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与临床研究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1.00 KB
- 文档页数:5
双黄连注射液的合理使用及问题浅析【摘要】中药注射液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尤以过敏反应居多。
近年来,临床上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时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对临床上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其合理使用方法,从而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合理使用;安全双黄连注射液是纯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份为金银花、黄芩、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清宣风热作用,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也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疗效较好。
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有些患者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后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
1 用药后的不良反应11 皮疹、瘙痒输液后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瘙痒,分布大小不等的鲜红色丘疹及红斑,继而遍及全身,瘙痒剧烈,伴有发热、烦躁不安等,此种过敏反应发生较多,但对机体损伤较小。
12 消化系统患者在使用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停药后症状即可自行缓解。
13 循环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输液后头晕、头痛、血压升高、心慌、血管疼痛等反应的出现。
14 呼吸系统有些患者在用药后会出现过敏性哮喘、呼吸困难等情况。
15 过敏性休克有些患者在静脉滴注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后先出现局部瘙痒、皮疹,继而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较严重的症状。
2 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21 处方因素双黄连注射液是从植物中提取精制而成,因此其成分复杂,且有未知的成分存在。
金银花中含有绿原酸,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则会产生高致敏反应[1]。
药物中若存在药物大颗粒、高分子蛋白及杂质等,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临床用药因素221 给药量给药量过大或浓度偏高,静脉点滴速度过快,均会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22 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不同的给药浓度和给药速度,都会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影响。
223 配伍双黄连注射剂如与化学药抗生素合并使用,可能会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产生凝聚、析出,因而发生不良反应。
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双黄连注射液主要用于各种急性感染,尤其对外感高热不退者、某些抗生素治疗无效者、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迅速见效。
偶见皮疹,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严格观察本品溶解后有无细粒沉淀,并注意澄明度,有沉淀或澄明度不好者停用。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双黄连注射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咳嗽、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芳香疏散,善散肺经热邪,又可清解心胃之热毒,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良药,故为君药:黄芩苦寒。
长于清肺热与上焦实火,并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连翘味苦,性微寒,既能清热解毒,又能透表达邪,长于清心火而散上焦之热,二药共为臣药。
全方配合,药少而力专,共奏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之功。
1药理毒理集抗病毒、抑菌、提高免疫功能为一体,功效明显强于其他抗病毒类中药剂。
1.1广谱抗病毒作用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对流感病毒A1、A2,副流感病毒1和3,柯萨奇B组病毒Ⅲ型,单纯疟疾病毒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腺病毒Ⅲ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艾可病毒Ⅱ型引起的感染,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1]。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的抗病毒作用不仅在细胞水平上得以证实,即能显著的抑制细胞病变和延缓细胞病变出现,在整体治疗水平上也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发生、发展、对柯萨奇病毒所致的病毒性心肌炎、胰腺炎有着较好的疗效。
双黄连抗病毒作用机制: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双黄连作用是多途径的,不仅有直接灭活病毒的作用,而且对吸附于细胞表面和进入细胞内的病毒都有抑制作用[2]。
1.2广谱抑菌作用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具有较广泛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A群、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宋氏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喉杆菌、变型杆菌等6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3]。
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途本制剂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药物组成,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和动物实验证实,这三种中药都有抗菌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药结合制成双黄连,可以清热解毒,轻宣透邪,疏风解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和发热、咳嗽、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轻型肺炎、急性腭扁桃体炎等证候。
本文就双黄连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途进行阐述。
1 药理作用1.1 金银花1.1.1 抗菌作用:本品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人型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本品的水浸液比煎剂的抑菌作用强。
