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复习(新版)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2章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的概念,知道影响其大小的因素及与之的关系;
2.知道机械能之间的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并且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也能够相互转化;
3.知道水能和风能是自然界的机械能资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增强学习信心;
2.小组合作锻炼学生的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现象;
2.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探究物体的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培养探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梳理本章知识体系
整理出机械能三种能量之间的结构体系
联系实际说明判断具有哪种形式的机械能
实验探究回顾:
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相关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相关
二、利用再次回顾荡秋千的事例实行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复习列举过山车、撑杆跳高、水力发电等事例实行巩固
同时说明机械能也能够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
汽车刹车
运动员骑自行车
弯弓射箭
…….
三、列举事例实行水能和风能的回顾
适当加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四、随后再次理顺能量之间的关系
五、随堂练习
利用几个典型题巩固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机械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复习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1.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达式;2. 动能、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定义及影响因素;3. 机械能的守恒定律及其应用;4. 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动能、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2. 掌握机械能的守恒定律,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达式;动能、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机械能的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难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教科书、笔记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梯下落的小球,引导学生思考小球的机械能是如何变化的。
2. 知识回顾:复习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达式,动能、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3. 难点讲解:利用实例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介绍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达式;2. 动能、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4. 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达式;2. 举例说明动能、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3.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4. 列举一个生活中的能量转换和能量守恒的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机械能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了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达式,了解了动能、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复习课机械能[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1)本节内容不多,与实际联系较多,复习过程从实例入手,让学生回忆概念,巩固基本概念,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2)内容较简单,主要由学生在最后将知识框架搭建起来,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3)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和联系,从能量问题得到更深入的了解。
2、过程设计:(1)由学生举例理解概念。
(2)通过实验过程的再现,引导学生思考、回忆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3)由学生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4)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含义,并能列举实例说明物体具有何种形式机械能以及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情况。
2、引导学生注重实验设计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教具、学具、实验器材]教具:斜面、小球、木块、单摆、滚摆[教学重、难点]1、决定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的运用。
2、实验过程如何体验实验方法。
3、联系实际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理解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课前复习的问题]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定义[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时间分配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引入1’请全体同学回答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含义直入主题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定义 8’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板书:1、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教师归纳:同学们所说的这些物体都具有一种或几种形式的机械能。
学生回答:具有动能:运动的汽车;湍流不息的江水;射出的子弹,飞向地面的流星等。
具有重力势能:高空中的热气球;工地打桩的重锤;阳台上的花盆等。
具有弹性势能: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和衣服夹子;闹钟发条;射大雕的弯弓;压弯的钢尺等。
学生回答:子弹、流星同时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阳台上的花盆只具有重力势能;使用中的夹子只具有弹性势能。
引导学生联系实例来理解基本概念,从而使概念理解得更透彻。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机械能》检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甲、乙两物体处于同一水平地面上,甲的动能比乙的动能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B. 甲能够做的功一定比乙多C. 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大D. 甲已经做的功一定比乙多2.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汤勺温度升高,这说明内能是可以转移的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机械能不变C.电水壶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D.“神舟十号”飞船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它的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3.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具有能的物体一定正在做功B. 物体具有的能越大,它做的功就越多C. 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越大D.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4.下列情况中机械能不发生变化的是()A. 汽车刹车后在水平地面上向前滑行B. 抛向空中正在上升的石块(不计空气阻力)C. 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D. 用滑轮组把物体匀速提高5.下列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锯木头,经过一段时间后,锯条和木头都发热B. 锅里的水沸腾时,水蒸气把锅盖顶起C. 神州号飞船点火后,腾空而起D. 礼花弹在节日的夜空中绽开6.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 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B. 坐垫下有许多根弹簧,目的是利用它的缓冲作用减小震动C. 在车的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踏板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 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7.下列物体不具有弹性势能的是()A. 钟表内被旋紧的发条B. 被压弯的竹竿C. 橡皮筋D. 被拉弯的弓8.在水平街道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一边行驶一边向道路上洒水。
