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HS-课程作业《供热工程》计算书示例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4
供暖计算书
一、设计对象
天津诺德英蓝金融中心项目部办公区活动板房,供暖面积349.92平米。
二、原始资料
1、建筑物用途:活动板房办公建筑
2、气象资料: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w=-9℃
室内计算温度:tn=18℃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w=3.1m/s;
风力附加系数: 0.00
热压系数: 0.25
风压系数: 0.70
4、热源情况:由锅炉房供热,供、回水温度90/70℃。
5、建筑物平面见附图。
6、详见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和门窗表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见节能表
7、本建筑不设膨胀水箱锅炉房内设置定压设备
三、热负荷基本计算公式
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
基本耗热量
—基本耗热量
F —传热面积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18℃
—室外供暖计算温度-9℃
2.外门开启的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公式
—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
—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
—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
四、热负荷计算结果
五、散热器面积计算
321)
(βββn pj t t K Q F -=
㎡
式中 Q ——散热器的散热量,W ;
pj t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n t ——供暖室内就算温度,℃;
K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 /㎡·℃ 1β——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取1.0) 2β——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
(取1.1)
3β——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取1.1)。
供热计算说明书目录一、基础资料 (2)1.1 建筑概况 (2)1.2原始资料 (2)二、设计内容 (3)2.1热负荷计算: (3)2.3 二层房间热负荷 (8)2.4 三层房间热负荷 (8)三、采暖系统方案的选择 (9)四、系统水力计算 (10)4.1 编号 (10)4.2 确定最不利环路 (10)4.3 计算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 (10)4.4 立管及其他系统管段的水力计算 (16)4.4.1 确定立管Ⅱ的管径 (16)4.4.2 确定立管Ⅲ的管径 (16)4.4.3 立管Ⅳ—Ⅺ的管径 (16)4.4.4其他系统的管道 (16)五、散热器的计算 (17)六、其他设备的选型 (19)6.1 膨胀水箱 (19)6.2 放气阀 (19)七、设计小结 (19)八、参考文献 (20)一、基础资料1.1 建筑概况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区,建筑总高12m。
地上3层,建筑面积4500m2。
一层主要有管理办公房、人才交流大厅等;二层是高级人才交流中心、教室和办公室,三层是办公室。
由区域内采暖管网直接提供热水。
1.2原始资料(1)土建资料1. 外墙: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传热系数K=0.79 w/m2·℃;内面抹灰20mm,水泥砂浆,热惰性指标D=5.022;玻璃幕墙传热系数K=1.57 w/m2·℃,热惰性指标D=4.008;2. 外窗:单层金属玻璃窗。
尺寸(宽×高)为1.5×2.0m窗型,可开启部分的缝隙总长为13m,窗下沿离地面高度为1.2m;传热系数K=6.40 w/m2·℃3. 外门:单层铁门,尺寸(宽×高)为1.5×2.0m,可开启部分的缝隙总长为9.0m,传热系数K=6.40 w/m2·℃4. 屋顶:沥青油毡防水的平屋顶,k=1.23w/m2·℃,热惰性指标D=6.102;5. 地面:不保温地面。
K值按划分地带计算;(2)气象资料1.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 w’=—9℃ , 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t p。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 第一章总论 ........................................................................................................... 设计任务及要求 .................................................. 原始资料 ........................................................ 设计参数资料 ............................................................................................................................ 基本设计要求 ............................................................................................................................ 第二章供热负荷计算 ........................................................................................... .供热面积的计算 ..................................................................................................................... .供热负荷的计算 .................................................. 第三章供热方案设计 .............................................. 室外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 供热管道平面布置类型............................................. 