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代谢脂质代谢 蛋白质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三大营养物质
- 格式:ppt
- 大小:372.50 KB
- 文档页数:2
分析“蛋炒饭”中主要营养素在代谢中存在的相互转变关系。
这个问题就转化成三大营养物质在代谢中存在的相互转变关系是什么蛋炒饭中主要营养:蛋白质,糖,脂肪。
(1)糖类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关系糖类和蛋白质在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几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都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不含氮部分进而转变成糖类;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通过氨基酸转换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2)糖类代谢与脂质代谢的关系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化成脂肪,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脂肪酸也可以转化成糖类。
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3)蛋白质代谢和脂质代谢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动物体内的脂肪不能转化为氨基酸,但在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可以转化;一些氨基酸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转变成甘油和脂肪酸进而合成脂肪。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终末过程都是三羧酸循环。
1、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答:(1)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2)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3)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2、试述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答: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在 40-50 年代有较大发展,尤其是该时期前苏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于 1955 年出版了第一本运动生物化学的专著《运动生物化学概论》初步建立了运动生物化学的学科体系, 60 年代,,到该学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至今,运动生物化学已经成为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学科。
1、简答运动对人体化学物质的影响答:(1)构成人体的化学物质在机体中复杂联系,并处于动态变化中,既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又受到运动的影响;(2)运动时人体内物质的化学反应加快,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和比例也发生相应的变化;(3)运动还影响体内的调节物质,如激素、递质等。
2、酶催化反应的特点答:(1)高效性;(2)高度专一性;(3)可调控性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答:(1) 底物浓度、酶浓度对反应速度有影响;(2)PH 对反应速度有影响(3)温度对反应速度有影响(4)激活剂、抑制剂对反应速度有影响4、ATP 的生物学功能答:(1)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供应合成代谢和其他所有需能的生理活动;(2)合成磷酸肌酸和高能磷酸化合物5、简述运动时 ATP 的再合成途径答:(1)高能磷酸化合物如磷酸肌酸快速合成 ATP;(2)糖类无氧酵解再合成 ATP; (3)有氧代谢再合成 ATP:糖类、脂类、蛋白质的有氧氧化6、生物氧化合成 ATP 的方式有哪两种,分别解释答:ATP 的合成方式包括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三种营养素代谢之间的关系:三种营养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它们是可以转化的,但有条件,而且转化的程度有明显的差异。
知识点拨:1.蛋白质与糖的转化关系: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几乎可以转化为糖;2、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
糖类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而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
3.脂肪与糖的转化关系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都能够转变成糖类。
4.蛋白质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一般来说,动物体内不容易利用脂肪合成氨基酸。
植物和微生物可由脂肪酸和氮源生成氨基酸;某些氨基酸通过不同途径可转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5.糖、脂肪和蛋白质之间转化的条件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氧化供给的,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保证集体的能量需要。
当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增加。
而当大量摄入糖类和脂肪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
6.人体内的物质代谢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相关高中生物知识点:糖代谢葡萄糖代谢:知识拓展:1.除了定义中给出的淀粉(主要是食品中的淀粉)外,血糖的来源还包括非糖物质(如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和肌糖原的分解。
2、蛋白质转化成血糖的时候主要是脱氨基作用形成,而脱去的氨基主要形成尿素随尿液排出。
3.糖、脂肪和蛋白质转化为血糖,按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顺序提供能量。
4、空腹血糖正常值(1)一般情况下,空腹血糖为3.9~6.1mmol/L(70~110mg/dl),血糖为3.9~6.9mmol/L(70~125mg/dl)。
(2)、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异同
河北刘刚
动物每天都需要摄取大量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类物质。
这三大类物质在动物体内完成一系列的代谢,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过程中,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又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
一. 相同点
1. 最主要的来源相同
这三类物质的来源,一般都有吸收、转化、分解等途径。
