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病人的心理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截肢术后常见护理问题和措施
一、截肢术后常见的护理问题
1、感染
因为截肢术后患者有一定的创面,容易受到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如发现感染症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痛觉失调
截肢术后,由于神经末梢的切断,患者可能出现痛觉失调的现象,护理人员应积极的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痛苦,例如建立正确的护理措施,调节患者的情绪等。
3、肌肉痉挛
截肢术后,由于神经的切断,会导致患者出现肌肉痉挛,护理人员应积极的采取措施,例如通过舒缓按摩等方式调节患者的肌肉痉挛状况,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减少痛苦。
4、创面疼痛
截肢术后,患者的创面可能会发生疼痛,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例如采用镇痛剂和温热护理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将痛苦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护理措施
1、加强消毒护理
护理人员应及时加强对患者创面的消毒护理,使患者的创面清洁无菌,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2、加强运动护理
护理人员应积极的给予患者运动护理,例如做一些有利于患者恢复的轻度运动,以缓解患者的肌肉痉挛状况,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
3、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积极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例如建立正确的心理认知,引导患者正确处理精神紧张和焦虑情绪,以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感。
4、营养护理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营养护理,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例如对患者进行输液,并要求患者多吃一些有益营养的食物,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截肢病人的护理【观察要点】1、观察患者全身情况、生命征。
2、观察残端有无出血、水肿,评估残端疼痛性质,有无感染。
3、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危重患者应首先抢救生命。
2、截肢皮肤完整者术前做好皮肤准备,肢体有开放性伤口术前应换药并加厚包扎,在截肢处做好皮肤准备。
3、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截肢均会使身体遗留永久性缺陷和肢体功能障碍或丧失,造成患者心理严重创伤。
因此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关心体贴,向病人介绍截肢的必要性及良好的预后效果,日后假肢的安装与功能的重建,帮助患者接受现实,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对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患者,术前应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可输血及静脉营养,以利术后伤口愈合。
术后护理1、术后床边备止血带以便应急时压迫止血。
2、严格床头交接班,观察患者全身状况及残端伤口情况。
3、下肢截肢术后1—2天内应抬高患肢,以减少出血和水肿,及时使残肢维持伸展位或固定功能位。
膝下截肢患者躺、坐时不要让残肢垂下床缘,膝上截肢患者不要将枕头放在二腿之间,术后2—3日后可练习床上坐起,全身情况好者,术后5—6日开始扶拐离床活动。
4、每日观察残端皮肤,注意有无压痛、水肿、发红或撕裂现象,骨凸部位应用棉垫衬护,残端水肿多因包扎不当、过紧、过松引起,应及时纠正。
5、病情稳定后及早开始残肢功能锻炼,伤口拆线后即可进行残肢肌肉的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增加关节的伸屈和平衡运动,防止关节挛缩。
6、伤口愈合后,应指导患者用中性肥皂清洗残肢,但不浸泡,以免软化残肢皮肤,对残端经常予均匀的拍打或压迫、按摩,用残端蹬踩在柔软物品上,由软至硬,逐渐负重,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
7、根据疼痛的原因解除疼痛。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注视残端,通过心理治疗预防幻肢痛。
2、早期装配假肢,如下肢假肢者可早期下床,对残肢间隙性加压刺激。
截肢术后的护理与心理辅导【心理护理】主动热情与病人进行心理沟通,向病人讲明截肢的必要性,以及不截肢的危害性,截肢后配戴假肢一样正常生活与工作。
帮助病人调节好情绪,劝病人正确面对现实,自我放松配合治疗。
有幻肢疼痛的病人术前多有精神状态不稳定,或有比较严重而长期肢体疼痛的病史,截肢后病人不仅仍感觉幻肢的存在,而且感觉幻肢某一局限部位有阵发性剧烈疼痛。
对此类病人要给予耐心的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告知病人精神越紧张疼痛越剧烈、越频繁。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或给予暗示疗法,适当应用镇静剂,配合针灸、超声波等治疗,减轻病人的痛苦。
关心体贴病人,稳定病人情绪,帮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健康教育】截肢后肢体的残缺,使病人很难从心理上接受这个现实,帮助病人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
从医学角度反复不断地向病人讲解、阐明截肢的必要性和危害性,帮助病人走出困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消除自卑心理,正确面对人生。
如病情允许,上肢截肢病人,术后l~2天可下地活动。
下肢截肢病人,术后2~3天即可练习床上坐起。
5~7天后即可在他人帮助下,先扶双拐下床站立。
逐渐练习3点步态扶双拐行走,即双拐向前放稳后,再移动健肢,保持双拐与健肢成一等边三角形的稳定位置。
熟练后再练习健侧拄单拐行走,以增加健肢的支撑力,减少患侧的负重力。
