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射频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6.38 MB
- 文档页数:4
射频测试基础知识
射频测试(RF)是一种用于测试和确认收发信号质量和可靠性的
测试方法。
该测试确认收发信号能够成功地从一个位置传播到另一个
位置,测试通常用于手机,无线路由器,低噪声放大器(LNA)和电缆
连接。
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检查和监测关键部件,从而确保收发信号被正确地接收和发送。
做射频测试的最重要的是,要对电讯认证或认可进行评估,并检
查收发信号与标准之间的兼容性。
传播和发射电台必须能够传播和接
收符合一定标准的信号,而不会影响邻近范围内的其他设备。
射频测
试可以确保收发设备合规操作,并确保电信设备不会对用户或周边环
境造成健康或安全的问题。
此外,射频测试还可以检测信号传播的物理特性,从而加强设备
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射频测试,可以进行范围测试,测试噪声,相
位扭曲度,失真,等人口等变量。
在一些情况下,射频测试还可以用
于检查元件的参数,如驱动放大器的额定输出功率,滤波器的带宽等
参数。
最后,射频测试通常用于调试设备,以便做出必要的调整,以确
保收发信号能正常运行。
如果收发信号不正常,可以通过检查射频测
试结果来确定问题,以改善信号的表现。
总之,射频测试是一种测试收发信号的重要方法,可以检测出电
讯认证的兼容性,以及电信设备对邻近范围内的其他设备的影响情况,可以检测物理特性,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以及调试错误的收发信
号以提高信号的性能。
射频通信基础知识科普,超通俗解释!一、电磁波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电流会产生磁场,变动的磁场则会产生电流。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
在低频的电振荡中,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其能量几乎全部返回原电路而没有能量辐射出去;在高频率的电振荡中,磁电互变甚快,能量不可能全部返回原振荡电路,于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一种辐射。
二、直射波类比:在桌球这项运动中,很多规律很像电磁波的规律。
假若直接撞击球中心打出去的时候假使没有任何阻挡,球将沿直线运行,好比直射波。
由发射天线沿直线到达接收点的无线电波,被称为直射波。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是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是一种理想传播条件。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可以认为是直射波传播,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
三、反射波类比:我们还以桌球运动为例,如果打出的球碰到的桌边,它就按照反射角等入射角的规律运行,好比反射波。
应用:在高速铁路无线覆盖选站的时候,要关注无线电波的入射角问题。
备选站址不能太远,否则入射角太大,进入车厢内的折射能力就减少,一般会选取离铁路100米左右的站址。
无线信号是通过地面或其他障碍物反射到达接收点的,称为反射波。
反射发生于地球表面、建筑物和墙壁表面。
反射波是在两种密度不同的传播媒介的分界面中才会发生,分界面媒质密度差越大,波的反射量越大,折射量越小。
波的入射角越小,反射量越小,折射量越大。
四、绕射波类比:再以桌球运动为例,假如在击球之后,母球和另一个球相切,根据力度和方向,它可以绕过视距内球,就很像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利的边缘阻挡时,无线电波绕过障碍物而传播的现象称为绕射。
绕射时,波的路径发生了改变或弯曲。
由阻挡表面产生的二次波散布于空间,甚至于阻挡体的背面。
手机射频技术和手机射频模块基础解读手机在向双模/多模发展的同时集成了越来越多的RF技术。
