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胰岛素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正确认识胰岛素(一)正确认识胰岛素胰岛素是由胰岛β 细胞合成的蛋白质激素,它是调节机体血糖水平的主要荷尔蒙之一。
当机体进食时,胰岛素能够促进体内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同时抑制葡萄糖的产生,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但是,胰岛素并不仅限于血糖的调节,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胰岛素并了解其它功能。
胰岛素与糖代谢在糖代谢过程中,胰岛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能够刺激体内的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能量或储存为糖原和脂肪等物质,起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同时,胰岛素还通过抑制肝脏的糖原酶活性和促进糖原合成,保持了体内的糖储备。
胰岛素与脂肪代谢除了糖代谢,胰岛素还可以影响脂肪代谢。
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增加,促使脂肪细胞摄取大量的葡萄糖并转化为甘油三酯,存储于体内。
同时,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脂肪的分解和氧化,减少脂肪对能量的贡献,使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
胰岛素与蛋白质代谢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胰岛素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生长,同时抑制蛋白质分解。
这一过程中需要维持高水平的胰岛素分泌才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蛋白质,使人体内蛋白质不能被分解。
胰岛素与疾病正常情况下,胰岛素能够有效地调节血糖水平。
但有些人由于胰岛β 细胞受到损伤或功能受到抑制,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完全缺失,从而引发糖尿病。
另一方面,胰岛素过度分泌也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引起一系列代谢综合征和慢性疾病。
结论正确认识胰岛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它的作用和作用方式,才能够更好地保持机体的健康和平衡。
科学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习惯、定期体检和治疗是预防和管理胰岛素相关疾病的基本措施,同时应尽量避免滥用胰岛素和其它药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梳理一、知识体系二、知识解析(一)胰岛素的结构: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氨基酸的连接方式是脱水缩合,这其间要失去49分子的水,形成49个肽键;胰岛素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COOH和2个-NH2;若一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那么胰岛素的分子量大约是5646。
(二)胰岛素的合成及分泌:1.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其合成是在胰岛B细胞中的核糖体上进行的,与其合成及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注意掌握各细胞器所起的作用);其合成及分泌的途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为外排作用。
2.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是真核细胞基因,其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非编码区对编码区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编码区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
3.基因控制胰岛素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在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306个脱氧核苷酸;该过程中约需要51个tRNA,mRNA中大约有153个核糖核苷酸、51个密码子。
4.人体内合成胰岛素所需要的原料-氨基酸的来源途径有:肠道吸收、自身蛋白质的分解、氨基转换作用(其它物质的转变)等。
(三)胰岛素的作用及异常:1.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的分泌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这两种激素间的关系表现为拮抗作用;当人饥饿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
2.如果一个人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可能的原因是肾功能发生障碍或患糖尿病。
如果是前者,原因是由于肾小管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他的尿中就会出现葡萄糖,该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如果是后者,其病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量过少,从而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利用发生障碍,从而导致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
胰岛素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胰岛素英文名称:insulin定义:胰腺朗格汉斯小岛所分泌的蛋白质激素。
由A、B链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残基。
能增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对蛋白质及脂质代谢有促进合成的作用。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激素与维生素(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目录胰岛β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
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
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
编辑本段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刺激胰岛素分泌血浆葡萄糖浓度血浆葡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
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
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
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