活动时间与行走距离应逐渐延长,严防初次下地不习惯而失重摔倒,致使刀口裂开,增加病人痛苦。
卧床期间仍需制动患肢,并逐渐进行残肢肌肉收上篇临床护理缩练习,尽快减轻残端水肿。
术后2周刀口愈合拆线后,要每日数次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残端,经常用手拍打、按摩或由软到硬踩蹬残端,以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减少残端的敏感性,为日后安装假肢做好准备。
一般刀口愈合后3~6个月安装正规假肢。
目前国际上提倡膝下截肢病人,手术毕即装配临时假肢,术后第l~2天即可扶双拐,用临时假肢练习行走,使残端部分负重,刀口愈合后换永久性假肢。
一、概述截肢术后,患者及家属都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家属在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度过心理难关,本文将探讨截肢术后家属心理护理措施。
二、心理护理目标1. 帮助家属正确认识截肢手术,消除恐惧心理。
2. 提高家属对术后康复的认识,增强康复信心。
3. 培养家属的关爱和支持能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4. 促进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沟通,增强家庭凝聚力。
三、心理护理措施1. 深入了解家属心理状况(1)与家属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和顾虑。
(2)观察家属的情绪变化,关注其心理压力。
2. 正确引导家属认识截肢手术(1)向家属介绍截肢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2)讲解手术过程及术后康复方法,让家属了解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增强家属康复信心(1)分享康复成功案例,让家属看到截肢患者的康复希望。
(2)鼓励家属参加康复讲座,了解康复知识,增强康复信心。
4. 培养家属关爱和支持能力(1)指导家属如何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如倾听、鼓励、陪伴等。
(2)教授家属一些心理调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5. 促进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沟通(1)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家属认真倾听。
(2)引导家属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6. 加强家庭凝聚力(1)组织家庭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2)鼓励家庭成员共同为患者康复出谋划策,共同面对困难。
7. 提供社会支持(1)协助家属联系社会资源,如心理咨询服务、康复组织等。
(2)鼓励家属参加相关社团,与其他截肢患者家属交流经验。
四、心理护理评估1. 观察家属的情绪变化,了解心理护理效果。
2. 了解家属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心理护理效果。
3. 调查家属对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的需求,及时调整心理护理措施。
五、总结截肢术后家属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家属心理状况,正确引导家属认识截肢手术,增强康复信心,培养关爱和支持能力,促进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沟通,加强家庭凝聚力,提供社会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家属度过心理难关,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骨科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目的探讨骨科截肢患者心理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不同原因所致需要截肢患者15例,在住院期间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
结果所有患者均能接受事实,并配合治疗与护理,在术后功能恢复期间积极适应义肢,加强锻炼。
结论对于骨科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正确认识现实,重拾生活的自信心,对功能恢复期及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标签:骨科患者;截肢;心理护理对患者丧失生理功能、失去生存能力甚至危害健康的肢体进行截除,这种方法叫做截肢。
对于骨科来说,是对患者迫不得已的保命方法;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无论是从肉体上亦或是精神上,却是突如其来的、难以接受的残酷打击。
所以,为使截肢患者可以度过这段心理上的危机时期,对其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对笔者所在科室所收治需要截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不同原因所致需要截肢患者15例。
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2~55岁,平均(32.4±8.1)岁;其中上肢截肢5例,下肢截肢10例。
1.2心理分析与护理方法1.2.1心理分析所有患者在知道要面临截肢后都会产生否认、恐惧、愤怒、无助等不良的心理表现,甚至出现对生活的绝望甚至轻生的念头[1]。
在患者心中,首先想到的是因为截肢而躯体不再完整,在心理上属于自我完整性的缺失,产生了割裂性焦虑。
又因为肢体残缺,面临来自生活及社会上的不便,让患者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了自信,变得敏感而忧郁。
1.2.2心理护理的方法1.2.2.1术前心理护理(1)平稳患者的情绪。
因为患者在心理上的无准备性及对病情的否定性,会表现出对医务工作者的敌意,甚至有辱骂、攻击行为。
护理工作者应主动征得患者家属及朋友、同事的积极配合,给患者营造一个友善的氛围,这对患者心态的平复有基础作用,并用同情、体贴患者的安慰性语言帮助患者做相关检查。
