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0.89 KB
- 文档页数:10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绪 论一、将下列各式的运算结果改写成正确形式: 1、34.740 + 10.28 - 1.0036 = 44.0164m2、(4.241 ± 0.003) + (8.11 ± 0.01) + (0.047 ± 0.001) = 12.398 ± 0.014m3、12.34 + 1.234 + 0.01234 = 13.5863kg4、12.34 ⨯ 0.234 =0.288756m5、0.1234 ÷ 0.0234 = 5.2735m6、123 ⨯ 456 = 56088m 2二、一圆柱体,高h = (10.00 ± 0.01) ⨯ 10-2m ,直径d = (5.00 ± 0.01) ⨯ 10-2m ,求体积及其不确定度。
三、写出下列仪器单次测量的误差: 1、最小刻度为1mm 的米尺; 2、最小刻度为2︒C 的温度计; 3、最小刻度为0.02g 的天平; 4、精度为0.05mm 的卡尺;5、1.0级,量程为150mA 的电流表;6、2.5级,量程为7.5V 的电压表;7、0.1级,使用阻值500Ω 的电阻箱。
四、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得到以下数据:L 1 = 1.45 ⨯ 10-2 m , L 2 = 1.43 ⨯ 10-2 m , L 3 = 1.46 ⨯ 10-2 m , L 4 = 1.44 ⨯ 10-2 m , L 5 = 1.45 ⨯ 10-2 m ,L 6 = 1.44 ⨯ 10-2 m , L 7 = 1.46 ⨯ 10-2 m , L 8 = 1.44 ⨯ 10-2 m , L 9 = 1.45 ⨯ 10-2 m , L 10 = 1.47 ⨯ 10-2 m 用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
五、用公式021R R R R x =计算待测电阻R x ,测得R 1 = (100.0 ± 0.1 ) Ω,R 2 = (200.0 ± 0.2) Ω,R 0 = (185.0 ± 0.2) Ω,求R x 及其不确定度。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篇一:大学物理实验练习题答案1、何谓绝对误差,何谓相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为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为相对误差。
2、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有几部分?已知、A,试写出测量量A的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包括平均值和绝对误差两部分。
AA3、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有效数字。
(1)0.0001;(1位有效数字)(2)0.100;(3位有效数字)(3)1.00;(3位有效数字)(4)783.25000;(8位有效数字)(5)4.23;(3位有效数字)(6)0.0423;(3位有效数字)(7)375.0;(4位有效数字)(8)0.405.(3位有效数字)4、把下列各数取成三位有效数字。
(1)2.09522.10(2)0.752490.753(3)31.05331.1(4)5.31645.32(5)0.004014.01103(6)7.86567.875、改正下列错误,写出正确答案(1)m(437260300)kgm(437.30.3)103kg(2)l(21.2520.4)cml(21.30.4)cm(3)h(34.21043000)kmh(34.20.3)104km(4)a(1.2430.025)m/2a(1.240.03)m/2(5)v(5.43250.01)m/v(5.430.01)m/(6)G5342kg5342000gG5342kg5.342106g6、用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运算下列各式。
(1)453.25+786.3-437.237;(2)7.851038.011047.3102;(3)(6.0534.5)2.64/3.4;(4)co(37012)(5)lg3.43解:(1)453.25786.3437.237453.3786.3437.2802.4(2)7.851038.011047.31027.98.07.3109461.361094.6107;(3)(6.0534.5)2.64/3.4(6.14.5)2.6/3.41.2(4)co(37012)0.7965(5)lg3.430.5357、已知某13.24某2、ln某。
物理实验习题大学物理实验复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B. 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3、用分度值为0.05的游标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下面读数正确的是()A.12.63mmB.12.64mmC. 12.60mm C.12.635mm4、测量仪器的零点误差应该是( )A.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D.引入误差5、下列测量读数中,正确的是()A.感量为 0.05g 的物理天称得物体的质量为20.2gB.分度值为 0.01mm 的螺旋测微计测得物体的长度为4.37mmC.