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电子综合讲稿-2012
- 格式:pdf
- 大小:17.77 MB
- 文档页数:94
航空演讲稿4篇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人类始终在思索的,那就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回答。
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向。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作为发展中的××航空公司的青年员工,我们的回答是什么呢?是努力多挣钱,尽情享受生活?还是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生命有意义吗?我的回答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努力完成时代和企业赋予我们青年的崭新使命。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
我们已经跨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富强,我们的企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我们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企业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现代化航空运输企业的重任。
时代给予了我们青年无限的舞台,这正是我们施展才华,燃烧青春火焰的最好的时机。
我们应该响应时代的召唤,去追求,去探索,去创造,去奉献,去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然而,在当今时代我们的青年中,却有着消极和颓废的思想。
有的人认为:我们是凡人,只要管好自己就可以了,哪管的了国家、民族、企业这麽大的事;有的人认为:现在是个一切讲金钱的社会,傻子才讲奉献,努力挣钱才是正事;也有人认为,工作就是挣钱养家,对我们来说没有事业可言,没必要那麽挣命的干等等。
这些思想影响着一些年轻人,他们对工作没有责任心,对国家、企业的前途漠不关心,对学习根本就不用心,对事业没有进取心,人虽然年轻,心却已经进入暮年,丝毫没有青春的朝气,仿佛红尘看破,无欲无求。
对这样的人来说,生命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消极颓废的思想永远不可能成为时代的主流。
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国家就不可能富强,我们新航就不可能有今天。
回首看看我们伟大祖国走过的60年光辉历程,几代建设者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筑就了祖国的辉煌。
我们熟知的“铁人”王进喜,凭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的干劲,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从事水稻杂交事业,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两弹元勋”邓稼轩为祖国的原子弹、氢弹研制事业呕心沥血28载,把自己的青春融进了中国核防御力量的“铁脊梁”之中;“抓斗大王”包起帆从18岁起,以主人翁精神,刻苦钻研科技知识,先后完成发明70多项,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20世纪90年代,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系统发展为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IMA),使得飞机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IMA 平台下能够驻留种类繁多、不同功能、不同安全等级的应用,将传统的单独的航空电子系统集中一个通用的平台上,其具有资源分配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小系统体积和重量、降低设备能源消耗等优点。
IMA 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系统结构,平台软件和硬件的更新可独立进行,使得修改或升级飞机系统功能都比较容易,满足了飞机经济性、维修性以及不断增长的功能需求。
当前新一代飞机除了将数据处理功能和通信、导航和显示等航电功能综合进IMA 平台外,一些非航电系统功能,如液压、燃油、电源等系统也被集成到平台里。
因此,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已经成为飞机的发展趋势,对IMA 系统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综述了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历史和IMA 系统的概念、架构、软件平台以及应用现状。
1航空电子系统发展历史航空电子在早期主要是支持飞机起飞、着陆、导航、通信的电子系统。
随着技术进步,航空电子系统慢慢发展成包括飞行管理、飞行控制、导航、数据与语音通信、综合监视与机载告警、客舱娱乐、座舱显示、机内通话等主要功能系统。
随着飞机功能、设计需求的增多以及电子技术的进步,航电系统的重要性得到不断地提高,并逐步向综合化、模块化、开放式的方向发展。
航空电子系统对于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重要,同时也不断地提高飞机的经济性和舒适性,因此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设计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目前已成为先进飞机的一个重要特征。
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分立式、联合式、综合式到先进综合式这4个阶段。
图1给出了4种航空电子系统的演变。
图1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1.1分立式航空电子系统在分立式航空电子系统时代,所有的航空电子系统都是独立的,每一个航空电子系统都是单独完成某个特定的功能,对航空电子系统的操作相当复杂。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航空作品。
航空,作为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领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焦点。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航空的世界,领略航空作品的魅力。
一、航空的发展历程航空,源于人类对天空的向往。
早在古代,人们就梦想着能够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探索,航空事业终于迎来了它的发展。
1. 气球时代:1783年,法国科学家蒙哥尔菲尔兄弟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热气球飞行,标志着航空时代的开始。
2. 飞机时代: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人类进入了飞机时代。
3. 航空航天时代: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探索太空,航空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航空航天。
二、航空作品的分类航空作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飞机:包括民用飞机、军用飞机、无人机等。
2. 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火箭等。
3. 航空发动机:包括喷气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等。
4. 航空材料:包括复合材料、钛合金等。
5. 航空电子设备:包括导航系统、通信设备、雷达等。
三、我国航空作品的辉煌成就1. 民用飞机: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已经完成首飞,标志着我国在民用飞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2. 军用飞机:歼-20、歼-16等先进战斗机已经列装部队,提高了我国军事实力。
3. 航天器: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天宫空间站等航天器,实现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突破。
4. 航空发动机:我国自主研发的涡扇-10发动机已经成功装机,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5. 航空材料:我国在复合材料、钛合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航空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航空作品的创新与发展1. 绿色航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绿色航空成为航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航空发动机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无人机、自动驾驶飞机等。
《航空电子系统》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本课程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
主要讲授飞机的主要电子系统及航空仪表的工作原理,使学生熟悉常用航空电子系统的基本结构及信息显示,初步掌握航空电子系统的使用知识。
了解国内外航空电子系统的最新发展动向,了解航空电子系统故障排除办法。
培养学生对航空电子系统的熟悉和理解能力,为学习飞行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较全面地介绍现代民航飞机的机载电子设备与系统,内容包括各类飞行仪表、航空电子综合显示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气象雷达等。
学生通过学习应在理论上对民航飞机的电子仪表与通信、导航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一个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同时,了解各种飞行仪表、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导航系统等在民用飞机上的位置、配置和作用,此外,通过学习学生还应掌握现代民航运输机电子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全面了解民航飞机电子系统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动态,为今后学习具体机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完本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掌握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的功用、输入、输出数据、典型指示器的认读;2. 掌握姿态系统、罗盘系统的概念、功用和基本使用方法。
熟悉陀螺的原理及相关的仪表;3. 掌握电子仪表系统的功用和典型显示;掌握飞机状态监控系统的功用和使用特点;4. 掌握自动飞行系统的组成、功用;掌握自动驾驶仪、飞行指引仪、偏航阻尼器、自动俯仰配平系统及自动油门系统的功用和简单工作原理;5. 掌握机载彩色气象雷达、机载二次雷达应答机、预警型风切变探测系统、无线电高度表的功用、显示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6. 掌握TCAS2的功用、驾驶舱显示及语音通告;7. 掌握GPWS和EGPWS的功能、语音警告、驾驶舱显示及基本使用方法;8. 掌握典型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使用。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1) 《高等数学》,具备一定的推导和分析公式的基础知识;(2) 《实用英语》,能阅读一般英文资料,可以方便完成对机床的操作;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1)顶岗实习(2) 毕业设计四、学习内容与学时分配(一)学习内容第1章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熟悉和理解大气数据系统及相关仪表的组成、功用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