供热管道布置原则................................................. 第四章热伸长及补偿器选择计算 .................................... 热伸长及固定支架确定............................................ 热伸长 ........................................................... 固定支架 ......................................................... 补偿器 .......................................................... 设置补偿器的意义................................................. 补偿器的选择 ..................................................... 第五章供热管网水力计算及水压图.................................. 管网水力计算 .................................................... 水力计算的一般要求 .............................................. 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 部分管路计算实例................................................. 水压图绘制及分析 ................................................ 绘制管路水压图的必要性.......................................... 水压图的原理及其作用............................................ 绘制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 第六章其他......................................................主要参考资料.......................................................................................................................... 附表 ............................................................. 附表——供热负荷计算及初步水力计算表............................ 附表——详细水力计算表 .......................................... 结语..............................................................第一章总论设计任务及要求本次设计为太原市小区二次网工程设计。
目录第1章绪论 (1)1.1设计目的 (1)1.2工程概述 (1)1.3设计任务 (1)第2章设计依据 (2)2.1主要参考资料 (2)2.2设计范围 (2)2.3设计参数 (2)2.3.1 室外设计参数 (2)2.3.2 室内设计参数 (3)2.4设计原始资料 (3)2.4.1 土建资料 (3)2.4.2 建筑结构 (3)2.5动力与能源资料 (3)2.6其他资料 (3)2.7朝向修正率 (4)第3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5)3.1热负荷组成 (5)3.2负荷计算 (5)3.2.1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 (5)3.2.2主要计算公式 (5)3.3热负荷计算 (7)第4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8)4.1循环动力 (8)4.2供、回水方式 (8)4.3系统敷设方式 (9)4.4供、回水管布置方式 (9)第5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10)5.1散热器的选择 (10)5.2散热器的布置 (10)5.3散热器的安装 (10)5.4散热器的计算 (10)第6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11)6.1确定系统原理图 (11)6.2系统水力计算 (11)6.2.1 散热器计算 (11)6.2.2 户内水平系统水力计算 (12)6.2.3 单元立管与水平干管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19)附录 (23)参考文献 (24)总结 (25)第1章绪论1.1 设计目的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完《供热工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掌握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设计流程,通过对系统的设计进一步掌握供热工程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负荷计算、水力计算、散热器计算、系统选择的具体方法,从而达到具有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供暖系统设计的能力。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淮南市某办公楼采暖工程2、 地理位置:北纬32.6,东经116.83、建筑面积1600m 2,总高度14.4m (相对地面),一层为办公,二三层为办公和经理室,顶层为设计室和会议室1.2、建筑条件1、该建筑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层高3.6米,2、围护结构,200空心砖墙,楼板均为现浇混凝土板1.3、热源条件1、热源为市政蒸汽管网,经小区换热站(汽水换热)交换 1.2设计内容办公综合楼集中供暖系统2 设计依据2.1任务书《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2基础数据一、气象参数: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
C,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速3.3m/s,室内设计温度:18。
C二、热工参数:外表面换热系数取αw =23W/m 2.。
C内表面换热系数取αw =8.7W/m 2.。
C 墙体导热热阻:λ=0.3w/m. .。
C 三、热源参数:95 .。
C 供水70.。