分度值为 0.02mm 的游标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1.47mm D.分度值为 0.05mm 的游标尺测得物体长度为6.05mm6、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和初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其他误差 7、对一物理量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其目的是()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随机误差C.减小系统误差D. 减小随机误差 8、依据获得测量结果方法的不同,测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A.多次测量和单次测量B. 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C.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D. A 、B、 C 都对9、对一物量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其算术平均值是()A.真值B.最接近真值的值C.误差最大的值D.误差为零的值 10、测量结果的标准表达式为X=X ±U 其含义为()A.被测量必定等于(X-U或(X+U) C.被测量必定在 (X-U )和 (X+U) 之间B.被测量可能等于(X-U)或(X+U) D.被测量以一定概率落在(X-U)和(X+U)之间 11、按照误差的性质不同,测量误差一般可分为()A.绝对误差、人为误差、仪器误差和引入误差 C.标准误差和算术平均误差B.环境误差点、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 D.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 12、0.070的有效数字有()A.1位B.2位C.3 位D.4位13、下面情况中,属于偶然误差的是()A. 视差B. 仪表计时,有人常设置过短C. 测量时把数字读当数读错了 D .千分尺零点不准 14、测得质量为m=(28.38± 0.02),相对误差儿为:()A.0.0007047B.0.07047%C.0.07%D.0.071%15、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16、N=A-B的相对误差为:()17、天平的灵敏度取决于刀口,为保护刀口,正确的做法是()A.在加减砝码、取放物体、调节平衡螺母时放下横梁 C. 首先调节天平水平B.首先检查挂钩、托盘安放是否正确 D. 加减砝码必须用摄子 18、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A.仪器级别是用绝对误差的形式反映仪器误差的。
绪论部分一、选择题1、依据获得测量结果方法的不同,测量可分两大类,即()A:多次测量和单次测量B: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C: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D:以上三种分类都正确2、以下哪个不属于物理实验()A:利用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B:利用弹簧秤称小铁块的重量C:伽里略的斜塔实验D:爱因斯坦发现光的粒子性3、对一物理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A: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B:测量值(或误差)一定遵从正态分布C:测量值(或误差)一定遵从均匀分布D:其算术平均值是误差为零的值4、对一物理量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其目的是()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随机误差C:减小系统误差D:减小随机误差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6、对一物理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其算术平均值是()A:真值B:最接近真值的值C:误差最大的值D:误差为零的值7、测量结果的标准表达式为X=X±U,其含义为()A:被测量必定等于(x-U)或(x+U)B:被测量可能等于(x-U)或(x+U)C:被测量必定在(x-U)和(x+U)之间D:被测量以一定概率落在(x-U)或(x+U)之间8、下列测量结果中,准确度最高的是()A :1L =± ㎝B :2L =±㎝C :3L =±㎝D :4L =±㎝9、对某测量对象进行多次测量,测量结果为)(x u x x c ±=,其中)()()(22x u x u x u B A c += , ()(x u A 、)(x u B 分别为其A 类不确定度、B 类不确定度。
问被测量的真值落在)](),([x u x x u x c c +-范围内概率为 ( )A .%B .95%C .%D .100%10、对某测量对象进行单次测量,测量结果为)(x u x x c ±=,其中)()(x u x u B c ==3A,)(x u B 为其B 类不确定度。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汇编一、示波器的使用[预习题]1、简述示波器各个按纽的作用。
2、观察信号随时间的变化图形时必须加上锯齿波扫描信号,为什么?[作业题]1、如何在示波器屏幕上得到以下图形?(1)一个光点;(2)两条点线;(3)两个从左至右移动的亮点。