其中最主要的途径都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虽然其他途径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是所占的比例一般不大。
2. 都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虽然,糖类是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承担着最主要的供能任务,但是其他两类物质也可以彻底氧化分解,并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分解过程中也释放出大量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二. 不同点
1. 能否大量储存
糖类和脂肪都可以在动物体内大量储存,如肝脏中的肝糖元,肌肉中的肌糖元,腹腔中的脂肪等。
但是,蛋白质类物质却不可以大量储存。
所以,动物每天都需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以维持生命活动所需。
2. 代谢终产物不同
糖类和脂质的代谢终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而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除了水和二氧化碳外,还有尿素,即脱氨基作用形成的含氮部分最终在肝脏中形成尿素。
3. 在供能方面的地位不同
这三类物质都可以彻底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是在动物体内的供能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是能量供应最主要的途径。
脂质是一种储备能源物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如长时间饥饿的情况下。
蛋白质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但只在糖类和脂肪严重供能不足时,才由蛋白质分解提供能量。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10篇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1一、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下面仅就人和动物体内三大物质的代谢情况进行讨论。
(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
Ⅰ:糖类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①糖类可大量转变为脂肪: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两者结合生成脂肪,这种转变在人和动物体内可大量进行,这就是人和动物吃糖能胖的原理。
②脂肪只能少量转变为糖: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和脂肪酸都可以加入糖代谢途径,但甘油经一系列过程可以转变为糖,而脂肪酸却几乎不能转变为糖,因此,脂肪不能大量转变为糖。
这就是肥胖后很难减肥的原因之一。
Ⅱ: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通过转氨基作用产生与之相对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糖类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这也是人体每天必需摄取一定量蛋白质的原因之一。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为糖类。
蛋白质水解作用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不含N糖类Ⅲ:蛋白质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①氨基酸可以转变为脂肪: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既可转变为脂肪,又可转变为脂肪酸,因此在人和动物体内蛋白质可大量合成脂肪。
此外,有些氨基酸也可转变为磷脂等。
②脂肪几乎不能转变为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可以先转变为丙酮酸,然后再经转氨基作用生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脂肪酸因几乎不能转变为糖类,因而脂肪酸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关于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的解读
人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这些物
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代谢关系。
蛋白质是细胞结构和活动的重要物质,参与细胞新陈代谢,是组成血液和淋巴细胞的原始物质,也是体内激素,酶和免疫细胞的主要成分,因此蛋白质在人体各种活动中都有重
要作用。
脂质既可以作为营养物质,也可以构成部分细胞膜,有着重
要的生理功能,还可以提供能量和跳动剂,在脂肪肝、高胆固醇血症
中脂质的代谢机制也发生变化。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非常复杂,它可以
作为人体的热量来源,也可以作为合成多种有机分子的原料,在细胞
供氧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从细胞代谢的角度来看,这三类营养物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
关系。
在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中,可以将原物质通过代谢反应进行改变,并将其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形成新的物质。
例如,碳水化合物可
以通过呼吸酶催化反应,将糖类物质分解转化成同位素CO2和水;另
外蛋白质和脂质也可以通过催化反应进行互转。
在营养物质代谢过程中,人体内会产生能量作为新物质形成的催化剂,而能量则会通过ATP
产生和消耗来得到衡量。
总之,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依存于复杂的代谢关系,除了彼此间
的相互关系,这些物质还深入了解了细胞的新陈代谢及能量的代谢机制,使得我们对营养的获取和利用有了全面的了解,以此来促进健康
的生活。
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教学反思教学背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是高中生物中重要的动物代谢,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知识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血糖平衡调节的基础。
有些内容的生化机理比较深,但是这些内容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及预防疾病联系比较紧密,且有许多感性知识和常识基础。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学过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运输过程的知识;但是学生能记得的毕竟很少了,所以在讲解代谢之前,必须先对初中相关的知识进行复习。
做到温故而知新,学生学习起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就比较容易了。
