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孔孟论学习2
- 格式:pdf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8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读课文):《孔孟论学习》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准备背诵、默写。
背的熟,写的准。
2.熟练翻译全文。
3.进一步积累文言词语、名句。
4.区分论学习的四个角度。
相关课程标准:“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能熟练准确地背诵、默写、翻译重点句。
2.区分论学习的四个角度。
3.感受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4.进一步积累文言词语、名句。
评价任务:1.能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翻译句子并理解意思。
2. 能积累重点字词,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3.能熟练准确地背诵、默写、翻译重点句。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总结上节课知识点,指名提问复习巩固,进一步讨论明确。
二.检查预习。
各组展示预习成果,小组长汇总,讲台上展示,互通有无。
如一词多义、古今义、意动用法等。
三.示例讲解。
第三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这则语录讲述的是“学”与“思”的关系。
学而不思的后果是“罔”,思而不学的后果是“殆”,两种情况对举,从反面证明了“学”与“思”的重要性,指出了它们不可分割的关系。
由此可见,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十则:翻译略孟子以“一暴十寒”作比喻,解释了大王“不智”的原因,告诉人们,学习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
又以“学弈”为喻,通过两人学习态度的鲜明对比,告诉我们,即使是同一位老师来教,即使是最好的老师来教,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由此阐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并强调了学习的效果不在于智力因素,而是由学习态度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