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物理实验安排
- 格式:xls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2
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9个项目 -实验一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实验目的】 1、测量超声接收器运动速度与接收频率之间的关系,验证多普勒效应。
2、由f-V关系直线的斜率求声速。
【实验原理】根据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公式,当声源与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为:f = f0(u+V1cosα1)/(u�CV2cosα2)(1)式中f0为声源发射频率,u为声速,V1为接收器运动速率,α1为声源与接收器连线与接收器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V2为声源运动速率,α2为声源与接收器连线与声源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若声源保持不动,运动物体上的接收器沿声源与接收器连线方向以速度V运动,则从(1)式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应为:f = f0(1+V/u)(2)当接收器向着声源运动时,V取正,反之取负。
若f0保持不变,以光电门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并由仪器对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自动计数,根据(2)式,作f ―V关系图可直观验证多普勒效应,且由实验点作直线,其斜率应为 k=f0/u ,由此可计算出声速 u=f0/k 。
由(2)式可解出:V = u(f/f0 �C 1)(3)若已知声速u及声源频率f0 ,通过设置使仪器以某种时间间隔对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f采样计数,由微处理器按(3)式计算出接收器运动速度,由显示屏显示V-t关系图,或调阅有关测量数据,即可得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进而对物体运动状况及规律进行研究。
【仪器安装】图1 多普勒效应验证实验及测量小车水平运动安装示意如图1所示。
所有需固定的附件均安装在导轨上,并在两侧的安装槽上固定。
调节水平超声发射器的高度,使其与超声接收器(已固定在小车上)在同一个平面上,再调整红外接收器高度和方向,使其与红外发射器(已固定在小车上)在同一轴线上。
将组件电缆接入实验仪的对应接口上。
安装完毕后,让电磁铁吸住小车,给小车上的传感器充电,第一次充电时间约6~8秒,充满后(仪器面板充电灯变绿色)可以持续使用4~5分钟。
大学物理常见实验步骤一览表
本文档旨在提供大学物理常见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指南。
以下是几个常见实验的简要步骤描述。
1.阻力的测量
实验目标:测量物体在不同阻力下的运动情况。
1.准备实验器材:小车、斜面、测量尺、计时器等。
2.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用测量尺测量小车的初始位置。
3.以一定的初速度将小车推动下斜面,并进行计时。
4.记录小车通过一定距离时的用时。
5.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2.物体自由下落
实验目标:研究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准备实验器材:垂直挂满刻度的长纸条、一个小球、计时器等。
2.将纸条竖直挂起,并在合适位置标出时间刻度。
3.从纸条上方让小球自由下落,并同时开启计时器。
4.在小球碰到地面时停止计时。
5.根据时间刻度和计时结果,得到小球每经过一个固定时间间隔所通过的距离。
6.重复实验多次,绘制速度与时间的图表。
3.物体斜抛运动
实验目标:研究物体在斜抛运动中的轨迹。
1.准备实验器材:斜坡、小球、测量尺、计时器等。
2.在斜坡上固定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并用测量尺测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
3.将小球从起点斜抛出发,在空中进行自由落体运动。
4.记录小球落地所用的时间。
5.根据落地时间和起点到终点的距离,计算出小球的抛射速度和抛射角度。
请根据具体实验需求对实验步骤进行适当调整,并确保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以上是几个常见物理实验的步骤一览表,希望对你的实验工作有所帮助。
物理实验要求(电子专业)请负责的同学将下列要求传达到每位同学!!1.请同学们按照实验分组表的顺序进行实验,实验地点见下表。
2.上课前请每位同学自己打印一份实验指导手册。
3.大学物理实验进入实验室要签名,请同学们一定按时到达实验地点。
4.实验地点在大学校区的物理实验楼(物理教学实验中心),高尔夫球场西侧。
5.实验全部完成后将个人的所有实验报告一起上交,以班级为单位由各班负责同学统一收齐后上交(注意按学号排序),截止时间为实验完成后一周内。
实验地点:目录实验一利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 (2)实验二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4)实验三声速的测定 (7)实验四霍尔效应实验 (8)实验五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10)实验一 利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实验目的1.掌握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并通过它初步了解一般桥式线路的特点。
2.学会使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
实验仪器QJ23型电桥,电阻箱,检流计,滑线变阻器,直流稳压电源等。
实验原理惠斯通电桥(也称单臂电桥)的电路如图1所示,四个电阻R 1、R 2、R b 、R X 组成一个四边形的回路,每一边称作电桥的“桥臂”,在一对对角AD 之间接入电源,而在另一对角BC 之间接入检流计,构成所谓“桥路”。
所谓“桥”本身的意思就是指这条对角线BC 而言。
它的作用就是把“桥”的两端点联系起来,从而将这两点的电位直接进行比较。
B 、C 两点的电位相等时称作电桥平衡。
反之,称作电桥不平衡。
检流计是为了检查电桥是否平衡而设的,平衡时检流计无电流通过。
当电桥平衡时,B 和C 两点的电位相等,故有AC AB V V = CD BD V V = (1) 由于平衡时0=g I ,所以B 、C 间相当于断路,故有21I I = b X I I = (2) 所以 11R I R I X X = 22R I R I b b =可得 X b R R R R 21= (3) 或 b X R R R R 21=(4)这个关系式是由“电桥平衡”推出的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英文名称:实验课程编号:010202实验课程性质: __________ 实验课程属性: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教材及实验指导讲义(书)名称:<大学物理实验教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 54学时总学分实验学时实验学分应开实验学期:年级学期面对专业:先修课程:全院理工学门类本科各专业一、实验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一、课程的任务与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使学生在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处理数据几个方面得到训练,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基本方法、培养用实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严谨的作风与习惯。
