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考行测备考三段论的逻辑推理
- 格式:docx
- 大小:38.17 KB
- 文档页数:3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含公共基础知识)第三部分判断推理第三部门判定推理1、事务排序上面的每道题中给出了五个事务,每一个事务都是以冗长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述,接着给出的选项是暗示五个事务的四个假定产生挨次的四个数字序列。
请你选择此中最为符合逻辑的一种事务挨次,并在答题纸大将响应题号上面的选项涂黑。
46.(1)发现房内有人(2)孩子生病(3)打德律风报警(4)邻人房门未锁(5)下班时告假回家A.2—5—4—1—3B.2—5—1—4—3C.5—1—4—2—3D.5—2—1—4—347.(1)预告某市有地动(2)略微镇静方急购水和饼干(3)处于一片忙乱当中(4)经济糊口次序好久才恢复(5)更有的是从银行取款A.1—2—3—5—4B.1—3—2—5—4C.1—3—5—2—4D.1—2—3—5—448.(1)看到鹤发苍苍的白叟(2)乘公共汽车下班(3)遭到人们的好评(4)车上人满为患(5)起身让座A.5—4—1—2—3B.2—4—1—5—3C.4—2—5—3—1D.2—4一l一3—549.(1)弟弟的球滚进水沟里(2)弟弟获得一只球作为生日礼品(3)弟弟为未能捞出球而懊丧(4)弟弟被人从水沟里救起(5)弟弟和此外孩子一路踢球A。
2—5—4—1—3B.2—5—1—4—3C。
1—3—4—2—5D.5—1—3—4—250.(1)走上任务岗亭(2)年夜学结业(3)考上年夜学(4)十年寒窗(5)持续尽力进修A.4—3—1—2—5B.4—3—5—2—1C.5—4—3—2—1D.4—3—2—1—551.(”遭到好评(2)节俭资金(3)遭到奖励(4)手艺改革(5)捐募但愿工程A.4—2—1—5—3B.4—2—3—5—1C.3—2—4—5—1D.4—3—1—2—552.(1)没趣而归(2)游长城(3)雷电交集(4)气候渐变(5)风和日丽A.2—5—4—1—3B.2—5—4—3—1C.5—2—4—3—1D.5—2—3—4—153.(1)世人奖饰(2)被捕入狱(3)痛改韵非(4)人室偷盗(5)刑满释放A.4—2—3—5—1B.2—4—3—5—1C.2—4—5—3—1D.4—2—5—3一l54.(”未能成行(2)预订车票(3)改动主张(4)接到德律风(5)寄刊行李A.4—2—5—3—1B.2—3—4—5—1C.2—5—4—3—1D.2—5—4-3—155.(1)生机加强(2)利税增多(3)政企分隔(4)效益进步(5)国力加强A.3—4-2—1-5B。
2019国考行测:前提假设类题型破解有妙招前提假设类题型最近几年逐渐成为国考行测的新宠儿,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在2019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遇到此类题型能够轻松应对,本文将与大家分享几种前提假设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国考行测考试如何解判断推理中的前提假设类题目?三段论是考生们可以选择的方法之一。
接下来,我们为各位详细介绍三段论的具体解题过程。
三段论由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来的。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刚说到这儿,估计有同学开始抱怨了“不想听那些复杂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基础理论不可不提,它是解题的基础工具。
所以,笔者尽量用一些直观的符号来展示这些基础理论,从而避开繁杂的文字阐述。
三段论的简单逻辑表述式子如下:若:A→B(大前提),B→C(小前提)则A→C(结论)若:有的A→B(大前提),B→C(小前提)则有的A→C(结论)(注:两个B必须一模一样,不一样换成一样的,第二个B含“所有”之意)这里,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帮助同学们去理解这些式子。
譬如:这种乳酸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环境,改善了肠道菌群环境有益于身体健康。
翻译:这种乳酸菌→改善肠道菌群环境,改善肠道菌群环境→有益于身体健康根据三段论方法得到:这种乳酸菌→有益于身体健康得出结论:这种乳酸菌有益于身体健康再譬如:有的党员是学生,所有学生都还未毕业。
翻译:有的党员→学生,学生→-毕业根据三段论方法得到:有的党员→-毕业得出结论:有的党员还没有毕业简单了解三段论之后,咱们看看如何将该方法运用于论证中的前提假设类题型:如果你正在备考2019公务员行测考试,不要错过下面的例题解析。
【例1】2016-北京某中学高中部所有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都参加过学校的运动会。
因此,有些喜欢美术的同学不喜欢球类运动。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关于该中学高中部学生的断定必须假设的是:A.所有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都不喜欢美术B.参加过学校运动会的学生都喜欢球类运动C.所有喜欢美术的同学都没参加过学校的运动会D.有些喜欢美术的同学没有参加过学校的运动会【题干分析】整个题干部分包括:前提条件:所有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都参加过学校的运动会(记为“前提1”)。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中三段论前提型解法国考行测逻辑判断部分主要考察的点有三段论、直言命题、复言命题、朴素逻辑和可能性推理。
这次主要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三段论中的解题方法。
在国考当中三段论的题目主要考察的题型是结论型和前提型。
结论型是指题干中给了我们条件,问我们通过题干能推出什么。