C 回水四、门窗类型窗:对拉双层木窗,K=2.68W/2m ·℃ 1.8×4门:实体木制双层木门 1.5×23 采暖热负荷计算3.1 负荷计算见负荷计算计算书对于本办公楼的热负荷计算只考虑围护结构传热的耗热量和冷风渗透引起的耗热量,人员、灯光等得热作为有利因素暂不考虑在热负荷计算当中。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at t KF Q w n )('1-=式[1]式中: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 2·℃;F ――围护结构的面积,m 2;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冷风渗透耗热量按下式计算:)(278.0'2w n p w t t c V Q -=ρ 式[2]式中:V ――经门、窗隙入室内的总空气量,m 3/h ;w ρ――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 3;p c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这里为1Kj/kg ·℃。
公式来自课本《供热工程》,公式中的参数来自课本附录1-4和表1-3等下面以一层房间101为例进行计算: (1)、对房间地带的划分及热负荷计算第三地带第二地带第一地带第一地带:F=7.5×2+6×2=27 m 2 地面传热系数 k=0.47 W/m 2·℃ 第二地带:F=5.5×2+2×2=15 m 2 地面传热系数 k=0.23 W/m 2·℃第三地带:F=3.5×2=7 m 2 地面传热系数 k=0.12 W/m 2·℃ 温度修正系数取为a =1q 0=0.47×27×(18+3.5)×1+0.23×15×(18+3.5)×1+0.12×7×(18+3.5)×17 =365.08 W(2)西外墙热负荷计算F=6×3.6=21.6 m 2 传热系数k=1.2 W/m 2·℃ q 1=1.2×21.6×21.5×1=565.19 W(3)南外墙热负荷计算F=7.5×3.6-1.8×2×2=19.8 m 2 传热系数k=1.2 W/m 2·℃q 2=1.2×19.8×21.5×1=510.84 W (4)南外窗热负荷计算F=1.8×2×2=7.2 m 2 传热系数k=2.68 W/m 2·℃ q 3=2.68×7.2×21.5×1=414.86 W (5)朝向修正西外墙X CN =-5% 南外墙X CN =-20% 南外窗X CN =-20% q 1 = 565.19×(1-5% )=536.93 W q 2 = 510.84×(1-20% )=408.67 W q 3 = 414.86×(1-20% )=331.89 W (6) 冷风渗透耗热量V=L l n=3.3×9.6×2=63.36m 3/hQ 2=0.278×63.36×0.4×1.4×21.6=212.2 W总耗热量 Q = 536.93+408.67+331.89+212.2=1854.6 W4 供暖系统设计4.1系统方案一、热媒设计参数采暖系统采用热水采暖系统,供水温度tg=95。
朝向风向修正后耗热量面积Kα℃℃℃W %%134567891011121314北内墙7.4 1.7218-9271344001344南外墙 6.91.5718-9271292-1500.85249西内墙 1.721812610-500.950东内墙 1.721218-610-500.950南外窗3 3.2618-9271264-1500.85224北外门2.5 4.6518-9271314001314顶棚19.80.9318-92714970014971.56l4.5n 1711628朝向风向修正后耗热量面积Kα℃℃℃W %%134567891011121314北外墙7.4 1.5718-9271314001314西内墙15 1.57181261141-500.95134南外墙 6.9 1.5718-9271292-1500.85249北外门 2.5 4.6518-9271314001314西外窗3 6.418-9271518-500.95492南外窗3 6.418-9271518-1500.85441地面Ⅰ 6.60.4718-92718400184地面Ⅱ 6.60.2318-92714100141地面Ⅲ6.60.1218-927121001212090基本耗热量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耗热量修正房间编号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室内计算温度名称及方向101传热系数室内计算温度室内外计算温度差温差修正系数室内外计算温度差温差修正系数基本耗热量耗热量修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名称及方向603房间编号围护结构房间总耗热量181698房间总耗热量18#REF!。
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名称:某小区供热系统1.1.2 地理位置:合肥地区1.1.3 本工程为合肥某小区的供热系统设计,为小区的住宅楼和公寓楼采暖提供热源,各热用户如下表1表1:建筑面积1.2 设计内容某小区换热站及室外热网方案设计2设计依据2.1 设计依据1、李德英《供热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流体输配管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王飞,张建伟,《直埋供热管道工程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6、《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0019-2003。
7、《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0189-2005。
9,《城市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T81-98。
2.2 设计参数冬季采暖设计供水温度80℃,回水温度60℃。
3 热负荷概算3.1 热用户热负荷概算及汇总3.1.1确定总负荷:利用公式3q=FQn可以计算出各栋楼的热负荷,汇总列入下表2:'-10⨯⨯表2:热负荷3.2负荷汇总由上表计算的各用户的热负荷可以汇总得小区的总热负荷为:2348.5(KW)4 热交换热站设计4.1 换热器4.1.1 换热器选型及台数确定因为本小区的总热负荷为2348.5KW,按照单台换热器的换热量要达到总热荷的60%—75%的比例,选一台换热器不合适,且要考虑备用,故选用两台换热器较为合理。
2348.5×0.6=1409.1KW,2348.5×0.75=1761.4KW。
所以取每台换热量为1700KW。
所以选择换热量1700KW左右的换热器两台。
4.2 蒸汽系统热源:小区由市政热网提供饱和蒸汽,蒸汽压力为0。
6MPa。
蒸汽经过除尘以后进入分气缸分出,再经过减压进入汽水换热器。
