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项常规指标所需仪器试剂
- 格式:docx
- 大小:38.29 KB
- 文档页数:21
水质指标监测指导手册目录化学需氧量(COD)的重铬酸钾法测定 (2)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方法比较 (6)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 (9)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 (10)氨氮的测定 (17)水样pH值的测定 (21)化学需氧量(COD)的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
COD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所以COD测定又可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一、重铬酸钾法测定(COD Cr)的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二、仪器1、500mL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炉)。
3、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三、试剂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准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啰啉(C12H8N2•H2O)、0.695g 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储于棕色瓶内。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NH4)2 Fe(SO4)2•6H2O):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
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水质检测项常规指标所需仪器试剂水质检测是指对水中的化学物质、微生物和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常规水质检测项目包括水质指标、化学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和物理性质等。
这些检测项目需要使用各种仪器和试剂。
1.水质指标检测仪器和试剂(1)pH仪:用于测量水中的酸碱度。
通常使用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电极与水样接触后,根据测量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水样的酸碱度。
试剂可以是标准缓冲溶液,用于校准pH仪。
(2)溶解氧(DO)仪:用于测量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通常使用氧电极来测定溶解氧的浓度。
试剂可以是硫酸钾溶液。
2.化学污染物检测仪器和试剂(1)氨氮分析仪:用于测量水中的氨氮含量,常用的方法有Nessler法、缩合碘酸法等。
试剂可以是Nessler试剂、碘酸钾等。
(2)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分析仪:用于测量水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
通常使用分光光度法或离子选择电极法。
试剂可以是硫酸铁、硫酸茚醛等。
(3)总氮和总磷分析仪:用于测量水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
常用的方法有Kjeldahl法、钼酸法、高温氧化法等。
试剂可以是硫酸钼酸铵、高锰酸钾等。
(4)有机物检测仪器:用于测量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常用的方法有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等。
试剂可以是二氧化钾、硫酸钾等。
3.微生物污染物检测仪器和试剂(1)菌落计数仪:用于测量水中菌落的数量。
试剂可以是琼脂、菌落计数琼脂等。
(2)聚合酶链反应(PCR)仪:用于测定水中微生物污染物的DNA或RNA。
试剂可以是核酸提取试剂盒、引物和Taq酶等。
4.物理性质检测仪器和试剂(1)浊度计:用于测量水中悬浮物的浓度。
试剂可以是二氧化硅溶胶等。
(2)电导率计:用于测量水中的电导率。
试剂可以是标准盐溶液。
(3)温度计: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试剂可以是温度保护液。
综上所述,水质检测项常规指标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很多,包括pH仪、溶解氧仪、氨氮分析仪、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分析仪、总氮和总磷分析仪、有机物检测仪器、菌落计数仪、PCR仪、浊度计、电导率计和温度计等。
氯化物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背景介绍氯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指标之一,它是许多水体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离子。
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对于评估水质的安全性和适用性非常重要。
国标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可以准确且快速地确定水中氯化物含量。
测定原理国标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原理是基于离子反应通量法。