教学情景描述引入:问题1、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答:糖类)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糖类代谢一、糖类代谢问题1、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什么糖?(答:淀粉)淀粉是有机大分子物质,它必须经过消化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1、淀粉的消化,吸收场所:口腔,小肠①淀粉消化成麦芽糖所需的酶:唾液淀粉酶,肠淀粉酶,胰淀粉酶场所:小肠②麦芽糖消化成葡萄糖所需的酶:肠、胰麦芽糖酶主要吸收部位:小肠③葡萄糖的吸收吸收的形式:主动运输(需载体、能量)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以后,参与新陈代谢,以后,有几种变化的途径,同学们看课本64-65的内容,回答问题2、糖类代谢葡萄糖在人体和动物体内的变化情况,可以归纳如下二、脂质代谢问题1:生物体中储能的物质是? (答:脂肪)脂肪是有机大分子物质,不能被小肠吸收, 它必须经过消化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1、脂肪的消化、吸收场所:小肠①脂肪消化成脂肪微粒(物理性消化)所需的消化液:胆汁场所:小肠②脂肪微粒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所需的酶:肠、胰淀粉酶场所:小肠③甘油和脂肪酸的吸收方式:自由扩散2、脂肪的代谢三、蛋白质代谢问题1: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答:蛋白质)蛋白质是有机大分子物质,不能被小肠吸收, 它必须经过消化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1、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场所:胃、小肠①蛋白质消化成多肽所需的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场所:小肠②多肽消化成氨基酸所需的酶:肠肽酶场所:小肠③氨基酸的吸收方式:主动运输2、蛋白质的代谢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涉及生物化学的内容比较多,且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在这方面接触的生活实例也不是很多,因此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主要通过实例讲授为主,学生思考、讨论为辅。
命题角度4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1.、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代谢过程中,都可出现的是①可在体内储存②在体内可相互转化③分解后能释放能量④能生成水、2CO和尿素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考场错解] A[专家把脉] 误认为蛋白质也可在体内贮存而错选A。
糖类可以转变为糖元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脂肪可以贮存在皮下和内脏器官的表面,而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贮存,也不能全部由糖类转化,三者在人体内可以相互转化。
糖类和脂肪、蛋白质都是能量物质,氧化分解都能释放能量。
从元素组成上看糖类和脂肪只有C、H、O三种元素,分解的终产物只有水和2CO和H2、2CO,而蛋白质含有C、 H、O、N等元素,分解的终产物有O尿素。
由此可见②③正确。
[对症下药] B专家会诊在同一细胞内,糖类、脂质、蛋白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糖类和脂质、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它们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转化成脂肪,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咸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糖类在人和动物体内能转化成氨基酸和脂肪,而脂肪在人体内不能转化成氨基酸(脂肪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能够转化成氨基酸)。
生物实验和实例也证明:三者之间可以实现转化。
如:把酵母菌放在含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脂质增加,个别高达干重的40%;北极熊冬眠后发现肥厚脂肪层变薄;用蛋白质饲喂患人工糖尿病的狗,发现有50%可转变成葡萄糖;用蛋白饲料喂动物,发现动物逐渐肥胖等,这些实验表明了三者之间可以实现转化,研究发现三者关系如下图关系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可直接转化,⑨虚线表示可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但不能转化成必需氦基酸。
考场思维训练1 如右图表示动物体内糖类代谢、蛋白质和脂类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氨基酸完成②和④需要通过作用。
(2)葡萄糖通过①转变成氨基酸时需要化学元素,这种化学元素可以从氨基酸的作用中获得。
第8讲:人与动物体内三大物质的代谢1、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_______,食物中的淀粉经_____ 成葡萄糖,葡萄糖被__________以________方式吸收到血液中成为_______,送到体细胞以后,有以下三种变化:一部分葡萄糖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在____ 中氧化分解,最终生成_______和_____,同时释放出_______,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血糖除了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被______和_____等组织合成______而储存起来。
当血糖含量由于消耗而逐渐降低时,肝脏中的______可以分解成葡萄糖,陆续释放到血液中,以便维持________的相对稳定。
若还有多余的葡萄糖,可以转变成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2、氨基酸通过__________作用,把氨基转移给其他化合物而形成新的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称为____________,还通过________作用,将其分解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其中含氮部分在____(器官)中可以转变成为_____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____和____,同时释放____,也可以合成为_______ 和_____ 。
3、______是合成脂蛋白的重要原料。
如果肝脏功能不好,或_______的合成减少时,_______ 的合成受阻,易形成________,合理膳食,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并注意吃一些其含量较多较多的食物,是防治的有效措施.。
1、体验高考考题1 (2004年广东,9)关于进入动物细胞内的氨基酸所发生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以合成蛋白质B.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直接合成性激素D.经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尿素解析氨基酸可直接合成蛋白质,也可脱氨基分解后最终产物是CO:和Hz0、尿素。
答案 A考题2 (2003年上海高考)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代谢过程中,都可出现的是①可在体内储存②在体内可相互转化③分解后释放能量④能生成水、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