1.1.2 其他作用:给禁食大鼠服用大量胆甾醇,如同服金银花(2.5 g/kg),则血胆甾醇水平较对照组低,故金银花似能减少肠道对胆甾醇的吸收。
流浸膏对家兔及犬的呼吸、血压及尿量均无明显影响,呼吸幅度略有增大,血压微有变动,但不一致;口服或注射,吸收皆不完全;对局部有刺激作用。
毒性很小,小鼠皮下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53 g/kg。
另据报道,金银花热水浸剂对大鼠幽门结扎胃溃疡有轻度预防作用。
如与猪肾、茯苓、人参、芡实及珍珠等组成合剂,则预防作用更强;上述合剂的提取物,对癌细胞无直接作用,但能减轻患癌动物肝脏中过氧化氢酶及胆碱酯酶活性的降低。
1.2 黄芩1.2.1 抗菌作用:黄芩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球菌、布氏杆菌和钩端螺旋体等,均有抑制作用。
有人证明,它是许多中草药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者。
此外,对白色念株菌和表皮癣菌也有抑制作用。
1.2.2 抗病毒作用:黄芩煎剂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给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再用黄芩浸剂进行实验治疗,证明黄芩能减轻小鼠的肺部损伤延长其存活日数。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与临床研究分析发表时间:2016-04-19T11:25:16.1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作者:热依拉·艾克热木[导读] 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确切,但是会引发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地建立起相应的不良反应的预警机制,以规范其临床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热依拉·艾克热木新疆库尔勒巴州人民医院中心药房新疆库尔勒 841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全面地分析和总结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双黄连注射液在各项适应症的治疗当中药理作用确切,应用范围较广泛,然而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结论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确切,但是会引发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地建立起相应的不良反应的预警机制,以规范其临床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双黄连注射液在临床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成分为黄芩、金银花以及连翘等,在临床当中主要应用于在轻型肺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急性腭扁桃体炎等治疗,其药理作用主要为消炎、抑菌、抗病毒等,也能够调节人体免疫力,普遍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当中。
随着双黄连注射液的不断普及,其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这一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主要是过敏反应。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双黄连注射液的治疗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特进行本次研究,现总结如下。
1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分析1.1抗炎双黄连注射液能够显著地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助于改善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强其吞噬能力,加速淋巴细胞的衰败和调亡,起到抗炎的效果。
1.2抑菌临床上,双黄连注射液对多重致病菌能够起到降低其生物活性的作用,其中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费氏柠檬酸杆菌、伤寒杆菌、粪产碱杆菌以及绿脓杆菌等。
1.3抗病毒双黄连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机体内的NF-κB的表达水平,所以可以有效地抑制NF-κB的表达,进而能够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1]。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40例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总结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40例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不良反应中以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X2=15.3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用药前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加强用药途中的巡视,及早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864.0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54-02双黄连注射液是由连翘、黄芩、金银花等药物组成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炎、抑菌及增强免疫体抗力等药理作用的注射液,能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及流感病毒等引起的感染,也能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轻型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咳嗽、发热及急性扁桃体炎等临床症状。
但随着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观察探讨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总结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40例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的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在11~68岁,平均年龄为45.5岁,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1.2试验方法1.2.1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试验:对6例心率失常患者,给予肌注双黄连注射液2~4ml/次,1天2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
1.2.2抑菌解热作用试验:对5例检出革兰阴性菌和6例检出革兰阳性菌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双黄连注射液10~20ml配入5~10%的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1天1~2次,依据1ml/kg进行配置,观察治疗前后的解热曲线变化,并进行实验室细菌培养。
1.2.3抗病毒作用试验:对5例肺炎、3例病毒性心肌炎和2例胰腺炎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双黄连注射液10~20ml配入5~10%的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1天1~2次,依据1ml/kg进行配置,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变化。
