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感冒咳嗽 中医有妙招
- 格式:pdf
- 大小:94.23 KB
- 文档页数:30
名中医治疗外感咳嗽经验
外感咳嗽是常见的病症之一,可能由于寒邪、风邪、热邪等引起。
传统中医认为,外感咳嗽属于“外感病”范畴,其病程短暂,病情较轻,多数可以通过中药治疗得到缓解。
以下是名中医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和方法。
1. 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外感咳嗽需要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进行个体化治疗。
比如,对于外感寒邪引起的咳嗽,治疗应以温散透邪为主;对于外感热邪引起的咳嗽,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
2. 选用中药
中药是治疗外感咳嗽的主要手段,常用的有麻黄、杏仁、桔梗、蜜炙甘草、石膏等。
其中,麻黄汤是治疗外感咳嗽常用的方剂之一,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化痰的作用。
在配方时,要根据患者的辨证情况进行个体化调配。
3. 食疗调理
在治疗外感咳嗽时,饮食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建议患者多食用梨、百合、蜂蜜等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同时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饮食。
4. 注意休息
外感咳嗽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精神放松。
同时,避免过度疲劳和劳累,减少对呼吸系统的负荷,有助于病情的恢
复。
以上是名中医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
同时,提醒大家,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不见好转,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中医治久咳验方经验分享
咳嗽是一种常见症状,长久不愈的咳嗽更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中医认为长久咳嗽多
是由于肺气不通、气虚、痰湿等因素造成的。
中药治疗长久咳嗽,其方剂应以清肺化痰、
滋阴润燥、调理脾胃为主要方向。
1.腊梅汤治疗咳嗽
【方剂】
腊梅花10克,川贝母、生甘草各3克,生姜3片。
【用法】
将川贝母、生甘草研成细末备用,将腊梅花、生姜加水煮沸煮约1小时,加入川贝母、生甘草末再煮5分钟即可。
【功效】
宣肺散寒,清化痰热。
适用于阴虚肺热型咳嗽。
2.合欢养肺汤治疗咳嗽
【方剂】
合欢花20克,南杏、杏仁各10克,桑叶15克,生蜜适量。
【用法】
将药材加水煮沸,文火煮1小时,捞出药渣,加入生蜜搅拌均匀,温服即可。
3.枇杷炙甘草汁治疗咳嗽
【方剂】
枇杷5个,炙甘草5克,梨子半个,冰糖适量。
【用法】
将梨子削皮去心切块,将枇杷去核切块,将枇杷、梨子、炙甘草一起放入炖盅中,加
入适量水,盖好炖制1-2小时,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
润肺化痰,止咳平喘。
适用于饮食不当、肺燥咳喘。
【方剂】
桔梗、白术、人参各10克。
5.定喘丸治疗咳嗽
【方剂】
桑白皮、桔梗各10克,百部、杏仁各15克,薏苡仁、厚朴、陈皮各12克,栀子、草果、木香各5克,生甘草适量。
【用法】
将上述药材混合研成粉末,随水送服即可。
中医对感冒与咳嗽的调理与治疗感冒和咳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
中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调理和治疗感冒和咳嗽。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感冒和咳嗽的调理和治疗方法,并探讨它们的疗效和运用。
1. 感冒的调理感冒是由于风寒、风热等因素导致的。
中医认为,感冒的根本原因是体内的正气不足。
因此,调理感冒的关键在于补充和提升体内的正气。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调理方法:(1)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调理感冒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黄芪、白术、党参等补气药材能够帮助提升体内的正气,并具有抗病毒的功效。
此外,草果、柴胡等可清热解毒,适用于感冒有发热症状的患者。
(2)食疗调理:中医饮食调理是重要的调理方法之一。
使用姜、葱、蒜等辛散食材能够发散寒邪,提升体内的阳气。