2、假定扫描信号是频率为f 的锯齿波,Y 轴输入信号为]2)(4sin[00ππ+-=t t f U V y ,试用作图法画出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图形。
二、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预习题]1、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的原理、方法。
2、测量中,电流标准化后,强调变阻器R 1固定不变的原因和可变电阻R 2的作用?3、箱式电位差计的组成及各按纽的作用。
4、本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作业题]1、按图4连接电路,接通K 1,将K 2倒向Es 或Ex 后,无论怎样调节活动端m 、n ,检流计指针总向一边偏转,试问有哪些可能的原因?三、全息照相[预习题]1、全息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要想得到再现图像不重叠的全息片,在拍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3、物光与参考光的光程差一般为多少?为什么?4、冲洗全息底片时应注意什么?[作业题]1、为什么要求光路中物光与参考光的光程尽量相等?2、制作全息衍射光栅时,为什么到达感光片的两束光要接近于平行光?四、霍尔效应[预习题]1、什么是霍尔效应?霍尔电压是如何产生的?2、简述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的原理。
3、如何消除副效应对实验的影响?[作业题]1、由V H-x 、V H-y 曲线讨论说明电磁铁缝隙中磁场的分布情况。
2、根据实验计算出载流子浓度n 及载流子迁移率μ。
五、等厚干涉[预习题]1、由于测微鼓轮中螺距间总有间隙存在,当测微鼓轮刚开始反向旋转时会发生空转,引起读数误差(称为空回误差),实验时应如何避免?2、在实验中,若叉丝中心没有通过牛顿环的中心,以叉丝中心对准暗环中央所测出的并不是牛顿环的直径,而是弦长,以弦长代替直径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请从几何的角度证明之。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集A一、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对应题号后正确的划√ ,错误划×;每小题 2分,共40分)1. 根据获得结果的不同方法,测量可分为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按测量条件分,又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2.? 误差的定义:测量值 x 与真值之差,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 多次相同条件下测量值不等带来的测量误差是系统误差。
4. 用精度很高的仪器对物理量进行测量,就能获得该物理量的真值。
5. 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反映系统误差大小,正确度反映偶然误差大小。
6.? 测量列的算术平均误差和标准误差都是反映偶然误差的特征量,是具有统计意义的误差区间。
7.? 所有的仪器读数都有估读位。
8.? 百分误差× 100% ,它和相对误差表示形式一样。
9.? 间接测量的误差合成,不仅与直接测得量的误差大小有关,而且与直接测得量的误差传递系数有关。
10 . 测量的结果表示中,误差的进位规则是采用“四舍六入五凑偶”。
11 .在有效数字的记录中, 6.48mm 和 6.480mm 是等同的。
12. 大量重复测量的数据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13 . 数据处理的中间计算,有效数字的计算应该多保留 1 位,以免造成误差放大。
14 . 一物体长度L≈19.855mm ,若用 20 分度的游标卡尺作单次测量,其测量结果为19.85 ± 0.05mm 。
15 . 某测量数据的单位换算,其有效数字的位数也随着变化。
16 .在设计性实验中,设计过程用算术误差平均讨论,则验证结果也应按算术平均误差进行分析。
17 .用三线摆测量刚体转动惯量实验,直接拨动下圆盘测量转动周期。
18.光的干涉是光波动性的一种表现,牛顿环是典型的等厚干涉现象。
19.光杠杆测量微小变化量的原理是光放大法。
20 .直接测量结果都存在误差,间接测量结果就不一定有误差了。
二、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题 2 分,共 30 分)21 、实验报告的内容有几个部分:()A. 5 个部分 B. 8 个部分 C. 10 个部分 D. 12 个部分2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仔细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C.采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实验中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设法尽量减小23、某同学用米尺测量一本杂志的长度,测得结果正确的是:()A. 26.5cm B. 26.501cm C. 265.0cm D. 26.50cm24、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测量结果的好坏,只能通过下面哪种误差进行比较:()A.绝对误差 B.相对误差 C.百分误差 D.以上都不对25、欲测量一电压V≈1.5(v),要求≤1.5%,应选用下列哪一种规格的电压表()A.0.5级,量程5(v) B.1.0级,量程1.5(v)C.1.0级,量程2(v) D.0.5级,量程1.5(v)26 、螺旋测微计能进行精密的测量,它是依据测量方法中的()原理制成的。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消除;B:偶然误差一定能够完全消除;C:记错数是系统误差;D:系统误差是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的;2.几位同学关于误差作了如下讨论:甲:误差就是出了差错,只不过是误差可以计算,而差错是日常用语,两者没有质的区别。
