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指令系统 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6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在指令的相对寻址方式中,其相对的基准地址是____。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分数:2.00)A.基址寄存器B.变址寄存器C.堆栈指示器D.程序计数器√解析:解析:考查相对寻址方式的基本概念。
相对寻址是把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加上指令格式中的形式地址而形成操作数的有效地址,即EA=(Pc)+A,故基准地址是程序计数器。
2.相对寻址方式中,指令所提供的相对地址实质上是一种____。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分数:2.00)A.立即数B.内存地址C.以本条指令在内存中首地址为基准位置的偏移量D.以下条指令在内存中首地址为基准位置的偏移量√解析:解析:考查相对地址的概念。
相对寻址方式中,EA=(PC)+A(A为形式地址),当执行本条指令时,PC 已完成加1,故以下条指令为基准位置。
3.____寻址方式用来支持浮动程序设计。
【中科院计算所2000年】(分数:2.00)A.相对寻址√B.变址寻址C.寄存器间接寻址D.基址寻址解析:解析:考查相对寻址方式的作用。
相对寻址的优点:操作数的地址不是固定的,它随着PC值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与指令地址之间总是相差一个固定值,因此便于程序浮动。
4.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2个字节,第一字节为操作码,第二字节为位移量(用补码表示),每当CPU从存储器取出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PC。
设当前指令地址为3008H,要求转移到300FH,则该转移指令第二字节的内容应为____。
若当前指令地址为300FH,要求转移到3004H,则该转移指令第二字节的内容为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分数:2.00)A.05H,F2HB.07H,F3HC.05H,F3H √D.07H,F2H解析:解析:考查相对寻址方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指令系统试题出题人:曹玉红出题时间:2009-12-15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得分:一、写出下列指令执行后,寄存器或存贮器的内容。
1.指令执行前(AL)=9AH,(CL)=05H,CF=1,(BL)=84H,执行以下指令:1)XOR AL,70H (AL)=_____ 2)N0T AL (AL)=____3)ADC AL,BL (AL)=_____ 4)INC CL (CL)=______5)DIV CL (AL)=_______ 6)RCL BL,CL (BL)=_______7)SBB AL,BL (AL)=_______ 8)MUL CL (AX)=_______9)SAR AL,CL (AL)=_____ 10) LEA AX,[1000H] (AX)=______ 2.判断下列指令是否有误(对的打对号,错的画叉号)1)MOV [BX],[SI] ______ 2)SHR [BX][DI],3 ____ 3)POP 5[CX][BX] 4)NOT CX,AX ____ 5) STI ____ 6) MOV ES:[BP],0500H ____7)POPF AX ___ 8)XCHG AX,BX ___ 9)MOV WORD1,WORD2 ____ 10)MOV 2BH,AX3.写出下列指令:1)使DX寄存器高3 位为1,其余位不变。
()2)清除CX寄存器。
()3)把0496H传送给AX寄存器。
()4)将AL的带符号数乘以BL的带符号数,结果存入AX中。
()5)把DATA的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装入DS和BX中。
()二、单项选择题:1.十进制数215的二进制数为( ),十六进制数为( )。
A.11001111 B.11011011 C.10110111 D.11010111A.0CFH B.0DBH C.0B7H D.0D7H2.设X= -0.1011, 则原码为( ),补码为( )。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在下列寻址中,()寻址方式需要先运算再访问主存。
A、间接B、直接C、变址D、立即正确答案:C2、在链式查询方式下,若有N个设备,则()oA、只需一条总线请求线B、需要N条总线请求线C、视情况而定,可能一条,也可能N条总线请求线D、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A3、以下有关I/O端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oA、I/O接口中有命令端口、状态端口、数据端口B、I/O接口中命令端口和状态端口不能共用同一个C、I/O接口中程序可访问的寄存器被称为I/O端口D、I/O端口可以和主存统一编号,也可以单独编号正确答案:B4、用移码表示浮点数的阶码,其好处是()。
A、便于求阶差B、便于用比较电路比较阶的大小C、提高运算精度D、便于判别溢出正确答案:B5、在取指操作结束后,程序计数器中存放的是()。
A、程序中指令的数量B、当前指令的地址C、已经执行指令的计数值D、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正确答案:D6、微指令格式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水平型微指令的位数(),用它编写的微程序()。
A、较短,较少B、较长,较短C、较多,较长D、较少,较短正确答案:B7、用二地址指令来完成算术运算时,其结果一般存放在()。
A、其中一个地址码提供的地址中B、栈顶C、累加器(ACC)中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8、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或地址码)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
A、变址寻址B、间接寻址C、立即寻址D、寄存器寻址正确答案:D9、从计算机系统结构上讲,机器语言程序员所看到的机器属性是()oA、编程要用到的硬件组织B、计算机硬件的全部组织C、计算机软件所要完成的功能D、计算机各部件的硬件实现正确答案:A10、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大容量存储器是()oA、U盘B、软磁盘C、固态盘D、磁带正确答案:C11、D/A转换是()。
