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175.12 KB
- 文档页数:2
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的实施方法作者:席永士,隆英,邹忠,丁峰,章晓峰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2期摘要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实施要求高、数据分析复杂,加强过程控制可有效提高数据分析精度和效率,加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3414”;实施方法中图分类号S1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294-01TheMethodofFertil izationbySoilTesting′3414′TestXI Yong-shi 1LONG Ying 1ZOU Zhong 2DING Feng 2ZHANG Xiao-feng 3(1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Service Center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Lhasa Tibet 850000; 2 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 of Rugao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3 Finance Bureau of Rugao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AbstractFertilization by soil testing ′3414′ test has high demanding and complex data analysis. Enhancing process contro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data analysis,accelerat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ertilization by soil testing.Key wordsfertilization by soil testing;′3414′;method“3414”试验是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中指定的用于肥料效应函数研究的一种试验方法。
“3414”肥料田间试验的操作及结果分析探讨测土配方施肥最关键的一项技术环节是“3414”肥料田间试验。
目的是获取作物的最佳产量、最佳施肥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根据我区近两年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探讨。
1试验设计1.1“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组合成的试验。
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
1处理N0P0K0、2处理N0P2K2、3处理N1P2K2、4处理N2P0K2、5处理N2P1K2、6处理N2P2K2、7处理N2P3K2、8处理N22P2K0、9处理N2P2K1、10处理N2P2K3、11处理N3P2K2、12处理N1P2K2、13处理N1P2K1、14处理N2P1K1。
该方案可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
1.2试验设计的关键点试验设计的最关键点是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确定。
若2水平确定的相对偏高,试验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会内推。
若2水平确定的相对偏小,最佳施肥量会外推。
2水平确定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土肥专家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施肥水平等因素来确定。
2试验实施2.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应选择地块平坦、整齐、不同肥力水平、均匀,具有代表性的地块。
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试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等特殊地块。
2.2试验作物品种和肥料品种选择选择当地主栽作物品种或拟推广品种。
肥料应选择氮磷钾单质品种,如尿素、三料过磷酸钙、硫酸钾等,磷酸二铵及其他二元或三元复合(混)肥不能做为试验用肥。
2.3试验地处理准备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地区划;小区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试验前多点采集土壤样品,制备风干混合土样,进行土壤养分测试。
自2005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推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
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列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各地近期反馈的情况来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不健全是当前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的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将通过田间试验建立推荐施肥指标体系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3414”试验设计是其推荐的主要的田间试验方案。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3414”田间试验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
1“3414”试验简介“3414”试验方案是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的一种,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该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
4个水平的含义指:0水平为不施肥,2水平为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见表1。
该方案除了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的拟合以外,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肥料效应函数的拟合。
例如:进行氮、磷二元肥料效应函数拟合时,可选用处理2~7、11、12,可求得在以K2水平为基础的氮、磷二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选用处理2、3、6、11可求得在P2K2水平为基础的氮肥效应函数;选用处理4、5、6、7可求得在N2K2水平为基础的磷肥效应函数;选用处理6、8、9、10可求得在N2P2水平为基础的钾肥效应函数。
2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需要建立的技术指标体系土壤测试方法的选择是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一直沿用的土壤肥力测定方法,如土壤pH,有机质,Olsen-P,交换性钾等方法,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中,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条件、技术指标体系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
