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36.50 KB
- 文档页数:3
历史ⅱ人民版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名师练习教案【重点讲解】简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表现、特点及其影响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守旧,生产环境封闭等为特点,自然经济在与之相适应的封建社会里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经济地位,它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解体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还是完整的封建社会。
那时,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破坏自然经济的因素,并且已经有自然经济解体的现象发生。
但是,那时候自然经济的解体,还只是局部的解体,不成其为重大的经济现象,也没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深远影响。
当时,还是自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
中国自然经济的大规模迅速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
甲午战争以前,自然经济已经初步解体。
甲午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又进一步解体,解体的范围扩大,解体的速度加快,解体的程度提高。
主要原因表现为:第【一】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经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第【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
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的加大,不断诱使着农业生产的目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第【三】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也给予了自然经济一定的打击。
第【四】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城乡经济联系加强,等等,也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因素。
第【五】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小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生产规模狭小,分工和协作不发达,生产的发展,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高,都受到了根本的限制,终究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
八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学习目标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背景及意义。
掌握本课程的探究方法和学习要求。
1.2 教学内容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背景。
课程学习的目标和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近代工业的起源。
讨论为什么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4 作业学生准备有关近代民族工业的背景资料。
第二章: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2.1 学习目标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阶段及其特点。
掌握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和代表人物。
2.2 教学内容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阶段及其特点。
主要行业和代表人物介绍。
2.3 教学活动分析近代民族工业起步的原因。
介绍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和代表人物。
2.4 作业学生研究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及其影响。
第三章: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3.1 学习目标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掌握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重要事件和影响的介绍。
3.3 教学活动探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分析重要事件的影响和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贡献。
3.4 作业学生准备有关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第四章:近代民族工业的困境与挑战4.1 学习目标了解近代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应对困境与挑战的策略。
4.2 教学内容近代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应对困境与挑战的策略介绍。
4.3 教学活动分析近代民族工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探讨近代民族工业应对困境与挑战的策略。
4.4 作业学生研究近代民族工业应对困境与挑战的成功案例。
第五章:近代民族工业的成就与影响5.1 学习目标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成就及其影响。
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5.2 教学内容近代民族工业的成就及其影响。
近代民族工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介绍。
5.3 教学活动探讨近代民族工业的成就及其影响。
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5.4 作业学生准备有关近代民族工业成就的资料,进行展示和讨论。
桓仁东山中学历史导学案2013版版桓仁东山中学历史导学案2013版八年历史上第 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导学案课型:新授主备人:邹平审核:时间:2013年9月【学习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从“自强”到“求富”的过程。
2、知道张謇、詹天佑其人其事。
感悟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学习流程】一、引入新课:近代中国的劫难,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寻求中国的变革。
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中国的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
(一)洋务运动1、19世纪60一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__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________,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推动了中国 _______的进程。
(二)状元实业家是张謇3、1894年,科举考试的状元________回家乡________创办________ ,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铁路工程师是詹天佑4、1893年,___ __铁路全线通车,这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
1909年, _____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二、展示探究1.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改变中国命运,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怎样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教学反思:四、训练巩固1.在下列近代化运动中,最早提出“自强”“求富”口号的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2.在洋务运动时期,被称为近代“状元实业家”的人是()A.李鸿章B.张謇C.曾国藩D.左宗棠3.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典型的是()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B.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C.主张维新变法D.率兵收复新疆4.小明坐火车到八达岭的长城脚下时,他看到铁路沿途青龙桥的站台上有一座雕像,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你认为这座雕像是()A.詹天佑B.张謇C.严复D.魏源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目标】【问题导学】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2、 大致情况如何?3、 他的兴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自主学案】知识点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表现——自然经济解体(1)背景:① 与 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据 地位。
②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是中“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2)解体原因: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 ,私自设立 ,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3)解体过程:①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标志: ,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从 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2、影响:(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对 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削弱了 的基础,破坏了 ,沉重打击了 。
另一方面又促进了 。
中国农产品的 程度有了一定发展,同时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 的影响。
(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尤其是 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促进了 的兴起。
知识点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近代民族工业产生(1)产生时间:(2)产生地区: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 、 、 等 地区出现。
(3)产生途径:一部分 、 、 、 、 等 ,投资于 ;另一种是部分 开始采用 ,转变为 。
(4)产生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 逐渐解体。
② (时期)洋务派创办的 ,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5)代表企业:时间 创办人地点 工厂2、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 、 、 、 、 、 、 、 、等几个行业部门。