A、把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把转化结果输出计算机B、把计算机输出的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C、把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把数字量输入到计算机D、把计算机输出的模拟量转为数字量正确答案:A12、程序P在机器M上的执行时间是20秒,编译优化后,P执行的指令数减少到原来的70%,而CP1增加到原来的1.2倍,则P在M上的执行时间是()oA、16.8秒B、8.4秒C、117秒D、14秒正确答案:A1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A、计算机的机器字长是指数据存储与运算的基本单位B、寄存器由触发器构成C、计算机中一个字的长度都是32位D、磁盘可以永久性存放数据和程序正确答案:C14、主设备通常指()oA、掌握总线权的设备B、发送信息的设备C、主要的设备D、接收信息的设备正确答案:A15、字长12位,用定点补码规格化小数表示时,所能表示的正数范围是()OA、1/2-(1-2-11)B、(1/2+2-11)-(1-2-11)C、2-11-(1-2-11)D、2-12-(1-2-12)正确答案:A16、ASCI1码是对()进行编码的一种方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2一、单项选择题1. 一条指令中包含的信息有。
A. 操作码、控制码B. 操作码、向量地址C. 操作码、运算符D. 操作码、地址码2. 在各种异步通信方式中,______方式速度最快。
A. 全互锁B. 半互锁C. 不互锁D. 三者一样快3. 一个512KB的静态RAM芯片,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______。
A. 17B. 19C. 25D. 274. 在下列因素中,与Cache的命中率无关的是。
A. Cache块的大小B. Cache的容量C. 主存的存取时间D. Cache映像方式5. 在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下,若计数从0开始,则______。
A. 设备号小的优先级高;B. 设备号大的优先级高。
C. 每个设备使用总线的机会相等;D. 先小号优先,后大号优先。
6. Cache的地址映象中,若主存中的任一块均可映射到Cache内的任一块的位置上,称作。
A. 直接映象B. 全相联映象C. 组相联映象D.7. 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是______。
A. 转移指令B. 出栈指令C. 子程序返回指令D. 中断返回指令8. 微指令操作控制字段的每一位代表一个控制信号,这种微程序的控制(编码)方式是______。
A. 字段直接编码B. 直接编码C. 混合编码D. 字段混合编码9. 在取指令操作之后,程序计数器中存放的是______。
A. 当前指令的地址B. 程序中指令的数量C. 下一条指令的地址D. 取来的指令码10. 下列数据代码中含有一位奇校验位,其中出错的数据代码是______。
A. 01011001B. 10100010C. 10100010D. 1001000111. 在一地址格式的指令中,下列是正确的。
A. 只能有一个操作数,其地址由指令的地址码提供;B. 可能有一个操作数,也可能有两个操作数;C. 一定有两个操作数,另一个是隐含的。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 在浮点机中,判断原码规格化形式的原则是______。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以下四点中,____是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
【中科院计算所2000年】(分数:2.00)A.通道采用独立型B.指令类型选择√C.阵列运算部件D.Cache存储器的硬件解析:解析:考查指令系统设计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指令系统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它的格式与功能不仅直接影响到机器的硬件结构,而且也直接影响到系统软件。
2.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____。
【国防科技大学2001年】(分数:2.00)A.进行主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传送B.进行CPU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C.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D.一定是自动加1解析:解析:考查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
3.下列哪种指令不属于程序控制指令:____。
【国防科技大学2001年】(分数:2.00)A.无条件转移指令B.条件转移指令C.中断隐指令√D.循环指令解析:解析:考查程序控制类指令的组成。
程序控制类指令主要包括无条件转移、有条件转移、子程序调用和返回指令、循环指令等。
4.下列说法中____是正确的。
(分数:2.00)A.加法指令的执行周期一定要访存B.加法指令的执行周期一定不访存C.指令的地址码给出存储器地址的加法指令,在执行周期一定访存√D.指令的地址码给出存储器地址的加法指令,在执行周期不一定访存解析:解析:考查运算类指令的执行过程。
既然指令的地址码给出了存储器地址,不论此地址是源操作数地址,还是目的操作数地址,执行周期都需要根据此地址访存。
5.子程序调用指令执行时,要把当前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存到____。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分数:2.00)A.通用寄存器B.堆栈√C.指令寄存器D.数据缓冲器解析:解析:考查子程序调用指令的执行过程。
子程序执行结束时,必须返回到子程序调用指令后面的指令执行,所以必须保存返回地址。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指令周期2、微周期3、SIMD4、中断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的“与”阵列、“或”阵列的情况———。
(A)与阵列可编程,或阵列是用户不可编程的;(B)与阵列不可编程,或阵列是用户可编程的;(C)与阵列、或阵列是用户都不可编程的;(D)与阵列、或阵列是用户都可编程的。
2、四片74181和一片74182器件相配合,具有如下进位传递功能———。
(A)逐级进位(B)组内超前进位,组间超前进位(C)组内超前进位,组间逐级进位(D)组内逐级进位,组间超前进位3、某机字长32 位,采用定点补码小数表示,符号位1位,尾数31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小数为———,最小负小数为———。
(A)-1 (B)-(1-2–31)(C)+(1-2-32)(D)+(1-2-31)4、IEEE754标准规定的32位浮点数格式中,符号位1位,阶码8位,尾数23位,则它所表示的最大规格化正数为———。