同时,适当补充温热的食物如姜汤、糖姜水等,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
(3)针灸调理:针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对于调理感冒也有一定效果。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提高抵抗力。
例如,足三里、风池等穴位能够缓解感冒症状,促进康复。
2. 咳嗽的治疗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
中医治疗咳嗽注重从根本上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咳嗽的常用方法。
川贝、杏仁等药材能够润肺止咳,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苏梗、桔梗等具有祛痰作用的草药常用于湿咳病人。
此外,还可以根据咳嗽的性质选择其他草药进行治疗。
(2)推拿治疗:推拿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对于治疗咳嗽也有一定效果。
通过按摩胸部、背部等部位,可以促进气血流动,改善痰湿和气滞等症状。
(3)气功调理:气功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有助于调理呼吸系统,改善咳嗽症状。
通过练习适当的气功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等,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中医调理与治疗的疗效与运用中医调理与治疗感冒和咳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疗效。
中医强调个体化的治疗,因此在运用中医治疗方法时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症状进行调整。
四妙散的方剂与功能主治一、方剂介绍四妙散是一种中医方剂,由多种草药组成。
它在中医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认为能够缓解一些疾病的症状,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方剂成分四妙散的成分主要包括以下草药:1.银翘2.金银花3.薄荷4.夏枯草三、方剂功能主治四妙散具有以下几种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银翘和金银花含有丰富的清热成分,可以帮助消除体内的热毒,并促进体内毒素的代谢。
2.解表散寒:薄荷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解表散寒的方剂中,它具有使人体出汗的作用,有助于排除体内的寒邪。
3.祛痰止咳:夏枯草在中医中被用作镇静祛痰的药物,它可以缓解咳嗽、止咳、祛痰的症状。
4.抗菌消炎:四妙散中的草药都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作用,可以有效地抵抗细菌感染并缓解炎症。
四、适用症状四妙散适用于以下一些症状:1.体温升高:四妙散中的草药可以帮助降低体温,特别是由于风热引起的高热症状。
2.咳嗽:四妙散中的草药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特别是由于痰热引起的咳嗽。
3.头痛:四妙散中的草药可以缓解由于感冒带来的头痛和身体不适。
4.咽喉疼痛:四妙散中的草药有镇静祛痰的作用,可以缓解咽喉疼痛和炎症。
5.感冒症状:四妙散中的草药可以缓解感冒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鼻塞等。
6.风热感冒:四妙散对于由风热引起的感冒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五、服用方法与剂量四妙散一般以冲剂或者颗粒剂的形式进行服用。
剂量一般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确定,通常建议的剂量为每天3次,每次2-3克。
六、注意事项在服用四妙散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对四妙散中的某种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3.在服用四妙散期间,应尽量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和过度劳累。
4.如出现不适或者副作用,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七、总结四妙散是一种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和咽喉肿痛等症状。
