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宁市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历史沿革现今南宁古代属于百越之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统一中国后在岭南地区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当时的南宁属桂林郡。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岭南地区置郁林、苍梧、合浦、南海等郡,属郁林郡。
三国时代,为吴国辖地。
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朝廷置晋兴郡,为郡治所在地,南宁建制从此开始,至今已有1690多年历史。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置宣化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南晋州。
唐贞观六年(632年),更名为邕州,设邕州都督府,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
“邕”字来自唐《元和郡县志》“因州西南邕溪水为名”的记述。
唐咸通三年(862年),岭南分东西二道,邕州府所在地为岭南西道的治所,自此南宁成为中国南方重镇。
宋代,地名仍为邕州。
元十六年(1279年),设邕州路总管府。
元泰定元年(1324年),中央政府为取南疆安宁之意而将邕州路改名为南宁路,南宁由此得名。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置南宁府。
清初,实行省、府、州、县四级政权制度,南宁府为广西省所辖。
民国元年(1912年),南宁成为广西省会至1936年。
民国十八年(1929年),曾设南宁市。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0月,南宁又成为省会。
1949年12月南宁解放。
1950年成为广西省辖市,并由毛泽东同志亲自提议确定为广西省会。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为自治区首府。
南宁是全区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全区最大城市。
地理自然环境南宁市行政区位于广西中南部,东经107°19′~109°38′,北纬22°12′~24°02′之间。
最高的大明山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
大部分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丰富,夏湿冬干,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年均气温21.7℃,年均降雨量1300多毫米,全年无霜期345~360天,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的美誉。
南宁市城区地处广西四大盆地之一的南宁盆地,平均海拔70多米,最高处496米。
南宁市概况Overview of Nanning南宁,简称“邕”,别称:绿城、邕城。
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年平均气温在21.6℃。
市辖区6城区6县。
全市国土面积2211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即六城区)面积6476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约700万,其中市区人口约300万。
Nanning is a city full of sunshine and rainfall ,lack of frost and snow ,with 21.6℃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which is named for short as “Yong”,also called Green City or Yong City. Including 6 urban towns and 6 counties, Nanning covers 22112 square kilometers, among them downtown (6 urban towns) take up 6476 square kilometers. With a population of 7 million, the downtown population comes about 3 million.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信息的中心。
位于广西的西南部,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
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拥有沿海城市待遇和税收等多项优惠待遇。
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并每年举办一次,使南宁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际,南宁市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区域和外商投资的新热点。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Nanning become an important hub who connects southeast coastal with southwest inland and not only act as a key provincial capital in west area,as the capital of Guangxi it also stand as the centra of whole region`s politics、economy、culture、technology、education、finance and information. After all , as the core city of National economic zone ——Beibuwan economic zoneconstruction,Nanning gains the treatment of coastal city and a lot of preferential treatment such as revenue and so on. Since 2004, the “CAEXPO” having been host future in Nanning once a year, that makes it become one of the opening up frontline cities in China.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Asian free trade region, Nanning has the geography advantage of connecting east and west, south and north,so it is a new region of China economy rapid development and a new point that attracting foreign investment.南宁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全市绿化覆盖率近40%,被形容为“半城绿树半城楼”。
南宁冷知识
1.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它位于广西西南部,背靠桂中丘陵,面向北部湾。
2. 南宁被誉为"绿城",拥有大量公园和绿地,城市绿化率高达41.5%。
其中,青秀山风景区是著名的市内山地公园。
3. 南宁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西汉时期的邕州郡治所在地。
南宁有数百座古迹和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是邕州古城遗址和大明王朝皇陵。
4. 南宁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人杰出桂林"的说法。
这里曾孕育了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思想家黄宗羲等历史名人。
5. 南宁是广西的经济中心,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门户城市。