(A)(1-2-23)*2+127 (B)(1-2-22)*2+127 (C)(1-2-24)*2+256(D)(1-2-23)*2+256 5、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来实现。
(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C)补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6、转移类指令的功能是———。
(A)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B)进行主存与CPU间的数据传递(C)进行CPU和I/O设备间的数据传递(D)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7、下面关于RISC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采用RISC技术后,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又恢复到早期的比较简单的情况(B)为了实现兼容,所设计的RISC是从原来的CISC系统的指令系统中挑选一部分实现的。
(C)RISC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指令数(D)RISC设有乘、除法指令和浮点运算指令8、周期窃取方式适用于———方式的输入/输出中(A)DMA(B)中断(C)程序传送(D)通道9、一张3.5英寸软盘的存储容量为______MB,每个扇区存储的固定数据为____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每题5分,共50分)1. 下列哪种设备不属于输入设备?A. 鼠标B. 键盘C. 打印机D. 扫描仪【答案】C2. 下列哪种存储器访问速度最快?A. 硬盘B. 缓存C. 内存D. 光盘【答案】B3. 下列哪种指令能够实现两个数相加?A. ADDB. SUBC. MULD. DIV【答案】A4. 下列哪种总线用于连接处理器和内存?A. ISA总线B. PCI总线C. EISA总线D. CPU总线【答案】D5. 下列哪种寄存器用于存储指令?A. 数据寄存器B. 地址寄存器C. 指令寄存器D. 状态寄存器【答案】C6. 下列哪种缓存方式是CPU缓存采用的?A. 直接映射缓存B. 全相连缓存C. 组相连缓存D. 以上都对【答案】D7. 下列哪种技术能够提高存储器的访问速度?A. 并行存储B. 串行存储C. 缓存D. 分页存储【答案】C8. 下列哪种指令能够实现两个数相乘?A. ADDB. SUBC. MULD. DIV【答案】C9. 下列哪种设备属于输出设备?A. 鼠标B. 键盘C. 打印机D. 扫描仪【答案】C10. 下列哪种总线用于连接处理器和外部设备?A. ISA总线B. PCI总线C. EISA总线D. CPU总线【答案】B二、填空题 (每题5分,共30分)11. 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简称为________。
【答案】CPU12. 计算机中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设备称为________。
【答案】存储器13. 计算机中的数据是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存储和传输的。
【答案】二进制14. 计算机中的内存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RAM, ROM15. 在计算机中,数据的传输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答案】总线三、简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16. 请简述CPU的主要功能。
【答案】CPU的主要功能是执行程序中的指令,进行数据的运算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一、填空题1.对存储器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解决这方面的矛盾,计算机采用多级存储体系结构。
2.指令系统是表征一台计算机______的重要因素,它的______和______不仅直接影响到机器的硬件结构而且也影响到系统软件。
3.CPU中至少有如下六类寄存器______寄存器,______计数器,______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缓冲寄存器。
4.完成一条指令一般分为周期和周期,前者完成操作,后者完成操作。
5.常见的数据传送类指令的功能可实现和之间,或和之间的数据传送。
6.微指令格式可分为型和型两类,其中型微指令用较长的微程序结构换取较短的微指令结构。
7.对于一条隐含寻址的算术运算指令,其指令字中不明确给出,其中一个操作数通常隐含在中8.设浮点数阶码为8位(含1位阶符),尾数为24位(含1位数符),则32位二进制补码浮点规格化数对应的十进制真值范围是:最大正数为,最小正数为,最大负数为,最小负数为。
9.某小数定点机,字长8位(含1位符号位),当机器数分别采用原码、补码和反码时,其对应的真值范围分别是(均用十进制表示)。
10.在DMA方式中,CPU和DMA控制器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来分时使用主存,它们是、和。
11.设n = 8 (不包括符号位),则原码一位乘需做次移位和最多次加法,补码Booth算法需做次移位和最多次加法。
12.设浮点数阶码为8位(含1位阶符),尾数为24位(含1位数符),则32位二进制补码浮点规格化数对应的十进制真值范围是:最大正数为,最小正数为,最大负数为,最小负数为。
13.一个总线传输周期包括、、和四个阶段。
14.CPU采用同步控制方式时,控制器使用和组成的多极时序系统。
15.在组合逻辑控制器中,微操作控制信号由、和决定。
15.32位字长的浮点数,其中阶码8位(含1位阶符),基值为2,尾数24位(含1位数符),则其对应的最大正数是,最小的绝对值是;若机器数采用补码表示,且尾数为规格化形式,则对应的最小正数是,最小负数是。