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诊断宫外孕中血清激素水平的临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263.92 KB
- 文档页数:2
文章编号:WHR2020094092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血清β HCG以及孕酮检测的价值分析陈苏艾江苏省连云港灌云仁济医院,江苏连云港 222200【摘 要】目的:研究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血清β HCG以及孕酮检测的价值。
方法:选取在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共收治的3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于本院体检的34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均行血清β HCG和孕酮联合检查,比较两组的血清β HCG和孕酮检测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β HCG(968.83±295.51)mIU/mL及孕酮的检测水平(4.91±2.12)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指标(1295.64±215.35)mIU/mL和(15.72±5.39)ng/mL(犘<0.05)。
结论:血清β HCG以及孕酮检测对异位妊娠患者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异位妊娠;血清β HCG;孕酮;早期诊断 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ectopicpregnancy,EP),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并且继续发育。
最常见的异位着床部位为输卵管,也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在卵巢、宫颈、腹腔等部位。
异位妊娠极易引起大出血,并发死亡。
异位妊娠的发生原因通常是因输卵管管腔或者周围部位存在炎症,管腔不通畅,受精卵难以通过输卵管在子宫腔着床[1 3]。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略,如果不能及时确诊治疗,将会给女性的身心和生育能力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甚至可能会因输卵管发生破裂,引发失血性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 5]。
所以及早确诊,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对异位妊娠患者意义重大。
研究发现,血清β HCG以及孕酮检测是诊断异位妊娠的可靠方法,为此,本院开展此次研究。
现将结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共收治的3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35岁,平均年龄(28.55±5.19)岁;停经时间34~63d,平均(46.21±5.25)d;其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19例。
我来给你谈谈关于“血清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问题。
血清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这是诊断早期妊娠的常用指标,也可用于异常妊娠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鉴别诊断,也叫作人类胎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英文缩写为HCG,hCG。
其临床意义如下:1. 血清HCG升高,在育龄妇女,最常见于早孕。
正常人受孕后,血中HCG含量即迅速增加,到孕60--80天到达最顶峰,峰值为10000--12000μg/L,随后逐渐下降,到孕160--180天时降到最低,但仍明显高于正常,此后又稍上升继续保持到分娩;双胎妊娠时,血清HCG比单胎增加一倍以上;宫外孕时,血清HCG那么低于同期正常妊娠值。
2. 假设早孕妇女血清HCG明显低值或连续监测呈下降趋势,那么预示先兆流产。
3. 实施人工流产手术后,假设血清HCG值仍明显高于正常或呈上升趋势,那么提示手术不彻底。
4. 对已排除妊娠的患者,测定血清HCG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妊娠性疾病,如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等。
HCG正常值列表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妇产科医生们所熟悉和最常使用的“妊娠试验〞激素。
它是由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组成。
但α-亚单位为垂体前叶激素所共有。
β-亚单位是HCG所特异的。
完整的HCG全部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
其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
现代认为HCG是由滋养层过渡型细胞和合体细胞产生的。
在妊娠的前8周增值很快,以维持妊娠。
在大约孕8周以后,HCG逐渐下降,直到大约20周到达相对稳定。
正常参考值:妊娠周数HCG〔IU/L〕0.2-1周5-501-2周50-5002-3周100-50003-4周500-100004-5周1000-500005-6周10000-1000006-8周15000-2000002-3月10000-100000建议遵医嘱检查,怀孕期间HCG值是变化的,HCG值对于孕妇很重要!HCG作用1. 鉴别正常与异常妊娠:妊娠期间HCG变化呈双峰曲线,根据正常的HCG浓度变化,假设第一次HCG在正常范围内,79%的人可妊娠足月,假设第一次HCG低于正常,92%妊娠失败。
血清β-hCG、孕酮及同型半胱氨酸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分析柴霖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7(10)23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β-h CG、孕酮及同型半胱氨酸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怀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为正常妊娠妇女,观察组为宫外孕患者。
观察2组患者血清β-h CG、孕酮及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单项指标诊断评估。