手机射频模块有哪些基本构成?它们又将如何集成?RF收发器,功率放大器,天线开关模块,前端模块,双工器,SAW滤波器……跟着本文,来一一认识手机射频技术和射频模块的关键元件们吧!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集成了越来越多的RF技术,比如支持LTE、TD-SCDMA、WCMDA、CDMA2000、HSDPA、EDGE、GPRS、GSM中多个标准的双模/多模手机,可实现VoIP、导航、自动支付、电视接收的Wi-Fi、GPS、RFID、NFC手机。
采用多种RF技术使手机的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
手机射频技术和手机射频模块基本构成3G手机射频部分由射频接收和射频发送两部分组成,其主要电路包括天线、无线开关、接收滤波、频率合成器、高频放大、接收本振、混频、中频、发射本振、功放控制、功放等。
总体来说,基本的手机射频部分中的关键元件主要包括RF收发器(Transceiver),功率放大器(PA),天线开关模块(ASM),前端模块(FEM),双工器,RF SAW滤波器及合成器等,如图所示。
下面将着重从三个基本部分开始介绍:图手机射频模块基本构成图手机射频模块功率放大器(PA)功率放大器(PA)用于将收发器输出的射频信号放大。
功率放大器领域是一个有门槛的独立的领域,也是手机里无法集成化的元件,同时这也是手机中最重要的元件,手机性能、占位面积、通话质量、手机强度、电池续航能力都由功率放大器决定。
功率放大器领域主要厂家是RFMD、Skyworks、TriQuint、Renesas、NXP、Avago、ANADIGICS。
现在,原本是PA企业合作伙伴的高通,也直接加入到PA市场中,将在2013年下半年推出以CMOS制程生产的PA,支持LTE-FDD、LTE-TDD、WCDMA、EV-DO、CDMA 1x、TD-SCDMA与GSM/EDGE七种模式,频谱将涵盖全球使用中的逾40个频段,以多频多模优势宣布进军PA产业。
手机射频工作原理
手机射频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发射接收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信号传输部分。
手机射频信号主要以电磁波的形式传输,传输的频率一般在800MHz至2.6GHz之间。
手机通过天线接
收到的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混频等处理后,得到基带信号。
接着是调制解调部分。
基带信号需要通过调制技术转换成射频信号才能传输出去。
手机一般采用调频(FM)和相移调制(PSK)
等调制方式,将基带信号转换成高频射频信号。
同时,在接收端,手机通过解调技术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成基带信号。
最后是发射接收部分。
手机通过发射天线将调制好的高频射频信号发射出去,同时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
在发射和接收过程中,手机还需要进行功率控制、频率同步、信道选择等操作。
手机射频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信号传输、调制解调、发射接收等过程实现无线通信。
同时,手机还通过天线、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等元件来实现信号的放大、选择和转换。
BTX培训文档手机射频基本原理及生产使用手册简介:本文对目前公司所做的GSM以及CDMA手机的射频部分原理做了简单介绍,着重于生产所用的校准终测软件的使用,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阅读本文的时候还可参考另外一篇《G+C项目产线使用手册》。
具体的CDMA错误代码还可参考《AMTS_Calibration_Error_Codes_and_Troubleshooting_7_U》一.GSM:1.基本通信架构示意图注:蓝色字体框仅起到标识作用,不代表实际器件;A.发射通路(TX)基带送过来的IQ信号进入收发芯片(MT6129)以后进行上变频,将基带信号调制到射频信号,MT6129将此射频信号送出,经过匹配进入PA(SKY77318),放大以后经过匹配到达天线开关(LMSP33AA_695),直接进入RF测试座——天线这一条道路,发射出去。
