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11.05 KB
- 文档页数:17
成都新津中学高2020级高一上期第一学月考试语文试题卷(全科)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命题:高振莹审题:李光明一、文言文阅读(34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3分)A.秦伯说,与郑人盟B.失其所与,不知C.朝济而夕设版焉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郑人盟.盟:结盟B.既东封.郑封:封地C.是寡人之过.也过:过错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3.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若不阙.秦B.与郑人盟.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烛之武退.秦师4. 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吾不能..早用子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5. 下列对文本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优秀历史散文著作。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文言文阅读(32分,选择题每题3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23分)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5题和第9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C.唯君图之图:考虑。
D.晋军函陵军:军队。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画横线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既东封郑②又欲肆其西封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④微斯人,吾谁与归A. 两个“封”不同,两个“微”相同B. 两个“封”不同,两个“微”不同C. 两个“封”相同,两个“微”相同D. 两个“封”相同,两个“微”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出师表》)..之力不及此 B.先帝不以臣卑鄙C.若亡郑而有益..之往来,共其乏困..于君 D.行李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不仅撤了兵,而且和郑国订立盟约,派兵驻守郑国都城。
2021学年四川高一上学期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一、名句默写(共1题)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2)《雨巷》中在反复拿丁香来比喻姑娘后写丁香姑娘的情态与动作的诗句是:(3)《再别康桥》中,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向往的境界,",“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二、语言表达(共3题)1、请把下面的一则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字数不超过30个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烛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94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
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
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费参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
此举让600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地震发生的时候,若正在用燃气生火,①,然后迅速躲避。
②,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 也不能使用电梯。
若是在户外,③,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新高考)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A项,“国家实行单休制度,成为人们不能外出旅游的最关键制约因素”错误,原文说“国家实行单休制度,对大多数人而言,既没有外出旅游的时间,也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可见,既有单休制度导致的时间因素,也有经济贫困制约的因素。
B项,“已成为国民消费新风尚”错误,根据原文“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更是稳步增长……人们不仅有‘闲’了,而且有‘钱’了,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
几十年来,中国的旅游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而且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可见,改变人们旅游观念的不是“旅游年卡”,而是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C项,“景区可以变相地从其他项目中加高收费”于文无据,原文没有关于景区从其他项目加高收费的任何表述。
2.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项,“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素质”于文无据,“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与“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素质”之间并无联系,原文“中国人的假期不仅有假日经济,还折射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国人素质的提升”,只是说假日经济反映出素质的提升,并未提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群众素质提升之间的关系。
3.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D项,材料二观点是“旅游年卡……这种模式能实现多方共赢”,选项中,“购买厦门旅游年卡时,请先百度一下不同卡片介绍,以免办理不适合自己的卡”是一个反面例证,说明厦门旅游年卡的弊端,而不是实现“共赢”。
4.①论证结构上采用了递进式结构。
先提出旅游年卡能实现多方共赢,接着指出当前的旅游年卡存在的弊端,最后解决问题,指出旅游年卡要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②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本内容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新津中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一、(32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着百万豪车,住着千万豪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B.面对“义而致富,仁而致富”,如果颜渊、原宪依然选择栖于陋巷中,箪食瓢饮....、安贫乐道,那应该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C.“和郭导pk身高吧,比郭导短的童鞋们可以半价观看《小时代》哦!”上海一家电影院推出的这一活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而郭敬明对此却不以为然....。
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分别夺得..不让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B.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C.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
D. 4月11日曝出的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饮水安全问题的强烈关注,这起事件到底是“水祸”还是“人祸”,有关部门应该早日给个说法。
新津中学高2020级高一下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歌词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发展变化真可以称得上是波澜起伏、一波三折。
据说,在人类还处于蒙昧阶段的时候,唱歌就作为一种本能的娱乐方式出现了。
千辛万苦弄到只小野猪大野牛,终于有肉吃了,别急,篝火晚会先。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歌词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劳动监督。
《淮南子》中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大家一起抬一块巨大无比的木头,前面的人有节奏地喊着号子“嗨哟”,后面的也紧跟着喊“嗨哟”。
大家一起用力,发扬蚂蚁搬山的精神,同时谁也别想偷懒。
歌词与诗最早是难以区分的,但是,当“诗”明明白白还是“歌”的时候,它的地位绝对是高得让人没话说。
所以孔夫子就教导人们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诗礼并举可见其意义重大,不掌握两首流行歌词,就没法开口与人交流,那也就没法在社会上混了。
歌词发展史上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是由政府出面正式成立了皇家音乐学院——乐府。
