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热系统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3
1.城市集中供热由(热源)、(热网)及(热用户)三部分组成。
2.热电联产是指发电厂既生产(电能),又利用汽轮发电机作过功的蒸汽对用户(供热)的生产方式。
3.供热首站位于热电厂的出口,完成(汽)—(水)换热过程,并作为整个热网的热媒制备与输送中心。
4.热媒是指用以传递热能的中间媒介物质,主要有(蒸汽)介质和(热水)介质两种。
5.热网是指由城市集中供热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系统。
它由(一次网)和(二次网)组成。
6.换热站内主要设备有:(板式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除污器)、(软化器)以及电气设备仪表等。
7.一次网通常指的是由(热源厂)至(换热站)的管道系统。
二次网通常指的是由(换热站)到(热用户)的供热管道系统。
8.一次网常设置的阀门有:(排气阀)、(泄水阀)、(关断阀)。
9.二次管网常设置的阀门有:(关断阀)、(排气阀)、(泄水阀)、(平衡阀)、(安全阀)。
10.北京地区供暖期为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供暖时间为(120)天。
供暖期内,在用户房屋正常保温的情况下,室内温度应保证在(18±2)℃。
11.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方式主要有:(质调节)、(量调节)、(质量调节)、(间歇调节)。
12.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
13.1GJ=(109)J;1KWh=(0.0036)GJ14.1MPa=(100)m水柱=(10)kg/cm2=(1000)Kpa15.汽化是热水供热系统内,由于水的压力低于该点水温下的(汽化压力)而产生水蒸发变成蒸汽的现象。
16.管道支架分为(固定)支架、(导向)支架、(活动)支架。
17.热水管网根据平面布置分为(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18.系统定压点选在循环泵(入口)处。
19.热网的失水率一般控制在(1-2)%。
20.保证供热系统正常运行对水压的要求(保证运行合理压力)、(不倒空)、(不超压)、(不汽化)。
集中供热基本知一、城市集中供热城市集中供热是指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或者部分地区生产和生活使用的供热方式,它由热源、热网及热用户三部分组成。
集中供热的优越性:①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②有利于消除烟尘、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③可以腾出大批分散的小锅炉房及燃料、灰渣堆放的占地,用于绿化,改善市容;④易于实现科学管理,提高供热质量;⑤实现集中供热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国家能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热源热源是指生产热能的场所,主要是热电站和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和地热也可作为热源。
它通过蒸汽或热水等介质,沿着热网输送到用户。
三、热媒热媒是指用以传递热能的中间媒介物质,主要有热水介质和蒸汽介质两种。
(1)热水介质优点:①热能效率高;②调节方便;③储热能力强,热稳定性好;④输送距离长,一般可达5—10km,甚至可输送15—20km;热损失小。
缺点:①输送耗电量大。
(2)蒸汽介质优点:①可满足多种热用户的需求;②输送靠自身压力,不用循环泵,不耗电;③使用蒸汽介质,热用户的散热面积可减小。
缺点:①能源效率低;②蒸汽使用后凝结水回收困难,热损失大;③比热水介质输送距离短,一般可以输送到3—5km,最大可以达5—7km。
四、热网热网是指由城市集中供热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系统。
它由一次管网(热源到换热站的供热管线)和二次管网(换热站到用户的供热管线)组成。
(1)根据热媒的不同分为热水管网和蒸汽管网。
热水管网多分为双管式,既有供水管又有回水管,并进行敷设。
蒸汽管网分为单管式、双管式和多管式。
(2)根据平面布臵分为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3)管线系统:输送介质的管道以及沿线的管路附属件和附属构筑物的总称。
(4)管路附件:供热管路上的管件、阀门、补偿器和支架(座)的总称。
(5)支架(座):将管道或支座所承受的作用力传到建筑物或地面的管道构件(固定支架、活动之架、导向支架)。
城市集中供热知识1、什么是城市集中供热?城市集中供热是指供热企业通过城市规划管网直接或者经过热交换站换热后有偿为用户供热的行为。
它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
2、城市集中供热由哪几部分组成?城市集中供热是由热源、热网、热用户系统组成的。
3.城市集中供热有何优越性?一是节约能源。
集中供热用的热源容量大、热效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
而分散供热的小型锅炉热效率只有60%左右。
因此,城市集中供热取代分散供热,综合起来可节约20~30%的能源。
二是减少污染。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烟尘,会直接给城市造成污染。
但由于集中供热的锅炉容量大,且有较完善的除尘设备和脱硫设备,能有效降低煤燃烧带给城市的污染。
三是有益于人民生活。
集中供热可节约城建用地,政府将这些土地可用于绿化并建造更多的活动场所,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4.热力公司热费收取的依据、方式、标准是什么?答:我们的依据是《关于进一步明确城区集中供热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市物发【20××】265号)文件,收费方式分为按面积收费及按热量收费两种。
后附原文如下:①按面积居民每月每平方米不高于5.8元(包括每月每平方米0.5元热交换站到用户的损耗及费用·下同),非居民用热每月每平方米不高于7.5元。
②按热量居民用热每吉焦44元,每千瓦时0.16元;分户计量居民用户,实行基本热价与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计价方式,基本热价占总热价的30%,计量热价占总热价的70%。