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作者:努尔亚·买买提来源:《医学信息》2017年第06期摘要:目的为确保双黄连注射液用药安全,临床对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84例注射双黄连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患者不良反应类型、临床症状、反应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双黄连注射液临床所致不良反应多为消化道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过敏反应、中枢、外周神经系统;多数患者在用药30min内出现不良反应;93.00%患者与抗生素进行联合药物,其中头孢类药物致不良反应率为46.30%,其次为青霉素类23.70%;儿童发生率为16.70%,青中年为71.40%,老年者为11.90%。
结论双黄连不良反应与个体差异、药物本身毒性、配伍禁忌有关,临床在用药后1 h内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以正确方式、适宜速度给药进行,对存在配伍禁忌者禁用此药,加强药物质量控制。
关键词: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双黄连注射液随着中药制剂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其不良反应情况一直临床治疗医生关注的重点,其中双黄连注射液在2007年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列为中药制剂重点核查药物之一。
此药由黄芩、金银花、连翘三种药物配伍提炼而成,广泛用于呼吸道疾病如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由于中药成分复杂,近几年临床此病不良反应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
为提高药物用药安全性,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本次临床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因用药双黄连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84例注射双黄连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男43例,女41例,年龄9~67岁,平均年龄(47.1±6.2)岁,对其不良反应类型、反应时间、临床症状等进行统计分析。
本次使用药物双黄连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3021513,产品规格:20 ml,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双黄连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4020814,产品规格:20 ml,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双黄连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的调查报告一、目的和任务:探讨中药注射剂双黄连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二、调查方法: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以及对我所在单位过去相关患者进行调查,并结合2016年我省155例使用双黄连注射剂ADR的报告进行汇总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为主;基层医疗机构用药更应加强监护,积极预防。
随着对药物研究的深入及用药范围的扩大,临床对其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
为深入研究双黄连注射剂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笔者将就诊于我院行双黄连注射剂治疗的患者共35例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用药相关事宜,现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使用双黄连注射剂治疗的患者,共1121例。
其中男性687例,女性434例;患者年龄范围包括1~78岁。
35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为3~76岁;患者用药时间在药品说明书规定范围内,为1~23天,平均用药时间为(4.62.1)天。
本次研究纳入排除标准如下,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后经诊断需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符合双黄连注射液用药标准;2自愿参与本研究,具有良好依从性,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3对本研究用药组成组分无过敏现象者;排除标准:1排除非静脉给药使用患者,如超声雾化、肠道灌洗、口服给药等途径;2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如心血管循环系统、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神经疾患等;3排除哺乳、准备妊娠期妇女。
三、内容:双黄连注射液为黄连、黄柏、黄芩、黄芪、金银花、连翘等中草药提取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其剂型分水针剂与粉针剂,主要成分为绿原酸,连翘酸等具有广谱抗菌和较强的抗呼吸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使细胞免疫功能增强等作用,具有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无耐药性等优点,静滴过程中,面部发红,全身出现充血性,大小不等,突出皮肤的皮疹,伴外因水肿停止输液,对症处理两小时之后,急诊消退。
刍议双黄连制剂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作者:董文刚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0年第03期【摘要】:自九十年代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剂问世以来,双黄连其他制剂接踵而来如雨后春笋般陆续上市,是目前中药剂型最多的一个品种,单品种产值及利润名列中成药前茅。
其各项研究仍不断发展深入,且卓有成效。
双黄连制剂是由金银花(双花)、连翘、黄芩制成的纯中药制剂。
目前有注射剂(括粉针剂、射液)、气雾荆、口服液三种。
双黄连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在学领域已经得到良好开发和广泛应用,疗效确切。
【关键词】:双黄连;研究;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44-2本文将双黄连制剂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药学方面研究1.1方解双黄连方剂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由银翘散(《温病条辨》)精简化裁而来。
主治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合失司,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风热上犯以致咽痛咳嗽;温邪易伤津液,故口渴,舌尖红;邪在卫表,故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当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方中以连翘为君,既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作用,又具芳香避秽的功效,在透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多夹秽浊之气的特点。
