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专题二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3
中国的古代艺术课标要求1.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2.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目标分解1. 掌握汉字书法、绘画的起源、发展以及特征2. 了解掌握中国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各自特点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历代书画家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其中不少既是精湛的艺术品,又是珍贵的文物。
其中《清明上河图》(局部)(上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自然、人文景观的秀丽景色,是世界文化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艺术发展成就如何?有何特点?除此之外,中国古代音乐、舞蹈、戏曲等方面有何成就?本课建议教师帮助学生理清书法、音乐、舞蹈、戏曲等问题的基本线索。
关于绘画,教师可以结合中国具体的绘画分析理解绘画几大类别特点。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料说明历史现象。
本课有传说资料、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应充分有效利用。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学的基本特点。
二、注意处理好脉络清晰与血肉丰满的关系。
本课理清了作为文化现象的汉字与书法的自身发展脉络,又提示了一定的文化现象与特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关系。
因此,必须把汉字与书法这种文化现象放在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去认识,这样才是讲艺术等历史课程的特点。
但要注意本课的重点是文化,而不是政治经济。
三、侧重从历史的角度赏析。
对书法和绘画艺术作品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赏析,并能从中获取历史信息而不是单纯地记忆或单纯地从艺术的角度赏析。
四、帮助学生增强欣赏、发现与鉴赏美的能力,丰富其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学生自身修养。
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1.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1)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导学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学习目标】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艺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加强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自主学习】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含义:以中国汉字的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2.特征: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3.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小篆————草书————行书4.总的趋Array势:由繁到简。
二、中国的书法艺术三、古代中国的文人画1.含义:文人画,又称做“士大夫画”,追求写意风格,是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特点:①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②强调抒情写意③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注重诗意,“画中有诗”。
山水画讲究布局构图,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3.代表作: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牡丹礁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都是写意画精品。
风俗画是两宋画坛最大亮点。
代表作有北宋《清明上河图》。
四、戏曲艺术1.戏曲的发展历程(1)历史渊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都与后来的戏曲具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
(2)初步形成: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
(3)元:元杂剧的兴盛,标志着戏曲走向成熟。
(4)明:传奇剧的繁荣四大唱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5)清朝: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2.京剧产生与发展京剧是在和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成的一种戏曲。
(1)末年,安徽的徽剧四大徽班进京。
(2)京剧正式形成于以后。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导学案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课 中国的古代艺术 导学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学习目标】 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 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艺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加强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自主学习】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含义: 以中国汉字的 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2.特征: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3.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小篆—— ——草书—— ——行书 4.总的趋势:由繁到简。
二、中国的书法艺术 字体 产生与发展 特点 代表 小篆 创于秦朝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李斯 隶书 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与汉魏 字体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美的能力。
有助于潜移默化增加自身修养,提高品德的功效。
中国传统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舍弃的民族文化遗产。
2.为什么戏曲产生后能够取代乐舞,在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占据了主流地位?答案提示:戏曲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灵活,形式多样。
表演方式继承了音乐、舞蹈以及传统百戏的诸多手段,因而受到民众的喜爱。
市民经济的发展,也为戏曲的完善和普及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统治者因个人喜好为基点的提倡,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3.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1)政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繁荣;2)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3)教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5)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课堂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课题2.2 中国的古代艺术【课前准备】检查学生的课本、双色笔和导学案的准备情况。
【复习回顾】四大发明的发明概况。
【激情导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四大发明展示。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概述汉字、绘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本目主要介绍书法的产生过程及书法大家)1、介绍中国书法艺术的起源、含义和特征?2、概括书法的演变历史?3、列举李朝书法艺术家?二、画中有诗(本目主要介绍绘画的种类及中国画的特征)1、介绍中国绘画的演变历史及绘画的原料?2、介绍中国画的分类?3、介绍山水画和文人画的特征?三、金声玉振(本目主要介绍音乐的演变历史及成就)1、列举历朝各代对音乐的发展概况?2、列举中国著名乐曲?四、宫廷舞与民间舞(本目主要介绍宫廷舞与民间舞的历史)1、宫廷舞的演变历史?2、民间舞的演变历史?五、戏曲(本目主要介绍戏曲的剧种及演变历史)1、戏曲的演变历史?2、京剧的两大系统和四大行当是什么?【合作探究】怎样理解书画同源?“书画同源”是在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基础上提出的。
同时也影响到东亚一些使用汉字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
因为,书法和绘画在使用的材料、表现的技法、应用的理论、产生的条件、审美理念等方面都有相近或相同的地方。
特别是在理论上,都讲究用笔。