教学基本要求(1) 实验理论的教学在课程中应占三分之一的份量。
实验理论包括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和技巧以及数据处理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获得较系统的知识。
(2) 很好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这些仪器和仪表测量基本物理量和导出量。
(3) 通过基础实验理论的学习和应用,牢固掌握几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牢固掌握误差计算和分析方法,本课程以使用标准误差为主;建立正确的有效数字概念,能正确表示观测结果和试验结果。
(4) 能正确运用作图法绘制实验曲线,表示某些实验结果。
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学观测和科学实验的全过程,要求能独立设计并完成比较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5) 能写出正确合理、有条不紊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要求三. 主要仪器设备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A、基础实验板块(27学时)实验一 测量误差及实验数据处理一、实验学时:4学时二、实验目的1、了解测量与误差的基本知识。
2、了解误差分析的基本知识。
3、掌握测量结果的误差估计和不确定度合成。
4、掌握测量结果的表示与数据处理方法。
三、主要内容1、测量误差——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测量结果的表示、有效数字、误差理论和不确定度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大学物理实验开课安排1.开课对象:按照每个小班20人左右计,完全学分制选课班级40个小班;2. 开设实验:1)基础实验3.3 扭摆法测定转动惯量2)基础实验3.10 示波器及音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3)基础实验3.11 用惠斯登电桥测中值电阻4)基础实验3.12 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5)基础实验3.20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6)基础实验3.22 用牛顿环测凸透镜的曲率半径7)基础实验3.23 霍尔效应法测定螺线管轴向磁感应强度分布8)综合性实验4.1 静态拉伸法测量钢丝的杨氏模量9)设计性实验5.5 电表的改装10)设计性实验5.6 测量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3. 开课时间、地点:绪论课大学物理实验:上课时间--第四周具体另行通知上课地点--惟义楼具体另行通知实验课第五周按课表安排的时间上课;地点:先骕楼理电学院物理实验室(一楼和三楼)详细安排见下表:星期一下午13:00~15:30大学物理实验老师安排星期一下午13:00~15:30大学物理实验学生安排学生分组方法:第1组 .乐建新#3班12级化学1班第2组陶向阳#3班12级化学1班第3组王公平#1班12级材料化学班第4组王琦#2班12级材料化学班第5组徐华兰#1班12级应用化学1班第6组徐华兰#2班12级应用化学1班第7组谢旻#1班12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第8组段正路#2班12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第9组熊小华#3班12级通信工程2班第10组徐学翔#2班12级通信工程2班星期一下午13:00~15:30实验课学生名单及分组安排星期一下午15:30~18:00大学物理实验老师安排星期一下午15:30~18:00大学物理实验学生安排学生分组方法:第1组陈艳#3班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第2组乐建新#2班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第3组郭琴#1班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第4组郭琴#3班12级通信工程2班星期一下午15:30~18:00实验课学生名单及分组安排星期三下午13:00~15:30大学物理实验老师安排星期三下午13:00~15:30大学物理实验学生安排学生分组方法:第1组.付国兰#1班12级通信工程1班第2组付国兰#3班12级通信工程1班第3组袁彩雷#1班12级化学2班第4组.王公平#2班11级生物科学2班第5组陈艳#1班12 级生物科学1班第6组胡利云#2班12级生物工程班第7组屈元举#2班12级生物技术班第8组袁彩雷#2班12级生物科学2班第9组程晏蓓#2班12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第10组胡娜#2班12级应用化学2班星期三下午13:00~15:30实验课学生名单及分组安排星期三下午15:30~18:00大学物理实验老师安排星期三下午15:30~18:00大学物理实验学生安排学生分组方法:第1组王公平#3班12级生物科学2班第2组高火贵#2班12级生物科学2班第3组付国兰#2班12级通信工程1班第4组乐建新#1班12级生物科学1班第5组陶向阳#2班12级生物科学1班第6组刘晓山#1班12级生物技术班第7组王琦#1班12级生物工程班第8组程晏蓓#1班12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第9组胡娜#1班12级应用化学2班星期三下午15:30~18:00实验课学生名单及分组安排星期五下午14:00~16:30大学物理实验老师安排星期五下午14:00~16:30大学物理实验学生安排1学生分组方法:第1组段正路#1班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3班第2组王琦#4班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3班第3组谢旻#2班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3班第4组高火贵#3班11级信息与计算科学第5组袁彩雷#4班11级信息与计算科学第6组刘晓山#2班11级信息与计算科第7组屈元举#1班11级信息与计算科学第8组郭琴#2班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第9组熊小华#1班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第10组徐学翔#3班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星期五下午14:00~16:30实验课学生名单及分组安排。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
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校目前每年上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生多达五千人,三十三万人时以上。
在创建高水平大学和高素质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我校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的宗旨,建立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按四个层次(四级物理实验)分别面向全校各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课。