这里汇聚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
6. 南宁是中国南方重要的芒果之乡,每年5-7月是芒果上市的旺季。
南宁芒果远销海内外,素有"王者之果"的美誉。
7. 南宁民间艺术独树一帜,有"三绝":邕窑陶瓷、武鸣银丝球和平乐银饰,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南宁的冷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项目建议书范文锦集6篇项目建议书篇1第一章项目概况:南宁市基本概况:南宁(壮文:namzningz),简称邕,古称邕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华南地区特大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和贸易中心。
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位于广西中部偏南,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南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令南宁满城皆绿,四季常青,长久以来南宁形成了“青山环城、碧水绕城、绿树融城”的城市风格。
市辖区: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西乡塘区,其中下辖高新经济开发区、东盟经济开发区、五象新区、横县、隆安县、武鸣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
1.1 项目背景:项目所属养老行业,包括:项目名称(南宁养老项目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项目承办单位(南宁养老项目集团公司);项目主管部门;项目拟建地区、地点;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编制编写)的单位和法人代表;可行性研究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拟建理由与重要性,项目进展概况及工作准备等)。
1.2 (养老)可行性研究结论:对养老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项目综合评价等都应得出明确的可行性研究结论。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4 存在问题及建议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南宁养老)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国家政策或养老行业发展规划;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2.2 项目发展概况:南宁养老项目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
如:调查研究、试制试验、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撰写与审批过程、厂址初选工作以及筹办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2.3 投资的必要性:从企业本身(南宁养老项目集团公司)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
南宁城市分析报告一、南宁市概况南宁简称邕,古称邕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是红豆的故乡,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古城,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
居住着壮、苗、瑶等36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703万,其中市区人口274.55万人。
南宁别称绿城,凤凰城,五象城,分别因城市内有凤凰岭,五象岭而得名。
是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华南地区特大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和贸易中心。
市辖区: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西乡塘区,其中下辖高新经济开发区、东盟经济开发区、五象新区、横县、隆安县、武鸣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
城市面积市区(即六城区)面积647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70多平方公里。
二、人口情况截至2012年末,南宁市户籍总数2180344户,总人口7134979人,比上年增加20100人,增长0.28%。
其中市辖区人口2745458人,增加17277人,增长0.63%;非农业人口1392528人,减少3276人。
[15] 全市户籍人口713.50万人,比上年增加2.01万人,增长0.28%,其中市区人口274.55万人,增加1.73万人,增长0.63%。
据计生委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06‰,比上年增加1.08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 4.99‰,比上年增加 1.3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07‰,比上年下降0.26个千分点。
三、经济状况2011年南宁全市生产总值(GDP)2211.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5%。
2011年南宁全部工业总产值首破2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破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破1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360亿元,物价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2503.6亿元,增长12.3%,比全区增速高1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速高4.5个百分点,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广西南宁重大事件编年表一、南宁的历史与地理概况在探讨广西南宁的重大事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南宁的历史与地理概况。
南宁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下面是南宁市的历史与地理概况:1.历史概况:–南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14年左右,当时为交趾国(即现在的越南)的一部分。
–公元214年,交趾国被东汉朝吞并,南宁成为交趾郡的一部分。
–1949年,南宁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
2.地理概况:–南宁市位于广西中部偏南的位置,地理坐标为北纬22°18′至24°41′,东经107°40′至109°23′。
–南宁地势平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二、广西南宁重大事件编年表下面是广西南宁的重大事件编年表,涵盖了南宁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
1. 政治事件1.1. 建市自治•1949年10月1日,南宁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建市自治。
1.2. 政治发展•1956年,南宁市行政区划调整,建立了新的市辖区体制。
•1970年至1971年,南宁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整风运动。
2. 经济事件2.1. 经济改革与开放•1978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南宁市积极响应,推动了经济发展。