金银花、黄芩辛凉,助君药解表透热为臣。
三药同用,共奏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
1.2化学成分双黄连方剂中的有效成分复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有机酸类,以绿原酸为代表,包括异绿原酸、咖啡酸、棕榈酸等;二、黄酮类,以黄芩苷、黄芩素为代表,包括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木犀草苷、木犀草素、槲皮苷、槲皮素、金丝桃苷、芦丁等;三、苯丙素类,以连翘苷为代表,包括异虎耳草素等;四、苯乙醇苷类,以连翘酯苷为代表,包括连翘酚等。
据文献报道,双黄连方剂还含有β-谷甾醇、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齐墩果酸、熊果酸、葡萄糖、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活性成分,其他未知成分有待进一步研究。
1.3剂型目前,双黄连有多种剂型,包括双黄连口服液、浓缩型口服液,双黄连胶囊、软胶囊,双黄连片(薄膜衣片)、含片、咀嚼片,双黄连颗粒,双黄连糖浆,双黄连气雾剂,双黄连栓(小儿消炎栓),双黄连滴眼液,双黄连粉(冻)针剂、粉针剂、水针剂、滴注液等。
观察双黄连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目的探讨分析双黄连注射液在对患者进行抑菌、抗炎、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其具体的用药原则进行分析,以便于临床中对于该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效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的患者,统计分析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的药物使用量以及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分析患者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
结果大部分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表现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肤过敏反应以及血管、神经系统反应等,并且男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不同的用藥时间、用药剂量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也不同,因此该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论研究分析患者在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时的不良反应,能够有效地控制医生对于该药物的使用剂量,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临床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双黄连;不良反应;作用效果Observation of the occurrence adverse reaction condition of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LI?Chunyan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uye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Juye 2749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in patients on the treatment of antibacterial,anti-inflammatory,antiviral and analysis of specific medicine principle,in order to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the drug,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Methods Patients using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5 to January 2007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zed. Patients with drug usage and drug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process were statistical analyzed.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 were taken aiming at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Most patients appeared adverse reaction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adverse reaction,skin allergic reaction and vascular,nervous system reaction,etc.. Adverse effects rate of male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female. Different medication time and dosage on patients had the different adverse reaction conditions,so the rational use of the drug had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application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in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octor for the use of the drug dosage,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 of patients make targeted treatment,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after the occurrence,and has a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 Shuanghuanglian;Adverse reaction;Effect双黄连注射液是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类抗菌、抗炎、抗病毒药物,该药物具有吸收快、作用效果强等临床特点。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临床应用咽喉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发病时常伴有咽部肿痛、声音沙哑、喉咙有异物感等一系列症状。
咽喉炎一般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
急性咽喉炎一般由病毒引起,若是治疗不及时或是不彻底其可转化为慢性咽喉炎。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吸烟人群的增多,急慢性咽喉炎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安全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双黄连注射液为抗菌、抗病毒、退热、增强免疫的中药注射液,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腺炎、咽炎等,有“中药青霉素”之称。
其主要成分是金银花,黄芩和连翘。
