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通原理参考教材(组播、QoS和安全)
- 格式:doc
- 大小:3.00 MB
- 文档页数:235
(学时: 50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是面向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共 50 学时, 3.0 学分,其中实验课程 10 学时。
本课程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又是一门专业的数字信号传输的理论课,它是为满足通信领域对应用人材的需要而设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以后学习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等后继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并且为以后从事计算机通信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1.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和工作方式;掌握数据信号的传输理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掌握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理解常用差错控制码的构成原则;理解数据交换的原则,掌握分组交换的基本内容,了解分组交换网的构成。
本课程是一门原理性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数据通信较完整的概念和构成。
2.基本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并以课堂讨论和习题课为辅。
1.授课教材《数据通信原理》詹仕华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22 年第 1 版)。
2.主要参考书目《数据通信技术教程》蒋占军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 年第 2 版)。
《数据通信原理》毛京丽等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二版);《数据通信原理》杨世平等编著,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一版);《现代通信原理》钱学荣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
本课程共 3.0 学分,总教学共 50 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各章节内容学时数第一章:绪论 4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6第三章: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 8第四章:数据信号的频带传输 8第五章: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 8第六章:物理层接口与传输控制规程 2第七章:分组交换数据网 4实验 10第一章绪论(4 学时)1、目的要求:本章介绍数据通信有关的重要概念和定义,要求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数据传输速率、方式、质量和信道容量的基本内容。
《通信原理》是一门广泛教授通信工程基础知识的课程,有很多经典的教材被广泛使用。
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可的经典《通信原理》教材:
1. "通信原理" (Communication Systems) by Simon Haykin 和 Michael Moher:这是一本被广泛采用的教材,涵盖了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模型和技术,包括调制、解调、多路复用、噪声和编码等内容。
2. "现代数字和模拟通信系统" (Modern Digita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s) by B.P. Lathi:这本教材全面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设计原则,包括模拟调制、数字调制、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调等方面。
3. "通信系统工程" (Communic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by John G. Proakis 和 Masoud Salehi:这本教材详细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原理、设计和性能分析,包括模拟和数字调制、多址和分多址技术、信道编码和多路复用等内容。