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章指令系统(含答案)第五章指令系统5.1 指令系统概述及指令格式随堂测验1、下列关于指令(机器指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是计算机系统中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接口B、是程序员操作计算机硬件的接口C、是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实现“程序控制”原理的载体D、是指挥计算机指令特定操作的命令2、下列关于指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指令的操作码定义了指令的功能B、指令的地址码字段是不可缺少的C、单地址指令只能处理一个数据D、指令的地址码字段可以表示一个地址,也可以表示一个数据3、下列关于指令格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对采用定长操作码的计算机而言,若需要支持65条指令,则其操作码字段最少需要7位B、若指令中每个地址字段位均为4位,则对RR型指令而言,可以使用16个寄存器C、指令字长确定的情况下,指令的地址字段越多,则其位数就越少D、计算机硬件是影响指令格式设计的因素之一5.2 寻址方式及指令寻址随堂测验1、直接寻址的无条件转移指令执行的效果是将将指令地址送入()(单选)A、程序计数器PCB、地址寄存器MARC、数据缓冲寄存器MDRD、偏移地址累加器2、下列关于寻址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包括指令寻址方式和数据的寻址方式B、形成指令和数据所在虚拟存储器地址的方法C、形成指令和数据所在主存地址的方法D、形成指令和数据在Cache地址的方法3、下列关于指令寻址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指令的有效地址通过指令中形式地址字段给出B、程序中有条件和无条件转移采用的就是跳跃寻址C、指令的不同寻址方式需要通过寻址方式特征位来标识D、顺序结构中CPU依次访问不同指令采用的就是顺序寻址4、某计算机字长64位,采用单字长指令,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指令字长为64位B、指令字长为16位C、顺序寻址时,PC <- (PC) + 1D、顺序寻址时,PC <- (PC) + 85.3 操作数寻址方式随堂测验1、在数据寻址方式中,获取操作数最快的寻址方式是( ) ( 单选)A、寄存器寻址B、立即数寻址C、直接寻址D、间接寻址2、若指令的形式地址中给出的是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该指令采用的寻址方式是( ) ( 单选)A、直接寻址B、立即数寻址C、寄存器寻址D、变址寻址3、假定计算机字长64位,采用单字长指令, 某指令采用间接寻址,则取操作数至少需要访问主存的次数为( ) (单选)A、1B、2C、3D、44、相对寻址方式中,指令所提供的相对地址是( ) (单选)A、本条指令在内存中的首地址为基准位置的偏移量B、本条指令的下条指令在内存中的首地址为基准位置的偏移量C、本条指令的上条指令在内存中的首地址为基准位置的偏移量D、本指令操作数的直接有效地址5、下列关于操作数的寻址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直接寻址方式下,地址字段的位数影响数据的寻址范围B、间接寻址方式下,地址字段的位数影响数据的寻址范围C、立即数寻址方式下,地址字段的位数影响立即数的大小D、寄存器寻址方式下,地址字段的位数影响立即数的大小5.4 指令格式设计随堂测验1、采用将操作码字段扩展到没有使用的地址码字段的指令格式设计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单选)A、减少指令长度B、充分利用地址字段,提高指令效率C、保持指令长度不变,增加指令数量D、减少地址码数量2、某计算机采用32位单字长二地址指令,每个地址码为12位(含寻址方式字段),若已经定义了250条二地址指令,则还可以定义多少条单地址指令() (单选)A、4KB、8KC、16KD、24K3、某计算机字长32位,内存空间为4M ,采用单字长二地址指令,操作码长度固定。
单项选择题1 在CPU执行指令的过程中,指令的地址由___B__给出。
A 程序计数器PCB 指令的地址码字段C 操作系统D 程序员2 下列关于指令的功能及分类叙述正确的是__B___.A 算术与逻辑运算指令,通常完成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都需要两个数据B 移位操作指令,通常用于把指定的两个操作数左移或右移一位C 转移指令,子程序调用与返回指令,用于解决数据调用次序的需要D 特权指令,通常仅用于系统软件,这类指令一般不提供给用户3 零地址的运算类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的地址,参加的两个操作数来自__C__.A累加器和寄存器 B 累加器和暂存器C 堆栈的栈顶和次栈顶单元D 堆栈的栈顶单元和暂存器4 下列一地址运算类指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 仅有一个操作数,其地址由指令的地址码提供B 可能有一个操作数,也可能有两个操作数C 一定有两个操作数,其中一个操作数是隐含的D 指令的地址码字段存放的一定是操作码5 关于二地址指令一下论述正确的是_____.A 二地址指令中,运算结果通常存放在其中一个地址码所提供的地址中B二地址指令中,指令的地址码字段存放的一定是操作数C二地址指令中,指令的地址码字段存放的一定是寄存器号D二地址指令中,指令的地址码字段存放的一定是操作数地址6 单字长四地址指令OP A1、A2、A3、A4的功能为(A1)OP(A2)→A3,且A4给出下一条指令地址,假设A1、A2、A3、A4都为主存储器地址,则完成上述指令需访存_____。
A 1B 2C 3D 47 在指令格式设计中,采用扩展操作码的目的是_____.A 增加指令长度B 增加地址码数量NNC 增加指令数量D 增加寻址空间8 某机器的指令字长为16位,有8个通用寄存器,有8种寻址方式,单操作数指令最多有_____个,双操作数指令最多有_____个。
A 1024 16B 2048 32C 256 64D 1024 329 指令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_____。
SHANGYE FAZHI黄 璞—L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个人信息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美国诺德网络公司数字化信息专家Daniel Markuson 年初发表的一篇文章披露S 2018年有10亿多网民数据泄露。
本文对欧盟《通用 数据保护条例》(以下简称“GDPR ”)作初步的一些解读, 并提出借鉴建议。
一、 GDPR 概述(一 )GDPR 立法概况欧盟1995年《数据保护指令》和2002年《隐私与电子通 讯指令》,确定了互联网个人数据保护的基本规定。
如通信和互联网服务商需要采取适当措施保证通信和互联网服务的安全 性,在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禁止存储和使用用户数据,告知用户数据进一步处理意图和用户有权不同意以保障用户的知情权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2009年开始修改《数据保护指 令》。
2012年发布了草案,2016年公布《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2018年5月25H , GDPR 正式生效。
(二)GDPR 的借鉴价值信息保护的几个主要问题,GDPR 都有规定。
女口: GDPR 采用明确的定义方式对信息处理的主体、行为、责任进行了阐释;确立个人信息权并细分出七项自权利;设置独立监管机 构;鼓励企业参与信息安全与合规认证体系,并且要求企业设立信息保护官。
GDPR 的上述立法成就,对我国有借鉴意义。
二、 GDPR 中的几个定义与主体责任(一)GDPR 中的几个定义GDPR 对信息保护领域可能涉及到的各类名词定义作了明确规定。