另一方面,M3方法采用联合提取剂一次提取多种元素,再辅之以原子吸收或ICP等先进仪器可以同时测定多个元素,大大提高了土壤测试的效率,目前在全世界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摘要:为了掌握水稻最佳是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及方法,特选用垦鉴稻6号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在氮、磷、钾3个元素中,氮肥对水稻的产量影响较大。
关键词:肥料;施肥水平;施肥比例;产量1 内容与方法1.1 试验田基本情况实验于2012年5—10月在第00管理区实验站进行。
土壤类型黑粘土,肥力中等。
施纯氮10KG/667平方米,纯磷3.5KG/667平方米、纯钾3.5KG/667平方米。
1.2 供试验材料供试验水稻品种为龙粳31,生育期127天株高95厘米,抗病性较强,抗倒伏。
前茬种植品种为垦鉴稻6号。
株高85厘米,产量650公斤/667平方米。
1.3实验设计与方法实验采取随即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小区面积90平方米,整个小区实行单排单灌,池埂高40厘米,宽50厘米池埂铺防渗膜。
插秧规格9*3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0水平不施肥,2水平是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
处理1--14分别为:N0P0K0、N0P2K2,N1P2K2小区施肥量试验编号 N P K基蘖穗基基穗3 393.8 275.6 118.1 787.2 944.5 4058 787.2 550.9 236.3 787.2 0 07 787.2 550.9 236.3 1180.9 944.5 4054 787.2 550.9 236.3 0 944.5 4055 787.2 550.9 236.3 393.8 944.5 40513 393.8 275.6 118.1 787.2 472.5 20211 1180.9 826.6 354.1 787.2 944.5 4059 787.2 550.9 236.3 787.2 472.5 2021 0 0 0 0 0 02 0 0 0 787.2 944.5 40510 787.2 550.9 236.3 787.2 1417 60714 787.2 550.9 236.3 393.8 472.5 2026 787.2 550.9 236.3 787.2 944.5 40512 1180.9 826.6 354.1 393.8 944.5 4051.4 田间管理4月9日育苗,4月19日出苗,4月20日旱作埂,4月28日泡田整地。
2014―2015年度桥区小麦“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技术规范”和“安徽省3414肥效田间试验总体方案”要求,笔者于2014年在宿州市桥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进行了小麦“3414”肥效试验。
通过田间试验,进一步研究当地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以及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为科学指导施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安排在桥区灰古镇付湖村李清武承包地进行。
土壤为砂姜黑土,前茬作物为夏玉米,常年产量在7 500kg/hm2以上,一年两熟,耕层厚度20cm,通常地下水位2~8m,田块平整,肥力均匀,pH值8.1。
有机质含量22.4g/kg,全氮1.37g/kg,碱解氮123mg/kg,有效磷25.5mg/kg,速效钾198mg/kg。
1.2 供试材料供试肥料为氮肥为大颗粒尿素,含量46%,产地山西晋丰;磷肥为过磷酸钙,含量16%,产地为安徽铜陵;钾肥为氯化钾,含量60%,产地俄罗斯。
供试水稻品种为烟农5158。
1.3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表1),该试验方案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是指:0水平不施肥,2水平为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
试验因素及水平编码见表1,小区面积30m2(5m×6m),行距20cm,播量187.5kg/hm2,小区间距60cm,区组间距1m,3次重复,试验区外围走道1m,周边种3行保护行。
试验肥料磷、钾肥采用一次基施,氮肥采取基础肥75%,小麦拔节期(3月15日)追肥25%,即基施为掺混肥料24-12-12(含氯)750kg/hm2,追肥为尿素127.5kg/hm2,开沟追施。
施肥情况见表2。
1.4 试验实施与田间管理 2014年10月16日播?N,10月18日下雨,10月24日出苗,12月15日浇水。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以达到提质、节本、增效的目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古竹镇是紫金县农业大镇,全镇年水稻面积1809hm2。
为减少我镇农民对肥料的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2010年晚造,我站在古竹镇雅色村红卫自然村赖亮文的责任田进行了“3414”小区肥效试验和五个中区校正试验。
为水稻合理施肥,校正配方施肥,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1、试验概况1.1 试验田的选择。
试验田位于古竹镇雅色村的西部,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的田块。
1.2 试验方案设计。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小区采用“3414”方案,按要求组合成14个小区,不设重复,每个小区面积20m2;中区校正试验设5个处理,不设重复,每个处理的中区面积为133m2。
1.3 实施情况。
试验各小区、中区之间的小田埂均用尼龙薄膜覆盖至犁底层,以防止肥水渗漏。
试验品种为II优3550,播种期为7月22日,各小区规格一致,行株距为20cm×23cm,收获日期为11月11日,全生育期112天。
2、试验结果分析2.1 空白区的主要表现:从小区1的农艺性状分析来看(试验小区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见附表一),小区空白区的产量336.6kg/667m2,产量排列第14位,从中区空白区5校正对比试验来看,产量346.6kg/667m2,这两者之间较接近,证明了地力均匀的真实性。
2.2 高肥区(小区11,中区2区)的主要表现:小区的高肥区是施纯氮15kg/667m2,属严重过氮施肥,产量为471.6kg/667m2,产量排序第7位,禾苗生长有过氮表现,最高苗数明显增多,到最后为成穗最低,结实率最低。
专题四 3414试验与田间肥效对比试验报告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因为其既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首要途径,也是筛选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府谷县从2009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按照项目安排,布设玉米、马铃薯、糜子三个主要作物开展“3414”肥效试验。
构建了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现将试验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点基本情况全县共布置了50个“3414”试验点,其中玉米16个、马铃薯15个、糜子19。
各试验点土壤养分含量情况(0-20cm)见表1。
采用常规测定方法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