前提型的题目是指题干中给了我们一个条件,同时给了我们结论,问我们要让结论成立需要补充什么条件。
结论型题目我们通过画文氏图就能很迅速的解决,它的难点在题干中给出的条件可能特别多,需要我们好好去辨别,把文氏图画清楚,答案也就随之出来了。
而前提型的题目就需要我们对三段论的形式非常熟悉,从而能够灵活多变的找到题干中结论成立所需要的条件,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三段的四种标准形式:所有A是B,所有B是C,那么所有A是C。
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那么所有A不是C。
有些A是B,所有B是C,那么有些A是C。
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那么有些A不是C。
(小前提) (大前提) (结论)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三段论的特点:(1)每个三段论中有且只有三个项ABC,并且这三个项的外延是完全相同的,每个项在完整的一个三段论中都出现2次;(2)每个三段论中小前提都有“是B”,大前提都是“所有B”,同时把“是B”与“所有B”消掉,得到的就是结论;(3)B 项是前提中有而结论中没有的项,是建立A项与C项的中间项。
根据三段论的特点,我们就能总结出第一种解题的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常用和便捷的方法:(1)找“所有”项;(2)找“B项”。
(1)找“所有”项。
我们通过三段论的特点看出,每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都有所有B项。
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是“有些······是······,得出有些······是······的结论”的形式,那么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就能知道所缺的条件一定是“所有项”,对比答案进行排除即可。
逻辑判断题三段论解题技巧逻辑推断题三段论解题技巧一. 三段论三段论是一种推理形式,是两个直言命题作为条件,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
从形式上来说和,三段论就是两个直言命题推出另一个直言命题。
但并不是任何两个直言命题推出另外一个直言命题的推理都是正确的三段论,正确的三段论只有四种基本形式,其中每一种均可用文氏图证明。
须要留意的是全称否定命题的两个概念,位置是可以互换的,比如全部B都不是C与全部C都不是B等价,都表示B和C是全异关系,所以比如第(4)种也可以写成有些A是B,全部C都不是B,所以,有些A不是C,意思一样。
二. 三段论规则分析三段论的四种形式,可以总结出四条规则。
(1) 全肯必肯,指两个条件是确定命题,结论肯定也是确定命题,比如第(1)和第(3)种形式。
(2) 一特必特,指条件中有一个是特称命题,结论肯定是特称命题,比如第(3)和第(4)种形式。
不行全特,指没有两个条件都是特称命题的,两个特称命题不能推出任何结论。
(3) 一否必否,指条件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结论肯定是否定命题,比如第(2)和第(4)种形式。
不行全否,指没有两个条件都是否定命题的,两个否定命题不能推出任何结论。
(4) 中项,是指在条件中出现了两次,在结论中不出现的概念,在上述四个三段论中,中项都是B。
B在条件中至少被全称或者否定一次。
在上述四个三段论中,中项都被全称了一次。
假如把全部B都不是C写成全部C都不是B,那么中项就被否定了。
行测逻辑推断题例题1.探讨人员将人体标本低温冰冻后,用工业铣床逐层铣切、逐层照相,输入计算机获得人体连续横断面图像,然后进行人体结构的三维重建。
通过计算机技术将采集的数据编辑成可解剖的数字人体,其断面与可解剖的整体人相结合,并且全部结构可以单独显示和旋转,实现了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
有了这项技术,各国医学院学生再也不须要去做人体解剖试验了。
以下哪项假如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A.该技术涵盖了绝大部分人体的解剖结构B.虚拟人体解剖对计算机操作的要求很高C.可视虚拟人体解剖试验系统的售价很高D. 全部的解剖学专业术语都只有英文提示2.矿产勘探人员视察发觉,不同颜色和形态的矿物结晶体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和表象,但可能是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成不同结构的晶体,而且一般都有着不同的物理特征。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三段论解题技巧行测判断推理技巧:三段论解题技巧 (一)三段论的本质是传递,有四种标准形式。
(1)前提:所有A是B,所有B是C 结论:所有A是C。
(2)前提:所有A是B,所有B非C 结论:所有A非C。
(3)前提:有些A是B,所有B是C 结论:有些A是C。
(4)前提:有些A是B,所有B非C 结论:有些A非C。
(二)从考题上来说,三段论考察前提型和结论型,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前提型。
首先我们要会判断前提型的题目:题干会给出一局部前提,同时给出结论,问我们需要补充的前提是什么。
理解题型接下来就是破题,常用的是两种方式,特征法和主谓拆分法。
我们先理解三段论的标准形式所呈现的三个特征。
(1)三个概念,每个概念出现两次;(2)前提和结论中的否认词数量奇偶性一样;(3)前提中至少出现一个所有;我们以一道例题来看一下详细如何应用:【例1】在本届运动会上,所有参加自由泳比赛的运发动都参加了蛙泳比赛。
哪项陈述假如为真,可以推出“有些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发动没有参加自由泳比赛”?A.所有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发动也参加了蛙泳比赛B.有些参加蛙泳比赛的运发动参加了蝶泳比赛C.有些没有参加蛙泳比赛的运发动参加了蝶泳比赛D.有些没有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发动也没有参加蛙泳比赛【解析】C。