蒸汽系统:市政蒸汽--计量--分汽缸--减压--汽-水换热,汽-水换热器进口设温控阀,控制热水出水温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某办公楼采暖系统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2013年1月目录前言 (3)设计总说明 (4)第一章基本资料 (9)1.1 气象参数 (9)1.2 采暖设计资料 (10)1.3 维护结构资料 (11)第二章建筑热负荷计算 (11)2.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11)2.1.1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12)2.1.2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13)2.2 冷风渗透耗热量 (14)2.3 冷风侵入耗热量 (14)2.4 以101会议室为例计算 (15)2.5其余房间热负荷计算 (17)第三章采暖系统形式及管路布置 (18)第四章散热器计算 (22)41散热器选型 (22)4.2 散热器计算 (23)4.2.1 散热面积的计算 (23)4.2.2 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 (24)4.2.3 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值 (24)4.2.4 散热器片数的确定 (25)4.2.5 考虑供暖管道散热量时,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 (25)4.2.6散热器的布置 (25)4.2.7 散热器计算实例 (26)第五章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双管异程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27)5.1 计算简图 (27)5.2 流量计算 (30)5.3 初选管径和流速 (30)5.4 环路一水力计算 (30)5.5 环路二水力计算 (33)第六章感言 (35)参考文献 (36)前言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热能。
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暖通空调》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标准、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掌握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设计流程,通过对系统的设计进一步掌握供热工程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负荷计算、水力计算、散热器计算、系统选择的具体方法,从而达到具有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供暖系统设计的能力。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采暖工程;二、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学完《供热工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是实践性技能教学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室内采暖系统设计的方法,了解设计流程,熟悉设计手册、图集、设计规范、设备样本的使用方法,通过对系统的设计进一步了解供热工程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热负荷计算、水力计算、散热器计算、系统选择的具体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时间:从2007年1月22日至2007年1月28日,共1周。
四、指导教师:五、设计原始资料:1. 建筑地点:哈尔滨、佳木斯、长春、呼和浩特、喀什、北京、青岛、济南、西安等地。
2. 室外气象资料:1自查。
3. 室内计算温度:自查。
4. 土建资料:建筑物各层平面图、剖面图。
5. 水文地质资料:(1)砂质粘土;(2)地下水位:很深。
6. 热源:热媒由集中锅炉房供给,一般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建筑物入口处供回水压差10mH2O。
六、设计要求(一)说明书:1. 对每一项具体任务要依次写出说明;2. 详细叙述所选择的方案理由;3. 应有工程总概述,对设计方案作定性经济技术比较;4. 说明书内容要密切结合自己的设计实际;5. 说明具体、层次清楚,理由充分,论点明确;6. 叙述简要,书写工整,不得徒手绘制草图;7. 各种符号均要注有文字说明。
(二)计算书:1. 对每一项都要写出计算公式;2. 引用数据要有依据;3. 计算图表应与使用条件一致;4. 计算书步骤要求层次清楚;25. 计算结果应列出表格;6. 计算要举例说明。
(三)图纸绘制:1. 本设计图纸要求:达到初设图设计深度。
(执行新规范、新标准)(采用新技术如分户热计量、温度控制措施等);2. 单项采暖设计应完成图纸:各层平面图、系统轴测图及部分节点、大样图;3.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应完成图纸:平面布置图、纵断面图、横断面、水压图及部分节点、大样图;4. 要求图面布置匀称、比例合适、线条清晰、干净,数字、文字均要求工程字;5. 图面要有统一的图例,简要的设计施工说明、主要材料表及图纸目录等。
安徽建筑大学环能工程学院
课程大作业说明书
(参考提纲)
课程《供热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年12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1)
1.1工程概况 (11)
1.2设计内容 (11)
2设计依据 (11)
2.1 设计依据 (11)
2.2 设计参数 (11)
3负荷概算 (11)
3.1 用户负荷 (11)
3.2 负荷汇总 (11)
4热交换站设计 (11)
4.1 热交换器 (11)
4.2 蒸汽系统 (11)
4.3 凝结水系统 (11)
4.4 热水供热系统 (11)
4.5补水定压系统 (11)
5室外管网设计 (11)
5.1 管线布置与敷设方式 (11)
5.2 热补偿 (11)
5.3 管材与保温 (11)
5.4 热力入口 (11)
课程作业总结 (11)
参考资料
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
1.1.2 工程名称:某小区供热系统
1.1.3 地理位置:
1.1.4 热用户:
1.2 设计内容
某小区换热站及室外热网方案设计
2设计依据2.1 设计依据
2.2 设计参数
3 热负荷概算3.1 热用户热负荷概算
3.2 热负荷汇总
4 热交换热站设计4.1 换热器
4.1.1 换热器选型及台数确定
4.1.2 换热面积计算
4.2 蒸汽系统
4.2.1 蒸汽耗量计算
4.2.2 蒸汽系统设计
4.3 凝结水系统
4.3.1 凝结水系统设计
4.3.2 凝结水系统主要设备选型计算
4.4 热水系统
4.4.1 热水系统设计
4.4.2 热水系统主要设备选型计算
4.4.3 管径确定
4.5 补水定压
4.5.1 补水定压方式确定
4.5.2主要设备选型计算
5 室外管网设计5.1 管线布置与敷设方式
5.1.1 管线布置原则
5.1.2 敷设方式
5.1.3 管径确定
5.2 热补偿
5.2.1 补偿方式
5.2.2 固定支座受力计算(只算一个)
5.3 管材与保温
5.3.1 管材
5.3.2.保温
5.4 热力入口
课程作业总结
参考资料
注:1、目录内容及提纲为参考,各位同学可根据自己所做内容及实际情况调整和删减。
2、封面为统一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