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表面改性技术-表面热处理(高等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568.00 KB
- 文档页数:34
表面热处理技术是一种只加热工件表层的金属热处理
工艺,主要目的是改变工件表层的力学性能。
根据加热方法的不同,表面热处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淬火、激光加热表面淬火、电子束表面淬火等。
其中,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是最常用的表面热处理方法之一,它利用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涡流,使工件表层快速加热,然后迅速冷却,实现表面硬化的目的。
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又可以分为高频、中频、工频等类型。
火焰淬火也是一种常用的表面热处理方法,通过火焰加热工件表面,然后快速冷却,实现表面硬化的目的。
激光加热表面淬火和电子束表面淬火则是利用高能激光束或电子
束快速加热工件表面,实现表面硬化的目的。
表面热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疲劳强度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零部件制造中。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工件的材料、性能要求、工艺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表面热处理方法。
表面热处理(Surface heat treatment)表面处理1.1表面处理(表面处理)表面处理的对象非常广泛,从传统工业到现在的高科技工业,从以前的金属表面到现在的塑料,非金属的表面。
它使材料更耐腐蚀,更耐磨耗,更耐热,它使材料之寿命延长,此外改善材料表面之特性,光泽美观等提高产品之附加价值,所有这些改变材料表面之物理,机械及化学性质之加工技术统称为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或称为表面加工(表面处理)。
1.1.1金属表面处理(金属表面处理)金属经初步加工成型后需修饰金属表面,美化金属表面,更进一步改变金属表面的机械性质及物理化学性质等之各种操作过程,称之为金属表面处理。
或称之金属表面加工(金属表面处理)。
1.2表面处理的目的表面处理的目的可以分四大类:(1)美观(外观)。
(2)防护(保护)(3)特殊表面性质(特殊表面性能)(4)机械或工程性质(机械或工程性质)(1)美观(外观)为了提高制品之附加价值,赋予制品表面美观,例如装饰性电镀(装饰性电镀Au、Ag、Rh),Ni,Cr,黄铜等电镀(电镀)。
(2)防护(保护)为了延长制品的寿命,再制品表面披覆(涂料)耐腐蚀之材料,例如保护性电镀(保)Zn、Cd、Ni、Cr、Sn等电镀。
(3)特殊表面性质(特殊表面性能)1。
提高制品之导电性(电子电导),例如电镀银、Cu。
2。
提高焊接性(可焊性)在通讯急电子工业应用,例如锡铅合金电镀。
三.提高光线之反射性(光反射)例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的外壳需反射光线,银及RH的镀层被应用上。
4。
减小接触阻抗(接触电阻)例如在电子组件之金及PD电镀。
(4)机械或工程性质(机械或工程性质)1。
提高制品之强度(强度),例如塑料电镀。
2。
提高制品之润滑性(轴承性质)例如多孔洛电镀(多孔铬电镀),内燃机之铝合金活塞(活塞),镀锡锡以防止汽缸(缸)壁刮伤。
三.增加硬度(硬度)及耐磨性(耐磨),例如硬洛电镀(镀硬铬)。
4。
提高制品之耐热性,耐候性,抗幅射线,例如塑料,非金属之电镀。
表面改性技术概述与应用表面工程是指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涂覆或改性,改变材料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等,以使表面获得所需特殊性能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表面改性、表面处理、表面涂覆、复合表面技术和纳米表面工程技术。
而表面改性最为一种重要的表面工程技术通过改变基体材料成分,达到改善性能的目的,不附加膜层。
表面改性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介绍电子束表面改性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1 电子束表面改性高速运动的电子具有波的性质。
当高速的电子照射到金属表面时,电子能深入金属表面一定深度,与基体金属的原子核和电子发生作用。
电子与原子核弹性碰撞,能量的传递主要是通过电子束的电子与金属表层电子碰撞而完成的。
所传递的能量立即以热的形式传与金属表层原子,从而使表层温度迅速升高。
图1 电子束表面改性工作原理图1.1 电子束表面相变强化处理用散焦方式的电子束轰击金属工件表面,控制加热速度,使金属表面加热到相变点以上,随后高速冷却产生马氏体等相变强化。
此方法使用于碳钢、中碳低合金钢、铸铁等材料的表面强化处理。
1.2 电子束表面重熔处理利用电子束轰击工件表面使表面产生局部熔化并快速凝固,从而细化组织,达到硬度和韧性的最佳配和。
对某些合金,电子束重熔可以使各组成相间重新分布,降低某些元素的显微偏析程度,改善工件表面的性能。
目前,电子束重熔主要用于工模具的表面处理上,以便在保持或改善工模具韧性的同时,提高工模具的表面强度、耐磨性和热稳定性。
由于电子束重熔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表面重熔时有利于去除表层的气泡,因此可有效地提高铝合金和钛合金表面处理质量。
1.3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处理先将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粉末涂覆在金属表面上,再用电子束轰击加热融化,或在电子束作用的同时加入所需合金粉末使其熔化在工件表面上,在工件表面上形成一层新的具有耐磨、耐蚀、耐热等性能的合金表层。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所需电子束功率密度约为相变强化的3倍以上,或增加电子束辐照时间,使基体表层的一定深度内发生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