题干中三个概念“自由泳比赛”、“蛙泳比赛”、“蝶泳比赛”,其中“自由泳比赛”已经出现两次,所以还差“蛙泳比赛”和“蝶泳比赛”,选项不能排除;题干中结论出现了1次“否认词”,为奇数次,而前提没有否认词,为偶数次,所以前提也需要补充奇数个“否认词”,据此排除A、B、D,答案为C。
上述是利用特征法解题,接下来我们学习利用主谓拆分法来解题,在此之前先理解两个等价公式。
(1)有些A是B⇔有些B是A (2)所有A非B⇔所有B非A【例2】有些艺术家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
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A.有些艺术家是大嗓门B.所有大嗓门的人都是艺术家C.所有艺术家都是大嗓门D.有些大嗓门的人不是艺术家详细来说:1.将结论拆分成“是B+所有B”的形式,即“有些大胡子是B+所有B是大嗓门”2.将拆分的两句话对应到的前提中,确定B是什么。
2019广东省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指导:四概念的三段论在广东省考行测考试的判断推理部分,有一类题型会包括“下列选项的论证模型与题干最为相似的是”的描述,这一类我们称之为评价型。
如果题干中的论证模型为可能性推理,我们通过比对题干与选项的表述找到最为相似的即可,若为必然性推理,则需先用形式性表达出来。
但必然性推理中有一类非常常见却非常具有迷惑性的逻辑谬误。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四概念”的三段论这一逻辑谬误。
三段论的三个命题中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就必须使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在其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
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
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
比如:“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清华大学是我国的大学;所以,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
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原因就在中项“我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
即“我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
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我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
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我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
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们通过下面这道例题来说明一下:【例】我国的佛教寺庙分布于全国各地,普济寺是我国的佛教寺庙,所以普济寺分布于我国各地。
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A.父母酗酒的孩子爱冒险,小华爱冒险,所以小华的父母酗酒B.文明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是文明公民C.寒门学子上大学机会减少,大学生小飞不是寒门学子,所以小飞上大学的机会不会减少D.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中公解析】相似评价型题目,题干推理方式为普济寺是佛教寺庙,佛教寺庙分布于全国各地,所以,普济寺分布于全国各地。
三段论的定义>>所谓三段论,就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作为前提的直言命题联结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
三段论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
结论的主项是小项(用S表示),含有小项的前提是小前提;结论的谓项是大项(用P表示),含有大项的前提是大前提;两个前提共有的词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
例如:凡是真理都是正确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所以,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正确的。
这就是一个三段论。
它的两个前提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词项“真理”,并且以此词项作为媒介,把两个命题“凡是真理都是正确的”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真理”联结起来,推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正确的”这一结论。
在这个三段论中,“正确的”为大项(P),“真理”是中项(M),“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小项(S)。
三段论的一般规则>>要想使一个三段论有效,就必须遵守一般规则。