一、概述截肢手术是治疗肢体严重疾病或损伤的重要手段。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患者截肢术后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后及康复期的护理要点。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1)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
(2)介绍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训练方法,增强患者的信心。
(3)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沟通,分享心情,减轻心理压力。
2.术前准备(1)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做好术前药物过敏试验。
(2)指导患者术前禁食、禁饮,防止术中呕吐。
(3)术前进行备皮、备血等准备工作。
二、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及时通知医生。
(3)术后48小时内,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肿胀。
3.疼痛管理(1)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痛泵,避免药物依赖。
4.体位护理(1)术后24~48小时内,抬高患肢,预防肿胀。
(2)根据患者情况,适时调整体位,避免关节僵硬。
5.营养支持(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满足患者康复所需营养。
(2)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6.心理护理(1)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三、康复期护理1.残肢护理(1)指导患者进行残肢按摩、拍打等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2)定期观察残肢皮肤、指甲等,预防并发症。
2.功能锻炼(1)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2)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肌肉力量、平衡等锻炼。
(3)鼓励患者尽早佩戴假肢,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3.心理护理(1)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截肢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和护理对策截肢是肢体骨骼、肌肉与软组织广泛损伤无法修复或有严重无法控制的感染危及生命时,经骨或关节将肢体截除的外科手段。
作为一种严重的破坏性手术,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
一截肢患者主要心理问题:1 恐惧2 否认、抵触心理3 焦虑、易怒、烦躁4 悲观、抑郁5 幻肢痛6 自我评价降低二护理对策:1 恐惧情绪的调节(1)对可能产生恐惧的原因进行评估(2)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消除引起恐惧的有关因素(3)去除有威胁性的刺激,避免突然的和可能引起疼痛的刺激(4)对可能发生的情境进行预测,环境有变化尽可能引起疼痛的刺激(5)对可能发生的情境进行预测,环境有变化尽可能提前通知患者(6)向患者解释治疗、检查的程序,包括在过程中可能体验到的各种感觉(7)陪伴患者直到恐惧消失,倾听患者述说或保持安静(8)要求家属或其他亲人陪伴患者(9)介绍一些能增加舒适和松弛的方法(读书、听音乐、呼吸练习等)2 愤怒情绪的调节(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2)根据患者认知和生理功能来确定表达愤怒的适当行为(3)鼓励患者当感到压力增加时寻求护士或其他可信赖人员的帮助(4)协助患者识别愤怒的来源(5)鼓励患者采取协作的态度解决问题(6)预测到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并在发生前给予干预(7)教会患者能够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方法(如暂停活动、深呼吸)(8)支持患者使用控制愤怒的策略和适当表达愤怒(9)当患者用不适当的方式表达愤怒时,必要时用外部控制方法(10)适当给予药物3 焦虑情绪的调节(1)应用陪伴技巧及非语言行为传达对患者的关怀(如:默默不语、触摸安抚、任其哭诉或诉说)(2)鼓励患者用语言来表达感受、感觉(3)提供能使患者转移注意力的活动以降低紧张程度(4)协助患者对即将发生的事件作出符合现实的描述(5)提供有关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实际信息(6)指导使用放松方法减轻焦虑(7)帮助患者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持,适时鼓励家属陪伴者(8)遵医嘱适当地给予药物以减轻焦虑4 抑郁情绪的调节(1)帮助患者制定能够获得快乐或树立信心的短期活动计划(2)鼓励患者放弃悲观和自我责备的想法(3)向患者保证在其痛苦时护士会随时给予支持(4)帮助患者寻求社会支持(5)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与人交往(6)病情严重的患者考虑使用药物调节(7)评估有无自杀的可能,需要时进行严密的看护5 患肢痛的调节(1)根据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
1例截肢病人的心理护理发表时间:2011-07-19T09:21:58.500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赵娟[导读] 另外,我们把一位截肢康复期的病人安排到同一病室,现身说教,慢慢的病人乐观了许多。
赵娟(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甘肃平凉744000)【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1-0054-01 截肢是将已失去生存能力,危害健康,丧失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
截肢多为突发事件,瞬间意外改变了患者日常生活的形态。
当躯体活动突然出现障碍时,便会产生巨大的生理压力[1]、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和心理失衡反应。
笔者就2010年4月收治的1例左膝上截肢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