而在产生书法之前,文字的出现,是在图画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
而后现代书法中,文字又结合了图片绘画。
由于使用的材料相同,因此一些技法不可避免的相似或相同。
因此,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书画同源”都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基础之一。
【师生小结】【当堂练习】1.“少年上人号怀素,……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悦悦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此句描述了()A.隶书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B.C. D.2.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一课时)一、【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一)结构化预习(一)“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1.汉字起源(1)刻画在上的简单符号,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商代的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2.书法(1)含义: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特点: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且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3)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草书→楷书→行书。
(4)成就(二)画中有诗1.演变(1)石器时代:刻画在岩壁上,描绘在地面上的画作,以及绘制在上的图形。
(2)先秦两汉: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
(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2.分类(1)以题材不同,分为人物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2)表现技法上,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
3.成就(1)山水画:中国画的精粹①以为主要描绘内容。
②特别讲究,画面气势雄壮、意境深远。
③是山水画的灵魂,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2)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①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
②融、书法、绘画及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③注重,“画中有诗”。
(三)金声玉振1先秦时期(1)新石器时代早期①河南舞阳出土的距今约9000年的,有完整的七声音列。
②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距今6000年的,可吹奏出符合音律的不同音高。
(2)战国时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距今2400年的,钟上铭文记载着上古乐理。
2.汉唐时期(1)秦汉:设立,收集民间歌曲和异域音乐,融合成新的音乐形式,有“相和歌”、“”。
(2)东晋:形成清婉、细腻、柔美的南国“”。
(3)南北朝和隋唐: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规模宏大。
中国的古代艺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利用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完成基本知识结构,通过文字、图画、音乐等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培。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现在教学手段展示古代中国的精美艺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多彩多姿的风貌,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增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本课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已有一些了解和认识。
通过高一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已经能够根据导学案自主完成预习作业,但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到位,缺乏深入分析问题的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代书画的发展及特点。
通过学习古代艺术的内容,使学生逐步理解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掌握古代书画的基本特征,认识一定的文化艺术都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培养学生古代艺术的兴趣和对艺术的想象力;增强学生鉴赏美、创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中国的古代艺术1、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小篆、隶书行书。
其演变规律:由繁到简。
2、书法的主要字体及特点:或成熟时间特点小篆始创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隶书始于秦,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把中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活跃,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代著名的书法家:朝代著名书法家及特长秦代:李斯;东晋:王羲之;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张旭;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董其昌。
二、画中有诗1.分类(1)以题材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2)在表现技法上,有工笔与写意、勾勒与没骨、设色与墨笔等区别。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2)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本课内容较为分散,包含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国古代绘画和中国戏曲等三部分主要内容。
知识点多,时间跨度大,学科综合性强,条块分割明显。
本课教学以三种艺术的共同特点——意境为主题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由于教学内容与生活贴近,教材以外的课外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各种图片,声音和实物资源,教学中都可作为辅助。
学习者分析书法、绘画学生对书法、绘画了解较多,甚至部分学生有一定的书法和中国画的学习经历,对本课内容易产生兴趣。
对京剧的了解相对较少,具备一些基本常识。
但对书法、绘画、戏曲发展的历程缺乏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和种类,了解古代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名家名作。
了解和掌握古代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能概括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米芾、赵孟頫等书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中国戏曲发展脉络,初步理解书、画、戏曲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欣赏中国书法和绘画京剧的名作,感受书法、绘画、京剧的意境之美。
通过材料的解读使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绘画和戏曲的发展脉络。
通过学生活动如:我最喜欢的书法字体,学生自己探究各种书法字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人生观,价值观。
并从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中,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中国书画和京剧艺术的发展演变的历程和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艺术的兴趣和对艺术的想象力;增强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二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导学案人民版必修3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四大家等书法家以及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等画家。
能概括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初步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功能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增强欣赏、发现、鉴赏美的能力。
在了解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体会古代艺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的内涵。