华为认证数通—HCIP 培训大纲课程简介HCIP是华为数通认证的中级课程,完成了HCIA阶段学习的人群,或者具备相当于HCIA 级别的网络技术人群可进行HCIP的学习,该课程包含但不限于:网络基础知识,交换机和路由器原理,TCP/IP协议簇,路由协议,访问控制,eSight、Agile Controller产品介绍,SDN、VXLAN、NFV的基本知识,PDIOI等。
完成此课程的学习后,将对中小型网络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掌握中小型网络的通用技术,具备独立设计中小型网络以及使用华为路由交换(数通)设备实施设计的能力。
学员基础需要具备HCIA的基础高职或本科院校学生希望从事ICT相关工作培训目标1、本课程定位于中小型网络的构建和管理。
2、掌握网络基础知识、交换机和路由器工作原理3、掌握TCP/IP协议簇,OSPF、ISIS路由协议4、熟悉网络管理系统esight,敏捷控制器AgileController5、了解网络前沿技术SDN、VXLAN、NFV的基本知识6、了解企业级网络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流程课程大纲模块一路由协议管理1. OSPF协议基本原理2. OSPF域内路由、域间路由、外部路由3. OSPF特殊区域及其他特性4. OSPF配置实验5. ISIS协议原理与配置6. ISIS协议特性与配置实验7. BGP协议原理与配置8. BGP路由反射器、聚合、常用属性值,选路原则等9. BGP协议特性与配置实验模块二组播技术1. IP组播基础2. IGMP协议原理与配置(v1、v2、v3)3. PIM-DM协议原理与配置实验4. PIM-SM协议原理与配置实验模块三路由控制1. 路由控制工具ACL、IP-Prefix、Filter-Policy、Route-Policy等的使用方法。
2. 路由策略与策略路由的区别与应用及配置实验3. PBR配置实验4. 双点双向重分发引起的次优问题及解决方案5. 双点双向重分发引起的环路问题及解决方案模块四企业交换网络部署1. Eth-Trunk技术原理与配置2. 交换机高级特性(端口隔离、端口安全、MUX VLAN)3. RSTP协议原理与配置4. MSTP协议原理与配置5. Eth-Trunk及MUX VLAN配置实验6. RSTP及MSTP协议特性与配置实验模块五MPLS技术1. MPLS协议原理与配置实验2. LSP概念与建立方法3. LDP协议原理与配置实验4. MPLS VPN技术原理与配置实验模块六网络管理及敏捷控制系统1. DHCP协议原理与配置实验2. 镜像技术原理与配置实验3. eSight基本概述4. eSight基本功能5. Agile Controller产品特性介绍模块七提升企业网服务质量1. QoS服务模型2. 报文分类与标记的原理与配置实验3. 拥塞管理的原理与配置实验4. 拥塞避免的原理与配置实验5. 流量监管与流量整形原理与配置实验模块八增强企业网络安全1. 信息安全综述2. 华为防火墙技术基础3. 防火墙基础功能配置实验4. 防火墙对多通道协议的支持及ASPF技术5. 防火墙源NAT原理及配置实验6. 防火墙攻击防范介绍模块九网络可靠性技术1. VRRP协议原理与配置2. VRRP主备备份工作过程及配置实验3. VRRP负载分担工作过程及实验配置4. BFD协议原理与配置课程教材:原厂教材课程证书:学习结束,通过考试即获得原厂证书(HCIP)课程日期:双休班、晚班、脱产班上课地点:南京市秦淮区中山东路300号长发中心A栋23楼。
多媒体数据通信与QoS技术1、IP语音即IP电话,VOIP,是基于IP协议的语音通信1.1 IP电话的工作过程五个步骤:(1)语音的数字化(2)数据压缩(3)数据打包(4)解包及解压缩(5)语音恢复特点:由于IP网的QoS没有保障,在网络恶化的情况下,在传输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包会被丢失或被延迟传送,这些丢弃、延迟和被破坏的包是导致语音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
1.2 IP电话的技术分类⏹PC到PC双方同时利用计算机和Modem拨号上IP网。
⏹PC到电话PC到电话与“PC到PC"使用的技术比较相近,通话是一方利用PC、Modem和专用软件直接上网,通过媒体网关或IP电话网关拨到对方电电话机上。
⏹电话到电话三种应用方式:(1)通话双方都有PC与电话直接连接,用户不必直接操作PC,但是只能进行单点的通话,没有标准的通信服务功能。
(2)通话双方都不需要使用计算机,只需要各自配备上网账号与专用的IP电话设备。
(3)IP电话在媒体网关支持下的电话到电话方式,由ISP提供全套服务,通话双方不需要增加任何软硬件设备,只需现有电话即可实现IP电话功能。
1.3 IP电话基本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世界上提出的IP电话协议是H.323协议。
现有SIP协议、NCS协议、ASP协议、SGCP协议、RSGP协议、IPDC协议以及MGCP协议等。
2、网络视频与流媒体2.1 网络视频的特点(1)交互性(2)实时性(3)集成性分技术集成性和媒体信息集成性:技术集成性是指将原来的电话、广播、电视、音像等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融为一体。
媒体信息集成性是指网络视频可以包括音频、文字、动画等在内的数据信息的集成,还能附加一些控制信息。
(4)码率可变、突发性强2.2 视频压缩技术为了提高视频传输的实时性和有效性,需对视频进行压缩编码。
常用的压缩算法有:H.263、H.264、MPEG-4等2.3 流媒体技术概述什么是流媒体?流媒体一般是指通过IP网络传送媒体信息的技术,特指通过Internet将影视节目传送到PC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