当加入硝酸银试剂和硝酸亚铁作为指示剂时,水中的氯化物会与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通过测定氯化银沉淀的质量,可以间接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试剂,如硝酸银试剂、硝酸亚铁等准备齐全。
2. 采样:从待测水样中用适量采集适量的样品。
3. 处理样品:将采集的水样经过预处理,如过滤、降温等。
4. 加入试剂:取一定体积的处理好的水样,加入适量的硝酸银试剂和硝酸亚铁指示剂。
5. 摇匀:在保持恒定温度下,用试剂瓶轻轻摇晃。
6. 沉淀分离:待反应完全后,将生成的氯化银沉淀用滤纸分离。
7. 干燥与称重:将分离的氯化银沉淀放入干净的烧杯中,放入烘箱中干燥,直至质量不再变化。
最终称重得到沉淀质量。
8. 结果计算:根据沉淀质量,依据国家标准中的测定公式,计算出水样中氯化物的含量。
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试剂的吸入、溅入,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2. 实验环境应保持洁净,避免杂质的干扰。
3.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所有试剂和仪器设备都应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5. 在分析结果时,应参考国家标准,进行合理的结果分析和判断。
结论国标法是一种可靠、准确、简单的方法来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水中氯化物的浓度,对于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应综合考虑其他水质参数,以完整评估水体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水质检测42项常规指标所需仪器试剂水质检测是指通过对水样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分析,以评价水的质量状况。
常规水质检测通常包括多个指标,涉及不同的仪器和试剂。
以下是水质检测中常用的42项指标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一、物理性质分析仪器1.pH计:用于测定水中的酸碱度;2.密度计:用于测定水的密度;3.导电仪:用于测定水中的电导率;4.温度计:用于测定水的温度。
二、化学指标分析仪器1.滴定仪:用于测定水样中的酸碱度、硬度等化学指标;2.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水样中的溶解物、有机物质等化学指标;3.气相色谱仪:用于测定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等化学指标;4.液相色谱仪:用于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物、无机物等化学指标;5.离子色谱仪:用于测定水样中的离子、无机物等化学指标;6.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测定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等化学指标;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物、无机物等化学指标。
三、生物性质分析仪器1.活性污泥呼吸仪:用于测定水样中的活性污泥呼吸情况,评估废水处理效果;2.光合作用仪:用于测定水样中的蓝藻、浮游植物等的光合作用能力;3.流式细胞仪:用于测定水样中的细菌、微藻等微生物数量、活性等参数。
四、常规试剂1.酸碱指示剂:用于酸碱度测定,如酚酞指示剂、溴酚蓝指示剂等;2.比色皿:用于溶液颜色比较,一般为玻璃或塑料材质;3.试剂盒:常用于一些常规分析,如COD、氮、磷等指标分析;4.标准溶液:用于校准仪器,保证测量的准确性;5.滴定试剂:用于滴定分析,如硝酸银溶液、氯仿溶液等;6.吸附剂:用于水质前处理,如活性炭、硅胶等;7.标记试剂:用于生物性质分析,如流式细胞仪中的荧光抗体试剂等。
在水质检测中,仪器和试剂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指标要求和分析方法。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因此所需的仪器和试剂也会有所差异。
此处所列出的仪器和试剂仅为常见的一些,实际检测情况可能还会涉及其他仪器和试剂。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水质检测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等。
3. 了解不同水质指标的评价标准,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质质量评价实验主要通过测定水样中的各项理化指标,如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重金属等,根据国家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1. 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原子荧光检测器、TOC分析仪、pH 计、溶解氧仪、电导率仪、浊度仪、重金属测定仪等。
2. 主要试剂: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铜、硝酸、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采样:在实验区域选取采样点,采集水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样品预处理:对水样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过滤、沉淀等。
3. 指标测定:- pH值:使用pH计测定水样的pH值。
- 溶解氧:使用溶解氧仪测定水样的溶解氧含量。
- 化学需氧量(COD):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
- 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水样的氨氮含量。
- 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