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编辑本段胰岛素的结构不同种族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成分稍有差异。
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血糖水平的作用。
胰岛素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胰岛素以及其功能和研究进展。
一、胰岛素的定义和作用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β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
它主要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同时抑制葡萄糖的产生,将多余的葡萄糖储存为糖原,以维持血糖的稳定水平。
二、胰岛素的结构和合成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为A链、B链和C链。
A链和B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二硫键桥。
胰岛素的合成是在内质网中进行的,通过DNA转录和翻译后,前体胰岛素在内质网中经过多道酶切并加上一定的修饰后,才得到可分泌的成熟胰岛素。
三、胰岛素的信号传导和作用机制胰岛素通过结合胰岛素受体(INSR)在细胞膜上,传递信号进入细胞内。
胰岛素受体激活后,通过一系列的酶反应和信号通路,促进葡萄糖转运体(GLUT4)的转位和葡萄糖的摄取。
此外,胰岛素还能抑制葡萄糖的产生,通过抑制糖异生酶的活性,降低肝脏中葡萄糖的合成。
四、胰岛素与糖尿病的关系胰岛素在正常人体内起着平衡血糖的重要调节作用。
然而,当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或者胰岛素受体信号传导异常时,就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缺乏,而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的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
五、胰岛素的研究进展胰岛素的发现和研究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能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造大量的胰岛素,从而使糖尿病患者能够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稳定。
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胰岛素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肿瘤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六、结论胰岛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激素,对于维持血糖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调节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葡萄糖的产生,维持血糖的平衡。
正确认识胰岛素-V1
正文:
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备受关注。
但是,胰岛素
同样也存在很多误解和不正确的认识。
为了正确使用胰岛素,我们需
要重新认识它,以下是正确认识胰岛素的相关内容:
一、胰岛素不是万能的药物
胰岛素主要作用是促进体内细胞吸收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特别是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是必需药物。
但是,胰岛素并不能
治愈糖尿病,仍需要注意饮食控制和运动。
另外,部分患者对胰岛素
存在耐药性,需要调整剂量或尝试其它治疗方式。
二、胰岛素并非一次性使用
很多人将胰岛素看作是一次性使用的药物,即用完就扔掉。
事实上,
胰岛素一般使用注射器注射,同一支胰岛素笔或瓶装胰岛素可以使用
多次,只需要注意保存和清洁就可以。
三、正确使用胰岛素需要医生指导
胰岛素的种类和类型很多,不同的患者需要的剂量和使用方式也不同。
因此,使用胰岛素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更改剂量或使
用方法,否则可能会引起血糖异常等问题。
四、胰岛素需要储存和使用时注意卫生
胰岛素需要储存在冰箱中,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卫生,特别是要保证注射器和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和皮下脂肪堆积。
总之,正确认识胰岛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这个药物,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如果有任何不确定的地方,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胰岛素销售必读(品种核实版)胰岛素销售必读一、胰岛素使用基础知识:胰岛素是由人体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它的生理效应是通过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形式储存于肝脏、骨骼肌、心肌和胃肠平滑肌中,这是人体能量的储备方式之一,也使得血糖保持相对恒定,在血糖下降是糖原又转化为葡萄糖为人体供应所需的能量。
正常人体一天24小时中胰岛素分泌有一个基础水平,这能有效的保证肝脏、骨骼肌和心肌的能量储备。
餐后血糖的变化,胰岛素会出现分泌的高峰,以降低餐后增高的血糖,及时将进食摄入的能量储存起来。
糖尿病人因为胰岛素基础分泌和餐后分泌相对或绝对的不足,使血糖不能转化为糖原而导致血糖增高。
但每个病人的胰岛素分泌的损害水平是不同的,所以通过外部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因人而异。
市售的胰岛素制剂分为短效(如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中效(如精蛋白门冬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等)、长效(甘精胰岛素等),还有很多预混制剂,是将不同时效的胰岛素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是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机制制作的,为的是适用于胰岛素分泌的损害水平不同的病人。
常用的胰岛素制剂有诺和诺德产的30R、50R,美国礼来产的优泌林70/30、优泌林25等。