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有如下七条:规则1:在一个三段论中,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三段论实际上是通过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分别与大项(P)和小项(S)发生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关于小项与大项之间关系的结论。
若没有中项,就推不出任何结论来。
正是在这种意义下,我们说中项是联结大项和小项的桥梁或媒介。
只有三个概念分别出现两次时,才能构成三个命题,多于或者少于三个概念都不能构成或者不只构成三个命题。
常见的“四词项错误”,或称“四概念错误”的情形是:在大、小前提中作为中项的语词看起来是同一个,但却表达着两个不同的概念,因而这个三段论事实上含有四个不同的项,严格说来就没有中项,也就没有联结大项和小项的桥梁和媒介,结论的得出就不是必然的。
这种错误叫做“四词项错误”,或称“四概念错误”。
规则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三段论是凭借在前提中的桥梁、媒介作用得出结论的,即大项、小项至少有一个与中项的全部发生关系,另一个与中项的部分或者全部发生关系,这样就能保证大、小项之间有某种关系。
新东方在线公务员网(/)分享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三段论前提型题解题技巧在行测逻辑判断部分,会考到三段论前提型的题目。
前提型题目是根据三段论的格式,告诉我们其中一个前提和结论,让我们补充另外一个前提.三段论的推理规则有四条:1.前提当中必须有“所有”。
也就是说,如果给出的前提是“有些”,那么在补充的前提当中一定要有“所有”;2.任意两句中的公共概念在第三句中消失。
即出现三个概念,每个概念出现两次;3.前提与结论当中,“否定”成对存在;4.前提与结论当中,“有些”成对存在。
根据这四条推理规则,我们来看看怎样去解题。
例1.一所大学共有四个区,住在北区的都不是文科类院系的学生,因此,在西区上课的学生有的不住在北区。
为了使这个推理正确,必须补充一下哪项作为前提?A.文科类院系的学生有的不在西区上课B.在西区上课有的不是文科类院系的学生C.住在北区的学生有的是在西区上课的D.文科类院系的学生有的是在西区上课【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前提与结论当中,“否定”是成对存在的,排除A和B选项。
又根据“三个概念,每个出现两次”,已经出现过两次的概念是“北区”,因此要在补充的前提中建立“西区”和“文科类院系学生”的联系,故答案选D。
新东方在线公务员网(/)分享例2.任何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都是无效的目标,而任何无效的目标都没有实际操作的方法。
因此,详细的职业规划不是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
为了使这个推理正确,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A.详细的职业规划有实际操作的方法B.详细的职业规划不都是无效的目标C.有效的目标都是可以量化和设定时限的目标D.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没有实际操作的方法【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前提与结论当中“否定”成对存在,我们补充的是肯定的条件,排除B、D,根据“任意两句的公共概念在第三句中消失”,排除C选项。
答案选A。
更多公务员考试免费资料请访问“新东方在线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考试⾏测: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是公务员考试⾏测判断推理部分经常考到的题型,它是由两个直⾔命题作为前提和⼀个直⾔命题作为结论⽽构成的推理,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例如,
从结构上看,⼀个三段论推理包括“⼩项”、“⼤项”和“中项”三个不同的项,并且每⼀个项都出现两次。
如上例中,“铜”是结论的主项,即⼩项;“闪光的”是结论的谓项,即⼤项;“⾦属”在前提中出现两次⽽在结论中不出现,是中项。
有些三段论并不是以标准的形式出现的,⽽且可能省略前提,需要先将其转化为标准的三段论形式。
⼩练习
判断以下三段论是否有效,并说明原因。
①审判员在法院⼯作,这些⼈在法院⼯作,所以这些⼈是审判员。
②中⼦是基本粒⼦,中⼦是不带电的,所以有些基本粒⼦不带电。
③⻦不⽣活在陆地,所以,⼈⽣活在陆地。
④爬⾏动物不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都是卵⽣的,所以凡是卵⽣的动物都不是爬⾏动物。
⑤⼲东⼈不是⾹港⼈,⾹港⼈说粤语,因此所有说粤语的⼈都不是⾹港⼈。
⑥这个药有剧毒,因为它含有砒霜,⽽砒霜是有剧毒的。
【答案】
①⽆效,中项“在法院⼯作”两次不周延。
②有效,属于正确推理。
③⽆效,省略了⼩前提“⼈不是⻦”,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
④⽆效,“卵⽣的”在前提中不周延,但在结论中周延,属于⼩项不当周延。
⑤⽆效,⾹港⼈在推理中出现了三次。
⑥⽆效,后⾯两句话是前提,含有砒霜和砒霜是不同的概念,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行测三段论的答题技巧行测考试的答题技巧:“三段论”所谓“三段论”,顾名思义,分三段,即本质上每个三段论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分别是两个条件和一个结论,而且是两个条件推一个结论的过程,既然能由两个条件推出一个结论,则很明显,三段论在论证过程中必然能够周延,可简单表示为:A——B,B——C,得到A——C。
而简单的三段论题目完全可以用两个公式来解决,即所有+所有=所有,所有+有的=有的,解释为:两个所有的条件得一个所有的结论,一个所有的条件加上一个有的条件得到一个有的的结论,这两个公式可以秒杀很多选项设计不是很难的题目;而对于选项设计较为复杂的题目,则可以用这两个公式加上三个换位来解决,屡试不爽。