它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祛痰止咳和抗菌消炎的功能主治。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确定剂量,并注意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咳嗽的中医健康教育小处方
《咳嗽小处方:中医健康教育》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能由感冒、流感、支气管炎、哮喘等引起。
在中医中,咳嗽被分为寒咳、热咳、燥咳和虚咳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咳嗽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些中医小处方,帮助你缓解咳嗽。
1.寒咳
中药:橘红、陈皮、百合
食疗:吃姜糖水或蜂蜜水,多喝热水
穴位按摩:涌泉穴、中脘穴
2.热咳
中药:玄参、银花
食疗:多喝芦根汤、梨汤
穴位按摩:太冲穴、合谷穴
3.燥咳
中药:沙参、麦冬
食疗:多喝水,吃梨汤或冰糖炖雪梨
穴位按摩:太空穴、太冲穴
4.虚咳
中药:党参、麦冬
食疗: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汤、猪肚汤
穴位按摩:大包穴、太冲穴
无论你是哪一种咳嗽,都需要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另外,这些小处方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的,如果咳嗽持续时间长或症状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希望以上小处方对你有所帮助,祝大家早日康复!。
中药治疗咳嗽的土方秘方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许多因素引起,如感冒、过敏、支气管炎等。
中药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并在许多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药治疗咳嗽的土方秘方,并详细说明其功效和使用方法。
土方秘方一:川贝母鸭梨汤材料:川贝母、鸭梨、冰糖川贝母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它有润肺止咳、化痰散结的功效。
鸭梨含有丰富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能够润肺止咳、清热解毒。
冰糖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制作方法:1. 将川贝母用温水浸泡片刻,使其变软;2. 将鸭梨洗净去皮并去核,切成小块;3. 将鸭梨块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川贝母;4. 开小火煮沸后改为慢炖,直至鸭梨煮烂;5. 最后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溶化即可。
服用方法:每日服用一次,可分为两次温热饮用。
持续服用数天,直至咳嗽症状缓解。
土方秘方二:蜂蜜柚子茶材料:蜂蜜、柚子、红糖蜂蜜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
柚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能够增强免疫力,缓解咳嗽症状。
红糖有理气活血的作用。
制作方法:1. 将柚子洗净切成薄片,去籽;2. 取一杯热水,加入适量的蜂蜜和红糖,搅拌均匀溶化;3. 将柚子片放入杯中,倒入蜂蜜红糖水,搅拌均匀。
服用方法:每日服用一次,可在早上或晚上空腹时饮用。
持续服用数天,直至咳嗽症状缓解。
土方秘方三:板蓝根薄荷糖浆材料:板蓝根、薄荷叶、冰糖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
薄荷叶有清热解毒、宽中理气的功效。
冰糖用于提味和调节口感。
制作方法:1. 将板蓝根用温水浸泡片刻,洗净备用;2. 将薄荷叶用清水冲洗干净,切碎备用;3. 取一小锅,加入适量的水和板蓝根;4. 开小火煮沸后改为慢炖,直至汤汁浓缩;5. 过滤板蓝根汁,倒回小锅中,加入切碎的薄荷叶和适量的冰糖,搅拌至冰糖溶化,煮开一会儿即可。
服用方法:每日服用两次,每次10毫升,温热饮用。
持续服用数天,直至咳嗽症状缓解。
总结:中药治疗咳嗽的土方秘方虽然在很多家庭中被广泛应用,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秘方,如湿咳、痰多可选择川贝母鸭梨汤;燥咳、嗓子疼可选择蜂蜜柚子茶;感冒引起的咳嗽可选择板蓝根薄荷糖浆。
李任先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李任是一位资深中医,他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治疗外感咳嗽方面,他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李任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