具体计算公式为:总热费=基本热价{1.74元(5.8元/平方米·月×30%)×供热建筑面积×4}+计量热价{30.8元/吉焦或0.112元/千瓦时(44元/吉焦或0.16元/千瓦时×70%)×用户所用热计量数}。
非居民用热每吉焦59元,每千瓦时0.21元。
供暖划分
供暖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供暖划分方式:
1. 按燃料类型划分:
- 电力供暖:使用电能作为能源进行供暖,常见于城市和地区电网覆盖良好的地方。
- 天然气供暖:利用天然气作为燃料进行供暖,常见于城市和地区有天然气管道供应的地方。
- 石油供暖:使用液体石油燃料(如煤油)进行供暖,常见于偏远地区或无法接入其他供暖能源的地方。
- 生物质供暖:利用生物质能源(如木材、秸秆等)进行供暖,常见于农村地区或需要环保可再生能源的地方。
2. 按供暖方式划分:
- 集中供暖:由供暖公司或集中供暖系统负责供热,并通过管道将热能输送到各个房间或建筑中。
- 分户供暖:每个房间或建筑单独设备供暖设施,如空调、电暖器、壁挂炉等。
3. 按供暖系统划分:
- 暖气片供暖:通过暖气片将热水或蒸汽传递到室内进行供暖,常见于集中供暖和分户供暖系统中。
- 空调供暖:利用空调的制热功能进行供暖,可以通过空气循环或地暖方式进行。
这些是供暖划分的一些常见方式,具体选择何种供暖方式还需考虑当地的能源供应情况、经济性、环保性以及个人需求等因素。
浅谈供热系统的平衡调控摘要:在我国的能源工业中,供暖是最重要的取暖方式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北部城市,加热系统至关重要。
运转良好的加热系统可以确保人们在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居住。
工作和生活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的,因此在我国北部,供热系统非常重要。
关键词:全网平衡控制;喷射泵;热网目前,集中供热是我国的主要问题,许多城市的供暖系统规模超过1000万平方米,甚至超过1亿平方米。
这种类型的加热系统的问题主要有水力和热力,以及热源供热和加热系统的热量需求之间失衡的问题。
一方面,加热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导致过度加热。
本文旨在讨论如何解决供热系统的全局平衡管理问题并应用技术解决方案。
一、供热系统的基本概况1.供热系统的构成城市供热系统分为三部分:热源,供热系统和热用户。
热源是热的生产者,主要是指产生温度和压力热媒的电热厂和锅炉室,可以燃烧煤炭或天然气以产生热量。
供热系统由区域供热蒸汽管网以及热水管网组成,其主要负责运输和分配热媒、建立热源和用户之间的联系。
2.供热系统的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热源,可分为热电厂供热系统和锅炉房区域供热系统。
根据热环境,可分为蒸汽加热系统和热水加热系统:根据供热管道的不同,可分为单控制系统、双控制系统和单双混合供热系统。
3.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低温热媒在热源中加热,吸收热量,成为高温热媒,通过城市输热管道输送到各居民区、企业的换热器、热水交换器、热水在高温管道与二级网通过换热器交换热量。
换热后,热量进入二级网流入各个房间。
通过散热设备释放热量。
冷却后,温度降低,成为低温热媒,然后通过回收管道返回热源进行处理。
这是连续循环,使热量从热源到室内,以补充室内的热量损失,保持室内温度。
二、全网平衡控制舒适供热是指根据露天温度变化及时控制供热,确保室内温度达到目标要求,外部温度可以通过热力企业自行建立标准收集的外部天气点,也可以通过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获得外部温度后需要再对热度进行控制。
均匀性供热是指整个网络所有供热站持续供热的满意度,根据最不利循环供热站的加热参数,控制其他供热站的加热温度,可以达到均匀加热的效果,但有时对不良循环站的加热效果太差,如果其控制导致所有站的热效应恶化,则有必要权衡这一因素,选择次不利采暖循环的加热参数。
太原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城市供热系统是利用集中热源,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方式。
下文是太原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欢迎阅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热管理,维护热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推进节能降耗,保障城市供热,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市供热,是指由热电联产、区域锅炉、工业余热和分散锅炉等所产生的热水,通过管网供给的生产和生活用热。
本条例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身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热用户,是指消费供热单位热能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供热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和使用。
第四条城市供热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以集中供热为主导,多种方式相结合,有计划地取消分散燃煤锅炉供热。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城市集中供热。
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供热。
积极推行分户计量用热。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供热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供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的供热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