课时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以及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2.知道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及意义教学难点: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知识点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第一次高潮)1、初步发展的时间:从到,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上蔡二高李梅【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思考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阅读图片、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历史图片和历史材料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张謇事迹,并进行评价,使学生能把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思考,从而使学生了解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密不可分,引导学生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图片以及教师的引导,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为了使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一个扮受害者,一个扮记者,进行一次采访,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充分地发挥。
培养学生用观察法、比较法和阅读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及意义。
【难点】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初创时期的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的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远远超过官僚资本,成为中国工业资本的主体的意义;基于民族工业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与壮大对于此后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
以上几个难点多带有一定的理论性,也比较抽象,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设计】1、播放:《天仙配》音乐。
投影:男耕女织图片。
问:这段音乐和这组图片描绘了一种什么经济模式?投影: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
及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
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
……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等良田为硗确(土地不肥沃),置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徒抛,衣食无出,势将坐困。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2、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3、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二、重点难点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难点: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状元实业家张謇1、___________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2、清末状元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的口号,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知识点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从_______到_________末年,我国虽然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________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2、__________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3、__________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_________”。
4、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说来是_________。
5、从行业上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_________部门。
(二)合作探究1、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四)巩固训练:1、创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的是()A、林则徐B、张謇 C 、郭沫若 D 、董必武2、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这种现象出现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 D 、《北京条约》3、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开始于()A、辛亥革命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C、洋务运动后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指()A、19世纪60-70年代B、19世纪末20世纪初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 、解放战争时期5、下列不属于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座大山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B、封建主义C 、官僚资本主义 D 、帝国主义6、1899年5月23日,某纱厂开工试车,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2. 掌握洋务运动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3. 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导学内容:1. 洋务运动的背景和起因;2. 洋务派的主要思想和措施;3.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4. 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其意义。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工业情况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工业的落后现状。
第二步:学习洋务运动的起因和背景1. 讲解洋务运动的起因:鸦片战争后,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困境,民族工业严重滞后,面临着外敌入侵和国家危亡的局面。
2. 解释清楚洋务运动的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中法战争的惨败以及甲午战争的溃败,使得清政府意识到国家的危机。
第三步:讲解洋务派的主要思想和措施1. 介绍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2. 分析洋务派的具体措施:用“洋人办厂、洋人作业、洋人技师”来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兴办洋务工厂、修筑洋务铁路等。
第四步:探讨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1. 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是否确实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和民族工业水平?2. 让学生分组讨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第五步:分析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其意义1. 解释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官僚主义、财政拮据、技术障碍等因素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
2. 引导学生总结: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导学作业:1. 小组讨论:以“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其教训”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分析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启示。
2. 查阅资料:了解近现代中国的一位著名工业家,介绍其在民族工业发展中的贡献及影响。
3. 自主学习: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文献,进一步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中国社会经济中开始出现新的成分。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此后民族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出现了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民国初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等几次发展的高潮。
[学习目标]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背景(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3)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2.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表现(1)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
(2)农村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城市手工业也受到沉重打击。
(3)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4)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4.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图解识记]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易混易错]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入侵而不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的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而不是完全解体。
从整体而言,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原因(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尤其是自然经济的破坏。
(2)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的促进。
2.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3.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4.途径(1)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2)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3)洋务派创办的官办企业。
5.主要企业(1)1866年,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2)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变革运动,对于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通过学习本次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进而探讨其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
二、基础知识梳理1. 洋务运动是指清政府为了挽救国家危机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这一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终于19世纪70年代末。
2. 洋务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引进西方技术、设立洋务机构、兴办实业等。
3. 洋务派是主持洋务运动的一批清朝官员,他们主张依靠西方技术来振兴国家。
4. 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兴办了一些工业企业,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谈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影响。
