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5.85 KB
- 文档页数:8
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拼音。
干sè_____ 分qí______ jiàn_____赏吝_____啬2. 根据课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②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④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⑤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⑥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⑦《次北固山下》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因.风起因:趁,乘;差可拟.拟:相比B. 入门不顾.顾:回头看;不亦说.乎说:高兴C 下车引.之引:拉;与友期.行期:约定D. 饭.疏食饭:吃;三军可夺.帅夺:改变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你觉得整个世界都背弃了你时,请相信,她只是背过身去,酝酿一个更美的拥抱。
B. 他向她无力地挥了挥,她明白无情病魔就要夺走了他的生命,这挥手就预示着诀别。
C. 大雨淅淅沥沥,一直下个不停天色渐渐变暗,朦朦胧胧,雨点看不见,也数不清。
D. 读书自然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其间的千滋百味,不过,有时不求甚解也是特定的情境下可以选择的一种读书方法。
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B.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以“语录体”的方式,记录了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菡萏(hàn)枯涸(hé)分歧(qí)地毯(tǎn)B。
感慨(gǎn)刹(shā)酝酿(niàng)那(nà)偌大(ruò)C。
竦峙(sǒng)贮蓄(zhù)须臾(xū yú)碣石(jiéshí)D。
攲(qī)倏斜(shū xié)憔悴(cuī)论语(lún yǔ)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各得其所花枝招展咄咄逼人喜出望外B。
絮絮叨叨恍然大悟模模糊糊翻来覆去C。
繁花嫩叶小心翼翼呼朋引伴美不胜收D。
苦心孤诣洗耳恭听不求深解鸦雀无声3.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位哲人说过,自然是伟大的一部书:“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再寂寞,贫困时便不贫困,苦恼时有,挫折时有,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
”A。
只有鼓励方向安慰B。
只有鼓励安慰方向C。
只要方向鼓励安慰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
去年,这里发生了大约里氏7.0级左右的地震。
C。
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渔任务。
D。
为不断提高全区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XXX举行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论语》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XXX。
B。
“天净沙”是曲牌名,《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XXX。
“秋思”是题目。
C。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XXX,著名现代作家。
原名XXX,字舍予,北京人。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戏剧《茶馆》等。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7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花苞(bāo)娇媚(mèi)诱惑(huò)彩棱镜(lèng)B.睫毛(jié)掩饰(shì)高邈(miǎo)绿茵茵(yīn)C.莅临(lì)吝啬(lìn)干涩(sè)淅淅沥沥(xī)D.粗犷(guǎng)静谧(mì)晒干(shài)咄咄逼人(duō)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超市大优惠活动正式开始了,一大早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拥进去。
B.时间就像小河里的水,不断向前,永远也不回头。
但小时候老觉得时间过得慢,迫不及待地想长大。
C.这鬼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转眼间,瓢泼大雨就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
D.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叫我们很难接受。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B.“小明,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妈。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4.下列说法不恰当一项是()(2分)A.朱自清《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内容。
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B.《观沧海》是东汉未年曹操写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C.《雨的四季》既写了北方的雨,又写了南方的雨。
D.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唐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宋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 2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酝酿(niàng)棱镜(líng)吝啬(lìn)咄咄逼人(duō)B. 贮蓄(zhù)粗犷(guǎng)莅临(lì)混为一谈(hùn)C. 应和(hè)静谧(mì)倜傥(dǎng)人声鼎沸(dǐng)D. 着落(zhuó)荫蔽(yīn)徘徊(huí)花团锦簇(c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 嘹亮云霄决别翻来覆去B. 化妆分歧烘托喜出望外C. 鉴赏祷告云宵截然不同D. 干涩拼凑烂慢恍然大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 分)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我爱这迟来的春天。
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
,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A. ②④①③B. ①③②④C. ②①④③D. ①②④③6.古诗文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确凿(záo)干涩(shè)匿笑(nì)花团锦簇(jǐng)B.贪婪(lán)粗犷(kuǎng)呻吟(yíng)踉踉跄跄(liàng)C.笃志(dǔ)坍塌(tān)收敛(liǎn)煞有介事(shà)D.热忱(chén)戳坑(chuō)敧斜(jī)拈轻怕重(zh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3分)A.宿儒决别嫉妒人迹罕至B.豌豆荫蔽鄙薄饥肠辘辘C.菡萏草垛酝酿翻来复去D.莅临莲篷竦峙威风凛凛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班主任刘老师根据竞选的同学的特长安排班干部,让他们各得其所。
B.历史上曾经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胡双钱以他“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打造极致”的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D.人群中挤攘了一下,一个梳着童花头的男孩子跑过来,煞有介事地把一块钱放进了捐款箱。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对于名家的作品,我们不仅要品其神,还要观其行。
C.读了此文,我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
D.通过老师的讲解,使他终于明白了写作文的技巧。
5.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春日踏青,青芜如毯,;夏日听雨,雨声淅沥,;秋日看花,花叶相辉,;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③④②①B.④③①②C.④②③①D.③①④②6.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指定位置。
一、文言文(共27 分)(一)默写(12 分)1.默写(1)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元曲,回答问题(4 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断肠人”的意思是。
3.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曲子在布局上特点显著,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作者自己,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
既有他的眼中所见,也有他的经行地和所骑所感。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总括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曲子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作者将自己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三)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11 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34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江南的雨静谧rùn()物无声,地坛的菊淡雅、热烈奔放,济南冬天的水贮xù()着温晴的绿,干hé()已久的阿尔卑斯山地冒出了泉水:大自然是神奇的,令人感kǎi()万千。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B.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C.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D.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B. 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D. 据初步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驾驶员操作不当引起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毕业典礼那天,男女同学打扮得花枝招展....,意气风发,灵动的青春在校园里尽情飞扬。
B. 读书如果草草而过,不求甚解....,那到用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C. 各种各样的花朵争相绽放,将花厅装饰得美不胜收....。
D. 辩论会上,正方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反方连连失误。
5.下列各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巴望着那清凉的雨露”中“巴望”是动词,“清凉”是形容词,“雨露”是名词。
B.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中“热烈”有“强烈”“热情四溢”的意思。
C. “令尊”“见教”敬辞,“愚兄”“拙见”是谦辞。
D. “虚心”与“骄傲”是一对反义词,“疲倦不堪”与“疲惫不堪”是同义词。
6.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1道小题。
其中,第1-5小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第6-20小题为“阅读”;第21小题为“写作”。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6分】
1.请将下列诗文所缺内容补充完整(10分)
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王湾》)
②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李白)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二章)
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⑦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春》朱自清)
⑧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⑨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⑩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朱自清)
2.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写出了登山所见,抒发了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B.《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D.《江南逢李龟年》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3.阅读句子,在括号中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在括号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
(4分)
①这是荒园,人迹罕.(hǎn )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②在众目睽睽
..(kuí)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
③那是雨,是使人静mì(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④突然间,我huǎng(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3分)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
B.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出现的旱情是建国以来罕见的。
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实现中国梦。
5.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么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鸟儿,那么快乐就是一片湛蓝的天;如果你是夕阳,那么快乐就是一抹灿烂的霞;
如果你是浮云,那么快乐就是一阵飘洒的风。
6.根据下面情境,按要求答题(4分)
你的同学从商店买了一支圆珠笔,回家后,写了几个字就写不出来了。
他立即去商店让阿姨给调换,请你为他设计一段话,提出调换的理由和要求。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阿姨,您好,我刚刚在您店里买了一支圆珠笔,可才写了几个字就写不出来了,能不能麻烦您给我换一支?谢谢您。
二、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4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3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