县(市、区)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供热管理工作,并接受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发展和改革、规划、财政、物价、税务、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市政、房地、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供热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建设与设施管理第六条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后实施。
市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编制城市供热近期建设计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城市供热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新建、改建、扩建的供热工程,应当按照城市供热专项规划及近期建设计划进行。
第七条城市建设和改造应当按照城市供热专项规划,配套建设供热设施或者预留供热设施建设用地。
城市供热系统运行维护手册第一章城市供热系统概述 (2)1.1 城市供热系统简介 (2)1.2 城市供热系统分类 (3)1.2.1 按热媒种类分类 (3)1.2.2 按热源类型分类 (3)1.2.3 按供热方式分类 (3)1.2.4 按热力管道敷设方式分类 (3)第二章供热系统设备选型与安装 (3)2.1 设备选型原则 (3)2.2 设备安装流程 (4)2.3 安装注意事项 (4)第三章供热系统运行管理 (5)3.1 运行参数监控 (5)3.2 运行调度 (5)3.3 运行安全 (6)第四章供热系统维护保养 (6)4.1 维护保养计划 (6)4.2 维护保养方法 (6)4.3 维护保养周期 (7)第五章供热系统故障处理 (7)5.1 故障分类 (7)5.2 故障诊断与处理 (7)5.3 预防措施 (8)第六章供热系统节能与环保 (8)6.1 节能措施 (8)6.1.1 热源优化 (8)6.1.2 供热管网优化 (9)6.1.3 末端用户优化 (9)6.2 环保要求 (9)6.2.1 排放标准 (9)6.2.2 噪音控制 (9)6.2.3 节能环保意识 (9)6.3 节能环保技术 (9)6.3.1 生物质颗粒燃烧技术 (9)6.3.2 冷凝式燃气锅炉技术 (9)6.3.3 微正压燃烧技术 (9)6.3.4 高温燃气直接燃烧技术 (9)6.3.5 智能控制技术 (9)第七章供热系统水质管理 (10)7.1 水质标准 (10)7.2 水质监测 (10)7.3 水质处理 (10)第八章供热系统自动化控制 (11)8.1 控制系统组成 (11)8.2 控制系统设计 (11)8.3 控制系统维护 (12)第九章供热系统安全防护 (12)9.1 安全防护措施 (12)9.1.1 关注气象情况 (12)9.1.2 加强风险预警研判 (12)9.1.3 保障供热运行安全 (13)9.1.4 落实行业监管和属地责任 (13)9.1.5 完善应急保障方案 (13)9.2 应急处理 (13)9.2.1 制定应急预案 (13)9.2.2 应急处理流程 (13)9.2.3 应急救援力量 (13)9.3 安全培训 (13)9.3.1 培训内容 (13)9.3.2 培训方式 (13)9.3.3 培训效果评估 (13)第十章供热系统用户服务 (14)10.1 用户需求分析 (14)10.2 用户服务内容 (14)10.3 用户满意度调查 (14)第十一章供热系统项目管理 (16)11.1 项目策划 (16)11.2 项目实施 (17)11.3 项目验收 (17)第十二章供热系统发展趋势与展望 (18)12.1 发展趋势 (18)12.2 技术创新 (18)12.3 市场前景 (19)第一章城市供热系统概述1.1 城市供热系统简介城市供热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为城市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稳定、高效、环保的热能供应。
供暖方式的分类1. 集中供暖:集中供暖是指通过一个中央供热系统为整个社区或建筑群体提供热能。
这种方式常见于城市中的大型住宅区、办公楼、学校等场所。
集中供暖系统通常由一个或多个供热设备(如锅炉或热水炉)、输送管道网络和散热器组成。
热能由供热设备产生,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用户的散热器,散热器将热能释放到室内空间。
2. 分户供暖:分户供暖是指每个用户独立拥有自己的供暖系统,各个用户之间互不干扰。
这种方式常见于小型住宅、公寓或独立房屋等场所。
分户供暖系统通常由一个或多个供热设备(如燃气壁挂炉或电暖器)、输送管道和散热器组成。
每个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供暖设备的运行,实现独立调节温度的效果。
3. 电暖供暖:电暖供暖是指使用电能作为供暖热源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没有天然气或其他传统燃料供应的地区。
电暖供暖系统通常由电暖器、温控设备和配电网络组成。
电暖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然后释放到室内空间。
电暖供暖系统具有安装简便、使用方便的优点,但电能的价格相对较高,可能导致供暖成本较高。
4. 太阳能供暖:太阳能供暖是指利用太阳能作为供暖热源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阳光充足的地区。
太阳能供暖系统通常由太阳能集热器、热储罐和输送系统组成。
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存储在热储罐中,供给用户使用。
太阳能供暖系统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但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
5. 地热供暖:地热供暖是指利用地下的地热能作为供暖热源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地下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地热供暖系统通常由地热热泵、输送系统和散热器组成。
地热热泵通过地下的地热能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然后输送到散热器,将热能释放到室内空间。
地热供暖系统具有稳定可靠、节能环保的优点,但需要投入较高的初始建设成本。
以上是供暖方式的几种常见分类。
不同的供暖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所和需求。
选择适合的供暖方式可以提高供暖效果,降低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