此处首先就其中的个人信息定义、处理行为及行为主体三方面作一些介绍。
个人信息:任何已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数据主ce ls HANGYEQIYE S02O19年第4期总第226期SHANGYE FAZHI I体”)相关的信息。
并将其细分为基因数据、生物性识别数据以及和健康相关的数据。
信息处理行为:针对单一个人数据或系列个人数据所进行的操作行为。
包含收集、记录、组织、构造、存储、调整、更改、检索、咨询、使用、通过传输而公开、散布或其他方式对他人公开、排列或组合、限制、删除或销毁而公开等自动化方式。
第一章1、有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远地存于ROM中,称为( B )A、硬件B、固件C、软件D、辅助存储器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硬盘是外部设备B、软件的功能与硬件的功能在逻辑上是等效的C、硬件实现的功能一般比软件实现具有更高的执行速度D、软件的功能不能用硬件取代3、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C)A、采用存储程序原理B、控制流驱动方式C、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D、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4、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D )A、控制器能理解、解释并执行所有的指令以及存储结果B、所有的数据运算都在CPU的控制器中完成C、ALU可存放运算结果D、输入、输出装置以及外界的辅助存储器称为外部设备5、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 D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B、外部设备和主机C、主机和应用程序D、主机、外部设备、配套的软件系统6、CPU中不包括( C )A、操作译码器B、指令寄存器C、地址译码器D、通用寄存器7、在计算机系统中,表明系统运行状态的部件是( C )A、程序计数器B、指令寄存器C、程序状态字D、累加寄存器8、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 B )A、存储器的容量B、指令字长C、机器字长D、存储字长9、在下列部件中,CPU存取速度由慢到快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A、外存、主存、Cache、寄存器B、外存、主存、寄存器、CacheC、外存、Cache、寄存器、主存D、主存、Cache、寄存器、外存10、存放当前执行指令的寄存器是( A ),存放欲执行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 C )A、程序计数器B、数据寄存器C、指令寄存器D、地址寄存器11、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D )A、高级语言B、自然语言C、汇编语言D、机器语言12、计算机执行最快的语言是( C )。
A、汇编语言B、C语言C、机器语言D、Java语言13、只有当程序需要执行时,它才会去将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而且一次只能读取、翻译并执行源程序中的一行语句,此程序称为( C )。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模拟试卷1(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B.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C.可以直接访问外存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2.对某个寄存器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称为寻址。
A.直接B.间接C.寄存器√D.寄存器间接3.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 )。
A.基值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D.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4.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
A.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B.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C.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D.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5.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方式。
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 )。
A.堆栈寻址B.程序的条件转移C.程序的无条件转移D.程序的条件转移或无条件转移√6.位操作类指令的功能是( )。
A.对CPU内部通用寄存器或主存某一单元任一位进行状态检测(0或1)B.对CPU内部通用寄存器或主存某一单元任一位进行状态强置(0或1)C.对CPU内部通用寄存器或主存某一单元任一位进行状态检测或强置√D.进行移位操作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它们和具体机器的指令系统密切相关B.指令的地址字段指出的不是地址,而是操作数本身,这种寻址方式称为直接寻址√C.串联堆栈一般不需要堆栈指示器,但串联堆栈的读出是破坏性的D.存储器堆栈是主存的一部分,因而也可以按照地址随机进行读写操作8.下列几项中,不符合RISC指令系统的特点是( )。
A.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少B.寻址方式种类尽量减少,指令功能尽可能强√C.增加寄存器的数目,以尽量减少访存次数D.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以及很有用但不复杂的指令9.安腾处理机的典型指令格式为( )位。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模拟试卷2(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1.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数常需采用( )。
A.堆栈寻址方式B.立即寻址方式C.隐含寻址方式√D.间接寻址方式2.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 )。