其中,金银花具有疏散风热、凉血解暑的作用;连翘具有疏散风热、消痈散疖的作用;而黄芩则具有清热燥湿、抗菌、抗变态反应和解毒的作用。
本期节选文献中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疗效情况报告,仅供医学参考。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96例急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病例资料: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92例急慢性咽喉炎患者,年龄18~72岁,病程2~190天,随机分为双黄连组96例和对照组96例。
☉ 治疗方法: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双黄连组患者进行为期连续14d,每日1次,每次20mL的双黄连静脉注射治疗(20mL双黄连注射液注入250mL0.9%生理盐水)。
对照组进行为期连续14d,每日1次,1次10万U的庆大霉素静脉注射治疗(10万U庆大霉素注人250mL0.9%生理盐水)。
对双黄连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
☉ 治疗数据:●注:▌痊愈:患者咽喉部疼痛、充血、水肿等症状消失,声音恢复正常;▌显效:患者因喉部疼痛、充血、水肿等症状显著改善,声音轻微沙哑;▌有效:患者咽喉部疼痛、充血、水肿等症状有一定改善,声音沙哑症状减轻;▌无效:患者咽喉部疼痛、充血,水肿等症状无显著改善甚至出现加重,声音沙哑。
☉ 治疗结果:双黄连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双黄连制剂的药理作用及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探究作者:王岩青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6期1?双黄连制剂的药理作用1.1?清热消炎双黄连制剂最重要的药用价值就是清热消炎。
当人或动物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或者细菌感染,产生炎症后,能够提升动物血管的通透性,进而使体内物质交换率得以提高,于是,有害物质进入体内的概率将会大幅增加,使得炎性介质不断扩散,进而导致炎症持续严重,并促使产生发热反应。
相关研究表明,双黄连制剂具有较好的清热消炎的作用。
1.2?杀菌抑菌金银花能够为人或动物集体提供大量皂素与绿原酸;黄芩则向人体输入了大量黄芩苷,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双黄连制剂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对于变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能够发挥出很强的抑制效果,尤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变形杆菌,其杀灭效果与抑制效果都十分突出。
1.3?抗病毒双黄连制剂同样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并且其抗病毒范围相当广泛,当前已知双黄连制剂能够有效抑制和杀灭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病毒等。
而且。
其杀灭病毒的方式既包括直接杀灭,还包括侵入式杀灭。
首先在病毒表面吸附,然后对病毒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发挥强大的抑制作用导致病毒自行死亡,也可以直接进入病毒细胞,分泌出能够杀死病毒的某种毒性物质,从而达到杀死病毒的目的。
比如,对于柯萨奇病毒引发的疾病,双黄连制剂的作用机理是,首先将健康细胞与病毒细胞分离,然后让二者之间的吸附作用被中断,再侵入细胞内部,从而杀死细胞。
1.4?免疫调节双黄连制剂还能够用于调节动物的免疫功能。
在相关实验中,首先将适量氢化可注射给小白鼠,是其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然后当小白鼠被病菌感染以后,接受双黄连制剂的治疗,小白鼠的症状有显著缓解,感染症状逐渐消退,免疫系统逐渐恢复,并且将有害物质逐渐溶解。
双黄连药物用量酌量提升,其治疗效果也会随之增强。
并且,研究表明,双簧连制剂有助于动物集体溶血素的合成,从而也为动物免疫系统恢复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临床研究(一)作者:徐慧军,张华,谷金红,林静【摘要】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侧穹隆封闭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的疗效和机理。
方法将200例患者的386条输卵管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区组法分为观察组和3个对照组,观察组(双黄连注射液侧穹窿注射)、对照1组(林可霉素注射液侧穹窿注射组)、对照2组(输卵管通液术组)、对照3组(输卵管扩通组)各50例。
观察4组病例治疗前后输卵管堵塞的改善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白细胞介素-2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情况。
结果双黄连注射液侧穹隆封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96%,双黄连注射液有改善患者血瘀状态、高粘滞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结论双黄连注射液侧穹隆封闭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是通过纠正患者热毒血瘀状态、改善盆腔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实现的。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输卵管炎性阻塞;侧穹隆封闭;血液流变学;白细胞介素-2;免疫球蛋白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Shuanghuanglianinjectionparafornix-inje ctingintreatinguterinetubeobstruct(UTO)andexploreitsmechanism.Method sClinicstudyincluded386uterinetubesof200patients,whichwererandomlydi videdintotreatmentgroup(50cases,treatedwithShuanghuanglianinjectionpa rafornix-injecting)andthreecontrolgroups-groupone(50cases,treatedwithLincocinvialparafornix-injecting),grouptwo(50cases,treatedwithhydrotubatio n)andgroupthree(50cases,treatedwithtransvaginalcatheterdilation).Thecha ngesofUTOconditionandbloodrheology,IL-2,IgA,IgGandIgMwereobservedb eforeandaftertreatment.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Shuanghuanglianinj ectionintreatingUTOwas97.76%.Itwascharacterizedbyregulatingthebloodst asisandhyperviscosity,improvingtheimmunefunctionofhumanbody.Conclus ionsShuanghuanglianinjectionparafornix-injectinghasobvioustherapeuticef fectonUTO.Theeffectmayberelatedwithre ctifyingthebodypyrotoxinandbloodstasis,improvingpelvicbloodcirculationa ndimmunefunction.Keywords:Shuanghuanglianinjection;uterinetubeobstruct;parafornix-injecting;bloodrheology;IL-2;immuneglobulin输卵管炎性阻塞是造成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