每级物理实验的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四级物理实验分别对应着四个学期的物理实验教学。
一级物理实验(基础物理实验)必修一、教学目标及要求本级物理实验主要包含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测量方法与误差分析等知识领域,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等各个学科。
本级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的基础性、普及性实验,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本课程面向理、工、文、商等各专业学生开课。
二、实验教学安排及教学内容1.第3周、第4周:绪论(1)物理实验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2)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2.第4周:配合不确定与数据处理的实验实验1. 单摆的设计和研究,实验2. 时间测量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实验3.第5周---16周:学生按课表大循环做实验每周完成下列实验中的1个实验,每个实验4学时。
“示波器测量时间”、“用天平测量质量”、“直流电表和直流测量电路”、“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半导体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声速的测量”、“直线运动与碰撞”、“钢丝杨氏模量的测量”、“切变模量的测量”、“固体比热容的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度”、“交流电及整流滤波电路”、“测量螺线管的磁场”、“透镜参数的测量”、“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8学时)”、“干涉法测微小量”、“用密立根油滴实验测电子电荷”、“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4.第17周:考试按课表大循环学生自主设计完成一个实验,当场交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思维、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在物理学科以及其他理工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分析技巧。
2、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3、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涵盖以下内容:1、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实验方法的选择等。
2、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如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电流等。
3、力学实验:包括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等。
4、热学实验:研究热力学过程,如热传导、热辐射等。
5、电学实验:研究电路特性,如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等。
6、光学实验: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等规律。
7、现代物理实验:涉及量子力学、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领域。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实验原理、目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实验操作: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讨论与总结: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进行课堂汇报,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评估方式1、实验操作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
2、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实验报告的完整性、逻辑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度、思考深度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
六、课程安排本课程安排为12周,每周一次,每次2学时,共计24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第1周:课程介绍与实验安全教育。
2、第2-3周:基本物理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大学物理实验(2)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2)课程编码:1104070406英文名称:Physics Lab(2)学时:27学分:1适用专业:机电类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实验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参考教材:大学物理实验,天津大学出版社,朱献松,2007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工科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教学基本要求》而制定的。
二、大学物理实验(2)课程的具体安排三、本实验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物理课是一门实验科学,从实验中观察物理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物理学科的理论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认识来源于实践,物理实验科学研究是一切物理理论的源泉,是自然科学的根本,是工程技术的基础,同时,物理理论对实验又起着指导作用。
因此搞好实验教学对学生观察认识物理现象,加强对物理理论的知识理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一门实践课程。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1、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试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物理学原理、物理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解释。
2、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素质。
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怕困难,主动进取的探索精神;遵守操作规程,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德;以及在试验过程中同学间相互协作,共同探索的合作精神。
3、培养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