一、外感咳嗽的症状和病因外感咳嗽是指由外邪所致的咳嗽症状。
其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
病因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了人体,导致肺气失宣、气机不畅,从而引发咳嗽等症状。
二、治疗外感咳嗽的基本原则李任治疗外感咳嗽的基本原则是“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具体来说,就是要清除体内的热毒,促进肺气流通,帮助患者排出痰液,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三、治疗外感咳嗽的具体方法1. 中药治疗李任在治疗外感咳嗽时,常常采用中药治疗的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桑叶、石膏等。
其中,金银花和连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消除体内的热毒;板蓝根和石膏则可以宣肺化痰,帮助患者排出痰液。
桑叶则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缓解咳嗽症状。
2. 饮食调理除了中药治疗外,李任还注重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理。
他建议患者多喝温开水,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
同时,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等,以免刺激咳嗽。
3. 按摩治疗李任还常常采用按摩治疗的方法,帮助患者缓解咳嗽症状。
他会按摩患者的肺经和胸部,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肺功能,从而缓解咳嗽。
四、预防外感咳嗽的方法除了治疗外感咳嗽,李任还注重预防。
他建议患者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同时,患者还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病毒和细菌,以免感染外邪。
五、结语治疗外感咳嗽是中医的一项重要工作。
李任在治疗外感咳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他的治疗方法注重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结合中药、饮食调理和按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同时,他还注重预防,建议患者多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病毒和细菌,从而预防外感咳嗽的发生。
治咳嗽的中药方子治咳嗽的中药方子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带你了解下吧,希望你喜欢!治咳嗽的中药方子1. 治疗反复感冒咳嗽有痰(清鼻变黄鼻)荆芥6g,紫元6g,百部6g,桔梗6g,陈皮6g 半夏6g,甘草3g,黄芩6g,杏仁6g,冬花6g,五味子3g,贵枝6g,白术6g,板蓝根10g,薄菏3g。
加红枣两粒,两片生姜!2. 治疗反复感冒咳嗽有痰(黄鼻变浠有点清鼻)荆芥6g,紫苑6g,百部6g,桔梗6g,金银花6,连翘6,川贝母6 半夏6,甘草3,黄芩6,杏仁6,冬花6,五味子3,贵枝6,白术6,板蓝根10,薄菏1。
加红枣两粒,两片生姜!3. 治疗反复感冒咳嗽有痰(黄鼻变浠有点清鼻)荆芥6g,紫苑6g,百部6g,桔梗6g,陈皮6g,川贝母6 半夏6,甘草3,黄芩6,杏仁6,冬花6,五味子3,贵枝6,白术6,板蓝根10,薄菏1。
加红枣两粒,两片生姜!4. 注意是风热咳嗽(大便硬硬的)钩藤8克天竺黄8克龙利叶6克防风6克蝉蜕4克紫苑6克荆芥6克浙贝母6克甘草3克薄荷3克薄荷是快好的时候才放进去的这副药很便宜的就十来块钱记得药要熬浓些5. 风热咳嗽(本型多见)主证:咳嗽白天为甚,无痰或黄稠痰,口干唇红,舌红苔薄白或黄,指纹浮紫。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止咳。
方用: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
处方:荆芥穗、薄荷、桔梗、甘草各3克,银花、连翘、淡豆豉、桑叶、菊花、芦根、淡竹叶、前胡、杏仁、苏子各5克。
l 加减法:咽部红肿,加牛蒡子、蒲公英、地丁各5克;鼻塞,加葱白3根l ;若伴有发热,方中薄荷后下,另加蝉蜕、钩藤各3克;咳甚伴呕,加枇杷叶5克,淡竹茹3克;宝宝热盛剧咳兼有痰,加麻黄3克,生石膏18克;宝宝大便干结,加大黄1.5-3克(后下,便通则停用);宝宝舌苔黄腻夹湿,加藿香、佩兰各3克。
6. 风寒咳嗽(多发于寒冬)主证:咳嗽,夜卧为甚,鼻塞流清涕,痰白而清稀,舌苔薄白,指纹浮红。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止咳。
