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之令狐文艳创作
- 格式:doc
- 大小:31.01 KB
- 文档页数:4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实验规程令狐文艳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
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
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砂石料结算清单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
2010年月日
砂石料结算清单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
2010年8 月 19日
砂石料结算清单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
2010年9月 1日
砂石料结算清单供砂人:沈文元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
2010年10月 11日
砂石料结算清单供砂人:祝书珍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
2010年10月 12日
花岗岩结算清单供料人: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
2010年11月 12日
砂石料结算清单供砂人:沈文元
杭州西期花园西期三期一标项目部2010年11月 25日。
单项选择题:令狐文艳1、每一生产厂家的砖到场后,按烧结砖万块、多孔砖万块、灰砂砖及粉煤灰砖10万块各为一验收批,抽样数量为1组。
( B )A:15 、5 B:15 、10 C:10 、5 D: 5 、10 2.、每一生产厂,每万块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一验收批,不足万按一批计。
( B )A: 5 ,5 B:1 ,1 C:10 ,10 D:15 ,153、烧结多孔砖一组样品的取样数量是块抗压,块备用。
( C )A: 5 ,5 B:10 ,2 C:10 ,5 D:5 ,24、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一组样品的取样数量是块。
( B )A: 3 B:5 C:10 D: 155. 烧结多孔砖、烧结普通砖、粉煤灰砂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墙体材料的样品抽取,应。
( D )A:从严要求,尽量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不合格的样品中抽取。
B:随机抽取,不得剔除外观质量不合格的样品,以保证样品客观性。
C:随机抽取,不得剔除尺寸偏差不合格的样品,以保证样品客观性。
D: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合格的样品中抽取。
6、水泥试验送检的检验项目(C)A 凝结时间、安定性流动度;B 强度、细度、初凝时间C 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7、下列哪几项指标不合格即为不合格水泥( B )A 细度、终凝时间、氧化镁;B 细度、终凝时间、强度C 细度、强度、混合物掺加量、初凝时间8、水泥进场复验合格后,当对水泥——————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C )A 有怀疑B 超过三个月C A或B任何一种情况9、水泥进场批号的确定除数量外,还有( B )A.同一厂家、等级、品种、批号B.A+连续进场C.A+断续进场10、水泥出厂后个月应复检( B )A 1个月B 3个月C 12个月D 24个月11、不宜用于制作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构件的水泥。
( B )A、普通硅酸盐水泥B、复合硅酸盐水泥C、矿渣硅酸盐水泥D、硅酸盐水泥12、水泥取样数量( C )A 不少于8 kg B不少于15 kg C 不少于12kg13、袋装水泥的重量(A)A 净含量50 kg B净含量60 kg C 净含量45 kg14、砼外加剂每一批号取样不少于( B )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一、含泥量测定(一)试验仪具1、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2、烘箱:能控温在105℃±5℃;3、标准筛:孔径0.075mm 及1.18mm 的方孔筛各一只;4、容器:深度大于250㎜。
5、其它:搪瓷盘、毛刷等。
(二)试样制备将所取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100g ,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三)试验方法步骤1、 称取试样500g ,倒入容器并注入洁净的水,充分搅和均匀,浸泡2h 。
2、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滤去小于0.075mm 的颗粒。
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4、用水淋洗存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 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0.075mm 的颗粒;然后将两筛上筛余的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搪瓷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m 1)。
(四)结果计算及要求1、砂的含泥量按式3-28计算,精确至0.1%。
(3-28) 式中 Qn ——砂的含泥量(%); m 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 ); m 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 )。
2、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3-66。
二、泥块含量测定(一)试验仪具1、天平:称量1kg (感量不大于0.1g );2、烘箱:控温在105℃±5℃;3、标准筛:孔径0.6mm 及1.18mm 的方孔筛各一只;4、容器:深度大于250㎜。
5、其它:搪瓷盘、毛刷等 (二)试样制备将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000g ,并置于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筛除小于1.18100010⨯-=m m m Q n㎜的颗粒,相等的两份备用。
砂石检测标准令狐文艳砂:规格: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粗 3.7~3.1;中:3.0~2.3;细:2.2~1.6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Ⅱ类(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砼)、Ⅲ类(<C30的砼及建筑砂浆)。
人工四分法缩分: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分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一、颗粒级配:(颗粒级配最少取样数量4.4kg)1、按规定取样后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度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9.5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分为大致相等的两分备用。