在发射通路中,由PA对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具体放大到多少,取决于APC的电平,APC是给PA提供偏置电压以控制其放大倍数的,由基带进行控制。
天线开关是对通路收发进行控制的器件,发射与接收通路不是同时打开的,由HB_LX以及LB_LX进行时序的控制,打开或者关闭发射以及接收通路。
B.接收通路(RX)天线接收到空间的GSM信号,通过RF测试座以后进入天线开关,经过匹配进入接收声表面滤波器(RX SAW),进行滤波并且分成差分信号以后,进入收发芯片(MT6129),进行解调,下变频以后形成接收IQ信号,送到基带进行下一步处理。
C.时钟电路GSM的参考时钟由一颗26MHz的晶振提供,26MHz信号进入收发芯片以后,会经由内部的buffer再送到基带。
3.ATE常用测试项的选择以及说明:在A TE项目中,会有如下界面:下面做个简单说明:在下半部分的图面里,是对配置文件的选择:Test Setup File Location(Setup file)――选择setup文件,这是最先进行选择的;会生成对应的database文件)Config File Location(CFG file)――选择配置文件;Calibration File Location(ini file)――选择校准用的初始化文件;Test Report Location――选择终测产生的log文件存放目录;Report Database Location――选择校准产生的log文件;Stop condition――建议勾选,这样一旦有某个项目校准失败,A TE就会停下来;Add Cal Status――必须勾选,否则校准标识位不会被写入;Fast Power Measurement――不要勾选,否则容易引起错误代码为206的问题;其他选项根据需要进行勾选;Band菜单:选择GSM900 Cal以及DCS Cal,表示进行这两个频段的校准;RX菜单:选择AFC Cal表示进行自动频率校准,选择Pathloss Calibration表示进行接收通路损耗分段补偿校准;TX菜单:选择SKY APCDC表示对PA的直流偏置电压进行校准,选择SKY(328/318)表示对PA类型进行选择,选择APC Check表示对基准信道的各个功率等级的发射功率进行检测;Battery/ADC菜单:选择ADC Cal/PSU Ctrl,表示对电源进行程控,并且进行电池校准;这两个菜单不需要进行勾选;勾选GSM900以及DCS表示会对这两个频段进行终测;4.经常出现的校准问题分析:AFC Calibration Fail = 501手机AFC(自动频率控制)校准失败。
1、射频RF (Radio Frequency )是指频率较高,可用于发射无线电频率,一般常指几十到几百兆赫的频段,即VHF-UHF 频段。
2、由传输系统引导向一定方向传输的电磁波称为导行波。
3、传输线的几何长度(l )与其上传输电信号的波长(λ)之比l /λ ,称为传输线的相对长度或者叫电长度。
只要线的几何长度l 与其传输电信号的波长λ可以比拟时(通常为十分之一左右或以上),即可视为长线4、)。
(相应公式dB .1-V 1V lg 20R L += RL= -20log Γ VSWR=min max V V =Γ-Γ+11 5、确定移动通信工作频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①电波传播特性;②环境噪声及干扰的影响;③服务区范围、地形和障碍物影响以及建筑物的渗透性能;④设备小型化;⑤与已经开发的频段的干扰协调和兼容性;⑥用户需求及应用的特点。
1.8GHz 频段安排如下:1710~1725MHz 移动台发 1805~1820MHz 基站发(共15MHz ) 1745~1755MHz 移动台发1840~1850MHz 基站发(共10MHz )1710~1785MHz 移动台发1805~1880MHz 基站发6、“多址”(Multi Access )是指在多信道共用系统中,终端用户选择通信对象的传输方式,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选择“频道”、“时隙”或“PN 码”等多种方式进行选址,它们分别对应地被称为“频分(Frequency Division )多址”、“时分(Time Division )多址”和“码分(Code Division )多址”。
简称FDMA, TDMA 和CDMA.7、Pt (dBm )=10lg 1mW W )(m Pt8、No= KT B (W ) No (dBw )=-174 dBm + 10lgB (G121,C114)9、当编码器每20ms 取样一次,线性预测声域分析抽头为8时,输出260bit ,此时编码速率为260/20=13Kbits/s ,即为全速率信道。