学生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可以以作品,表演,介绍,等多种形式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丰富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对古代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或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教学难点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1、书法艺术(1)是以中国汉字的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特点: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3)主要字体:小篆、、草书、楷书、行书。
2、主要书法家(1)秦代:是著名的篆书家。
(2)东晋:王羲之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等,被尊为“书圣”。
(3)唐代:欧阳询、柳公权,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怀素、张旭则擅长。
(4)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5)元代:首推赵孟頫,创赵体。
(6)明代:以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
二、画中有诗1.分类(1)以题材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画科。
专题二第2节中国古代的艺术(小班、火箭班使用)【学法指导】依托《世纪金榜》上的知识梳理部分勾画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
完成相关题目和知识体系归纳。
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写入我的疑问一栏中,以备课上重点探究和讨论。
认真阅读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结合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画出本课的知识树。
【内容标准】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概括汉字、绘画起源与演变,了解中国音乐、舞蹈和戏曲的发展脉络,初步理解书、画、舞、乐的功能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中国书法和绘画京剧的名作,合作探究概括中国文字、绘画艺术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人生观,价值观。
并从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中,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预习案】一、阅读以下资料(1、课本 2、世纪金榜学习方略 3、当代中学生报),完成对基础的填空,阅读后解决下面的问题,标明问题答案的参考来源。
【基础自测】(考查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祖先牌位D.皇帝宝座2、(2013·四川文综)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
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A B C D3、(2013·江苏单科·2)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4、(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
【学习目标】能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有一定了解;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学习重点】中国古代艺术,培养学生对古代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古代艺术的能力。
【问题情境】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某外国专家评委对它的评价:“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一个图案,那就是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是中国的,能传达出基于悠久历史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
”这一图案融合了中国哪些艺术特色?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古代书法艺术
1.含义:。
2.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
(1)汉字起源:殷商时代的__________________。
演变:、、、、。
汉字演变的总趋势:由到________________。
(2)书法艺术的发展:小篆。
隶书。
草书,以怀素、张旭为代表。
楷书,以唐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
行书,代表人物有“书圣”______________,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
王羲之的《兰亭序》最有代表性。
二、古代绘画艺术
1.中国画的分类:以题材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三大画科。
2.文人画与山水画
(1)______________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2)______________是中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____________是山水画的灵魂。
(3)中国画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的作品,也有许多精彩之作。
三、古代音乐舞蹈艺术
1.先秦时代:。
2.秦汉至隋唐:,著名的乐曲有《_____________》。
3.明清时期:。
四、古代戏曲
1.京剧形成与发展:乾隆末年,;道光年间,形成了“______________”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改称京剧;同治、光绪年间,。
2.京剧特色:以为主;角色分为四大行当。
3.京剧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交流共享,释疑解难】
1、在当今汉字输入电脑化、美术字库丰富多彩的时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有,其价值何在?
2、儒家学者认为音乐和政治是相通的。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训练提升】
1.黄公望题赵孟书《千字文》卷有“经进仁皇全五体”句,这里“五体”指的是:()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B.欧体颜体柳体狂草赵体
C.甲骨文隶书草书楷书行书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A.逐渐形象化B.逐渐多样化C.逐渐简约化D.逐渐国际化
3.右图为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浓淡相映,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对此画的正确
评价是:()
A.反映了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
B.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
C.用粗细变化的线条表现真实的景物,追求写实
D.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不求形似,推崇“像外之意”
4.宫廷舞与民间舞的共同特征是:()
A.为帝王歌功颂德B.表现歌舞升平
C.与人民生产生活休戚相关D.各民族舞蹈交相融合
5.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
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6.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兰亭序》(唐人摹本)图二《多宝塔碑》(局部)
请回答:
(1)两幅书法作品的作者分别是谁?
(2)分别概括两幅作品的书法特点,并分析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参考答案:
【交流共享,释疑解难】
1解答有。
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是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是传播、学习科学文化的重要手段,是人们进行交流交往不可或缺的依据;具有重要的艺术欣赏和艺术研究价值,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素养;另外它还是电脑美术字库的来源。
因此,中国传统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舍弃的民族文化遗产。
2解答同意。
艺术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形式,必然会对当时的社会存在有所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包括政治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说法是成立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师可举例说明。
例如:周代社会的政治生活中,“礼”和“乐”相结合,成为政治规范的象征。
“乐”,也是政治文化构成的一部分。
【训练提升】
1-5、DCDDC
6、(1)王羲之、颜真卿。
(2)图一作品反映了东晋书法的虚玄灵动。
原因:社会危机严重;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图二作品反映了隋唐楷书讲究法度和规范。
原因:封建王朝鼎盛,社会需要法度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