下列关于其机械能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动能不变B. 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 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D. 动能减小,机械能增大9.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B. 热气球上升的过程C.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D. 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10.如图所示的网球掉到地上会跳起,但是越跳越低.A,B,C,D四点为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网球在A,B,C,D四点中,A点机械能小于B点机械能B. 网球触地变形,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恢复形状反弹,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C. 网球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导致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但由于惯性,所以会一直运动下去D. A点动能小于C点动能11.下列现象中,属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电灯发光B.植物的光合作用C.给蓄电池充电D.电动机工作12.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机械能不变B. 电水壶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C. 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汤勺温度升高,这说明内能是可以转移的D. 飞船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它的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13.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如图所示是该飞船的运行轨道,则关于该飞船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其势能、动能和速度的变化正确的是()A. 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B. 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C. 势能增加,动能增加,速度增加D. 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速度不变14.10月17号上午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飞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飞船的机械能总量不变B. 飞船的机械能总量增加C. 飞船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D. 飞船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15.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欧洲冠军杯比赛中,皇家马德里队战胜尤文图斯队.在比赛场上涉及很多物理知识,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 足球在场地上慢慢停下来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B. 足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 静止在场地上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相互平衡D.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和球员对足球的踢力的作用二、填空题(共10题;共24分)16.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跳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A、B是同一高度的两点,则A 点的重力势能________B点的重力势能,A点的动能________B点的动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过程中皮球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极限跳伞是一项惊险体育运动。
L 1OF 1F 2L 2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 1 节 杠杆1.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杠杆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杠杆,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硬物体(不一定是棒)、受力(动力和阻力)和转动(绕固定点)。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甚至是任意形状的,只要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且是硬物体,都可称为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1)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 O 表示。
(2)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 1 表示。
(3)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 2 表示。
(4)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 L 1 表示。
(5)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 L 2 表示。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 1L 1=F 2L 2 或写成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F 2 L 1 = F 1 L 2。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 5.三种杠杆:名称 结 构 特 征特 点 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L 1>L 2,F 1< F 2)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L 1<L 2,F 1> F 2)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镊子、船桨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L 1=L 2,F 1=F 2)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第 2 节 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③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1): F=G (2): S=h2、动滑轮:①定义: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第十二章机械能一、动能和势能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物体做的功越多,表示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另一方面,能量越大,说明做功的本领也越大)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2、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②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3、重力势能①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②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高度相同的物体,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二、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例如: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成它的动能;弯弓射箭时,弓的弹性势能转化成箭的动能;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与蹦床接触后,运动员的动能转化成蹦床的弹性势能;滚摆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单摆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2、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复习(新版)教科版教师寄语:用能力去创造财富。
【第1节机械能】学习目标:1、能用实例说明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重、难点:从功的角度认识动能和势能。
导学部分【前置测评】你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师提生答,2分钟)生活实际引入新课。
【认定目标】师读出。
【自主探究】一、生带以下问题自学课本内容(5分钟),师巡视。
1、什么叫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2、列举具有动能的物体。
3、势能包括哪两种,说出它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并列举出具有这些能量的物体。
4、什么叫机械能?单位是什么?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吗?二、合作交流:组长组织组内成员核对答案,不同意见的展开讨论,直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补充: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做功越多,表明物体具有的与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越多。
正在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但它一定能够做功。
【第2节机械能的转化】学习目标:1、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重、难点: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一、生带以下问题自学课本内容(5分钟),师巡视。
1、分析荡秋千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单摆和滚摆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析拍皮球和蹦床表演中的能量转化。
3、分析机械能和其它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
如奔驰的汽车、运动员骑自行车、太阳能汽车中的能量转化。
