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学习-骨科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27
骨科围手术期一般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术前评估:①心理状况: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肢体活动、饮食、排泄、睡眠情况等.③专科评估:如:患肢(指)肿胀、感觉及末梢血运情况、阳性体征、疼痛情况等.④营养状况:有无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等。
⑤了解有无合并症: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⑥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
2、术后评估:①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麻醉情况等。
②一般评估:意识、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静脉穿刺情况及带入液体(血)、镇痛泵等。
③专科评估:如:患肢(指)肿胀、感觉及末梢血运情况等.④重点评估:切口敷料情况、引流管情况、疼痛情况等。
⑤营养状况:进(禁)食情况,有无恶心、呕吐等。
⑥用药情况: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⑦特殊检查结果:如病理及各种特殊检查结果等.⑧心理情况:有无焦虑、是否知晓病情等。
⑨自理能力评估.⑩安全管理:评估跌倒、坠床、压疮、导管等高危因素.二、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①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说出对心理感受,给予心理支持。
②向患者介绍治疗概况和手术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和安全感,保持心情舒畅。
③告知术前术后注意点,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术前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戒烟酒、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排便等.3、饮食指导:一般成人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4小时开始禁饮.4、常规检查:协助医师完善患者必要的化验和检查,并知晓阳性检查结果。
5、常规准备:①手术前一日完成备皮、备血、术前访视、沐浴等。
②手术当日晨排空大小便,更换衣服,去除身上的饰物。
③医护人员根据需要留置胃管、尿管等。
④测生命体征、核查手术部位、做好身份识别。
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记录。
⑤注射术前针剂,待入手术室.6、用药情况:药物名称、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7、安全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定义:围手术期——指病人入院后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治疗时期,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围手术期的护理旨在加强手术前到手术后整个诊治期间病人的身心护理,通过全面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机体功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病人康复。
手术前期: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到将病人送至手术台。
手术期:从病人被送上手术台到病人手术后被送入恢复室或病房。
手术后期:从病人被送到恢复室或病房至病人出院或继续追踪。
骨科手术种类很多:骨创伤重建: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钢板螺钉、髓内钉、外固定支架)关节手术:关节融合、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镜手术脊柱手术:椎间盘摘除术、脊柱矫形术、椎管内减压探查、颈椎手术显微外科:断肢再植术、神经血管探查修复术、骨肿瘤:肿瘤切除、瘤段肢体截除、骨移植、截肢术手术的类型大致分三类:1.择期手术:充分准备(手术迟早不影响治疗效果)2.限期手术:一定时间内充分准备(手术迟早可影响治疗效果)3.急症手术:抓紧时间,重点的进行必要的准备,如骨筋膜室综合症、开放性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
<个别的不能准备如窒息> 争分夺秒。
一、术前的准备与护理:从住院病人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进入手术室时为止,这一时期为手术前期,这一时期的护理,称作手术前护理1、入院宣教●病房介绍●全身评估:心血管、肺、肝、肾、内分泌、血液、营养、免疫●术前检查:心电图、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等●饮食营养●适应性锻炼:咳痰、床上二便、禁烟护理重点:评估和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心理和生理问题,给予病人有关手术的心理支持,指导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2、术前准备:●个人卫生准备●备血、药敏试验●体温观察●备皮:●肠道准备:清洁灌肠、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术前晚镇静3、手术日晨间护理:3.1、生命体征测量3.2、取出义齿、妥善保管随身物品3.3、排空膀胱、或置尿管3.4、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阿托品3.5、带入手术室物品要齐全4、急症手术准备:4.1、争分抢秒,迅速建立输液通道,纠正休克。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1、术后指导患者卧位屈髋屈膝活动,髋关节不超过( C )度A、120B、45C、90D、302、骨科手术皮肤准备需要超出上下关节的范围,而且手术( A )天前应开始准备A、3B、4C、2D、53、病人手术前( B )小时禁饮A、8B、4C、2D、64、术后要( B )小时测量体温1次A、8B、4C、2D、65、出现下列( D )症状时表明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告诉医生A、指(趾)甲苍白、按压不变色B、患肢出现高度肿胀、皮肤发凉C、肢端不能随意活动、稍加被动活动即感剧烈疼痛D、以上均是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 ?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
公文案卷。
《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
"《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
"《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觉得自己是替他掌文案。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是指在手术治疗到出院的这段时间内,医护工作者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的康复。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分为术前、术后、术后恢复和出院期。
术前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和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要让病人了解手术方式和麻醉方法,了解手术的经过和对生活的影响。
同时,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引导并纠正不良的心理反应,使患者勇于面对手术。
术前准备包括完善术前检查、配血、皮试、监测生命体征和胃肠道的准备等。
术后护理包括术后监护、术后护理和术后宣教。
术后监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术后护理要注意伤口护理、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和预防并发症等。
术后宣教要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和功能锻炼的方法,有利于术后的康复训练。
在术后恢复阶段,要进行功能锻炼、物理康复、饮食指导和预防并发症等。
同时,要对病人进行出院流程、健康宣教和功能锻炼,不适时进行随诊。
术前护理要协助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包括胸部X光片检查、心电图、血细胞分类计数、血生化及出凝血时间,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
同时,要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便和大小便的练,以预防术后便秘和尿潴留等并发症。
呼吸评估在手术后显得尤为重要。
长时间麻醉和肺膨胀不全会导致胸廓形状改变,进而引起医源性血胸或气胸,从而损害肺功能。
此外,术后肺栓塞也需要引起注意,如呼吸短促、胸痛、血红蛋白减少和体温升高等症状。
应该在术后72小时或更长时间内,每个值班班次都检查肺功能,以及时发现有关征象。
术后体位的指导也非常重要。
全麻术后且尚未清醒的患者应该取平卧位6小时,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因呕吐而引起误吸进入气道。
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应该平卧6~8小时,以防止因脑脊液外渗而引起头痛。
四肢手术后,应该用枕头、支架等抬高患肢,使其略高于心脏水平位,肢体远侧端高于近侧端,以便休息和促进肢体血供和静脉回流,从而消除水肿。
年老体弱术后无法下床活动及双下肢不能活动的患者应该卧气垫床,术后4小时可以为病人翻身和按摩,以后每2小时翻身1次,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详细参考)
- 术前准备
- 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
- 安排骨科手术前的必要检查,如X光、CT扫描等。
- 评估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包括麻醉方式的选择、患者的心
理状况等。
- 解释手术的目的、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 术中护理
- 在手术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 在手术室内保持洁净环境,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 配合医生操作,提供必要的器械和物品。
- 确保手术刀具的消毒和严格操作手术无菌原则。
- 术后护理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等。
- 注意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 配合医生进行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 给予患者必要的止疼药和抗生素,减轻患者的疼痛和预防感染。
- 应用适当的固定和支架,保护患者的手术部位。
- 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促进患者的康复。
以上是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常规措施,具体操作中需严格遵守医院相关规定和医生的指导。
> 注意:文档中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依据实际情况和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