方用:七味饮加味(经验方)处方:防风、桔梗、陈皮、枳壳、甘草、泽泻各3克,前胡、杏仁各5克,生姜2片。
倪海厦治疗感冒咳嗽的经方医案倪海厦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他在治疗感冒咳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在他的经方医案中,有一些非常有效的方剂可以缓解感冒咳嗽的症状,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例子。
1. 方剂一:川贝雪梨糖水【方剂组成】川贝母、雪梨、冰糖。
【配伍原理】川贝母有清热化痰的功效,雪梨能润肺止咳,冰糖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川贝母研成细末,雪梨削皮去核,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放入川贝末和冰糖,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此方剂既能清热化痰,又能润肺止咳,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
2. 方剂二:柴胡桂枝汤【方剂组成】柴胡、桂枝、甘草、生姜、大枣。
【配伍原理】柴胡具有解表解表的作用,桂枝能温里解寒,甘草能调和药性,生姜和大枣有助于药物的煎煮和增加口感。
【服用方法】将柴胡、桂枝、甘草、生姜、大枣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再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
【功效】此方剂能够解表散寒,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3. 方剂三:苏子附子丸【方剂组成】苏子、附子、桂枝、干姜、甘草、人参、白术。
【配伍原理】苏子能温肺止咳,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桂枝、干姜、甘草、人参、白术有助于调和药性和增加药效。
【服用方法】将苏子、附子、桂枝、干姜、甘草、人参、白术研磨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制成丸剂备用。
【功效】此方剂能温肺止咳,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寒咳症状。
4. 方剂四:三拗汤【方剂组成】苏子、半夏、生姜。
【配伍原理】苏子有温肺止咳的作用,半夏能化痰止咳,生姜有辛散寒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苏子、半夏、生姜研磨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制成药丸备用。
【功效】此方剂能温肺化痰,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
通过倪海厦的经方医案,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感冒咳嗽的治疗非常有心得。
这些方剂在临床中经过验证,对于缓解感冒咳嗽的症状非常有效。
然而,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这些方剂时,最好还是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剂和剂量。
郭永来老中医的“前胡止嗽汤”是治疗感冒咳嗽、迁延性咳嗽的灵丹妙药〔方名〕前胡止嗽汤〔配方〕荆芥5-10克、前胡10-15克、桔梗5-10克、甜杏仁5-10克、甘草5-10克、杷叶5-10克、白前5-10克、紫菀10-15克、陈皮5-10克、天竺黄10-20克、贝母5-15克、芦根10-20克、全瓜蒌10-20克。
〔加减〕如果咳嗽兼喘者(喘不甚重者宜,重则不宜),以麻黄易荆芥。
午后低热不退,加桑白皮、地骨皮、白薇、鳖甲;外感风邪较重可加防风;〔制法〕1.上药加水煎煮,每剂煎2次,药汤混合后分成2份。
〔用法〕•每日一剂,早晚各温服1份。
〔功用〕这是治疗“有痰的咳嗽”的方剂。
适用于痰涎粘稠垢腻,否则不可用。
运用此方,要抓住“咳嗽有痰,痰不易咳出,体热不高”几个证眼。
〔主治〕主治外感咳嗽,咳嗽剧烈,痰多,喉间痰声漉漉。
可有低热或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病程大都在十几天至一两个月之间,用过多种抗生素(尤其是静脉点滴药物)和止咳药无效者。
或因失治误治而致长期咳嗽不愈,或伴有低热不退者,小儿患者尤宜。
〔疗效〕〔方解〕治咳先治肺,治肺先降气,气顺则火降痰消,而逆者不逆,咳者不咳。
方中除了大队止咳化痰药物之外,枇杷叶,具有通宣理肺的作用,枇杷叶下气之功最速。
瓜蒌实,甘寒润燥,宜其为治嗽消痰止渴之要药,以能洗涤胸膈中垢腻郁热。
〔验案〕赵某,男,9岁。
母亲代述:体质弱,经常感冒。
今年10月,洗澡之后感冒,在乡医院输液治疗6天回家,和往常一样又开始咳嗽。
因为体虚没有抵抗力,喜欢早上煎鸡蛋吃。