A.通用寄存器B.主存单元√C.程序计数器D.堆栈3.堆栈寻址方式中,设R i为通用寄存器,SP为堆栈指示器,M SP为SP指示的栈顶单元,如果进栈操作的动作是:(R i )→M SP,(SP)-1→SP,那么出栈操作的动作应为( )。
A.(M SP )→R i,(SP)+1→SPB.(SP)+1→SP,(M SP )→A √C.(SP)-1→SP,(M SP )→AD.(M SP )→R i,(SP)-1→SP4.运算型指令的寻址与转移性指令的寻址不同点在于( )。
A.前者取操作数,后者决定程序转移地址√B.后者取操作数,前者决定程序转移地址C.前者是短指令,后者是长指令D.前者是长指令,后者是短指令5.算术右移指令执行的操作是( )。
A.符号位填0,并顺次右移1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B.符号位不变,并顺次右移1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C.进位标志位移至符号位,顺次右移1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D.符号位填1,并顺次右移1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6.指出下面描述汇编语言特性的句子中概念上有错误的句子。
A.对程序员的训练要求来说,需要硬件知识B.汇编语言对机器的依赖性高C.汇编语言的源程序通常比高级语言源程序短小√D.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执行速度比高级语言快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变址寻址时,有效数据存放在主存中B.堆栈是先进后出的随机存储器C.堆栈指针SP的内容表示当前堆栈内所存储的数据的个数√D.内存中指令的寻址和数据的寻址是交替进行的8.下面关于RISC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以下四点中,____是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
【中科院计算所2000年】A.通道采用独立型B.指令类型选择√C.阵列运算部件D.Cache存储器的硬件考查指令系统设计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指令系统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它的格式与功能不仅直接影响到机器的硬件结构,而且也直接影响到系统软件。
2.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____。
【国防科技大学2001年】A.进行主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传送B.进行CPU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C.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D.一定是自动加1考查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
3.下列哪种指令不属于程序控制指令:____。
【国防科技大学2001年】A.无条件转移指令B.条件转移指令C.中断隐指令√D.循环指令考查程序控制类指令的组成。
程序控制类指令主要包括无条件转移、有条件转移、子程序调用和返回指令、循环指令等。
4.下列说法中____是正确的。
A.加法指令的执行周期一定要访存B.加法指令的执行周期一定不访存C.指令的地址码给出存储器地址的加法指令,在执行周期一定访存√D.指令的地址码给出存储器地址的加法指令,在执行周期不一定访存考查运算类指令的执行过程。
既然指令的地址码给出了存储器地址,不论此地址是源操作数地址,还是目的操作数地址,执行周期都需要根据此地址访存。
5.子程序调用指令执行时,要把当前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存到____。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A.通用寄存器B.堆栈√C.指令寄存器D.数据缓冲器考查子程序调用指令的执行过程。
子程序执行结束时,必须返回到子程序调用指令后面的指令执行,所以必须保存返回地址。
…般将子程序调用指令后面那条指令的地址(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作为返回地址保存到堆栈中。
6.下列哪种指令用户不准使用?_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在统一编址方式下,下面的说法( )是正确的。
A、一个具体地址只能对应内存单元B、一个具体地址既可对应输入/输出设备,又可对应内存单元C、一个具体地址只能对应输入/输出设备D、只对应输入/输出设备或者只对应内存单元正确答案:D2、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
A、栈顶地址B、栈顶内容C、栈底内容D、栈底地址正确答案:A3、下列不属于程序控制指令的是()。
A、循环指令B、无条件转移指令C、条件转移指令D、中断隐指令正确答案:D4、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是指()。
A、cache,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B、主存储器C、ROMD、RAM正确答案:A5、指令是指()。
A、计算机中一个部件B、发给计算机的一个操作命令C、完成操作功能的硬件D、通常用于构成主存的集成电路正确答案:B6、相对于微程序控制器,组合逻辑控制器的特点是()。
A、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B、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C、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D、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正确答案:D7、中断向量可提供()。
A、主程序的断点地址B、传送数据的起始地址C、被选中设备的地址D、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正确答案:D8、迄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
A、信息处理方便B、物理器件性能所致C、运算速度快D、节约元件正确答案:B9、相联存储器是按()进行寻址的存储器。
A、内容指定方式B、地址指定与堆栈存取方式结合C、堆栈存取方式D、地址指定方式正确答案:A10、若SRAM芯片的容量是2M×8位,则该芯片引脚中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数目之和是()。
A、29B、21C、18D、不可估计正确答案:A11、若x=103,y=-25,则下列表达式采用8位定点补码运算实现时,会发生溢出的是()。