常用胰岛素制剂简表商品代码品名别名时效特征生产企业A100375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R短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A102230胰岛素注射液短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A110373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锐短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A111245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泌林短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A1A28-A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短埃及Lilly EgyptA1A29-J赖脯胰岛素注射液优泌乐短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A1A29-W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短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分装) A100376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短+中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A103684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50R短+中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A105751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优泌林70/30短+中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A110126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短+中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A113176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短+中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A113210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短+中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A113861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优泌乐25短+中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A125418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30R)短+中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A1A29-Z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短+中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A100380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N中长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A100986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中长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A104053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泌林中效笔芯中长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A113211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N中长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A125343地特胰岛素注射液中长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进口分包装)A1A29-Q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中长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A114832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来得时长德国Sanofl-Aventis Deutschland GmbHA117517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来得时长德国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A1A29-O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长甘李药业有限公司A1D38-F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长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胰岛素的使用除了选择适合的品种和剂型外,还要针对不同的病人单独或联合使用。
郑雪瑛,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一直从事内科特别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广东省转化医学1型糖尿病汕头大学附二院负责医生。
面对粤东地区糖友相对封闭,迷信偏方,大部份糖友日常几乎不測血糖,糖化平均值9•6的不良状况,她利用个人资源和时间,经常在周末組织糖友聚会,并坚持每周日晚上在自己的1型糖友QQ群上为汕头地区糖友讲课,郑医生希望以专业科学來慢慢改变粤東地区1型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和精神风貌,实为如今难得一见,仁心仁术的好医生。
经郑医生本人同意,我在甜蜜家园1型版块开此一贴,将把郑医生每周日在她糖友群的讲课内容转帖过来,以便家园糖友友分享。
谢谢郑雪瑛医生!我们身体所有激素都是升高血糖,只有胰岛素才降低血糖。
胰岛素水平升高,可驱动糖份离开血流,进入肌肉、脂肪和肝细胞,并储存起来以供日后使用。
胰岛素水平降低,则使糖和其他能量物质释放到血液中。
夜间和每两餐之间,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较低,并且相对稳定。
这些低水平的胰岛素,让身体释放出储存的能量(即糖原和脂肪),并从肝脏释放糖和其他能量分子。
夜间和两餐之间的胰岛素被称为背景或基础胰岛素。
进食的时候,从胰腺释放的胰岛素骤然升到高峰。
伴随进食而骤然分泌的胰岛素,被称为餐时胰岛素。
每进一餐之后,血糖水平升至高峰,然后回落到基础值(餐前)范围之内。
胰岛素水平升高,会帮助血糖离开血循环,储存起来供日后使用。
一句话,我们身体胰岛素分泌,分为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的时候,不是由胰岛素的形态分泌出来的,叫做胰岛素原。
分泌出来后,会被分解为胰岛素和C肽。
胰岛素和C肽的比例是一比一。
所以C肽能够比较好的体现体内胰岛素分泌量胰岛素按以下不同的特性分类:开始作用时间(多快开始起作用)峰值时间(多长时间起到最大作用)持续时间(作用时间多长)浓度(在美国市售的胰岛素是每毫升100单位,或100U。
胰岛素分类及作用机制全面了解胰岛素的不同类型和其在调节血糖方面的作用机制胰岛素分类及作用机制:全面了解胰岛素的不同类型和其在调节血糖方面的作用机制胰岛素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对于调节血糖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按照来源、结构和作用机制可分为多个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本文将全面介绍胰岛素的各个分类和其在调节血糖方面的作用机制。
一、来源分类1. 内源性胰岛素:内源性胰岛素是指由胰岛细胞自身合成和分泌的胰岛素。
正常情况下,胰岛细胞会根据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变化来合理地调整胰岛素的分泌量,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2. 外源性胰岛素:外源性胰岛素是指从外部补充的胰岛素,通常通过注射的方式给予糖尿病患者。
这类胰岛素的来源可以是动物胰岛素,如猪胰岛素;也可以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人工合成的胰岛素。