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套筛上,通过摇筛机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0.5g)为止。
3、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出的量,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处理。
(在每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如下量:4.75mm:770g; 2.36mm:543g; 1.18mm:384g;600um:274g; 300um:193g; 150um:137g)。
如果超过则应将刻粒级试样分成少于这级计算出的量,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之和作为刻号筛的筛余量。
(其余条款查阅GB/T14684-20016.3.2.4;6.3.3)。
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和600u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25g)。
二、含泥量:(最少取样数量4.4kg),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um的颗粒含量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烘干,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至相等的两分备用。
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0.1g。
检测参数标准化流程之南宫帮珍创作12参数名称粗集料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3名称解释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O.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及4.75㎜以上泥块颗粒含量.4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O.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及4.75㎜以上泥块颗粒含量..5仪具与资料(1)台秤:感量不年夜于称量的0.1%.(2)烘箱:能控温105℃±5℃.(3)标准筛:测泥含量时用孔径为 1.18㎜、0.075㎜的方孔筛各1只;测泥块含量时, 则用2.36㎜及4.75㎜的方孔筛各1只.(4)容器:容积约10L的桶或搪瓷盘.(5)浅盘、毛刷等.6 试验环境要求:温度、湿度无特殊要求.7试验工作法式及样品处理现场采样活委托送样→样品编号→取样品→试验员进行试验→进行原始数据记录处理→填写试验陈说→复核人复核签字→审核签字→批准签字→陈说盖章(归档)→客户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束→样品集中处理→进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填写试验记录→出具试验陈说→完毕8 把持过程试验准备按T0301方法取样, 将来样用四分法或分料器法缩分至表.T9310-1所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丧失并防止所含粘土块被压碎), 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 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表 T0310-1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所需试样最小质量9 试验步伐9.1含泥量试验步伐9.1.1称取试样1份(m0)装入容器内, 加水, 浸泡24h, 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或用毛刷洗刷), 使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 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及0.075㎜的套筛上, 滤去小于0.075㎜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 应注意防止年夜于0.075㎜的颗粒丧失.9.1.2再次加水于容器中, 重复上述步伐, 直到洗出的水清澈为止.9.1.3用水冲刷余留在筛上的细粒, 并将0.075㎜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内颗粒)来回摇动, 以充沛洗除小于0.075㎜的颗粒.而后将两只筛上余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 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冷却至室温后, 称取试样的质量(m1)9.2泥块含量试验步伐9.2.1取试样1份.9.2.2用4.75㎜筛将试样过筛, 称出筛去4.75㎜以下颗粒后的试样质量(m2)9.2.3将试样在容器中摊平, 加水使水面高出试样概况, 24h后将水放失落, 用手捻压泥块, 然后将试样放在2.36㎜筛上用水冲刷, 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9.2.4小心地取出2.36㎜筛上试样, 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量(m3).10 数据处理10.1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按式(T0310-1)计算, 精确至O.1%.Q n式中:Q n——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m0——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m1——试验后烘干试样质最(g).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越O.2%时, 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对沥青路面用集料, 此含泥量记为小于0.075㎜颗粒含量.10.2碎石或砾石中粘土泥块含请按式(T0310-2)计算.精确至0.1%.Q k—2)式中:Q k——碎石或砾石中粘土泥块含量(%);m2——4.75㎜筛筛余最(g);m3——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以两个试样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越0.1%时, 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第1章绪论令狐文艳一、名词解释地球科学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均变说灾变说将今论古二、填空题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及()等方面。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这句话的意思是(“”)。
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的思维方法。
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各种()。