二、合作交流:组长组织组内成员核对答案,不同意见的展开讨论,直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补充: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若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第3节水能和风能】学习目标:了解天然的机械能――水能、风能以及人类对它们的开发利用。
重、难点:水能和风能的常见利用方式。
一、生带以下问题自学课本内容(3分钟),师巡视。
1、自然界的和都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
2、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位。
3、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都是把转化为。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二、合作交流:组长组织组内成员核对答案,不同意见的展开讨论,直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题组训练(10分钟独立完成,组长核对答案,然后由一组公布答案,不同意见的组长代表交流)(一)1.一个物体,我们就说它具有能,物体越多它具有的能也越大。
2.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越大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越大,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4.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的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5.动能和势能统称为能,能的单位是。
(二) 1.张开的弓把箭水平射出是弓的______能转化成箭的动能.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它在近地点时的速度_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等于”)远地点时的速度.3.跳水运动员从高台上跳下,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____,动能__________。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4.2002年3月25日22时5分,随着指挥员“点火”口令的下达,“神舟三号”飞船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稳稳上升,飞向太空.在点火后的几十秒钟内,“神舟三号”飞船的动能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 (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5.桂林市中心广场附近的“大瀑布”再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景象,当水从楼顶急泻而下时,其动能__________,势能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6.伞兵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伞兵的机械能_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相对于降落伞来说伞兵是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苏轼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8.某空降兵在空中一段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他的动能__________,势能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9.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大,它的动能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不变”),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不变”).10.1999年11月20日,我国用新型火箭成功发射了“神舟”号飞船.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能的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再转化为______能.飞船静止于地面时,舱内一物体重为98牛,进入飞行轨道后,此物体的质量为______千克.11.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中跳出后,在空中匀速降落的过程中,他的动能_______,重力势能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2.在滚摆实验中,使滚摆上升到最高点,放开手滚摆从最高点向最低点运动时,摆的高度,运动速度,它的重力势能越来,动能越来、能转化为能。
13. 一个同学在蹦床上玩,从跳起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_______能逐渐增大,______能逐渐减小。
14.洒水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将水洒向路面,在此过程中它的动能将。
15.下列物体各有哪种能?(1)沿斜面下滑的物体,具有______________。
(2)举高的夯落下来,具有______________。
(3)空中下降的跳伞运动员,具有______________。
(4)拉长的橡皮筋,具有______________。
(三)1..现代大型水电站是利用能转化为能的道理。
拦河坝修得很高是用来提高上游水位,水位越,水的能越大,水流下来转化成的能越大。
2.古诗文中有许多描述自然现象的优美诗句。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滚滚奔流的长江水具有巨大的__________。
【达标测试】 1.下列情况只具有重力势能的物体是,只具有弹性势能的物体是,只具有动能的物体是,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是。
A.空中飞行的炮弹 B.拧紧的钟表发条 C.弹簧 D.水平路面上行驶的车E.被举高的重锤F.站在上行自动扶梯上的乘客2.下列情况中,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从斜面顶端滚下的小球B.汽车上山C.空中匀速下降的降落伞D.苹果从树上落下3.自然界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是[]A.江河的流水B.潮夕C.石油D.煤4.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的是[]A.匀速上升的热气球B.自行车匀速上坡C.石块从高处落下(不计阻力)D.火箭发射升空5.下面所述情况中,机械能增加的是[]A.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B.汽车沿斜坡匀速向下行驶C.游乐场中的圆周列车由下面加速上升到最高点D.起重机向上匀速起吊货物6.—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的[ ]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B.动能、势能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7.在下列物理过程中,物体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秋千从低处荡向高处B.冰雹从天而降 C.物体沿斜面滑下 D.人在水平冰面上滑动8.下列现象中属于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 C.滚摆旋转着下降,越转越快 D.火箭发射升空9.两发飞行中的炮弹,如果具有相同的机械能,那么[ ]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B.它们的速度一定相等C.它们的高度一定相同 D.它们具有的动能与势能之和一定相等10.行驶中的摩托车以不变的速度冲上斜坡,它在上坡的过程中[ ](A)动能逐渐减少,重力势能保持不变(B)动能逐渐减少,重力势能逐渐增大(C)动能保持不变,重力势能逐渐增大(D)机械能保持不变11.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起重为G的物体,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12.下列过程中,属于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推开弹簧门的过程 B.用力拉长弹弓橡皮条的过程C.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的过程 D.跳水运动员将跳板踏弯的过程13.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 ]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C.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D.动能、势能都不变14.从静止在高空的直升飞机上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释放时物体的机械能为500J,那么[ ] A.释放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小于500J B.下落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减小C.物体落地时的动能是500J D.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大于500J15.在空中匀速竖直上升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它的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16.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一架飞机,正在向灾区空投物资.空投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是[ ]A.动能、重力势能都增大. B.动能、重力势能都减小.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17.汽车沿坡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都不对.18.将篮球从某一高度自由释放,则篮球的 [ ]A.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势能增大.C.动能减小,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势能减小.19.下列各运动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从空中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B.跳高运动员离地腾空向上运动过程中C.拧紧的钟表发条带动指针走动 D.滚摆急速下落20.把一个木箱匀速推上斜坡的过程中,木箱的[ ]A.动能增加,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增加C.动能、势能都不变 D.机械能总量不变21.一个小型水电站每分钟有450立方米的水从50米处落向水轮发电机,若不计损失,这个电站的输出功率多大?(g取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