二、结构分类1. 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在人体内的降糖作用较快,作用持续时间较短。
常见的短效胰岛素有普通胰岛素和速效胰岛素。
普通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为4-8小时,速效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则更短,为2-4小时。
2. 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为12-24小时。
常见的中效胰岛素有中效胰岛素和NPH胰岛素。
3. 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持续时间更长,能够提供持续的胰岛素覆盖,减少频繁注射的需求。
常见的长效胰岛素有胰岛素减缓吸收剂和胰岛素超快速吸收剂。
三、作用机制胰岛素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血糖的调节。
1. 促进葡萄糖摄取:胰岛素能够促使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体移动至细胞膜上,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 促进糖原合成:胰岛素能够刺激肝脏、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原,将多余的葡萄糖储存为糖原,以备不时之需。
3. 抑制糖原分解:胰岛素能够抑制肝脏糖原酶的活性,减少糖原的分解,从而减少葡萄糖的释放,保持血糖的稳定。
4. 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能够抑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释放,促使脂肪酸转运至脂肪细胞内,从而减少脂肪分解和脂肪酸的氧化。
6.常见护理问题
(1)胰岛素注射部位
<1>不同注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不同,按由快至慢的速度分
为:腹部、手臂上及外侧、大腿前及外侧、臀部。
<2>由于肌肉层吸收快,易引起低血糖,因此胰岛素应注意在皮下
组织层,而不是肌肉层。
其正确的方法是: 捏起皮肤注射,同时
使用短而细的针头。
<3>距肚脐5cm每次间距2cm(约两个手指的宽度)不要在距脐部 5
cm的范围内注射胰岛素。
应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和区域,可按
照左右对称轮换的原则。
(2)胰岛素的贮藏
避免日晒,储存在2-8℃冷藏,但在注射前提前30分钟将胰岛素
从冰箱中取出,这样可以避免注射时不适症状。
切忌放在冷冻室
内,以免药物活性被破坏而影响疗效。
诺和诺德生产的笔芯在开
讲授、图示、
演示,15分钟
封使用后可在常温下保存4周。
(3)胰岛素正确的注射方法
(4)皮下脂肪增生/硬块
<1> 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硬块的原因
①使用早期的、纯度较低的胰岛素制剂
②未采用正确的注射部位的轮换模式
③未注射区域较小、反复注射在同一部位
④重复使用针头/胰岛素注射器
<2>皮下脂肪增生和硬块的预防
①使用纯化的人胰岛素
②采用正确的注射部位的轮换模式
③采用较大的注射区域
④针头一次性使用
⑤定期观察注射部位:定期用指尖或掌心轻按每一个注射部。
全面认识胰岛素
糖尿病分为两种类型,1型为依赖性胰岛素糖尿病(IDDM),2型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1型糖尿病必须采用定期注射普通胰岛素的常规治疗。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对一道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以便正确用药。
临床应用:
普通胰岛素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对胰岛素缺乏的各型糖尿病均有效。
通常用于下列情况。
1、各种急性或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如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酮症酸治疗原则是立即给予足够的胰岛素,纠正缺水、电解质紊乱等异常和去除诱因;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的昏迷治疗原则是纠正高血糖、高渗状态及酸中毒,适当补钾,但不宜贸然使用大剂量胰岛素,以免血糖下降太快,细胞外液中水分向高渗的细胞内转移,导致或加重脑水肿。
2、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以及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3、细胞内缺钾者,胰岛素与葡萄糖同用可促使钾内流,临床又称极化疗法。
4、1、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或用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者。
不良反应:
1、低血糖反应
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后作用最强的时候,或因注射胰岛素后没有及时进餐,或因注射胰岛素量过大所致。
低血糖早期表现为饥饿感、头晕、软弱、出汗、心慌等,严重时出现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
糖尿病患者应熟知这些反应,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进食或进糖水,严重者应静脉注射葡萄糖治疗。
2、过敏反应
一般胰岛素制剂多为生物制品,且过去的胰岛素纯度较低,因而具有弱抗原性和致敏性,所以个别病人应用后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紫癜,极少数人出现过敏性休克。
近年来随着高纯度胰岛素的应用,过敏反应较少见。
3、水肿
糖尿病患者在初次应用胰岛素时,部分患者在4-6天内可能出现水肿,一般l-2周自行缓解。
其机理可能与胰岛素能促进肾脏钠水重吸收有关。
4、视力模糊
由于应用胰岛素后,血糖迅速下降,使晶体和玻璃体的渗透压改变,导致其性能改变引起视力模糊。
5、胰岛素抵抗
由于长期应用胰岛素,血中出现胰岛素抗体,导致病人每日胰岛素用量超过100-200单位,此称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抗药性。
6、局部反应
注射部位可有红肿、发热、发痒、皮下脂肪萎缩等。
为了减少局部反应,应该用高纯度的单组分猪胰岛素或人胰岛素。
胰岛素的分类
1、速效胰岛素,及正规胰岛素。
其特点是:1、溶解度高
2、可供静脉、肌内、皮下注射,适用于重症糖尿病初治既有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者,一般24h 所排尿糖每2~4g给予1u胰岛素。
每日用量在40u以上。
一般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3~4次/d,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维持6~8h)。
中型糖尿病患者可每日给20~40u。
2、中效胰岛素,包括1、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精蛋白含量少,中性溶液,
属中效类(维持18~24h),临床应用最广,一般于早饭前或晚饭前30~60min给药,仅作皮下注射;2、珠蛋白锌胰岛素,国内产品多为酸性溶液,早饭前或晚饭前30min给药。
1~2次/d,皮下注射。
3、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近乎中性,注射后逐渐释出胰岛素,作用延长(维持24~36h),但不能静脉给药,早饭前30~60min给药,1次/d,皮下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