如:例1:大山中学所有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都回家吃午饭,因此,有些家在郊区的大山中学的学生不骑自行车上学。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关于大山中学的断定是必须假设的?A.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家都不在郊区B.回家吃午饭的学生都骑自行车上学C.家在郊区的学生都不回家吃午饭D.有些家在郊区的学生不回家吃午饭解析:所有+有的=有的,选项中有的的只有D,故答案为D。
例2:任何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都是无效的目标,而任何无效的目标都没有实际操作的方法。
因此,详细的职业规划不是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详细的职业规划不都是无效的目标B.详细的职业规划有实际操作的方法C.有效的目标都是可以量化和设定时限的目标D.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没有实际操作的方法解析:任何即为所有,结合三个换位进行简单的转换,则条件变为: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无效的目标——没有实际操作的方法,递推一下即为: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A)——没有实际操作的方法(B)。
而结论为:详细的职业规划(C)———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A)。
需要补充一个条件,即C———B,则答案为详细的职业规划都有实际操作的方法,答案为B。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逻辑判断(74)1.据调查,某地90%以上有过迷路经历的司机都没有安装车载卫星导航系统。
这表明,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能有效防止司机迷路。
以下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一项是()。
A.很多老司机没有安装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很少迷路B.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的使用效果不理想,对防止迷路没有多大作用C.当地目前只有不足10%的汽车安装了车载卫星导航系统D.安装了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的司机,90%以上经常使用2.因为太阳一直照常升起,所以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
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的逻辑错误不一致?(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B.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C.这么如雷贯耳的名字,想必你已经久仰了D.从来没有人躲得过他的飞刀,你别去送死了3.中国古诗中曾有“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句子。
日本专家则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这句话的科学性,即饮酒会让人对不愉快的记忆更深刻。
实验人员把大白鼠挪到与平常的饲养环境不同的箱子里,并给它们以电击。
接着,把实验鼠关回往常的饲养箱,第二天再把它们挪到曾经给它们带来恐怖的箱子。
依靠大白鼠在箱子中呆立不动的时间长短,来测算大白鼠恐怖记忆的程度。
这时,研究人员把大白鼠分成两组,只让其中的一组饮用酒精,然后把它们再次关入“恐怖箱”,观察大白鼠呆立不动的时间,以验证酒精对于实验鼠的影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与未饮用酒精的实验鼠相对照,“醉酒”的实验鼠呆立不动的时间会变得更长B.在未分组之前,如果不再次给大白鼠以电击,大白鼠在“恐怖箱”中呆立不动的时间和之前一样C.与未饮用酒精的实验鼠相对照,“醉酒”实验鼠呆立不动的时间较短D.在未分组之前,如果继续给大白鼠以电击,大白鼠在“恐怖箱”中呆立不动的时间越来越短4.一份对北方某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调查统计显示,大部分患者都出生在冬季。
专家们指出,其原因很可能是那些临产的孕妇营养不良。
因为在这一年最寒冷的季节中,人们很难买到新鲜食品。
一、演绎推理题型分析所谓推理,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另外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切推理都必须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一般来说,作为推理依据的已知判断称为前提,所推导出的新的判断则称为结论。
推理大体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只有一个前提的推理叫直接推理。
例如:有的高三学生是共产党员,所以有的共产党员是高三学生。
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前提的推理就是间接推理。
例如:贪赃枉法的人必会受到惩罚,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今天你们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惩罚。
一般说,间接推理又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三种形式。