•1984年,南宁市成为中国批准的14个沿海经济开发城市之一。
2.2.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1990年代,南宁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与发展水平。
•2009年,南宁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2.3.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2010年,南宁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本地产业发展,特别是加强了对跨境贸易与东盟合作的支持。
3. 文化与社会事件3.1. 文化交流与旅游发展•1996年,南宁市与越南交趾省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与旅游发展。
•2004年,南宁市举办了中国东盟旅游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DOI :10.15913/ki.kjycx.2024.07.005基于Landsat8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分析研究——以南宁市城区为例*苏相琴1,张 迅2,黄禧亮1,潘泳羽3(1.广西开放大学(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遥感院,广西 南宁 530000;3.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0)摘 要:地表温度是评估城市热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反映城市热岛效应的程度和空间分布。
以南宁市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8卫星遥感数据,通过热红外辐射到同温黑体辐射定标,从而获得城市地表温度分布图,快速分析南宁市的地表温度差异。
结合南宁市城区的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结果,通过横向对比分析,揭示出南宁市各城区地表温度的分布特点,评估城市热岛效应的程度,为城市热环境研究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Landsat8遥感影像;NDVI ;DEM ;地表温度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7-0021-04——————————————————————————*[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RSEI 模型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与评估研究”(编号:2021KY1922)城镇化的推进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例如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能源污染等,特别是城市气候特征中的“热岛效应”,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地表温度(LST )是衡量地球表面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物理指标[1],是地球系统水量和能量平衡的重要因素,在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和灾害预防、天气预报、城市建设等领域有着重大意义[2-4]。
因此,获取精确的地表温度对于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数据在地表温度反演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热红外波段也是进行地表温度反演的重要研究对象[5]。
南宁概况【地理位置】南宁,一座历史悠久,风情独特的南国绿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和信息中心。
南宁历经1680多年的风雨沧桑,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发展成为一座清新灵秀、洋溢现代化气息的新兴都市。
南宁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链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各省区唯一沿海的省会城市,更是中国走向东盟的前沿城市。
【建置沿革、行政区划、人口】南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边陲重镇和著名商埠,是历代州、郡、府和省会驻地,南宁建制从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始,距今已有1680多年。
唐贞观八年(634),南晋更名为邕州,设邕州下都督府,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
全市土地面积2211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799平方公里,辖兴宁区、新城区、城北区、江南区、永新区五个城区和邕宁县、武鸣县、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七个县(2003年6月27日南宁市正式接管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五个县,南宁市辖县数由原来的两个县增加为七个县)。
2004年,全市户籍人口648.85万人,市区人口150.06万人。
南宁是壮乡的一支古老歌谣,全市聚居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
【自然资源】南宁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中草药资源。
南宁地处岭南有色金属地带,已勘查发现的有锰、锌、铅、金、银、煤、石英砂、水晶、重晶石、白云石,花岗岩等41种,为全国已知矿种的三分之一。
南宁是广西的产粮区和经济作物基地,盛产水稻、玉米、甘蔗、木薯、花生、豆类、麻类、茶叶等农副土特产品;还盛产香蕉、菠萝、芒果、荔枝、扁桃、龙眼等 40多种亚热带水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中草药资源丰富,有砂仁、淮山、半夏、茯苓、银花、田七、桂皮等 300多种。
【旅游资源】南宁市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以南宁为中心的桂南旅游是广西三大旅游区之一,优美的绿城风貌,迷人的中越边境风光、浓郁的壮乡民俗风情、壮丽的南国边关以及扬美古风、青山塔影、明山锦绣、望仙怀古、伊岭神宫、九龙系珠、南湖情韵、龙虎猴趣、凤江绿野、邕江春泛等十大景观,构成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
南宁(英语:Nanning City 拼音:Nánníng Shì)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
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极端最低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40.4℃。
年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
南宁,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
到2002年底,城市空气质量位于国内省会城市前列,南宁市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8.78%和9.51平方米。
南宁位于广西的西南部,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
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拥有沿海城市待遇和税收等多项优惠待遇。
南宁的“六张城市名片[1]”分别是:“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绿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美丽的景观天赋,独特的区位优势,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规划理念加上市民的创造和热情,打造出了南宁快速崛起、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张独特名片。