刻诊:体弱貌,时不是要连续咳嗽几声,有痰,不黄,在嘴唇上粘着,有时要吐到扣子上。
摸着前额发热,测量体温37.6度,鼻孔出气发热,两天大便一次,黏腻不爽。
舌苔腻,脉滑数略浮。
与前胡止嗽汤加减: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6克、甜杏仁6克、甘草6克、炙枇杷叶6克、白前6克、紫菀9克、陈皮6克、天竺黄6克、浙贝母6克、芦根6克、全瓜蒌10克。
治感冒咳嗽 中医有妙招感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每个都会得。
人们对感冒的治疗也是也各式各样,严重的去医院,不严重的自己买点药。
一般选择的都是西药把病情控制住。
感冒怎么治疗感冒呢?下面我们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感冒的吧! 人得了病以后,咳嗽是最常见的一个症状,感冒了会咳嗽,气管炎、肺炎更会有咳嗽。
有的人咳嗽起来常常是一顿一顿的,脸憋得通红,甚至喘不上气来。
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年轻的时候有一次突患感冒,咳嗽不止,虽然吃了很多药,但久治不愈。
李时珍的父亲也是一位名医,他遍查医书,终于发现一方,只有一味药,叫做“一味黄芩汤”,于是用黄芩煎汤,给李时珍连服几日,不久咳嗽即止,恢复了健康。
因此李时珍对黄芩推崇备至,说:“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说明只要用对了药,就像用鼓槌击鼓,立竿见影。
是不是对所有的咳嗽都可以用黄芩来治呢?中医并不这样认为。
长期以来中医对咳嗽一证的症候表现、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咳嗽实际上可以分为咳和嗽两个症状,所谓“有声无痰谓之咳;无声有痰谓之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
” 咳是因为人的气道受阻,肺气不得宣畅所致,而嗽则是因为脾湿不运,聚而生痰所致。
所以《黄帝内经》说:“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认为咳嗽的发生与人体的肺和胃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于咳嗽的发生,《黄帝内经》认为外感咳嗽总体是由于“外内合邪”所致,所谓“外”是指人体感受了外邪,邪气束在肌表,肺气不得宣畅;所谓“内”则是因为人过食寒冷饮食,寒饮食停在胃腑,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因而生痰,这样内外两种因素合在一起就会导致人发生咳嗽。
我们在临床过程中发现,咳嗽病人尤其是小儿,常常有外感寒邪,又加之过食生冷的情况,从而验证了《内经》的说法是有依据的。
因此中医在治疗咳嗽时,基本上是从肺、胃着手,用宣肺止咳和健脾(胃)化痰相结合的方法。
感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每个都会得。
人们对感冒的治疗也是也各式各样,严重的去医院,不严重的自己买点药。
一般选择的都是西药把病情控制住。
感冒怎么治疗感冒呢?下面我们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感冒的吧! 人得了病以后,咳嗽是最常见的一个症状,感冒了会咳嗽,气管炎、肺炎更会有咳嗽。
有的人咳嗽起来常常是一顿一顿的,脸憋得通红,甚至喘不上气来。
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年轻的时候有一次突患感冒,咳嗽不止,虽然吃了很多药,但久治不愈。
李时珍的父亲也是一位名医,他遍查医书,终于发现一方,只有一味药,叫做“一味黄芩汤”,于是用黄芩煎汤,给李时珍连服几日,不久咳嗽即止,恢复了健康。
因此李时珍对黄芩推崇备至,说:“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说明只要用对了药,就像用鼓槌击鼓,立竿见影。
是不是对所有的咳嗽都可以用黄芩来治呢?中医并不这样认为。
长期以来中医对咳嗽一证的症候表现、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咳嗽实际上可以分为咳和嗽两个症状,所谓“有声无痰谓之咳;无声有痰谓之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
” 咳是因为人的气道受阻,肺气不得宣畅所致,而嗽则是因为脾湿不运,聚而生痰所致。
所以《黄帝内经》说:“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认为咳嗽的发生与人体的肺和胃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于咳嗽的发生,《黄帝内经》认为外感咳嗽总体是由于“外内合邪”所致,所谓“外”是指人体感受了外邪,邪气束在肌表,肺气不得宣畅;所谓“内”则是因为人过食寒冷饮食,寒饮食停在胃腑,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因而生痰,这样内外两种因素合在一起就会导致人发生咳嗽。