有机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法;碱解氮:碱解扩散法;速效磷: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表1 试验点基本情况表作物类型编号土壤类别地下水位灌溉能力自然灾害玉米719400G20100423F008 719402G20100413M068 719400G20100417A033 719405G20100417T071 719402G20120328M190马铃薯719402G20100413M067 719400G20100417A032 719405G20100417T072 719400G20100423F005 719400G20110605K200 719400G20110605K201 719400G20100417A033 719400G20100415K021 719402G20120328M191 719402G20120328M192糜子719400G20100423F009 719405G20100417T075 719400G20100415K054 719402G20100411M006 719400G20100417A031 719402G20100413M066 719405G20100417T073 719400G20100423F006 719400G20110605K199 719402G20120328M193表2 试验点土壤基本养分含量情况(0-20cm)汇总表作物类型编号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玉米719400G20100423F008 9.6 43.3 6.4 129 719402G20100413M068 8.2 36.2 12.4 71 719400G20100417A033 7.7 29.1 1.8 95 719405G20100417T071 8.4 61 1.0 157 719402G20120328M190 11.2 26.3 5.5 47马铃薯719402G20100413M067 13.9 27 3.1 66 719400G20100417A032 6.8 27.7 2 45 719405G20100417T072 4.8 68.9 2.3 47 719400G20100423F005 9.5 39.7 7.6 46 719400G20110605K200 10.3 31.2 11.5 55 719400G20110605K201 5 29.8 3.2 79 719400G20100417A033 7.7 29.1 1.8 95 719400G20100415K021 7.3 24.8 8.2 108 719402G20120328M191 13.7 36.2 7.8 93 719402G20120328M192 11.2 34.1 4.8 83糜子719400G20100423F009 8.2 22 16.2 91 719405G20100417T075 14.5 43.9 3.3 119 719400G20100415K054 9.3 26.3 6.7 139 719402G20100411M006 8.5 31.9 7.5 143 719400G20100417A031 9.5 35.5 1.7 74 719402G20100413M066 10 32.7 3.9 74 719405G20100417T073 7.9 37.6 3.8 82 719400G20100423F006 9.7 37.6 6.5 78 719400G20110605K199 9.1 34.8 6.4 67 719402G20120328M193 8.6 31.9 2.9 711.2试验设计肥料效应田间试验采用“3414”完全实施设计方案(表3)。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3414”肥效试验摘要为验证并优化紫金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体系,摸清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户习惯施肥肥料利用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011年早造进行水稻“3414”小区肥效试验。
结果表明:试验标准施肥施纯N 150 kg/hm2、P2O5 45 kg/hm2、K2O 150 kg/hm2,产量为8 100 kg/hm2,表现分蘖集中,成穗率高,经济效益好,是水稻生产最佳施肥配方,建议进一步在水稻区示范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水稻;配方施肥;肥效水稻是紫金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达3.47万hm2,年施用化肥量达5.46万t,其中氮肥用量达3.12万t,磷肥用量达1.3万t,钾肥1.04万t。
为进一步验证并优化紫金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体系,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笔者进行了2011年早造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小区肥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田位于紫城镇龙鸣村中部,土质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常年水稻产量在13.5 t/hm2左右。
1.2 试验材料供试水稻品种选择丰产性好、抗性好的深优9516。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9个处理,具体设计方案见表1。
“2”水平肥料用量根据已建立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方案推荐施肥量确定为施纯N 150 kg/hm2、P2O5 45 kg/hm2、K2O 150 kg/hm2;农户习惯施肥为施纯N 180 kg/hm2、P2O5 60 kg/hm2、K2O 120 kg/hm2。
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试验各小区的小田埂均用尼龙薄膜覆盖至犁底层,以防肥水渗漏。
各处理采用单灌单排,避免串肥[1-3]。
1.4 试验实施1.4.1 肥料施用。
施肥按基肥、回青肥、中期肥3次施下,氮肥各时期施肥比例分别为40%、40%、20%。
1.4.2 栽培管理要求。
犁耙田时要将整块试验田犁耙均匀,各处理品种一致,采用插秧的方法保证各小区的基本苗一致。
“3414”肥料试验方案的详细介绍
“3414”肥料试验方案的详细介绍:
“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效田间试验方案。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为便于汇总,同一作物、同一区域内施肥量要保持一致。
该方案除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以外,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
例如:进行氮、磷二元效应方程拟合时,可选用处理2~7、11、12,求得在以K2水平为基础的氮、磷二元二次效应方程等等。
此外,通过处理1可以获得基础地力产量,即空白区产量。
利用“3414”实施方案可以得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方案中的处理1为空白对照(CK),处理6为全肥区(NPK),处理2、4、8为缺素区(即PK、NK和NP)。
收获后计算产量,用缺素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百分数来表达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
相对产量低于50%的土壤养分为极低;相对产量50%~75%为低;75%~95%为中,大于95%为高,从而确定适用于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对应的肥料施用数量。
对该区域其他田块,通过土壤养分测试,就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提出相应的推荐施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