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是南宁的地缘优势,也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与中国绿城这两张名片使南宁人文景观魅力四射。
这六张名片在南宁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过程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让南宁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蓝图愈加清晰可鉴。
另外,南宁被海内外誉为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黄金走廊”,这也代表了国际社会对南宁的国际地位的认可,以及体现了南宁在中国的发展建设中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
南宁概况南宁,古称邕州,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具有1680多年的历史。
南宁市辖六城区和六个县,总面积2.21万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即六城区)面积6476平方公里,城市建城区面积225平方公里。
南宁居住着壮、汉、苗、瑶等36个民族,全市总人口为711万,其中市区人口3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412万,各族人民和谐共处。
南宁市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宜人,阳光充沛,物产丰富,年平均气温在21.7度左右。
南宁常年绿意盎然,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22%,城市绿化覆盖率41.35%,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17%,地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是中国西部最宜人居住的“中国绿城”。
曾荣获“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十佳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2012年养生休闲之都”等称号。
南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居广西前列,是广西区域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中心。
农业生产已形成以粮食为基础,菜、果、蔗为龙头,种、养、加工并举的高产、高效、优质的城郊型农业格局;工业经济突出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推动作用,高新技术应用广泛,形成以制糖、造纸、机械、化工、建材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三产发展势头强劲,已形成以商贸、餐饮、房地产等为支柱,金融、通信、旅游、会展、仓储、服务等为新支撑点的服务体系。
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
从2004年起南宁市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是中国与东盟双向交流的重要枢纽城市和前沿城市,占据着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的制高点,形成了南宁城市和广西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南宁还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打造一个和谐开放、互动发展、高端引领的城市创新体系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战略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广西南宁市市情介绍目录第一章广西南宁市基础资料 (4)一、地理位置 (4)二、交通状况 (4)1、航空 (4)2、铁路 (4)3、公路 (4)4、水运 (5)5、城市交通 (5)三、自然条件 (5)1、地形地貌 (5)2、水系水文 (6)3、气候 (6)4、资源 (6)四:历史沿革及区划 (8)1、历史沿革 (8)2、行政区划 (9)五:人口名族 (9)1、人口 (9)2、名族 (9)六:宗教信仰 (9)七:社会经济 (9)八:城市规划 (10)1、概况 (10)2、国务院关于南宁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10)3、《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分区规划》 (12)4、《沙井分区规划》 (12)5、《住房建设规划》 (12)6、《五象新区玉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5)7、《江西镇扬美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 (15)8、《南宁市出租车停靠站规划》 (16)9、《南宁市传统村庄建筑风貌研究》 (16)10、《南宁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研究》 (16)第二章西乡塘区基本概况及部分规划项目介绍 (17)一、西乡塘区基本概况 (17)1、地理区位 (17)2、行政区划 (17)3、社会经济及发展状况 (17)4、教育科研 (19)5、功能定位 (19)6、“十二五”规划建设战略部署目标 (19)二、部分规划项目介绍 (19)1、旧城改造的背景及历程 (19)2、南宁市南棉商业街旧城改造 (20)3、南宁市西乡塘区城中村改造 (20)4、陈村风貌建设 (20)第一章广西南宁市基础资料一、地理位置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介于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3′~23°32′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08°22′,北纬22°48′。
土地面积2211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6479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190平方公里。
南宁市发展简介一、南宁市概况南宁市,简称“南”,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会。
地处中国华南地区,是广西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南宁市地处北纬22°48′至25°48′,东经107°36′至110°48′之间,总面积约为22,192.77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上,南宁市辖8个市辖区和5个县级市,总人口约为770万人。
二、南宁市的发展历程1.建市起源南宁市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214年的三国时期。
在南宁市区范围内,现已发现许多考古遗址和古墓,这些遗址和墓葬所出土的文物,充分展示了南宁地区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
2.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南宁成为广西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南宁市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目前,南宁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3.城市建设的进步近年来,南宁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城项目等重大活动和项目,提升了南宁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南宁市积极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加大绿化和生态建设力度,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三、南宁市的经济发展南宁市的经济发展迅速,是广西的经济中心。