⊙演绎推理及其分类所谓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性的前提得出了特殊性的结论的推理。
例如: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惩罚的。
这里,“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是一般性前提,“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是特殊性前提。
根据这两个前提推出”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惩罚的”这个特殊性的结论。
演绎推理可分为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
1、三段论(1)所谓三段论是推理中最普通的一种形式。
它由三个简单判断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
例如:不法分子都害怕法律的制裁(大前提);杀人犯是不法分子(小前提);所以杀人犯害怕法律的制裁(结论)。
(2)三段论的推理一般有三个特点:①有三个判断;②每个判断都有两个概念,整个推理共有三个不同的概念,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③在前提中都有一个概念起媒介的作用。
在逻辑学中,阐述三段论时,概念和判断都有一定的名称。
即,在作结论的判断中的谓项称为大项(P);作主项的称为小项(S);在结论中不出现,在前提中起媒介作用的称为中项(M)。
一般,包含大项的判断称为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判断称为小前提。
(3)我们在运用三段论时,还要遵守三个原则:①一个三段论必须(也只能)有三个概念,特别是中项必须是同一概念,否则就会产生错误(通常把这种错误说为“偷换概念”)。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三段论解题技巧在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当中,三段论也是最近考试考察的知识点,三段论的具体定义是两句话推另外一句,比如摇滚音乐都是听的,《故乡》是摇滚音乐,所以,《故乡》是动听的。
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分析。
三段论有一定的标准形式,三段论的标准形式有四种。
有些A是B+所有B是C 推出A 是C。
有些A是B+所有B非C推出所有A非C。
所有A是B+所有B是C推出所有A是C。
所有A是B+所有B非C推出所有A非C。
三段论的本质是是B和所有B。
三段论的题型分为两种一种是结论型,一种是前提型。
结论性题目的问法一般为,由此可以得到什么。
今天主要介绍前提型,前提型题目一般需要加入的前提。
除了在问法上二者有一定的区别。
在解题方法上二者也有一定的区别。
结论型题目解题方法主要是画文氏图。
前提型题目有两种解题方法,第一可以利用主谓拆分法,三段论的标准形式是A是B+B是C推出A是C,将最后得出的一句拆分成A是B,B是C的形式。
比如:有些干马提尼是混合物,______所以,有些混合物是危险的物品。
将推出的命题拆开。
混合物是A危险的是C,拆成有些混合物是___和___是危险物品,通过第一句话可以得到B是干马提尼。
所以题干的横线填的应该是所有干马提尼是危险物品。
第二,是利用三段论,标准形式的特点,特点一是前提必须有所有出现,特点二,概念在推理中各出现两次。
特点三,前后否定词奇偶性保持一致。
1.利用主谓拆分法解题。
【例1】在本届运动会上,所有参加自由泳比赛的运动员都参加了蛙泳比赛。
再加入以下哪项陈述,可以推出“有些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没有参加自由泳比赛”?据此,需要加入的前提有:A.所有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也参加了蝶泳比赛B.有些参加蛙泳比赛的运动员参加了蝶泳比赛C.有些没有参加蛙泳比赛的运动员参加了蝶泳比赛D.有些没有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也没有参加蛙泳比赛。
【中公解析】:正确答案C项.。
利用主谓拆分法,将推出的命题拆为有些参加蝶泳比赛的运动员______和所有______没有参加自由泳比赛。
三段论逻辑推理三段论逻辑推理是一种基本的逻辑推理方式,它由前提、结论和中介项三部分组成。
在三段论中,通过前提中的两个陈述来推断出结论,并且这个推断过程是严密合理的。
下面将从三段论的定义、结构、类型、应用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三段论的定义三段论是指由前提、结论和中介项组成的一种逻辑推理方式。
其中,前提有两个陈述,结论则是由这两个陈述所推出来的一个新陈述,而中介项则是连接前提和结论之间关系的一个词或短语。
二、三段论的结构1. 前提:前提是指用于证明结论正确性的两个陈述。
其中,第一个陈述被称为“主前提”,第二个陈述被称为“次前提”。
2. 中介项:中介项是指连接主前提和次前提之间关系的一个词或短语。
3. 结论:结论是由主前提和次前提所推出来的一个新陈述。
例如,“所有人类都会死亡(主前提),苏珊是人类(次前提),所以苏珊也会死亡(结论)”。
三、三段论的类型1. AAA型: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C,所以所有的A都是C。
例如,“所有人类都会死亡,所有死亡的人类都会被埋葬,所以所有人类都会被埋葬”。
2. AAI型:所有的A都是B,有些B是C,所以有些A是C。
例如,“所有人类都会死亡,有些死亡的人类是艺术家,所以有些艺术家会死亡”。
3. EAE型:没有任何A是B,所有的B都是C,所以没有任何A是C。
例如,“没有任何猫能飞行,所有飞行的动物都有翅膀,所以没有任何猫有翅膀”。
4. EIO型:没有任何A是B,有些B是C,所以有些A不是C。
例如,“没有任何狗能说话,有些说话的动物是鹦鹉,所以有些狗不能说话”。
四、三段论的应用三段论逻辑推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它可以用于证明某个观点或结论是否正确、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合理等。