A、x+yB、-x+yC、-x-yD、x-y正确答案:D12、系统总线是指()。
第二章第三章3.某机为定长指令字结构,指令长度16位;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长6位,指令分为无操作数、单操作数和双操作数三类。
若双操作数指令已有K 种,无操作数指令已有L种,问单操作数指令最多可能有多少种?上述三类指令各自允许的最大指令条数是多少?4.设某机为定长指令字结构,指令长度12位,每个地址码占3位,试提出一种分配方案,使该指令系统包含:4条三地址指令,513.计算下列4条指令的有效地址(指令长度为16位)。
(1)000000Q(2)100000Q(3)170710Q(4)012305Q第四章4.已知X 和Y ,试用它们的变形补码计算出X + Y ,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 X =0.11011,Y =0.11111(2) X =0.11011,Y =-0.10101(3) X =-0.10110,Y =-0.00001(4) X =-0.11011,Y =0.111105.已知X 和Y ,试用它们的变形补码计算出X - Y ,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 X =0.11011,Y =-0.11111(2) X =0.10111,Y =0.11011(3) X =0.11011,Y =-0.10011(4) X =-0.10110,Y =-0.00001第五章45.动态RAM 为什么要刷新?一般有几种刷新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解:DRAM 记忆单元是通过栅极电容上存储的电荷来暂存信息的,由于电容上的电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逐渐泄放掉,因此每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向栅极电容补充一次电荷,这个过程就叫做刷新。
常见的刷新方式有集中式、分散式和异步式3种。
集中方式的特点是读写操作时不受刷新工作的影响,系统的存取速度比较高;但有死区,而且存储容量越大,死区就越长。
分散方式的特点是没有死区;但它加长了系统的存取周期,降低了整机的速度,且刷新过于频繁,没有充分利用所允许的最大刷新间隔。
异步方式虽然也有死区,但比集中方式的死区小得多,而且减少了刷新次数,是比较实用的一种刷新方式。
单项选择题1 在CPU执行指令的过程中,指令的地址由_____给出。
A 程序计数器PCB 指令的地址码字段C 操作系统D 程序员2 下列关于指令的功能及分类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 算术与逻辑运算指令,通常完成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都需要两个数据B 移位操作指令,通常用于把指定的两个操作数左移或右移一位C 转移指令,子程序调用与返回指令,用于解决数据调用次序的需要D 特权指令,通常仅用于系统软件,这类指令一般不提供给用户3 零地址的运算类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的地址,参加的两个操作数来自_____。
A累加器和寄存器 B 累加器和暂存器C 堆栈的栈顶和次栈顶单元D 堆栈的栈顶单元和暂存器4 下列一地址运算类指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 仅有一个操作数,其地址由指令的地址码提供B 可能有一个操作数,也可能有两个操作数C 一定有两个操作数,其中一个操作数是隐含的D 指令的地址码字段存放的一定是操作码5 关于二地址指令一下论述正确的是_____。
A 二地址指令中,运算结果通常存放在其中一个地址码所提供的地址中B二地址指令中,指令的地址码字段存放的一定是操作数C二地址指令中,指令的地址码字段存放的一定是寄存器号D二地址指令中,指令的地址码字段存放的一定是操作数地址6 单字长四地址指令OP A1、A2、A3、A4的功能为(A1)OP(A2)→A3,且A4给出下一条指令地址,假设A1、A2、A3、A4都为主存储器地址,则完成上述指令需访存_____。
A 1B 2C 3D 47 在指令格式设计中,采用扩展操作码的目的是_____。
A 增加指令长度B 增加地址码数量C 增加指令数量D 增加寻址空间8 某机器的指令字长为16位,有8个通用寄存器,有8种寻址方式,单操作数指令最多有_____个,双操作数指令最多有_____个。
A 1024 16B 2048 32C 256 64D 1024 329 指令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_____。
A 程序浮动B 程序的无条件浮动和条件浮动C程序的无条件转移和条件转移 D 程序的调用10 某机器指令字长为16位,主存按字节编址,取指令时,每取一个字节PC自动加1,。
当前指令地址为2000H,指令内容为相对寻址的无条件转移指令,指令中的形式地址D=40H。
那么取指令后及指令执行后PC内容为_____。
A 2000H,2042HB 2002H,2040HC 2002H,2042HD 2000H,2040H11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的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_____。
A 可降低指令译码难度B 缩短指令字长,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C 实现程序控制D 降低编程难度12 直接寻址的无条件转移指令的功能是将指令中的地址码送入_____。
A 程序计数器PCB 累加器ACCC 指令寄存器IRD 地址寄存器MAR13 采用直接寻址方式,则操作数在_____。
A 主存中B 寄存器中C 直接存取存储器中D 光盘中14 下列关于基址寻址和变址寻址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基址寄存器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不可变B变址寄存器内容由用户确定,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不可变C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基址寄存器、变址寄存器内容都是可变的D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基址寄存器内容不可变,变址寄存器内容可变15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_____中。
A 通用寄存器B 堆栈C 主存单元D 专用寄存器16 假设寄存器R中的数值为200,主存地址为200和300的地址单元中存放的内容分别是300和400,则_____方式下访问到的操作数为200。
A 直接寻址200B 寄存器间接寻址(R)C 存储器间接寻址(200)D 寄存器寻址R17 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两个字节,第一个字节是操作码,第二个字节是相对位移量(用补码表示),若CPU每当从存储器取出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PC。