4. 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结合国家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五、实验现象1. pH值:水样的pH值在6.5~8.5范围内,表明水质较好。
2. 溶解氧:水样的溶解氧含量在5~10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3. 化学需氧量(COD):水样的COD值在20~30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4. 氨氮:水样的氨氮含量在0.5~1.5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5. 重金属: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表明水质较好。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本次水质监测指标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表明实验区域水质较好。
以下是对各项指标的详细分析:1. pH值:水样的pH值在6.5~8.5范围内,符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要求,表明水质呈中性,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
水质分析检验方法关键词:水质分析检验水质分析检验方法一、基本概念1 标准差(1)标准差的意义: 分析一组数据时,不仅要计算平均数反应其平均水平,还要用一些指标反应其变异程度的大小。
例如有二组数据:甲组 98 99 100 101 102乙组 80 90 100 110 120两组的均数都是100,但分布情况却不同。
甲组比较集中,即变异较小,而乙组比较分散,即变异较大。
所以对一组结果的描述,除说明其平均水平外,还要说明变异程度的大小。
最常用的变异指标是用标准差表示,它的优点是比较精确和稳定。
(2)标准差的计算:是将每个离均差平方后加起来除以自由度得方差,方差开方后即得标准差。
S2 =∑(X-X)2/n-1S =√(X-X)2/n-1例如同一水样测定5次氯化物含量(mg/l)如下,求其标准差。
20.20、20.50、20.65、20.30、20.55 X=20.44X - 0.24 0.06 0.21 - 0.14 0.11X2 0.058 0.004 0.044 0.020 0.012∑X2=0.138∑X2/n-1=0.138/4=0.034S=√0.034 = 0.18(3)标准差的应用:a. 表示测定结果的离散程度,两组测定值在单位相同、均数相近的条件下,标准差越大,说明测定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即测定值围绕均数的分布较离散,如标准差较小,表明测定值的变异较小,即测定值围绕均数的分布较密集,均数的代表性好。
\b. 用标准差计算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当两均数相差较大时,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变异程度的大小,可用相对标准偏差比较,其算式为:RSD%=S/ X×100%同标准差一样,相对标准偏差越小,说明测定结果的变异就小,反之就大。
卫化学检验方法的精密度就是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的。
2 标准误:描述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即样本均数与总均数的接近程度,称为样均数的标准误。
样本数量越多,标准误就小。
水质指标化验方法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水温、pH值、总溶解固体(TDS)、电导率、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亚硝酸盐氮、铅、镉、重金属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水质指标的化验方法。
1.水温的测定:水温通常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记下水温。
2.pH值的测定:pH值是水样酸碱程度的一个指标,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玻璃电极法和试纸法。
玻璃电极法需要使用专业的pH计进行测定,而试纸法则通过将试纸浸入水中,根据试纸上显示的颜色来判断pH值。
3.总溶解固体(TDS)和电导率的测定:TDS是水中所有溶解物质的总量,电导率则是水样导电性的指标,通常与TDS相关。
两者的测定方法可以使用电导仪进行测定,读取仪器上的数值即可得到TDS值和电导率。
4.溶解氧的测定:溶解氧是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可以使用溶解氧仪进行测定。
溶解氧仪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测量氧气的电极电流来判断溶解氧含量,读取仪器上的数值即可得到溶解氧值。
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BOD5是水中微生物在5天内生化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常用来评估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含量。
BOD5的测定方法需要在5天内对水样进行培养和测定,通常使用BOD瓶和溶氧仪进行实验。
6.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COD是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指标,常用来评估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COD的测定方法使用化学反应进行氧化,常用的方法有高温火焰直接测定法和高温反流消解法。
7.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是水体中的两种常见氮污染物,可以使用分光光度法或化学反应法进行测定。