包括:自学能力――能够自行阅读试验教材或参考资料,正确理解实验内容,在实验前作好准备。
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借助材料和仪器说明书,正确调整和使用常用仪器。
思维判断能力――能够运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表达书写能力――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图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简单的设计能力――能够根据课题要求,确定根据课题要求,合理选择仪器,拟定具体的实验程序。
大学物理实验指导书(电子版)上海海运学院2010.05目录绪论┅┅┅┅┅┅┅┅┅┅┅┅┅┅┅┅┅┅┅┅┅┅┅┅┅ 3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7实验一.长度的测量┅┅┅┅┅┅┅┅┅┅┅┅┅┅┅┅┅┅┅9实验二.测量钢丝杨氏模量┅┅┅┅┅┅┅┅┅┅┅┅┅┅┅┅11实验三.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13实验四.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17实验五.线膨胀系数测定┅┅┅┅┅┅┅┅┅┅┅┅┅┅┅┅┅ 18实验六.常用电学仪器的使用┅┅┅┅┅┅┅┅┅┅┅┅┅┅- 19实验七.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22实验八.电位差计测电动势┅┅┅┅┅┅┅┅┅┅┅┅┅┅┅┅ 24实验九.电表改装┅┅┅┅┅┅┅┅┅┅┅┅┅┅┅┅┅┅┅┅26实验十.示波器的使用┅┅┅┅┅┅┅┅┅┅┅┅┅┅┅┅┅28实验十一.等厚干涉的应用┅┅┅┅┅┅┅┅┅┅┅┅┅┅ 31实验十二.用光栅测定光波的波长┅┅┅┅┅┅┅┅┅┅┅┅┅┅33实验十三.旋转液体物体特性测量┅┅┅┅┅┅┅┅┅┅┅┅┅┅34实验十四.波尔共振┅┅┅┅┅┅┅┅┅┅┅┅┅┅┅┅┅┅┅┅36实验十五.用梁的弯曲测量材料的杨氏模量┅┅┅┅┅┅┅┅┅┅38实验十六.仿真实验—偏振光的研究┅┅┅┅┅┅┅┅┅┅┅┅┅39实验十七.光纤传输技术┅┅┅┅┅┅┅┅┅┅┅┅┅┅┅┅┅┅42实验十八.激光全息照相┅┅┅┅┅┅┅┅┅┅┅┅┅┅┅┅┅┅44实验十九.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应用┅┅┅┅┅┅┅┅┅┅┅┅┅┅46实验二十.光拍法测量光速┅┅┅┅┅┅┅┅┅┅┅┅┅┅┅┅┅49实验二十一.光电效应┅┅┅┅┅┅┅┅┅┅┅┅┅┅┅┅┅┅┅52实验二十二.霍尔效应及其应用┅┅┅┅┅┅┅┅┅┅┅┅┅┅┅55实验二十三.荷质比实验┅┅┅┅┅┅┅┅┅┅┅┅┅┅┅┅┅┅58实验二十四.金属电子逸出功实验┅┅┅┅┅┅┅┅┅┅┅┅┅┅62实验二十五.声速测量┅┅┅┅┅┅┅┅┅┅┅┅┅┅┅┅┅┅┅66 实验二十六.夫兰克赫兹实验┅┅┅┅┅┅┅┅┅┅┅┅┅┅┅69 实验二十七.密立根油滴实验┅┅┅┅┅┅┅┅┅┅┅┅┅┅┅┅73 实验二十八.多量程直流电表的设计┅┅┅┅┅┅┅┅┅┅┅┅┅77绪论早在五十年代,我国物学家钱三强就指出:今天的科学技术发展可以概括为“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也就是说:科学和技术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一)一、课程简介《大学物理实验》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础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
它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方面有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为学生终生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必要基础。
该门课程是原国家教委设立的六门重点课程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和方法,得到实验技能的训练,从而初步了解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1)通过阅读实验教材和对照实物做实验前的准备。
(2)通过阅读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拟定合格的实验报告。
(4)通过拟定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科技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4、能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要求:1.能够完成预习,进行实验和撰写报告等主要实验程序。
2.能够调整常用实验装置,并基本掌握常用的操作技术。
例如:零位调整;水平、铅直调整;光路的共轴调整;消视差调节;逐次逼近调节。
3.了解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方法。
例如:比较、放大、转换等方法。
4.能够进行常用物理量的一般测量。
5.了解常用仪器的性能,并学会使用方法。
6.能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学习计算机仿真实验。
7.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数据的初步能力。
其中包括: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直接测量量的误差计算;数据处理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实验项目绪论目的、任务:使学生了解实验的要求,掌握实验数据测量、处理的有关理论。
基本要求:了解物理实验的要求,学习误差理论及有效数字处理,对本学期的实验内容做初步的了解,重点难点:误差理论,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及过程。
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
《大学物理实验3》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3英文名称: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 3课程编号:2218991001 / 2218991002/ 2218991003课程性质:课程类型:专业必修是否为独立设课的实验课:是适用专业:理工科学时与学分:总学时:54 总学分:1.5 实验学时:54 实验学分:1.5制定时间:2008年12月(修订)制订人:封玲、赵改清、刘英一、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大学物理实验3是在大学物理实验(1) 、(2)的基础上开设的实验项目,是涵盖物理学全面基础知识的设计类实验,让学生对物理学各大领域的基本问题进行针对性设计与探索, 采用计算机实测技术,从而准确地获取实验的动态信息,提高实验精度和掌握瞬变过程,便于学生把精力集中到真正钻研的物理问题上,提高工作时效。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中级科学能力,是物理类专业(含相关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为学生进入到近代物理实验和专业实验打下扎实科学实验基础。
本课程全部为设计性实验,注重基础性与先进性结合、适应性与系统性结合,采用计算机实测技术对各种信号进行监视、测量、记录和分析,在教师指导下,选择设计课题(包括在自行调研基础上自定课题),确定设计方案,实施完成并写出实验报告。
有独到见解的论文,由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化、修改,并建议发表。