1病例患者,王ⅹⅹ,农民,男,34岁。
因车祸致左肢碾压,严重岀血,受伤后半小时入院。
入院症状:头面部多处伤痕,有少量渗血,左腿血肉模糊。
诊断:左下肢严重粉碎性骨折,头面部挫裂伤。
2入院时的心理护理由于肢体严重损伤加上剧烈疼痛,病人痛哭流涕,拒绝治疗。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态度诚恳地与病人进行了交谈,抚摸着病人的肩膀说:“你看你的家人多关心你,他们多么希望你能坚强一点,配合治疗。
”同时给他介绍了治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且与家属沟通交流,鼓励他们多关心体贴病人,消除其孤独无助感。
很快病人情绪平稳了许多。
由于病人伤后失血较多,身体虚弱,担心有生命危险,所以隐瞒了截肢的事实。
3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后当知道自己截肢的事实时,病人极度悲伤绝望,沉默寡言,并且出现了轻生的念头。
这时护士给病人耐心说明了手术的必要性,并且告诉他等康复后还可以装配假肢帮助行走,鼓励其面对现实,并鼓励他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告知病人家人和朋友多与他接触,加强情感交流,提供心理支持。
另外,我们把一位截肢康复期的病人安排到同一病室,现身说教,慢慢的病人乐观了许多。
4出院前的心理护理由于截止后疼痛和不便,自我形象的改变,再加上病人怕麻烦别人,以及病人不懂残肢康复训练的方法,因此病人不愿进行锻炼,并且出现了焦虑和不安情绪。
截肢病人的心理护理
摘要:截肢患者往往心灵遭受的创伤,痛苦要大于身体所受的创伤,痛苦。
截肢患者术后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长期被不良心理所困扰,可影响躯体疾病康复,因而在术前,术后积极进行常规的护理的同时正确实施心理护理,不但可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其配合治疗,并能正确认识现实,重拾生活的自信心,对能恢复及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截肢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75-01
截肢是将已失去生存能力,危害健康,丧失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对于患者来说,突如其来的残酷现实,是身体和精神双重打击,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产生的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治疗极为不利。
故对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术前心理护理
1.1 安抚患者情绪。
对急诊入院后的患者,精神高度紧张,恐慌,烦躁,甚至情绪失控,会做一些过激的行为及语言攻击等,此时护士应与家属一起给患者营造一个友善的氛围,对患者应表示关心,理解,体贴及同情其遭遇。
态度和蔼,多用安慰性语言,在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到位,避免牵动患肢增加伤痛。
[1]
1.2 鼓励患者证实现实,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告知其截肢术的必要性及拒绝手术的危害性,主动向其介绍伤情,治疗方式及预后,
把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鼓励其勇敢,增加其信心,使其坦然面对手术。
2 术后心理护理
2.1 有效的沟通使其重新适应自我。
术后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自我概念对给人的心理及行为起着极为重要的调控作用,包括身体自我,社会认同,自我认同和自尊4个方面[2],大部分患者因身体缺陷儿导致自我概念降低。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热情与患者交流,帮助正确认识疾病,接受现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认识到虽然失去了肢体但同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
2.2 术后幻肢痛的心理护理。
幻肢痛是主观感觉已被解除之肢体依然存在,并有剧烈疼痛的幻觉现象[3]。
当患者感到幻肢痛时,护士与家属一起对患者讲述一些有趣,幽默的故事诱导患者想象自己在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中,是患者进入比较愉快的环境中,逐渐的淡化疼痛感觉。
并鼓励其从事一些有趣的活动或完成一项力所能及的工作,使其注意力集中疼痛以外的有意义的活动,并告知患者幻肢痛在思想不紧张的状况下,1至3个月便会逐渐的消失。
对患者心理暗示,可以减轻患者对残肢痛的敏感性及幻肢痛的发生率。
[4] 2.3 术后功能锻炼时的心理护理。
在患者伤口愈合后要鼓励其进行残肢功能锻炼,在锻炼中因疼痛而出现气馁,拒绝锻炼的心理时,应多多给予鼓励。
告知其锻炼应循序渐进,不宜急于求成,活动的频率应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动作由简单到复杂,以不感到疲
劳为原则。
告知其成功的案例,以增加其自信心。
3 讨论
截肢多为突发事件,瞬间意外改变了患者日常生活的形态,当躯体活动突然障碍时,便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5]。
严重的心理功能障碍和心理失衡反应,做好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消除不良心态,减少各种并发症,降低伤残程度,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使患者早日身心健康,自信,愉快的开始新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陈翠红.创伤患者截肢术后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
学杂志,2007,2(7):628-629
[2]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297—396
[3]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50
[4]毕金秀,于主花,郭燕妮.外伤性截肢术24例心身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66-68
[5]腾亚琴,截肢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