有人将其归功于那位会唱歌的皇帝——汉武帝,他创作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在当年也是唱红大江南北的。
但乐府的首创权确实不属于他,出土的秦朝乐器上就已经刻有乐府字样。
只是汉武帝的乐府正式明确了它作为歌词收集兼创作中心的职业化趋势。
后世皇帝中“最佳歌词创作者”的桂冠恐怕非南唐后主李煜莫属了,现今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数十篇歌词,可以称得上篇篇佳作,字字珠玑。
【最新】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劲.敌(jìn)看.守(kàn)阻遏.(è)百舸.(gě)为虎作伥.(chāng)B、漫溯.(sù)河畔.(pàn)巷.道(hàng)长篙.(gāo)载.歌载舞(zǎi)C、曲.从(qū)纤.维(xiān)漫溯(sù)蓓蕾.(lěi)偃.旗息鼓(yǎn)D、团箕.(jī)虱.子(shī)里弄.(nòng)创.伤(chuāng)按捺.不住(nà)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笙萧精练婉转万户候苍海桑田B、赋予扭怩寥阔一炷香箭拔弩张C、气慨苍桑斑阑水龙头习已为常D、呕歌屠戳家俱三步曲融汇贯通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阅卷中,某些语文老师人评卷的随意性让人叹为观止,匆匆一看,分数就写出来了,得分多少完全凭个人喜好。
B、想办法让图书流动起来,让村民不出村就能多看书、看新书,花费不多,收效却不错。
看似妙手偶得,实则来自文化管理者对文化民生的自觉坚持。
C、有些工科高校不去倾听企业的声音,不了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一厢情愿地为它们提供“人才产品”,这样的教育必然难以满足需求。
D、现实中大多数学生一方面忽略了对母语的学习,另一方面又未能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期望的效果,最后不免造成邯郸学步的尴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官方希望日方就日本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漏报640千克钚一事作出解释,同时希望日方早日解决核材料供需失衡问题。
B.近日,市中区纪委监察局进一步明确了信访监督职能,采取了信访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了纪检信访监督作用。
C.为增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都市各校“三抓三促”活动,狠抓勤俭节约教育。
新津中学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注意:1、试题分ⅠⅡ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主观题用0.5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每个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gě)遏制(è)遒劲(qiú)膝盖(qī)B.彷徨(páng) 彳亍(chù) 颓圮 (pǐ) 青荇(xìng)C.长篙(hāo) 漫溯 (sù) 荆棘 (jīng) 糯米(nuò)D.火钵(bō) 冰屑(xuè) 忸怩 (nì) 凌侮(wǔ)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竞争苍茫寂寥万户侯 B.惆怅太息凄婉河泮C.斑斓笙萧坍塌结彩 D.典压峥嵘寥廓叱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从现在起到2008年,北京形象电视专题片“现代北京,辉煌北京,科技北京,艺术北京,人文北京”将在美国CNN本土频道联播..四年。
B.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标明..我们党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C.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
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佳作,丁香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耳濡目染....的意象之一。
D.由于资金匮乏等原因,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先从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开始以自愿加入的方式施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新诗的“新”,体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格的格律规律,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
B.江苏代表团经过一天的热烈讨论,一套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执法为民理念的议案终于产生,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心声。
C.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
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造成“高原病”的诱发因素。
成都新津中学高2020级(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全科)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4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荆轲刺秦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荆卿.岂无意哉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B.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C.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钱币。
D.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掠夺,夺取。
B.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善:交好、友好。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重金征求。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刻毒。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父母宗族,皆为.戳没嘉为.先言于秦王B. 乃.为装遣荆轲乃.遂私见樊於期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D.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顷之.未发4.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①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②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③偏袒扼腕而进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⑥进兵北略地⑦唯大王命之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④⑦D.①②④5.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6.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樊将军以穷困..,则秦未可亲也..来归 B.今行而无信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之.. D.愿大王少假借7.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状语后置句) B.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郎中”本指宫廷的侍卫;宋代以后,民间特称医生。
新津中学高2020级(高一)10月月考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现代诗派,是对三十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的创作风格的年轻的都市诗人的统称。
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即是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
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领袖,重要的诗人还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废名等,他们都以各自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在20世纪30年代阶级对垒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现代派诗人们大多是游离于政党与政治派别之外的边缘人;同时,许多人来自乡土,在都市中感受着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的挤压,又成为乡土和都市夹缝中的边缘人。
他们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濡染了波德莱尔式的对现代都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及魏尔伦式的世纪末颓废情绪。
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
戴望舒的《雨巷》典型地表达了一代青年普遍的理想幻灭的忧郁情绪。
作为理想象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像梦飘过一样,在面前一闪,转瞬即逝了。
就这样用暗示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那种孤苦心情。