结果观察组血清β-h CG、孕酮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B型超声、血清β-h CG、孕酮及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诊断后,灵敏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价值均显著提高。
结论联合检测血清β-h CG、孕酮及同型半胱氨酸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144-145)
【作者】柴霖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20.5
【相关文献】
1.血清HCG、β-HCG和孕酮联合检测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价值
2.血清HCG、β-HCG和孕酮联合检测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3.血清孕酮、β-HCG及ALP水
平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4.阴道超声联合孕酮及血清β-HCG早期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分析5.血清β-Hcg、孕酮在宫外孕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HCGE2PCA125水平在异位妊娠与先兆流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摘要】异位妊娠和先兆流产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其鉴别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就血清HCG、E2和CA125水平在这两种情况的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价值分析。
通过对异位妊娠和先兆流产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及血清三种指标的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论指出血清HCG、E2和CA125水平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临床应用前景。
也对现有研究不足进行了探讨,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对异位妊娠和先兆流产的诊断准确性,从而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好的帮助。
【关键词】血清HCGE2PCA125水平、异位妊娠、先兆流产、鉴别诊断、临床特点、诊断应用、重要性、应用前景、研究不足、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异位妊娠和先兆流产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其中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输卵管、卵巢等,而先兆流产则是指在孕早期出现阴道流血或褐色分泌物,伴有下腹痛等症状。
这两种情况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会造成威胁,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血清HCG、E2和CA125作为常规的生化指标,在妊娠期间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HCG作为孕激素,在胚胎着床后会迅速上升,并且在异位妊娠中常出现异常增高或增长缓慢的现象;E2则在正常妊娠中是由胎盘产生的重要激素,而其水平异常波动可能会导致先兆流产;而CA125在卵巢癌等妇科疾病中有参考价值,对于鉴别诊断异位妊娠和先兆流产也有一定的帮助。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HCG、E2和CA125水平在异位妊娠和先兆流产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诊断手段,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这些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血清HCG、E2和CA125水平在异位妊娠与先兆流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早期诊断宫外孕中血清激素水平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4-08-04T16:19:11.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1期供稿作者:拉措李占福[导读] 在B超难以见到影像学改变之前,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水平就成为了妇产科医生早期诊断EP的主要手段。
拉措李占福
(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妇产科 817000)
【摘要】目的探讨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对异位妊娠(EP)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海西州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EP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50例宫内妊娠孕妇(B组)相比较,观察两组间停经7周内与7周后的β—HCG、P水平的差异。
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EP的β—HCG、P临界值。
结果停经7周内与7周后A组的β—HCG、P显著低于B组(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β—HCG,P的临界值分别为5321IU/L、47nmol/l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论 β—HCG与P对早期
诊断EP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早期诊断异位妊娠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160-02 异位妊娠(EP)俗称“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诊,近年来其发生率不断升高,有报道称,由于EP引起的妊娠相关性死亡可达91%,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EP非常重要。
目前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普及,EP的诊断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对于更早期的EP,在B超难以见到影像学改变之前,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水平就成为了妇产科医生早期诊断EP的主要手段。