三、问答题1.从总的方面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地质学研究中采取了哪些特殊的研究方法?2.研究地质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3.在地质学中又可分出哪些分支学科?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4.在应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进行地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怎样正确认识“均变说”与“灾变说”对地质发展演变过程的解释?6.《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7.学了“绪论”部分以后,你对地质学和地质工作有了哪些初步认识。
第1章绪论答案二、填空题1.地壳及与地壳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2.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层年代与地质发展历史;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力与地质作用;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3.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分析化验与模拟试验;综合解释。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第2章矿物一、名词解释克拉克值元素丰度矿物单质矿物化合物矿物类质同象同质多象晶质体晶面结晶习性条痕解理解理面断口硬度岩石火成岩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岩石的结构显晶质结构稳晶质结构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自形晶半自形晶它形晶岩石的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纹状构造块状构造枕状构造沉积岩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岩生物化学岩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成岩构造层理层面构造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交层理泥裂波痕假晶印模球度圆度分选性成熟度胶结物胶结类型变质岩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变余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碎裂构造二、是非题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1、某泥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2.1:4.0水灰,此为0.60,实测混凝土的表观密度2410 kg/cm3,求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
令狐文艳答设水泥用量为mc,则有ms=2.1mc mg=4.0mc mw=0.6mc 因为mc +ms+mg+mw=p,则有mc+2.1mc+4.0mc+0.6mc=2410故水泥用量为mc=313kg 砂子用量为ms=2.1mc=657kg 石子用量为mg=4.0mc=1252kg 水用量为mw=0.6mc =188kg2、某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为1:2.21:4.32,水灰比W/C=0.58。
每m3 混凝土水泥用量C=285千克。
现场实测砂的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2%,试求:(1)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2)每m3 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
施工配合比=1:2.21(1+3%):4.32(1+2%)=1:2.276:4.41(4分)2 1m3各种材料用量水泥C=285kg,砂S=285x2.276=649kg 石子G=285x4.41=1257kg水=285x0.58-285x2.21-3%-4.32x285-2%= 156.4kg (6分)2.某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为:水泥308kg,砂700kg,碎石1260kg,水128kg,其中砂的含水率为 4.2%,碎石含水率为1.6%。
试求:试验室配合比(以每m3混凝土各项材料用量表示)。
若用425号矿渣水泥(实测强度为45MPa),试问上述配合比能否达到200号混凝土的要求(A=0.46,B=0.52,σ。
=4.0MPa)?3.某工地采用425号水泥拌制卵石混凝土混合料,已知所用的水灰比为0.54,试求所拌制的混凝土的28天强度。
(注:卵石混凝土A=0.46,B=0.52).已知混凝土的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1︰4.3, W/C=0.54, 水泥密度为 3.1g/cm3, 砂表观密度为2.6g/cm3, 石子表观密度为 2.65g/cm3,试计算1m3的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用量。
建设用砂中含泥量与泥块含量的区别发表时间:2019-05-24T14:49:11.4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作者:胡北铭[导读] 泥块是块状的泥,这导致部分技术人员对建设用砂分析测试结果中这两个指标的关系产生误解、混淆,造成认知误区。
广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510080 摘要:建设用砂是基本的建筑材料之一。
泥与泥块是建设用砂中的有害物质,属限量指标。
这两个指标一字之差,容易混淆,造成认知误区。
过去使用的多是河砂,其含泥量较少,泥块含量更少,造成地质矿产技术人员认为含泥量包括泥块含量。
2018年以来,由于环保督察等原因,建设用砂供给减少,价格飞涨,非法开采山砂案件数量增加。
山砂含泥量、泥块含量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说明,厘清认识误区。
本文根据国家标准中两个概念的定义、测试方法,认为含泥量、泥块含量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指标,没有包含关系。
关键词:建设用砂;含泥量;泥块含量;区别1.前言建设用砂是常用的建筑材料。
泥与泥块是建设用砂中的有害物质,属限量指标。
从字面上看,泥块是块状的泥,这导致部分技术人员对建设用砂分析测试结果中这两个指标的关系产生误解、混淆,造成认知误区。
本文分析认知误区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中两个概念的定义、测试方法的不同,说明含泥量与泥块含量的区别。
2.问题的提出建设用砂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常用于混凝土中作细骨料,是基本的建筑材料之一。
一般认为,砂是粒径小于4.75mm的颗粒,包括天然砂与机制砂(人工砂),其中天然砂又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等。
建设用砂中泥、泥块属于有害物质。
泥会粘在砂颗粒表面,影响水泥与砂的结合,泥块会造成混凝土中存在局部脆弱部位,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等。
因此含泥量与泥块含量两个指标属于限量指标。
国家标准建设用砂最低要求为含泥量不超过5%,泥块含量不超过2%。
泥通常由粘土矿物组成,包括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属层状硅酸盐矿物。
商品混凝土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令狐文艳一、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及强度等级常识:“混凝土”可简写为“砼”。