乙:误差和差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误差是无法避免的,而差错是可以避免的。
丙:误差只是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估算时需要考虑。
丁:有测量就有误差,误差伴随实验过程始终,从方案设计、仪器选择到结果处理,均离不开误差分析。
正确的选择是: [ ]A:甲乙丙丁都对; B:乙和丁对,甲和丙错;C:只有丁对,其它均借; D只有丙对,其它都错;E:只有乙对,其它均错; F:甲错,其它都对。
3.请选出下列说法中的不正确者 [ ]A:当被测量可以进行重复测量时,常用重复测量的方法来减少测量结果的偶然误差。
B:对某一长度进行两次测量,其测量结果为10Cm和10.0Cm,则两次测量结果是一样的。
C:已知测量某电阻结果为R=,表明测量电阻的真值位于区间[85.27~85.37]之外的可能性很小。
D:测量结果的三要素是测量量的最佳值(平均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和单位。
4.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属于偶然误差的有: [ ]A:由于电表存在零点读数而产生的误差;B:由于多次测量结果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C:由于量具没有调整到理想状态,如没有调到垂直而引起的测量误差;D:由于实验测量公式的近似而产生的误差。
5.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有: [ ]A:由于电表存在零点读数而产生的误差;B:由于实验环境或操作条件的的微小波动所引起的误差;C:由于实验者在判断和估计读数上的变动性而产生的误差。
D:由于实验测量对象的自身涨落引起的测量误差;6.被测量量的真值是一个理想概念,一般来说真值是不知道的(否则就不必进行测量了)。
《大学物理实验》第一册习题与思考题第一章 实验测量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习题1. 指出下列各项各项哪些属于系统误差,哪些属于偶然误差: a.米尺刻度不均匀 b.实验者的偏见c.刻度因温度改变而伸缩d.最小分度后一位的雇计 c.游标卡尺零点不为零 f.电表指针的磨擦 g.视差2. 下列数值改用有效数字的标准式来表示 (1) 光速=299792458±100米/秒(2) 热功当量=41830000±40000尔格/卡 (3) 比热=C 0.001730±0.0005卡/克度(4) 电子的电荷=4.8030⨯10-10静库。
准确到0.1% (5) 9876.52准确到0.2%3.请把下列各数值正确的有效数字表示于括号内: (1) 3.467±0.2 ( ) (2) 746.000±2 ( ) (3) 0.002654±0.0008 ( ) (4) 6523.587±0.3 ( )4.下列各式的算术运算都是正确的,就是没有考虑到有效数字的问题。
假设下列各数值的最后一位都是估计(可疑)的,请在括号内以有效数字表示其正确答案。
(1)(1.732)(1.74)=3.01368 ( ) (2)(10.22)(0.0832)(0.41)=0.34862464 ( ) (3)4.20419.30034.6038.60421.8=+-=y ( )(4) 628.7/7.8=80.6026 ( ) (5) (17.34-17.13)(14.28)=2.9988 ( )5.计算下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表示式。
N=A+2B+C-5D设:A=38.206±0.001cm B=13.2487±0.0001cm C=161.25±0.01cm D=1.3242±0.0001cm6.一圆柱体的直径为(2.14±0.02)厘米,求其横截面积。
绪论部分一、选择题1、依据获得测量结果方法的不同,测量可分两大类,即()A:多次测量和单次测量B: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C: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D:以上三种分类都正确2、以下哪个不属于物理实验()A:利用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B:利用弹簧秤称小铁块的重量C:伽里略的斜塔实验D:爱因斯坦发现光的粒子性3、对一物理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A: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B:测量值(或误差)一定遵从正态分布C:测量值(或误差)一定遵从均匀分布D:其算术平均值是误差为零的值4、对一物理量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其目的是()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随机误差C:减小系统误差D:减小随机误差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6、对一物理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其算术平均值是()A:真值B:最接近真值的值C:误差最大的值D:误差为零的值7、测量结果的标准表达式为X=X±U,其含义为()A:被测量必定等于(x-U)或(x+U)B:被测量可能等于(x-U)或(x+U)C:被测量必定在(x-U)和(x+U)之间D:被测量以一定概率落在(x-U)或(x+U)之间8、下列测量结果中,准确度最高的是()A :1L =102.3±0.2 ㎝B :2L =103.52±0.05㎝C :3L =1.246±0.005㎝D :4L =0.0056±0.0002㎝9、对某测量对象进行多次测量,测量结果为)(x u x x c ±=,其中)()()(22x u x u x u B A c += , ()(x u A 、)(x u B 分别为其A 类不确定度、B 类不确定度。
问被测量的真值落在)](),([x u x x u x c c +-范围内概率为 ( )A .68.3%B .95%C .57.7%D .100%10、对某测量对象进行单次测量,测量结果为)(x u x x c ±=,其中)()(x u x u B c ==3A,)(x u B 为其B 类不确定度。
1.某长度测量值为2.130mm,则所用仪器可能是(D)。
A. 毫米尺B.50 分度卡尺C.20 分度卡尺D.千分尺2.电表零点偏移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属于( B)。
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疏失误差D.A、B、C都不是3. 不确定度在可修正的系统误差修正以后,将余下的全部误差按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不同分为两类,其中(B)属于 A 类分量。
A.由测量仪器产生的误差分量B.同一条件下的多次测量值按统计方法计算的误差分量C.由环境产生的误差分量D.由测量条件产生的误差分量4.对 y ax b 的线性函数,利用图解法求a时,正确的求解方法是(C)。
A.a tg(为所作直线与坐标横轴的夹角实测值)B.a yx 、 y 为任选两个测点的坐标值之差)(xC.a y( x 、 y 为在所作直线上任选两个分得较远的点的坐标值之x差)D.a y( x、y 为所作直线上任选一点的坐标值)x5.判断下列结果表述正误B. R(8.621 0.800)10 2 mm×C. R(8.6210.008) mA. R8.621088.0204110 2 mm×B. R(8.62180) 102 mm ×D.R(8.6210.0081)102 mm×B.A=×C.R=82.30.3D.f= 2.485 10 40.09 10Hz×B.I=4.091 +0.100mAC.T=12.563+0.01s×11×D.Y=(1.6 +0.15) ×10 PaA.S=2560100mmB.A=×6.模拟法描绘静电场实验中,在描绘同轴电缆的静电场图形时,电力线应该(D)。
A.沿半径方向,起于圆心,终止于无穷远B.沿半径方向,起于圆心,终止于外圆环电极内表面C.沿半径方向,起于内圆柱电极外表面,终止于无穷远D.沿半径方向,起于内圆柱电极外表面,终止于外圆环电极内表面7. 光电效应的研究实验中,微电流测量仪使用时的调零方法为(B)。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消除;B:偶然误差一定能够完全消除;C:记错数是系统误差;D:系统误差是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的;2.几位同学关于误差作了如下讨论:甲:误差就是出了差错,只不过是误差可以计算,而差错是日常用语,两者没有质的区别。
乙:误差和差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误差是无法避免的,而差错是可以避免的。
丙:误差只是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估算时需要考虑。
丁:有测量就有误差,误差伴随实验过程始终,从方案设计、仪器选择到结果处理,均离不开误差分析。
正确的选择是: [ ]A:甲乙丙丁都对; B:乙和丁对,甲和丙错;C:只有丁对,其它均借; D只有丙对,其它都错;E:只有乙对,其它均错; F:甲错,其它都对。
3.请选出下列说法中的不正确者 [ ]A:当被测量可以进行重复测量时,常用重复测量的方法来减少测量结果的偶然误差。
B:对某一长度进行两次测量,其测量结果为10Cm和10.0Cm,则两次测量结果是一样的。
.C:已知测量某电阻结果为R=,表明测量电阻的真值位于区间05 0.85.32[85.27~85.37]之外的可能性很小。
D:测量结果的三要素是测量量的最佳值(平均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和单位。
4.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属于偶然误差的有:[ ]A:由于电表存在零点读数而产生的误差;B:由于多次测量结果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C:由于量具没有调整到理想状态,如没有调到垂直而引起的测量误差;D:由于实验测量公式的近似而产生的误差。
5.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有:[ ]A:由于电表存在零点读数而产生的误差;B:由于实验环境或操作条件的的微小波动所引起的误差;C:由于实验者在判断和估计读数上的变动性而产生的误差。