本文对2008—2012年我院收治的50例E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同期50例宫内妊娠孕妇相比较,探讨血清β—HCG和P对早期诊断EP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2012年我院收治的50例EP患者(A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0.30±2.93)岁,停经5—9周,平均(7.36±1.02)周,其中7周内27例,7周后23例;均经过手术治疗证实为EP,其中输卵管壶腹部妊娠21例,间质部妊娠13例,输卵管峡部妊娠11例,伞端妊娠3例,卵巢妊娠2例。
选取同期50例宫内妊娠孕妇(B组),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0.42±3.45)岁,停经5—9周,平均(7.2±0.78)周,其中7周内29例,7周后21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方法
所有妇女均因停经超过30天来诊,血清β—HCG和P检查提示妊娠状态,经阴道彩色超声多普勒提示可见宫内妊娠声像或者是宫外包块声像。
排除药物或者其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1.3检测方法
抽取两组孕妇静脉血4毫升分置于非抗凝试管中。
使用德国罗氏公司生产的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即刻测定血清β—HCG和P。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材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ROC 曲线分析对数据进行灵敏度与特异度分析,确定EP的血清β—HCG、P的临界值(Youden指数最大的一点:Youden指数=灵敏度+特异度—
1)。
2 结果
2.1 异位妊娠患者血清激素水平
A组7周内与7周后的血清β—HCG和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A组7周内与7周后的血清β—HCG、P水平比较(x-±S)
2.3 ROC曲线分析结果
血清β—HCG、P的ROC曲线下面积(AUG)分别为0.984和0.901,经检验P值均小于0.001,血清β—HCG、P对EP的诊断准确度高,其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最大Youden指数见表3。
表3 ROC曲线确定β—HCG、P的临界值
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最大Youden指数β—HCG5321(U/L) 92 94 0.86
P 47(nmol/L) 66 98 0.64
3 讨论
3.1 妊娠期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酮
女性在怀孕后,全身的激素水平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当静子和卵子在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着床后,子宫的滋养层细胞就会分泌一种糖蛋白——β—HCG,它刺激卵巢黄体转变为妊娠黄体以分泌大量的P维持妊娠,同时它还能将血中的胆固醇或孕烯醇酮转变为P,促使妊娠黄体不退化,以维持胚囊的发育。
在整个妊娠过程中,这两种激素随着胚胎的发育而改变,其中,8周前β—HCG 与其同步逐渐上升,8周后β—HCG达到峰值而不再增长,而P依然逐渐升高,孕早期上升速度较慢,中期加快,至足月妊娠时达到高峰,两者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于胚胎的发育。
倘若两者之间出现异常,或者是规律发生明显的改变,都将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Cart RJ等认为,在妇女怀孕5周内,B超检查难以见到胚芽影像,尤其是当孕妇体内血清β—HCG>1500mIU/ml时,B超对妊娠的确诊率可以高达94.1%,而当孕妇体内血清β—HCG<1500mIU/ml时,B超对妊娠的确诊率就只有33.3%。
因此,妊娠期检测血清β—HCG和P的变化情况在诊断妊娠、衡量黄体功能和胚胎的发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发现,在EP的50例患者中,其妊娠体内的β—HCG与P改变明显失去了规律性,其中7周内与7周后的血清β—HCG和P水平相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
3.2 异位妊娠的血清β—人绒毛膜性腺激素与孕酮
在妊娠早期,EP的血清β—HCG与P的变化规律与正常妊娠有着重大的差别。
Rotas MA等认为正常妊娠时孕妇体内正常发育的绒毛可分泌产生大量的β—HCG,其48小时内浓度上升可超过60%,而当出现EP等非正常妊娠时,由于支持绒毛发育的局部血供比较差,因此,孕妇体内的血清β—HCG浓度在48小时的上升速度会低于50%。
Dart R等发现,正常宫内妊娠时孕妇体内的血清β—HCG水平成倍增长的时间大约为1.4—2.2天,而EP体内的血清β—HCG水平成倍增长的时间大约需要3—8天。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血清β—HCG与P测定对诊断包括EP在内的异常妊娠有重要价值。
Barnhart KT等认为,一般正常宫内早孕的孕妇在妊娠早期血清β—HCG水平大约每48小时可增加50%—66%,假如妊娠早期的孕妇血清β—HCG水平增长速度低于此,则考虑出现EP的可能性大。
研究显示,当妊娠早期的孕妇体内血清P>79.5nmol/L时,则正常宫内妊娠的可能性>98%,而当血清P<15nmol/L时,则出现宫内妊娠的可能性<0.16。
而对于诊断早期EP的血清P临界值的范围,Llias等综合了多项血清P值诊断EP的研究,发现目前国际上大多数人的研究都集中在当血清P临界值在31.8nmol/L范围左右,则诊断E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高。
本研究发现,50例EP患者7周内与7周后的血清P水平分别为:(23.78±13.73)nmol/L,(26.65±12.40)nmol/L,与国内学者所发现的临界范围相近似。
本研究提示当妊娠早期孕妇体内血清β—HCG增长速度在48小时内超过50%,或当孕妇体内血清β—HCG在5321U/L,或P水平保持在47nmol/L水平波动时,则需要高度怀疑孕妇出现EP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周应芳妇产科热点问题聚焦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67.
[2]李斌,杜炜杰.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癌抗原及子宫内膜厚度用于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759—762.
[3]Ccarr RJ,Evans P. Ectopic pregnancy[J]. Prin care,2000,27:1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