设当前PC 的内容为2003H,要求转移到地址100AH,则该转移指令第二个字节的内容应为_____;若PC的内容为2008H,要求转移到2001H。
则该转移指令第二个字节的内容为_____。
A 05HB 07HC F8HD F7H18 变址寻址、相对寻址的特点是_____。
A 利于编制循环程序,实现程序浮动B 实现程序浮动,处理数组问题C 实现转移指令,利于编制循环程序D实现程序浮动,利于编制循环程序19 直接、间接、立即三种寻址方式指令的执行速度,由快至慢得排序是_____。
A 直接、立即、间接B 直接、间接、立即C 立即、直接、间接D 立即、间接、直接20 堆栈寻址方式中,设A为累加器,SP为堆栈指示器,M SP为SP指示的栈顶单元,如果进栈操作的动作顺序是(A)→M SP,(SP)—1→SP,那么出栈操作的动作顺序应为_____。
A (M SP)→A,(SP)+1→SPB (SP)+1→SP,(M SP)→AC (SP)—1→SP,(M SP)→AD 以上都不对2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变址寻址时,有效数据存放在主存中B 堆栈是先进后出的存储器C 堆栈指针SP的内容表示当前堆栈内所有存储的数据的个数D 内存中指令的寻址和数据的寻址是交替进行的22 程序计数器和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各取决于_____。
A 前者取操作数,后者决定程序转移地址B后者取操作数,前者决定程序转移地址C 前者是短指令,后者是长指令D前者是长指令,后者是短指令24 一下叙述中_____是正确的。
A RISC机一定采用流水技术B 采用流水技术的机器一定是RISCC CISC机一定不采用流水技术D 以上答案不正确25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RISC指令系统特点的是_____。
A 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少B 寻址方式种类尽量减少,指令功能尽可能强C 增加寄存器的数目,以尽量减少访存次数D 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以及很有用但不复杂的指令综合应用题1 指令中一般有哪些字段?各有何作用?如何确定这些字段的位数?2 什么是变址寻址、基址寻址?两者有何区别?3 假设指令字长为16位,操作数的地址码为6位,指令有零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种格式。
1)设操作码固定,若零地址指令有M种,一地址指令有N种,则二地址指令最多有几种?2)采用扩展操作码技术,二地址指令最多有几种?3)采用扩展操作码技术,若二地址指令有P条,零地址指令有Q条,则一地址指令最多有几种?4 某模型机共有64种操作码,位数固定,且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一地址或二地址格式2)有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和相对寻址(位移量-128~+127)三种寻址方式3)有16个通用寄存器,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操作数均在寄存器中,结果也在寄存器中。
4)取数/存数指令在通用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传送数据5)存储器容量为1MB,按字节编址要求设计算术逻辑指令,取数/存数指令和相对转移指令的格式,并简述理由5 某机器采用一地址格式的指令系统,允许直接和间接寻址。
机器匹配有如下硬件:ACC、MAR、MDR、PC、X、MQ、IR以及变址寄存器R X和基址寄存器R B,均为16位。
1)若采用单字长指令,共能完成105种操作,则指令一次间址的范围是多少?2)若采用双字长指令,操作码位数及寻址方式不变,则指令可直接寻址的范围由是多少?写出其指令格式并说明各字段的含义3)某存储字长不变,可采用什么方法访问容量为8MB的主存?需增设哪些硬件?6 某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字长为16位,采用扩展操作码,操作数地址需4位。
该指令系统已有三地址指令M条,二地址指令N条,没有零地址指令。
问最多还有多少条一地址指令?0 3 4 5 6 7 8 15其中,M为寻址特征(0为直接寻址,1为基址寻址,2为相对寻址,3为立即寻址,立即数用补码表示);I为间址特征(I=1间址);X为变址特征(X=1変址)。
设PC为程序计数器,R X为変址寄存器,R B为基址寄存器,试问:1)该指令能定义多少种操作?2)立即寻址操作数的范围是多少?3)在非间址情况下,除立即寻址外,写出每种寻址方式计算有效地址的表达式。
4)设基址寄存器为14位,在非変址直接基址寻址时,指令的寻址范围是多少?5)间接寻址时,寻址范围是多少?若允许多重间址呢?8某机字长为16位,主存容量为64KB,指令为单字长指令,有50种操作码,采用页面、间接和直接寻址方式。
1)指令格式如何安排2)存储器能划分为多少页面?每页多少单元?3)能否再增加其他寻址方式?9 某机器采用三地址指令,具有常见的8种寻址操作,可完成50种操作,各寻址方式均可在1K主存范围内取得操作数,并可在1K范围内保存运算结果。
问应采用什么样的指令格式?指令字长最少应为多少位?执行一条指令最多要访问多少次主存?10 某台字长和地址都为16位的计算机,程序计数器为PC,内存以字编址。
地址为2003H 的内存中,有一条无条件相对转移指令,其机器码为41FCH,其中的操作码为8位,请计算相对转移的具体地址。
11 某16位机器所使用的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如图所示,该机有两个20位基址寄存器,4个16位变址寄存器,16个16位通用寄存器。
指令汇编格式中的S(源)、D(目标)都是通用寄存器,M是主存的一个单元,三种指令的操作码分别是MOV(OP)=(0A)H,STA(OP)=(1B)H,LDA(OP)=(3C)H 。
MOV为传送指令,STA为写数指令,LDA为读书指令。
MOV S,DSTA A,M1)分析三种指令的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特点。
2)处理器完成哪一种操作所花时间最短?哪一种最长?第二种指令的执行的时间有时会等于第三种指令的执行时间吗?3)下列情况下每个十六进制指令字长分别代表什么操作?其中有编码不正确时,如何改正才能成为合法指令?①(F0F1)H (3CD2)H ②(2856)H ③(6FD6)H ④(1C2)H12 微机的机器字长为16位,主存按字编址,指令格式如下:其中,D为位移量,X为寻址特征位。
X=00:直接寻址;X=01:用变址寄存器X1进行变址;X=10:用变址寄存器X2进行变址;X=11:相对寻址。
设(PC)=1234H,(X1)=0037H,(X2)=1122H(H代表十六位进制数),请确定下列指令的有效地址。
①4420H ②2244H ③1322H ④3521H ⑤672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