预拌砼(也称商品砼)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砼拌合物。
预拌砼属于半成品。
砼等级划分是按砼的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分为若干个等级,即强度等级。
表示为符号C(“C”为砼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表示,普通砼划分为C10、C 15、C 20、C 25、C 30、C 35、C 40、C 45、C 50、C 55、C 60等。
二、商品砼的组成材料砼的组成材料一般为水泥、集料、水、矿物掺合料、化学外加剂。
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砼,会根据需要加入一些特殊材料。
它与其他商品一样,其性能是由它的原材料来实现的,只有控制好砼原材料的质量、合理利用原材料才能获得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的砼。
1、水泥水泥是砼中最重要原材料之一,也是决定砼性能的重要部分。
水泥的品种很多,有硅酸盐水泥(P.Ⅰ、P.Ⅱ)、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复合硅酸盐水泥(P.C)、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等。
它们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差别:一是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的差别。
例如:硅酸盐水泥,熟料中以硅酸盐矿物为主;硫铝酸盐水泥,熟料中则以无水硫铝酸钙矿物为主。
二是混合材料品种和掺量的差别。
例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是在硅酸盐水泥的基础上掺入少量的活性或非活性混合材,其掺量为6%~15%;矿渣硅酸盐水泥是在硅酸盐水泥的基础上掺入一定量的矿渣,其掺量为20%~70%;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是在硅酸盐水泥的基础上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其掺量为20%~40%。
由于组分上的不同,水泥的性能上也不同。
不同品种的水泥等级等级划分也不同,硅酸盐水泥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P.O 分为42.5、42.5R、52.5、52.5R, P.S 、P.F 、P.P 、P.C 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 。
检测参数尺度化过程之阳早格格创做1参数称呼细集料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2称呼阐明测定碎石或者砾石中小于O.075㎜的尘屑、淤泥战粘土的总含量及4.75㎜以上泥块颗粒含量.3脚段与适用范畴测定碎石或者砾石中小于O.075㎜的尘屑、淤泥战粘土的总含量及4.75㎜以上泥块颗粒含量..5仪具与资料(1)台秤:感量没有大于称量的0.1%.(2)烘箱:能控温105℃±5℃.(3)尺度筛:测泥含量时用孔径为1.18㎜、0.075㎜的圆孔筛各1只;测泥块含量时,则用2.36㎜及4.75㎜的圆孔筛各1只.(4)容器:容积约10L的桶或者搪瓷盘.(5)浅盘、毛刷等.6 考查环境央供:温度、干度无特殊央供.7考查处事步调及样品处置现场采样活委派收样→样品编号→与样品→考查员举止考查→举止本初数据记录处理→挖写考查报告→复核人复核签名→考查签名→接受签名→报告盖章(归档)→客户按典型央供举止与样→举止考查→考查中断→样品集结处理→举止本初记录数据的处理→挖写考查记录→出具考查报告→完成8 支配历程考查准备按T0301要领与样,将去样用四分法或者分料器法缩分至表.T9310-1所确定的量(注意预防细粉拾得并预防所含粘土块被压碎),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搞至恒沉,热却至室温后分成二份备用.表 T0310-1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考查所需试样最小品量9 考查步调9.1含泥量考查步调9.1.1称与试样1份(m0)拆进容器内,加火,浸泡24h,用脚正在火中淘洗颗粒(或者用毛刷洗刷),使尘屑、粘土与较细颗粒分启,并使之悬浮于火中;慢慢天将浑浊液倒进1.18㎜及0.075㎜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的颗粒.考查前筛子的二里应先用火干润,正在所有考查历程中,应注意预防大于0.075㎜的颗粒拾得.9.1.2再次加火于容器中,沉复上述步调,曲到洗出的火浑澈为止.9.1.3用火浑洗余留正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筛搁正在火中(使火里略下于筛内颗粒)去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的颗粒.而后将二只筛上余留的颗粒战容器中已经洗洁的试样一并拆进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搞至恒沉,与出热却至室温后,称与试样的品量(m1)9.2泥块含量考查步调9.2.1与试样1份.9.2.2用4.75㎜筛将试样过筛,称出筛去4.75㎜以下颗粒后的试样品量(m2)9.2.3将试样正在容器中摊仄,加火使火里超过试样表面,24h后将火搁掉,用脚捻压泥块,而后将试样搁正在2.36㎜筛上用火浑洗,曲至洗出的火浑澈为止.9.2.4留神底与出2.36㎜筛上试样,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搞至恒沉,与出热却至室温后称量(m3).10 数据处理10.1碎石或者砾石的含泥量按式(T0310-1)估计,透彻至O.1%.Q n式中:Q n——碎石或者砾石的含泥量(%);m0——考查前烘搞试样品量(g);m1——考查后烘搞试样量最(g).以二次考查的算术仄衡值动做测定值,二次截止的好值超出O.2%时,应沉新与样举止考查,对于沥青路里用集料,此含泥量记为小于0.075㎜颗粒含量.10.2碎石或者砾石中粘土泥块含请按式(T0310-2)估计.透彻至0.1%.Q k—2)式中:Q k——碎石或者砾石中粘土泥块含量(%);m2——4.75㎜筛筛余最(g);m3——考查后烘搞试样品量(g).以二个试样二次考查截止的算术仄衡值为测定值,二次截止的好值超出0.1%时,应沉新与样举止考查.11 报告。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一、总则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适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要求和检验。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天然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碎石:岩石破碎后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mm的含量。
石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针片状颗粒含量: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
平均粒径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例:5~10的石子:计算:5+10=15/2=7.5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二、砂的质量要求1、砂的细度模数μ注:1、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按公称直径630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其中的某一区。