2. 你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是由于什么原因?如果你是当时的清政府官员,你会如何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3. 与同桌讨论,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是否只有依靠引进外国技术才能实现?还是有其他途径?四、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
2. 探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了解不同时期的工业兴起和发展情况。
3. 尝试分析近现代中国工业化的原因和历程,思考如何在当今时代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五、作业布置请同学们根据课堂讨论和拓展延伸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小论文,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同时,根据个人偏好选择一位相关人物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份关于其的传记,探讨其在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
提交时间为下节课前。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 掌握洋务运动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3. 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导学内容: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 洋务运动是什么?- 洋务运动是指晚清时期对外国工业技术进行借鉴、引进和发展,以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一项重要运动。
初二历史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教学目标:1 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和特征2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3感受张謇的兴办实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难点: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出示张謇创办企业的资料图片,讲述状元实业家张謇的故事,回答下列问题(1)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2)张謇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了什么?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各自的原因是什么?3旧中国民族工业的特征是什么?4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二合作探究1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怎样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三课堂小结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四达标测试1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 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C 北洋军阀的分裂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外国商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这种现象出现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后()3下列不属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是()A总的来说比较落后B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C 沿海沿江大城市较发达D内地重工业发达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指()A19世纪60到70年代B 19世纪末20世纪初C 一战期间D解放战争时期5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中最突出的是()A 美国B 日本C 英国D俄国6下列不属于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座大山的是()A 民族资本主义B封建主义C 官僚资本主义D帝国主义7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我国民族工业难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破坏B 封建主义的阻碍C洋务派的阻挠D官僚资本主义的阻碍8材料解析题(1)材料中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学案一、中考考点: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二、难点概念解析:民族资产阶级: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没有太多联系,资本相较于官僚资产阶级或买办资产阶级势力较弱的一类资产阶级团体官僚资产阶级: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里,勾结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势力,掌握国家政权,垄断全国经济命脉的买办性的资产阶级.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三、知识框架:(一)状元实业家 1.创办实业的背景:《 》签订后,外国人在中国 、 利用中国廉价的 和 ,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2.目的:3.口号:“ ”4.实践:创办 厂、 等5.结果: 期间,大生纱厂等企业 ,一战后被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时期 从( )运动到清朝末年 ( )期间 ( )后至( )前夕 特征 出现( ),且艰难发展进入“ ” 再度( ),没能得到( )【凋谢萎缩】原因①( )刺激民族工业的产生②受外商企业刺激,( )后出现( )浪潮,初步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①( )冲击了封建制度(内因);②使用国货,抵制洋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③( )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外因);①一战后( )经济卷土重来,特别是( )侵略 ②抗战胜利后,( )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四、跟踪练习:1.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
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A .鸦片战争爆发 B .《马关条约》签订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 .《辛丑条约》签订2. 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 A .辛亥革命B .民族工业的实力 C .“实业救国”思潮D .第一次世界大战3.下列企业中,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A 福州船政局 B 汉阳铁厂 C 大生纱厂 D 湖北织布局4.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张謇兴办实业;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2.梳理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解释历史,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3.学习张謇等人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难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歌曲欣赏:《国民革命歌》20世纪20年代,这首《国民革命歌》在中华大地曾经广为传唱。
你知道歌中“列强、军阀”分别指的是谁?怎样才能打倒他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风云岁月。
(出示课题:第11课北伐战争)(二)出示学习目标大屏幕展示目标(学生读目标),教师强调重难点。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指导(10分钟)过渡语:请同学们带着目标,看清屏幕上的自学要求(课件展示要求),依据导学案第一部分走进本课的学习之旅。
(一)自学教材 12分钟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开始了。
请回答:1.请写出大革命运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起止时间及标志。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大革命运动)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1)建立;(2)胜利进军。
其中:①黄埔军校的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②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胜利成果?3.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如何?其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何时?性质如何?(二)自学检测反馈(2分钟)过渡语:相信你能行!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互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1.黄埔军校全称,创办时间地点;校长,政治部主任。
2.北伐战争开始于年月,主要战场是、,北伐在对象主要是、、。
3.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于年月,是一个代表的反动政权。
(三)我的疑惑(2分钟)过渡语:请你将自学和测试过程中的疑惑举手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八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成就;(3)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3)运用比较法,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工业发展做出贡献的情感;(2)认识民族工业发展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性;(3)树立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民族工业的定义;(2)民族工业的发展背景;(3)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和成就。
2.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2)民族工业遭受的挫折;(3)民族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3. 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1)地区分布特点;(2)产业结构特点;(3)技术水平特点。
4. 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1)政府政策的支持;(2)民间资本的投入;(3)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5. 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1)对国民经济的作用;(2)对民族振兴的意义;(3)对现代工业化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民族工业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成就;(3)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和影响;(2)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分析;(3)民族工业发展对现代工业化的启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工业的定义、发展历程、代表人物等基本知识;2. 讨论法:分组讨论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现代工业化的启示;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民族工业企业的成功与失败案例;4. 比较法:比较民族工业与其他行业的发展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2. 期中测试:民族工业相关知识测试;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国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