8.重金属的测定:重金属是水质中的一类有害物质,常见的有铅、镉、汞等。
重金属的测定方法一般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水质指标化验方法,不同的指标要求使用不同的仪器和试剂。
对于水质监测人员来说,掌握这些化验方法并进行准确的测定,可以保证水质指标的准确性,为水质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水质分析原始记录标题:水质分析实验原始记录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水样进行分析,确定其水质情况,包括水中的溶解氧、总氮、总磷等指标,为水质评价提供依据。
实验器材和试剂:1.水样采集器具2.采样瓶3.水样分析仪器(如溶解氧检测仪、全自动分析仪等)4.水质分析试剂盒实验步骤:1.采集水样:选择代表性的水样点,在水流平稳的地方悬置采样器具,使用采样瓶收集水样,避免污染。
2.检测溶解氧:使用溶解氧检测仪,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记录测得的溶解氧数值。
3.测定总氮:将采集的水样送到实验室,使用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记录测得的总氮数值。
4.测定总磷:同样使用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记录测得的总磷数值。
5.其他指标检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其他水质指标的检测,如pH 值、化学需氧量等,记录相应的数值。
实验结果:1. 溶解氧浓度:测得的溶解氧浓度为X mg/L。
2. 总氮含量:测得的总氮含量为Y mg/L。
3. 总磷含量:测得的总磷含量为Z mg/L。
4.其他指标:记录其他指标的测定结果。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水质进行评价和分析。
将实验测得的指标数值与相关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水样的相关水质指标是否符合相应标准。
若不符合,进一步分析导致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结论: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水样的水质状况。
如果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水质标准,则水质良好;如果存在一些指标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水质。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水质进行分析,得出了水样的溶解氧、总氮和总磷等指标,为水质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然而,实验过程中还可能存在的误差和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控制。
此外,在实际的水质监测中,还需要加强对其他指标的检测和分析,以全面了解水质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水资源。
水质常规指标测定操作方法所谓水质指标是用以评价一般淡水水域、海水水域特性的重要参数。
可以根据这些参数对水质的类型进行分类,对水体质量进行判断和综合评价。
水质指标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
许多水质指标是表示水中某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含量,常直接用其浓度表示,有些水质指标则是利用某一类物质的共同特性来间接反映其含量。
例如水中有机物质具有易被氧化的共同特性,可用其耗氧量作为有机物含量的综合性指标;还有一些水质指标是同测定方法直接联系的,例如混浊度,色度等用人为规定的并配制某种人工标准溶液作为衡量的尺度。
水质指标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指标。
关于生物指标,根据水生生物的组成(种类与数量)以及它们的生态学特征而提出的各项指标已在有关课程中介绍。
本节概要讨论一下几项常用的水质物理指标的含义。
对于化学指标的含义将在本书的其他有关部门章节中作有关深入的讨论,这里按测定所使用的不同方法作粗略的分类。
(一)水质的物理指标水体环境的物理指标项目颇多,包括水温、渗透压、混浊度(透明度)、色度、悬浮固体、蒸发残渣以及其它感官指标如味觉、嗅觉属性等等。
1、温度温度是最常用的物理指标之一。
由于水的许多物理特性、水中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都同温度有关,所以它经常是必须加以测定的。
天然水的温度因水源的不同而异,地表水的温度与季节气候条件有关,其变化范围大约在0.1--30℃;地下水的温度则比较稳定,一般变化于8--12℃左右,而海水的温度变化范围为-2--30℃。
2、嗅与味被污染的水体往往具有不正常的气味,用鼻闻到的称为嗅,口尝到的称为味。
有时嗅与味不能截然分开。
常常根据水的气味,可以推测水中所含杂质和有害成分。
水中的嗅与味的来源可能有:水生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衰亡;有机物的腐败分解;溶解气体H2S等;溶解的矿物盐或混入的泥土;工业废水中的各种杂质,如石油、酚等;饮用水消毒过程的余氯等。
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气味,例如湖沼水因藻类繁生或有机物产生的鱼腥及霉烂气味;浑浊河水常含有泥土的涩味;温泉水常有硫酸味;有些地下水的H2S气味;含溶解氧较多的带甜味;含有机物较多的也常具有甜味;水中含NaCl带有咸味,含MgSO4,Na2SO4等带有苦味;含CuSO4带有甜味,而Fe 的水带有涩味。
高锰酸盐指数(COD Mn)的测定酸性法(检测限:0.5~10mg/L)GB11892-89仪器:1.沸水浴装置2.250ml锥形瓶3.50ml酸式滴定管4.定时钟试剂:1.高锰酸钾贮备液(1/5KMnO4=0.1mol/L):称取3.2g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加热煮沸,使体积减少到约1L,在暗处放置过夜,用G-3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后,滤液贮于棕色瓶中保存。