2、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上表中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公称直径为5.00mm和0.630mm的累计筛余外,其余公称直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应不大于5%。
3、当天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使用。
4、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当采用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砂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建设用砂石与混凝土用砂石标准对比分析令狐文艳目前砂石标准实施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砂、石产品标准来实施,《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作为应用性规范来实施。
2、混凝土搅拌站和部分预制构件厂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来进行质量控制,而砂、石供应商则采用《建设用砂》(GB/T14684-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作为交货检验依据。
3、在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设计、施工、监理基本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一、《建设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1)人工砂① 《建筑用砂》② 《混凝土用砂石》《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① 《建筑用砂》② 《混凝土用砂石》《建筑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① 《建筑用砂》② 《混凝土用砂石》《建筑用砂》按技术要求将砂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砂分为三种情况。
《建筑用砂》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2、质量指标不一致1)规格等级① 《建筑用砂》② 《混凝土用砂石》《建筑用砂》将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未涉及特细砂的质量要求,而《混凝土用砂石》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
检测参数标准化流程
1
令狐文艳
2参数名称
粗集料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3名称解释
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O.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及4.75㎜以上泥块颗粒含量。
4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碎石或砾石中小于O.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及4.75㎜以上泥块颗粒含量。
5仪具与材料
(1)台秤: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
(2)烘箱:能控温105℃±5℃。
(3)标准筛:测泥含量时用孔径为 1.18㎜、0.075㎜的方孔筛各1只;测泥块含量时,则用2.36㎜及4.75㎜的方孔筛各1只。
(4)容器:容积约10L的桶或搪瓷盘。
(5)浅盘、毛刷等。
6 试验环境要求:
温度、湿度无特殊要求。
7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
7.1样品收发程序
现场采样活委托送样→样品编号→取样品→试验员进行试验→进行原始数据记录处理→填写试验报告→复核人复核签字→审核签字→批准签字→报告盖章(归档)→客户
7.2试验工作程序
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束→样品集中处理→进行原始记录数据的处理→填写试验记录→出具试验报告→完毕
8 操作过程
8.1试验准备
按T0301方法取样,将来样用四分法或分料器法缩分至表。
T9310-1所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防止所含粘土块被压碎),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表 T0310-1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所需试样最小质量
9 试验步骤
9.1含泥量试验步骤
9.1.1称取试样1份(m0)装入容器内,加水,浸泡24h,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或用毛刷洗刷),使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 1.18㎜及0.075㎜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
避免大于0.075㎜的颗粒丢失。
9.1.2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9.1.3用水冲洗余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的颗粒。
而后将两只筛上余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m1)
9.2泥块含量试验步骤
9.2.1取试样1份。
9.2.2用4.75㎜筛将试样过筛,称出筛去4.75㎜以下颗粒后的试样质量(m2)
9.2.3将试样在容器中摊平,加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24h后将水放掉,用手捻压泥块,然后将试样放在2.36㎜筛上用水冲洗,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9.2.4小心地取出 2.36㎜筛上试样,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量(m3)。
10 数据处理
10.1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按式(T0310-1)计算,精确至O.1%。
Q n=
01
100
m m
m
-
⨯
(T10310-1)
式中:Q n——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
m0——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
m1——试验后烘干试样质最(g)。
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O.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对沥青路面用集料,此含泥量记为小于0.075㎜颗粒含量。
10.2碎石或砾石中粘土泥块含请按式(T0310-2)计算.精确至0.1%。
Q k=
23
2
100
m m
m
-
⨯
(T0310—2)
式中:Q k——碎石或砾石中粘土泥块含量(%);
m2——4.75㎜筛筛余最(g);
m3——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以两个试样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1%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11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