在学术领域中也经常使用三段论来推导出某个结论或证明某个定理。
五、三段论注意事项1. 三段论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陈述,否则结论也将是不可靠的。
2. 三段论中的中介项必须准确地反映前提之间的关系,否则结论也将是不可靠的。
一、矛盾关系的推理矛盾关系是指两个语句或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例如,“我们单位所有职工都买了保险”与“我们单位有些职工没有买保险”之间是矛盾关系,“我们单位所有职工都没有买保险”与“我们单位有些职工买了保险”之间也是矛盾关系,“张云是总经理”与“张云不是总经理”之间也具有矛盾关系。
根据直言命题之间的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我们可以求解一些问题。
例题1: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细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
鲍细娅按照其父遗嘱,由求婚者猜盒定婚。
鲍细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细娅肖像。
求婚者通过这三句话,猜中鲍细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就嫁给谁。
三个盒子上刻的三句话分别是:(1)金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2)银盒子:“肖像在铅盒中。
”(3)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鲍细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
如果你是一位求婚者,如何尽快猜中鲍细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A.金盒子B.银盒子C.铅盒子D.要么金盒子要么银盒子E.不能确定解析一:推断:(1)真,(2)真,(3)必假;(1)真,(2)假,(3)必真;(1)假,则(2)假,(3)真;答案:综上所述,且题中说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所以肖像在金盒子里。
暂无简介另一推法:(2)真,(3)必假,(1)必真;(2)假,(3)必真,(1)可能真,也可能假.但题中说只有一句是真,就排除了(2)假,(3)真,(1)真的可能了.即应该是:(2)假,(3)真,(1)假答案:肖像在金盒子里。
解析二:分析答案:用简单的逻辑形式作假设:假设金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为甲;银盒子:肖像在铅盒中为乙;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为丙。
(1)甲为真,乙和丙为假。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三段论【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合理运用数学思想巧解数学运算题不失为解题一大法宝。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带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三段论。
“三段论”是指由两个含有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为前提而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作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出三段论具有以下四种标准形式:所有A是B,所有B是C,则所有A是C。
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则所有A不是C。
有些A是B,所有B是C,则有些A是C。
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则有些A不是C。
一、结论型三段论和前提性三段论1、结论型三段论的题目,一般可以运用文氏图法解题。
该方法特点是直观、快速。
但是对于前提型的三段论题目,一般就不能用文氏图法推出答案。
此时,就要用到第二种方法。
2、前提型三段论的题目,可以运用上面的四种标准形式来推出答案,但该方法有以下弊端:第一,浪费时间,第二,要求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很熟悉。
所以在这里,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运用三段论的一些特性来迅速排出选择答案。
二、对答案的正确选择,可以用到以下特性:1、三段论包含三个不同概念,每个概念在推理中出现两次。
2、在结论中不出现的项为中项,中项一般都有“所有B”的形式。
3、前提中有“有些”,结论中必然也是有“有些”,“有些”+“有些”推不出任何结论,即两个前提不能都是有些。
4、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句。
具体应用过程,举例如下:例一:有些艺术家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
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A有些艺术家是大嗓门B所有大嗓门的都是艺术家C所有艺术家都是大嗓门D有些大嗓门的人不是艺术家解题过程如下:1、因为“有些”+“有些”推不出任何结果,所以要选的句子,必须是“所有”引导的,排除AD。
2、题干中有三个概念:艺术家、大胡子、大嗓门。
因为大胡子出现了两次,所以选项应该是“艺术家”和“大嗓门”。
观察选项,BC都含有这两个选项,只是选项位置不同,那接下来考虑选项位置。