射频基础知识知识讲解第⼀部分射频基础知识⽬录第⼀章与移动通信相关的射频知识简介 (1)1.1 何谓射频 (1)1.1.1长线和分布参数的概念 (1)1.1.2射频传输线终端短路 (3)1.1.3射频传输线终端开路 (4)1.1.4射频传输线终端完全匹配 (4)1.1.5射频传输线终端不完全匹配 (5)1.1.6电压驻波分布 (5)1.1.7射频各种馈线 (6)1.1.8从低频的集中参数的谐振回路向射频圆柱形谐振腔过渡 (9) 1.2 ⽆线电频段和波段命名 (9)1.3 移动通信系统使⽤频段 (9)1.4 第⼀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 (12)1.5 第⼆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 (12)1.6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 (12)1.7 何谓“双⼯”⽅式?何谓“多址”⽅式 (12)1.8 发信功率及其单位换算 (13)1.9 接收机的热噪声功率电平 (13)1.10 接收机底噪及接收灵敏度 (13)1.11 电场强度、电压及功率电平的换算 (14)1.12 G⽹的全速率和半速率信道 (14)1.13 G⽹设计中选⽤哪个信道的发射功率作为参考功率 (15) 1.14 G⽹的传输时延,时间提前量和最⼤⼩区半径的限制 (15) 1.15 GPRS的基本概念 (15)1.16 EDGE的基本概念 (16)第⼆章天线 (16)2.1天线概述 (16)2.1.1天线 (16)2.1.2天线的起源和发展 (17)2.1.3天线在移动通信中的应⽤ (17)2.1.4⽆线电波 (17)2.1.5 ⽆线电波的频率与波长 (17)2.1.6偶极⼦ (18)2.1.7频率范围 (19)2.1.8天线如何控制⽆线辐射能量⾛向 (19)2.2天线的基本特性 (21)2.2.1增益 (21)2.2.2波瓣宽度 (22)2.2.3下倾⾓ (23)2.2.4前后⽐ (24)2.2.5阻抗 (24)2.2.6回波损耗 (25)2.2.7隔离度 (27)2.2.8极化 (29)2.2.9交调 (31)2.2.10天线参数在⽆线组⽹中的作⽤ (31)2.2.11通信⽅程式 (32)2.3.⽹络优化中天线 (33)2.3.1⽹络优化中天线的作⽤ (33)2.3.2天线分集技术 (34)2.3.3遥控电调电下倾天线 (1)第三章电波传播 (3)3.1 陆地移动通信中⽆线电波传播的主要特点 (3)3.2 快衰落遵循什么分布规律,基本特征和克服⽅法 (4)3.3 慢衰落遵循什么分布规律,基本特征及对⼯程设计参数的影响 (4) 3.4 什么是⾃由空间的传播模式 (5)3.5 2G系统的宏⼩区传播模式 (5)3.6 3G系统的宏⼩区传播模式 (6)3.7 微⼩区传播模式 (6)3.8 室内传播模式 (9)3.9 接收灵敏度、最低功率电平和⽆线覆盖区位置百分⽐的关系 (10) 3.10 全链路平衡和最⼤允许路径损耗 (11)第四章电磁⼲扰 (12)4.1 电磁兼容(EMC)与电磁⼲扰(EMI) (12)4.2 同频⼲扰和同频⼲扰保护⽐ (13)4.3 邻道⼲扰和邻道选择性 (14)4.4 发信机的(三阶)互调⼲扰辐射 (15)4.5 收信机的互调⼲扰响应 (15)4.6 收信机的杂散响应和强⼲扰阻塞 (15)4.7 dBc与dBm (16)4.8 宽带噪声电平及归⼀化噪声功率电平 (16)4.9 关于噪声增量和系统容量 (17)4.10 直放站对基站的噪声增量 (17)4.11 IS-95 CDMA 对 GSM 基站的⼲扰 (19)4.12 G⽹与PHS⽹的相互⼲扰 (20)4.13 3G系统电磁⼲扰 (22)4.14 PHS系统与3G系统之间的互⼲扰 (24)4.15 GSM系统与3G系统之间的互⼲扰 (25)第五章室内覆盖交流问题应答 (12)5.1、⽬前GSM室内覆盖⽆线直放站作信源站点数量达60%,WCDMA的建设中,此类站点太多将导致⽹络上⾏噪声被直放站抬⾼,请问怎么考虑?5.2、⾼层窗边的室内覆盖信号场强难以做到主导,⽽室内窗边将是数据业务需求的⾼发区域,室内窗边的⾼速速率如何保证?5.3、有⼚家建议室内覆盖不⽤⼲放,全⽤⽆源覆盖分布,我们如何考虑?5.4、室内覆盖中,HSDPA引⼊后,有何新要求?5.5、系统引⼊多载频对室内覆盖的影响?5.6、上、下⾏噪声受限如何考虑?5.7、室内覆盖时延分集增益。