当前,南宁市主要依靠以下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1.电子信息产业南宁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
南宁市建设了多个高新技术园区和产业园区,吸引了很多知名企业进驻,并且与国内外的大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了南宁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2.汽车制造业南宁市的汽车制造业是南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南宁市建设了汽车产业园区,吸引了一批汽车制造企业进驻。
目前,南宁市已经形成了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和汽车销售等一体化的产业链。
南宁市江南区地质概况江南区人民政府驻江南街道壮锦大道19号。
东邻良庆区,南连防城港市上思县,西接崇左市扶绥县,北与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隔邕江相望。
本文通过总结南宁市江南区地质概况,为今后江南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标签:南宁市江南地区地址概况南宁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城区地处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2′~23°06′之间,南北方向长约101km,东西方向宽约110km。
其中,南宁市区位于南宁盆地的中西部,四周为低山丘陵(标高一般200米~400米)围绕。
其中,南宁江南区位于南宁市区西南部,邕江南岸,介于北纬22°20′~22°53′、东经107°56′15″~108°22′30′之间。
东西最大距离3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8.32千米。
江南区人民政府驻江南街道壮锦大道19号。
东邻良庆区,南连防城港市上思县,西接崇左市扶绥县,北与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隔邕江相望。
本文通过总结南宁市江南区地质概况,为今后江南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1区域地貌特征江南区境内地处南亚热带,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阶地平原、台地和河谷平原。
山地位于西南部的苏圩镇、吴圩镇、延安镇,为十万大山余脉。
苏圩镇与扶绥县交界的凤凰山,海拔648米,为南宁盆地边缘最高点。
丘陵位于西南部的苏圩镇、吴圩镇、延安镇。
阶地平原位于北部和东北部,是邕江河道变迁而成的冲积平原,海拔73~140米不等。
河谷平原位于南部的吴圩镇、苏圩镇,海拔70~80米。
南宁在地质历史发展中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喜山期三个发展阶段,沉积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古近系和第四系地层。
区内断裂构造在盆地边缘比较发育,按走向划分,有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走向三组,其中以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其次为北西向断裂。
主要断裂有韦村-西乡塘断裂和老桥断裂。
南宁市概况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中国绿城——南宁来旅游。
我是大家的导游小X,驾车的是李师傅,大家在南宁旅游期间将由我和李师傅全程为大家服务。
下面我先给大家介绍南宁市的概况。
南宁简称“邕”,别称“邕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南宁位于广西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处于南宁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
南宁市现辖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6个城区和武鸣、横、宾阳、上林、马山、隆安共6个县,全市行政区域面积2.21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将近6500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660多万,其中市区人口270多万。
聚居着30多个民族,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具有南方风情和沿海开放城市特点的首府城市。
南宁历史悠久,古属百越领地。
东晋大兴元年置大兴郡,南宁为郡治所在地,南宁建制从此开始,至今已有1696年历史。
唐贞观八年,唐太宗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
元朝泰定元年,中央政府为取“南疆安宁”之意而定名为“南宁”,南宁由此得名。
新中国成立后,南宁被确定为广西省省会,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为自治区首府。
南宁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四季花常开、树常绿,绿在城中,城在绿中,半城绿树半城楼,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绽放”的景象。
享有“中国绿城”的美誉。
南宁市市树是扁桃树,市花为朱瑾花。
南宁具有沿海、沿边和沿江的地缘优势,拥有发达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立体交通网络。
南宁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是广西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北连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南接国家旅游度假区北海银滩。
著名旅游景区有:青秀山风景区、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大明山、伊岭岩、龙虎山、昆仑关等。
南宁旅游突出“绿城美、壮乡情、南国风”的特点。
南宁汇集了国内外许多地区的菜系佳肴和各式风味小吃,富有地方特色的代表饮食老友粉、柠檬鸭等。
1998年南宁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1999年以来南宁市成功举办了16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被誉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自2004年起,南宁市被指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举办地,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
进入2009年,一项新的大型环保生态工程——打造“中国水城”,南宁市将通过三期工程至2020建成一座“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水生态城市。
南宁市拥有六张亮丽的名片,分别是中国绿城、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北部湾核心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
南宁市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欢迎着来自八方的客人。
南宁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欢迎着来自八方的客人,欢迎到南宁来做客,希望大家在南宁玩得开心、吃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