D:由于实验测量对象的自身涨落引起的测量误差;6.被测量量的真值是一个理想概念,一般来说真值是不知道的(否则就不必进行测量了)。
为了对测量结果的误差进行估算,我们用约定真值来代替真值求误差。
不能被视为真值的是: [ ]A:算术平均值; B:相对真值;C:理论值; D:某次测量值7.在计算数据时,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以后,应将多余的数字舍去。
设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取4位,则下列不正确的取舍是:[ ] A:4.32749→4.328; B:4.32750→4.328C:4.32751→4.328 D:4.32850→4.328[ ].请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8.A:一般来说,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多少与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无关。
B:可用仪器最小分度值或最小分度值的一半作为该仪器的单次测量误差。
C:直接测量一个约1 mm 的钢球,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应选用最小分度为1mm 的米尺来测量。
D:实验结果应尽可能保留多的运算位数,以表示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9.请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 [ ]A:一般来说,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多少与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无关。
B:可用仪器最小分度值或最小分度值的一半作为该仪器的单次测量误差。
C:直接测量一个约1 mm 的钢球,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可选用最小分度为1mm 的米尺来测量。
D:单位换算影响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10.某同学得计算得某一体积的最佳值为(通过某一关系式计算得到),不确定度为0.64352,则应将结果表述为: [ ]3 0.64352cm:V=3.415678?A3 0.6cmB:V=3.415678?3 ?0.64352cmC: V=3.4156830.6cmD: V=3.4?11.在观察李萨如图形时,使图形稳定的调节方法有:[ ]A:通过示波器同步调节,使图形稳定;B: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C:改变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D:调节示波器时基微调旋扭,改变扫描速度,使图形稳定。
12.对于一定温度下金属的杨氏模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与与材料的大小及形状无关;:与材料的大小有关,而与形状无关; B.C:与材料的形状有关,而与大小无关;D:与材料的形状有关,与大小也有关;13. 在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实验中,常需预加2kg的负荷,其作用是:[ ]A:消除摩擦力; B:没有作用;C:拉直金属丝,避免将拉直过程当作伸长过程进行测量;D:消除零误差。
14. 要把加在示波器Y偏转板上的正弦信号显示在示波屏上,则X偏转板必须加: [ ]A:方波信号; B:锯齿波信号;C:正弦信号; D:非线性信号。
15.声速测量实验中声波波长的测量采用: [ ]A: 模拟法和感应法; B: 补偿法和共振干涉法C: 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比较法; D: 相位比较法和补偿法。
16.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场的电力线是没方向的;B:等位线要标出方向;C:本实验用稳恒磁场模拟静电场D:本实验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17.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 ]A:用电位差计测量微小电动势时必须先修正标准电池的电动势值。
B:校准电位差计的工作电流时发现检流计指针始终向一边偏,其原因可能是待测电动势的极性接反了C:用校准好的电位差计测量微小电动势时发现检流计指针始终偏向一边,其原因是检流计极性接反了.D:工作电源的极性对测量没有影响。
18.选出下列说法中的不正确者 [ ]A:校准电位差计的工作电流时,发现检流计指针始终向一边偏,其原因可能是工作电路的电源没接上。
B:校准电位差计的工作电流时发现检流计指针始终向一边偏,其原因可能是待测电动势的极性接反了;C:校准电位差计的工作电流时发现检流计指针始终向一边偏,其原因可能是标准电池极性接反了。
D:电位差计工作电流校准完成后,在测量待测电动势时,发现检流计光标始终向一边偏,其原因可能是待测电动势极性接反了。
19.关于牛顿环干涉条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光的等倾干涉条纹; B:是光的等厚干涉条纹; C:条纹从内到外间距不变; D:条纹由内到外逐渐变疏二、填空题1.用米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4.32cm,现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则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有_____位;若用精度为0.01mm的螺旋测微计测量,则应有_____有效数字。