这点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影响。
在诗艺上,现代派诗人注重暗示的技巧,很少直接呈示主观感受,而是采用意象隐喻、通感、象征来间接传达情调和意绪,这使得现代派诗歌大多含蓄、朦胧,既避免了狂叫、直说,又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弊病,创造性地转化了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象征主义诗艺。
现代派诗人重视向内在的心灵世界和平凡的日常生活开掘诗的题材,运用象征的意象与曲折隐藏的方法,表达其忧伤之思情,追求“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的统一。
现代派诗歌的现代诗形体体现在表层形式上,它有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艺术特点;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示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正是现代派诗人们这样孜孜不倦,兼收并蓄,不断地进行着“化古化欧的创造性的转化工作”,使中国新诗既民族化又现代化,从而构建起真正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现代派诗歌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是东方民族现代诗构建发展的开始。
其所追求的开掘内心和传达朦胧的美学原则,对于新诗艺术表现的含蓄与丰富,对诗的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与独特的贡献。
(选自《理论观察》,有删改)1.下列有关“现代诗派”的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3分)A.现代诗派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创作风格上大致相似的年轻都市诗人的统称。
B.现代诗派以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为阵地,他们创作的诗歌标志了东方民族现代诗的成熟。
C.现代诗派的诗人多无政治派别,大都来自乡村,是在城市生活而遭受乡村、都市文明挤压的边缘人。
D.现代诗派诗人追求化古化欧的创造性工作,使中国新诗成为具有民族性、现代化特征的现代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现代诗派的得名源于1932年在上海创办的《现代》杂志,杂志汇集了许多大城市的诗人,并刊发了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
B.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领袖,其《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诗歌表现了当时青年普遍存在的理想幻灭情绪。
C.现代诗派诗人创作的诗歌很少直接表达主观感受,往往采用暗示的方法,间接表达内心情感,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问题。
D.现代诗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诗歌注重使用象征手法;具有鲜明的古典主义风格,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如朦胧而明朗。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诗派的诗人都各自以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了现代诗派的发展,形成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美景。
B.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诗歌特征等对现代诗派的诗人影响很大,但现代诗派的诗人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进行创造性转化。
C.现代诗派诗人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再加上大革命失败对诗人信念的摧毁,使得他们的视野投放到中国更广阔的疆域。
D.现代诗派重视内心世界和平凡生活,诗人用曲折、隐藏方式和象征的意象表达内心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中有独特贡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徐志摩的另一面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
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
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攻读法律专业。
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
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
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
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
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
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
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
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
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
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
”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
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
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
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
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
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
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
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
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
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
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
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
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
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
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摘编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等,有改动)相关链接①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
(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②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
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
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
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
(谢冕《云游》)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B.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
C.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
D.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立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
B.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C.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名家梁实秋的高度评价。
D.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评价。
6.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小题。
古巷乾坤周铁钧古巷多狭长略弯曲,也不宽,只要对面支起窗扇不会碰撞。
铺地青石经年踩磨、风雨刷砺,鳞泽泛亮。
巷子再老些,路面会有两条下凹的浅沟,那是数百年流轮撵出的辙印,蕴满岁月沧桑。
如没有临巷门窗,巷墙就很高,垒砌得厚重坚实。
但窗多已泛黄龟裂,还隐现着精描细勾的花木山水、楼阁亭榭,半朦半掩地褪向时光深处。
砖缝里膏泥都渐松蚀,用指尖去抠,便簌簌落下。
裹在陈年旧岁里的古巷,苍健安详,不为外界潮流、时尚所动。
霓灯溢彩的街路喧嚣,广场舞乐曲播扬,却侵不进陡耸的青墙,巷内如僻廊静谷,别有乾坤:月亮顺巷口攀上来,清辉盈盈、如烟似帛,巷路枕着朦朦山影,迎候访古探幽的游人来此抖落浮躁,倾纵心绪,滤验风情。
我曾独步上海朱家角古镇,走着走着,环顾四周,尽是角脊老屋,步入其间,左转右拐,不见尽头,走得腰酸腿乏,仍出不得“迷魂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