通过本课程训练,提高并扩展学生实验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方式为主动探究学习方式, 初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能力、设计开发能力、科学论文的写作能力的中级科学能力。
每个实验对学生培养科学能力体系中科学能力点的对应,详见各实验教师依照学生确定的目的和相关要求所作教案,要求每个实验侧重一个科学能力点的针对性提高,并在学生实验报告的目的和实验分析栏目中有明确表述,教师给予等级评价。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环境:三、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实验内容四、教材、实验教材(指导书):《大学物理实验3讲义》,封玲、赵改清、刘英,2009年2月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1.平时成绩:平时所做的每一个实验均按设计性实验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见附件一;2.考核方式:期末完成一篇实验论文给出成绩,论文评分标准,见附件二;3.总评成绩计算办法:总评成绩=平时成绩×70% + 论文成绩×30%;4. 教案与实验报告一并存档一年。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一、引言1.1 实验目的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加深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1.2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熟悉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原理,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力学实验2.1 实验一:测定弹簧常数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定弹簧的常数。
实验原理:胡克定律实验步骤:(1)安装弹簧测力计,调整至零位。
(2)分别施加不同的力,记录测力计的读数。
(3)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常数。
2.2 实验二:测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实验目的: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实验步骤:(1)设置自由落体运动的起始点,测量高度。
(2)使用计时器记录物体落地的时间。
(3)根据位移时间公式计算加速度。
三、热学实验3.1 实验三:测定水的比热容实验目的:测定水的比热容。
实验原理:热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1)准备一定质量的水,测量初温。
(2)给水加热,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变化。
(3)根据热量守恒定律计算水的比热容。
3.2 实验四:测定气体的体积实验目的:测定气体的体积。
实验原理:玻意耳定律实验步骤:(1)准备一定量的气体,测量初始压强和体积。
(2)改变气体的压强,记录对应的体积变化。
(3)根据玻意耳定律计算气体的体积。
四、电磁学实验4.1 实验五:测定电阻的值实验目的:测定电阻的值。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2)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值。
(3)重复实验,求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4.2 实验六:测定电容的值实验目的:测定电容的值。
实验原理:电容的定义式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测量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2)根据电容的定义式计算电容的值。
(3)重复实验,求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六、光学实验6.1 实验七:测定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测定光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斯涅尔定律实验步骤:(1)准备光学元件,如棱镜,调整实验装置。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0 实验学时:48一、课程简介大学物理实验是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础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它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方面的基础实验内容,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它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将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本课程以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基本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常用测量仪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性运用能力进行严格的培养。
本课程分两学期进行,每学期24学时。
二、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实验教学目的:它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方面的基础实验内容,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现象及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
旨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将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实验教学要求:1. 掌握大学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知识。
2. 熟练掌握某些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常用的测量方法;正确选择与使用实验仪器,合理拟定实验程序和步骤;能准确完成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3. 培养学生严格、细致、实事求是、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态度。
4.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科学、合理地绘制实验图表的能力;科学规范地撰写实验报告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注:实验类型为选做和必做;实验类别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验证性、演示性等。
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8个必做实验计24学时,从19个选做实验中选择8个实验计24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