2.用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时,首先要将调节到状态,然后轻轻转动带动转动,使其近似处于状态。
测量三线摆转动周期往往采用。
3.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时,往往采用单向增重和单向减重的方法测量金属丝的伸长量,这主要是为了。
4.用共振法测声速时,首先要进行谐振调节,系统已达谐振状态的判据是: .如果两探头S和S 间21距为X,那么入射波与反射波形成驻波的条件是:;相邻两波节间距。
5.电位差计与一般电压表测量电动势的主要区别是。
6.分光计调整的任务是________能够接受平行光,使_____够发射平行光,望远镜的主光轴与______的主光轴达到 ________,并与载物台的法线方向____________. 分光计用圆刻度盘测量角度时,为了消除圆度盘的_________, 必须有相差180°的两个游标分别读数. 7.分光计读数系统设计双游标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自准直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时,分划板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使平行光管出射的光是平行光,狭缝应在会聚透镜的________________处。
8.棱镜的偏向角是指和之间的夹角。
其大小随而变,当时,偏向角最小。
不同波长的光对同一棱镜有(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最小偏向角。
9.分光计读数系统设计双游标的主要作用是:。
将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的主要步骤是:。
10.读数显微镜使用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产生,它的起因是,其避免的方法是:测量时测量鼓轮始终沿转动。
11.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中M1与M2垂直的判据是,迈克尔逊干涉仪中补偿板G2的作用是使两相干光。
12.牛顿环是光的________干涉图样,其干涉条纹从中心向外逐渐变______(填“疏”或“密”),条纹的形状是_________。
13.做光电效应实验时,用不同频率的单色光照射____________,测出相对。
___________然后作图,由此图的斜率即可求出_____________,应的.14.光栅由许多的狭逢构成的,两透光狭逢间距称为,当入射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时,衍射角,衍射级次K 满足的关系式是,用此式可通过实验测定和。
三、简答题1.用精密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m,共测5次,结果为:3.6127g、3.6122g、3.6125g、3.6121g、3.6120g。
试求这5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不确定度及相对不确定度,并写出结果(“精密天平”的含意是指由仪器误差所引起的B类不确定度可以忽略)。
2.如何消除因天平不等臂所造成的误差?3.用0.02分度游标卡尺及毫米尺测量约1.5mm的细丝直径,其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各为几位?4.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有什么优点?应注意什么问题?5.在用拉伸法测金属丝杨氏模量实验中,光杠杆测金属伸长量时,改变哪些量可增加光杠杆的放大倍数?6.用示波器来测量一正弦信号的电压和频率,当“Y轴衰减旋钮”放在“2V/div”档,“时基扫描旋钮”放在“0.2ms/div”档时,测得波形在垂直方向“峰-峰”值之间的间隔为8.6格,横向一个周期的间隔为9.8格,试求该正弦信号的有效电压和频率的值。
7.下图为示波器荧光屏上看到的两个李萨如图形,请写出它们的频率比。
=:= ff:ff yyxx8.测量三棱镜的最小偏向角时,若分光计没有调整好,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9.迈克尔逊干涉仪测He-Ne激光波长时,测出屏上每冒出50个条纹时平面镜M的位置读数依次如下(单位:mm):54.19906, 54.21564, 54.23223, 154.24881, 54.26242, 54.27902.求激光的波长。
10.当用钠光灯垂直入射到1mm内有500条刻痕的平行透射光栅上时,问最多能看到第几条明条纹?11. 分光计实验中,什么是各半调节法?叙述具体调节步骤。
(请结合图形说明)12. 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实验中,如果发现检流计总往一边偏,无法调到平衡,试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
13. 在观察李萨如图形时,能否用示波器的“同步”将其稳定下来?如果不能,那是为什么?14. 简述全息照相技术的两步成像方法,各利用了什么原理实现?15. 如果全息干板不小心打碎了,使用其中一小块来再现,问对再现现象有什么影响?试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