2019国考行测:逻辑推理浅析众多的逻辑知识中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哪些是我们不需要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任何人的回答都不如历年考试真题的回答权威。
总而言之,只有公务员考试会涉及的逻辑知识的原理(而不是概念本身)才是我们需要掌握的。
具体来说,包括逻辑矛盾、直言命题、复合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三段论、充分必要条件、充分与必要条件、逻辑论证等知识。
拿三段论来说,三段论的知识比较丰富,但由于公务员考试只考查这一原理的运用,所以我们没有必要熟记“主项”、“谓项”、“周延”等概念,也没有必要明白三段论的结构,更没有必要了解三段论的琐碎的规则,但一定要会运用文式图表示三段论,仅此而已。
因此,考生在学习逻辑知识时,一定要结合应试的实际需要,灵活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逻辑判断是整个判断推理部分乃至整个行测考试中难度最大的题型。
但考生们千万不要放弃,因为逻辑判断作为一种重要题型,无论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中,都占据了相当可观的分数权重。
从另一外一个角度来说,做好逻辑判断题,不仅有助于考生在判断推理部分获得高分,也有助于考生们树立信心,从而在整个考试中发挥出良好水平。
在很多考生眼中,逻辑判断题灵活多变,无从下手。
相对于其他题型,逻辑判断题的确考查方式非常丰富,但绝不是毫无规律,恰恰相反,隐藏在背后的规律性很强。
因此,建议备战公务员的考生在掌握了基本的逻辑知识后,花一段时间集中做往年的公务员试题中的逻辑判断题,做完后将其中的解题思路一致或类似的题集中从一起,从而将所有公务员考试真题分为十几类,并对其进行各个击破。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真题的练习与逻辑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既不能为了学逻辑知识而学逻辑知识,也不能为了单纯的做题而做题。
2019年国考行测备考三段论的逻辑推理
导语: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专区为用户提供2018
年面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资料,包括公务员考试申行测辅导资料、行测答题技巧、公考行测常识,欢迎广大考生来###理解更详细的资料。
HEY!听着
BE a rapper
Don’t be a loser
头疼的逻辑判断总让你犯二
Don’t be afraid 颤抖的人儿
神奇的三段论叫醒你的耳
Spit it out上钩的饵
再难的题都不过尔尔!
三段论是亚里士多德留给人们的逻辑学瑰宝,是演绎推理的基本法则,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常用手段。
其由三个部分组成:大
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说到这,有人开始犯迷糊了,那简来说之,三
段论的真谛就是把含有三个集合的两句话,变成含有两个集合的一句话。
比如:
(1) 中国人都热情
(2) 热情的人好客
(3) 中国人好客
“中国人”、“热情”、“好客”,是前两句中的三个集合概念,由
第一、二句判断能够推出含有“中国人”、“好客”两个集合概念的
结论性判断。
其实,不难发现“三段论”的核心就是传递性。
为了更
好的掌握好三段论,我们先来学习下它的四种标准形式:
(1) 所有A是B,所有B是C,则所有A是C。
(2) 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则所有A不是C。
(3) 有些A是B,所有B是C,则有些A是C。
(4) 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则有些A不是C。
所有标准形式当中的集合“B”都是中间项,建立桥梁,使得集合“A”与集合“C”产生逻辑联系。
而当中的“所有”与“有些”是量项,是
描述集合的水准词,对于把握住三段论十分重要,比如“中国人都好客”等于“所有中国人好客”。
出题形式一:结论类
此类题型需要按照三段论四种标准形式,把握住传递性原则,总的来说,三段论具有“所有+所有=所有,有些+所有=有些,有些+有些得不
出任何结论”的规律。
【例题】所有称职的教师都是关心学生的成绩的教师,所相关心学生
成绩的教师都工作很忙碌,工作不忙碌的教师都不是优秀教师。
根据
以上论述,一定能够推出( )。
A.有些优秀教师不是工作忙碌的教师
B.有些工作忙碌的教师不是优秀教师
C.所有称职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
D.所有忙碌的教师都很关心学生成绩
【答案】C。
解析:题干可翻译为:“称职老师→关心成绩的老师”、“关心成绩的老师→忙碌”、“不忙碌→不是优秀教师”=“优秀教师
→忙碌”。
由含有三个集合概念的前两句判断,能够推出“称职老师→忙碌”的结论,故选项C是准确答案。
出题形式二:前提类
前提类的逻辑题难度稍有增加,考验逻辑上的逆向思维,推敲出使得结论成立的大前提,或者小前提。
【例题】某些公务员是行政管理专业的。
所以,某些行政管理专业的人做管理工作。
上述推理如果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 所有公务员都做管理工作
B. 某些公务员不是做管理工作的
C. 某些行政管理专业的人不是公务员
D. 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人都是公务员
【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某些公务员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为“有的公务员→行政管理专业”等价于“有的行政管理专业→公务员”,题干结论:存有行政管理专业的人做管理工作,为“有的行政管理专业→做管理”。
在公务员与管理工作之间,缺少一个衔接条件,方向应从条件指向结论即“公务员→做管理”,故选项A为准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