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小气泡,以减少混凝土拌和物泌水离析,改善和易性,并能显著提高硬化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的外加剂。
兼有引气和减水作用的外加剂称为引气减水剂。
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可用于抗冻混凝土、防渗混凝土、抗硫酸盐混凝土、泌水严重的混凝土、贫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以及对饰面有要求的混凝土。
引气剂不宜用于蒸养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
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必须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其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含气量要求,通过试验加以确定。
掺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宜超过表2—11的规定。
表2-11掺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混凝土的含气量4.缓凝剂缓凝剂是一种能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并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没有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兼有缓凝和减水作用的外加剂,称为缓凝减水剂。
缓凝剂与缓凝减水剂在净浆及混凝土中均有不同的缓凝效果。
缓凝效果随掺量增加而增加,超掺会引起水泥水化完全停止。
缓凝剂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
许多有机缓凝剂兼有减水、塑化作用,两类性能不可能截然分开。
缓凝剂按材料成分可分为以下几种。
糖类及碳水化合物:葡萄糖、糖蜜、蔗糖、己糖酸钙等。
多元醇及其衍生物:多元醇、胺类衍生物、纤维素、纤维素醚等。
羧基羧酸盐类:酒石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钾钠、水杨酸、醋酸等。
木质素磺酸盐类:有较强减水增强作用,而缓凝性能较温和,故一般列入普通减水剂。
无机盐类:硼酸盐、磷酸盐、氟硅酸钠、亚硫酸钠、硫酸亚铁、锌盐等。
5.防冻剂防冻剂是在规定温度下,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冰点,使混凝土的液相不冻结或仅部分冻结,以保证水泥的水化作用,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预期强度的外加剂。
其主要有以下几类。
(1)无机盐类(表2—13):氯盐类,以氯盐(如氯化钙、氯化钠等)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氯盐阻锈类,以氯盐与阻锈组分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无氯盐类,以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机盐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
(2)有机化合物类:如以某些酸类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