射频基本知识目录1. 射频概述 (2)1.1 射频定义与特点 (3)1.2 射频应用领域 (4)1.3 射频技术发展历史 (5)2. 射频信号及其特性 (6)2.1 电磁波与射频波 (7)2.2 频率范围与波长 (8)2.3 电磁波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9)2.4 功率测量与单位 (10)2.5 幅度调制与相位调制 (12)3. 射频电路 (13)3.1 阻抗与反射系数 (14)3.2 匹配电路 (15)3.3 功率放大器 (16)3.4 滤波器与调谐电路 (17)3.5 衰减器与分频器 (19)4. 射频设备与系统 (20)4.1 信号源与检测器 (22)4.2 无线传输系统 (23)4.3 通信系统 (24)4.4 雷达系统 (25)4.5 测试与测量设备 (26)5. 射频技术应用案例 (28)5.1 5G 通信技术 (29)5.2 物联网应用 (30)6. 射频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31)1. 射频概述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RF)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无线电波的传输。
射频技术是通过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无线电波来传输信号的,这些信号用于各种通信应用,如无线广播、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和无线网络等。
在射频领域中,电磁波被用来承载信息,从简单的调幅(AM)广播到复杂的数字广播以及移动电话网络的高速数据传输,射频技术无处不在。
射频信号的特征可以从它们的波长和频率来描述,通常情况下,射频波的波长介于几厘米到几米之间,对应的频率范围从大约30 kHz 到300 GHz。
这个宽度频段使得射频技术可以涵盖从低频的无线电广播到高频的微波和无线宽带通信等多个应用领域。
射频系统通常包括调制和解调两个关键步骤,调制是将低频基带信号转换成高频的射频信号,使得信号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传播。
这个过程涉及将基带信号的特性(如幅度和频率)嵌入到一个更高的射频载波上。
解调则在接收端进行,是将射频信号转换回可识别的低频信号,以便于进一步处理。
●什么是RF?答:RF 即Radio frequency 射频,主要包括无线收发信机。
2. 当今世界的手机频率各是多少(CDMA,GSM、市话通、小灵通、模拟手机等)?答:EGSM RX: 925-960MHz, TX:880-915MHz;CDMA cellular(IS-95)RX: 869-894MHz, TX:824-849MHz。
3. 从事手机Rf工作没多久的新手,应怎样提高?答:首先应该对RF系统(如功能性)有个系统的认识,然后可以选择一些芯片组,研究一个它们之间的连通性(connectivities among them)。
● 4. RF仿真软件在手机设计调试中的作用是什么?答:其目的是在实施设计之前,让设计者对将要设计的产品有一些认识。
5. 在设计手机的PCB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基本原则是使EMC最小化。
6. 手机的硬件构成有RF/ABB/DBB/MCU/PMU,这里的ABB、DBB和PMU等各代表何意?答:ABB是Analog BaseBand,DBB是Ditital Baseband,MCU往往包括在DBB芯片中。
PMU是Power Management Unit,现在有的手机PMU和ABB在一个芯片上面。
将来这些芯片(RF,ABB,DBB,MCU,PMU)都会集成到一个芯片上以节省成本和体积。
7. DSP和MCU各自主要完成什么样的功能?二者有何区别?答:其实MCU和DSP都是处理器,理论上没有太大的不同。
但是在实际系统中,基于效率的考虑,一般是DSP处理各种算法,如信道编解码,加密等,而MCU处理信令和与大部分硬件外设(如LCD等)通信。
8. 刚开始从事RF前段设计的新手要注意些什么?答:首先,可以选择一个RF专题,比如PLL,并学习一些基本理论,然后开始设计一些简单电路,只有在调试中才能获得一些经验,有助加深理解。
9. 推荐RF仿真软件及其特点?答:Agilent ADS仿真软件作RF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