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02-组织环境的层次类型
- 格式:pdf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6
简答题1.简述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2.简述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的关系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关系:两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
(1)管理活动的范围更广,它不仅贯穿于作业活动的始终,而且包括作业活动之前的调研、作业活动之后的经验教训总结等。
(2)管理活动比作业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作业活动一般是自己负责自己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即可。
而管理活动中,不仅管理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作业人员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
(3)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管理活动而非作业活动。
如果管理者参与作业工作,可以促进与下属的沟通和理解。
3.简述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简单地说,管理者是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是管理活动的筹划者、执行者。
离开了管理者,也就不存在管理。
管理者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成败兴衰。
4.简述管理者的分类(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是指对整个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基层管理者又称一线管理者,是管理作业人员的管理者。
(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综合管理者是指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全部活动的管理者;专业管理是指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职能)的管理者。
5.简述管理学的概念及特点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对千百年来人类管理经验、智慧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人们学习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单项选择题1、从空间上看,组织环境是个多层次的集合。
下列不属于第三层次的是()。
A.国家的政策法规B.社会经济C.社会政治D.地区环境【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织环境的层次性。
从空间上看,组织环境是个多层次的集合。
第三层次是整个国家的政策法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国情特点、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等。
地区环境属于第二层次。
参见教材P79。
2、下列选项中,属于简单和稳定环境的有()。
A.标准挂衣架制造商B.保险公司C.唱片公司D.计算机软件公司【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织环境的特点。
简单和稳定的环境,如标准挂衣架制造商、容器制造商、啤酒经销商;保险公司属于复杂和稳定的环境;唱片公司属于简单和动态的环境;计算机软件公司属于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参见教材P79-80。
3、下列组织环境中,处于复杂和动态环境的是()。
A.电子行业B.唱片公司C.玩具制造商D.时装加工厂【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织环境的特点。
复杂和动态的环境,其不确定性最高,对组织管理者的挑战最大。
如电子行业、计算机软件公司就处于这种最难对付的环境中,选项BCD都属于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参见教材P80。
4、一般环境分析中的政治因素不包括()。
A.社会制度B.政治形势C.政府的方针政策D.产业布局【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一般环境分析。
政治因素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
包括国家社会制度、政治形势、国际关系、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和法令等。
产业布局属于经济因素。
参见教材P81。
5、按组织的成长过程,内部环境分析的阶段不包括()。
A.组织成长阶段分析B.组织历史分析C.组织发展分析D.组织现状分析【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内部环境分析。
按组织的成长过程,内部环境分析分为组织成长阶段分析、组织历史分析和组织现状分析等。
第三章计划第一节计划的构成与作用一、计划的概念与特点计划是组织策划与安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方案的一种活动。
计划的基本特点(一)目的性:有明确目的和目标(二)主导性: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三)普遍性:一切有组织的活动都必须有计划(四)效果性:计划质量、成本令人满意(见下图)(五)可行性一项可行计划至少应满足:1、不与国家法律抵触,不严重损害公共利益;2、有实施计划的资源保证;3、获得执行计划的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4、有备用方案和应变措施。
二、计划的构成与分类三、计划的作用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指挥与协调的依据计划是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计划是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计划也是激励士气的手段计划同样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第二节计划的程序一、环境分析(一)组织与环境管理是一切组织活动必备的功能,其目标、方式、对象都是由组织内部因素决定的.任何一个组织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都要受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组织环境是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环境是对组织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
(二)组织环境及环境因素的层次性分解1、环境的分类(1)一般环境(宏观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气候条件、时间、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等。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与组织活动相联系的各种社会条件和因素关系的总和。
主要是: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由决定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观念形态构成的影响组织活动的条件和因素总和。
通常学术界把下列内容视为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①人们的生活方式;②个人从其所在群体中继承的社会遗产;③思想、感情、宗教和信仰的活动方式;④积累起来的知识学习;⑤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⑥教育水平和方式;⑦伦理道德与价值标准;⑧行为方式;⑨历史的积淀。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是由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四个要素的总和构成。
第三讲组织环境分析一、企业环境概述系统方法(systematic approach)—系统管理理论学派:把组织看作一个统一,目标明确, 由相关部分组成的系统,而不是单独对待组织的各个部门1></a>.这种观点使管理者把组织看作一个整体和一个更大的外部环境的一部分.1) 把企业等各种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来看待.2) 企业是由各种子系统组成的整体.3) 企业管理必须坚持系统观点.权变方法(contingency approach,有时也叫情景方法, 情景管理论, 形式管理论, 情况决定论)--“看情况而定”:管理者的任务是指出在特定的情况,特定的环境,特定时间哪种方法对实现管理目标最有帮助.(一)环境研究的必要性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
组织外部的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力量统称为宏观环境。
外部环境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它为组织的生产经营提供条件和制约动态的环境为组织不断提供机会和威胁要想能动地适应环境,就必须研究外部环境掌握、预见、利用、引导企业面临的环境层次企业组织内部产业环境政治力量技术力量经济力量社会力量宏观环境外部分析宏观环境法律和规则社会价值和生活模式人口因素技术环境经济环境COMPANY供应商替代品消费者潜在竞争者竞争企业直接的行业和竞争环境COMPANY(二)组织宏观环境分析组织的宏观环境就是指在国家或地区的水平上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或环境威胁的社会力量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泛指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制定的有关法令、法规等。
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组织必须明确其所在的国家和政府目前禁止哪些事物,允许哪些事物及鼓励哪些事物,从而使组织活动符合全社会利益并受到有关方面的保护和支持。
劳动力资源丰富,总体市场规模大,有利于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和促进经济发展。
如果居民基本得到了充分满足,则会影响经济发展,对企业造成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素质,居民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民族习惯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影响劳动力的技能和需求层次,以及消费行为的基本特点一方面会禁止或抵制某些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会对某些产品产生偏好左右人们对组织活动方式及成果的态度与偏好影响着社会成员对组织存在的理由和目标的认识影响到该社会中各类机构的基本组织文化类型和变化趋向,以及商业行为的伦理、道德习惯和作风等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