使用前用0.1000mol/L的草酸钠标准贮备液标定,求得实际浓度。
2.高锰酸钾使用液(1/5KMnO4=0.01mol/L):吸取一定量的上述高锰酸钾溶液,用水稀释至1000ml,并调节至0.01mol/L准确浓度,贮于棕色瓶中。
使用当天应进行标定。
3.(1+3)硫酸。
配制时趁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呈微红色。
4.草酸钠标准贮备液(1/2Na2C2O4=0.1000mol/L):称取0.6705g在105~110℃烘干1h并冷却的优级纯草酸钠溶于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5.草酸钠标准使用液(1/2Na2C2O4=0.0100mol/L):吸取10.00ml上述草酸钠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步骤:1.分取100ml混匀水样(如高锰酸盐指数高于10mg/L,则酌情少取,并用水稀释至100ml)于250ml锥形瓶中。
2.加入5ml(1+3)硫酸,混匀。
3.加入10.00ml 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摇匀,立即放入沸水浴中加热30min (从水浴重新沸腾起计时)。
沸水浴液面要高于反应溶液的液面。
4.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10.00ml 0.01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摇匀。
立即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记录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
5.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标定:将上述已滴定完毕的溶液加热至约70℃,准确加入10.00ml 草酸钠标准溶液(0.0100mol/L),再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
水质检测42项常规指标所需仪器试剂
一、42项检测指标
根据农村饮水水质特点和现行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以及《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 规划》、《农村饮水安全水质中心建设导则》,水质检测指标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42项水质常规指标。
水质检测中心检测指标即:
1感官性状4项:色度(度)、浑浊度(NTU、臭和味(描述)、肉眼可见物。
2、一般化学指标13 项:卩只铝(mg/L)、铁(mg/L)、锰(mg/L)、铜(mg/L)、锌
(mg/L)、氯化物(mg/L)、硫酸盐(mg/L)、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mg/L以CaCO计)、耗氧量(mg/L)、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3、毒理指标15项:砷(mg/L)、镉(mg/L)、铬(六价,mg/L)、铅(mg/L)、汞(mg/L)、硒(mg/L)、氰化物、氟化物(mg/L)、硝酸盐(以N计)(mg/L)、三氯甲烷(mg/L)、四氯化碳(mg/L)、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甲醛(使用臭氧时,mg/L)、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
mg/L)、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4、微生物学指标4项:菌落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MPN100mL)、耐热大肠菌群(MPN /100mL)、大肠埃希氏菌(MPN /100mL。
5、与消毒有关的指标4项:应根据水消毒所用消毒剂的种类选择检测指标,游离余氯(mg/L)、臭氧(mg/L)、二氧化氯(mg/L)、一氯胺(总氯,mg/L)。
6、放射性指标2项:总a放射性、总B放射性。
说明:根据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和水质卫生监测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8〕3号)附件内容要求监测指标包括:
1. 感官性状4项:色度(度)、浑浊度(NTU、臭和味(描述)、肉眼可见物。
2. 一般化学指标9项:卩只铁(mg/L)、锰(mg/L)、氯化物(mg/L)、硫酸盐(mg/L)、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mg/L以CaCO3+)、耗氧量(mg/L)、氨氮(mg/L)。
3. 毒理指标3项:砷(mg/L)、氟化物(mg/L)、硝酸盐(以N计)(mg/L)。
4. 微生物学指标3项:菌落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MPN100mL)、耐热大肠菌群(MPN
/100mL)。
5. 与消毒有关的指标3项:应根据水消毒所用消毒剂的种类选择监测指标,如游离余氯(mg/L)、臭氧(mg/L)、二氧化氯(mg/L)等。
各地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监测指标。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水质42项指标的规定值
表1 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
表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水质检测中心主要检测项目(42项水质常规指标)方法具体说明
径9cm)、刻度吸管、采样瓶。
营养琼脂(琼脂)
玻璃器皿附件:
药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