我们在临床过程中发现,咳嗽病人尤其是小儿,常常有外感寒邪,又加之过食生冷的情况,从而验证了《内经》的说法是有依据的。
因此中医在治疗咳嗽时,基本上是从肺、胃着手,用宣肺止咳和健脾(胃)化痰相结合的方法。
感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每个都会得。
人们对感冒的治疗也是也各式各样,严重的去医院,不严重的自己买点药。
一般选择的都是西药把病情控制住。
感冒怎么治疗感冒呢?下面我们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感冒的吧! 人得了病以后,咳嗽是最常见的一个症状,感冒了会咳嗽,气管炎、肺炎更会有咳嗽。
有的人咳嗽起来常常是一顿一顿的,脸憋得通红,甚至喘不上气来。
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年轻的时候有一次突患感冒,咳嗽不止,虽然吃了很多药,但久治不愈。
李时珍的父亲也是一位名医,他遍查医书,终于发现一方,只有一味药,叫做“一味黄芩汤”,于是用黄芩煎汤,给李时珍连服几日,不久咳嗽即止,恢复了健康。
因此李时珍对黄芩推崇备至,说:“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说明只要用对了药,就像用鼓槌击鼓,立竿见影。
是不是对所有的咳嗽都可以用黄芩来治呢?中医并不这样认为。
长期以来中医对咳嗽一证的症候表现、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咳嗽实际上可以分为咳和嗽两个症状,所谓“有声无痰谓之咳;无声有痰谓之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
” 咳是因为人的气道受阻,肺气不得宣畅所致,而嗽则是因为脾湿不运,聚而生痰所致。
所以《黄帝内经》说:“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认为咳嗽的发生与人体的肺和胃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于咳嗽的发生,《黄帝内经》认为外感咳嗽总体是由于“外内合邪”所致,所谓“外”是指人体感受了外邪,邪气束在肌表,肺气不得宣畅;所谓“内”则是因为人过食寒冷饮食,寒饮食停在胃腑,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因而生痰,这样内外两种因素合在一起就会导致人发生咳嗽。
我们在临床过程中发现,咳嗽病人尤其是小儿,常常有外感寒邪,又加之过食生冷的情况,从而验证了《内经》的说法是有依据的。
因此中医在治疗咳嗽时,基本上是从肺、胃着手,用宣肺止咳和健脾(胃)化痰相结合的方法。
感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每个都会得。
人们对感冒的治疗也是也各式各样,严重的去医院,不严重的自己买点药。
一般选择的都是西药把病情控制住。
感冒怎么治疗感冒呢?下面我们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感冒的吧! 人得了病以后,咳嗽是最常见的一个症状,感冒了会咳嗽,气管炎、肺炎更会有咳嗽。
有的人咳嗽起来常常是一顿一顿的,脸憋得通红,甚至喘不上气来。
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年轻的时候有一次突患感冒,咳嗽不止,虽然吃了很多药,但久治不愈。
李时珍的父亲也是一位名医,他遍查医书,终于发现一方,只有一味药,叫做“一味黄芩汤”,于是用黄芩煎汤,给李时珍连服几日,不久咳嗽即止,恢复了健康。
因此李时珍对黄芩推崇备至,说:“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说明只要用对了药,就像用鼓槌击鼓,立竿见影。
是不是对所有的咳嗽都可以用黄芩来治呢?中医并不这样认为。
长期以来中医对咳嗽一证的症候表现、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咳嗽实际上可以分为咳和嗽两个症状,所谓“有声无痰谓之咳;无声有痰谓之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
” 咳是因为人的气道受阻,肺气不得宣畅所致,而嗽则是因为脾湿不运,聚而生痰所致。
所以《黄帝内经》说:“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认为咳嗽的发生与人体的肺和胃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于咳嗽的发生,《黄帝内经》认为外感咳嗽总体是由于“外内合邪”所致,所谓“外”是指人体感受了外邪,邪气束在肌表,肺气不得宣畅;所谓“内”则是因为人过食寒冷饮食,寒饮食停在胃腑,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因而生痰,这样内外两种因素合在一起就会导致人发生咳嗽。
我们在临床过程中发现,咳嗽病人尤其是小儿,常常有外感寒邪,又加之过食生冷的情况,从而验证了《内经》的说法是有依据的。
因此中医在治疗咳嗽时,基本上是从肺、胃着手,用宣肺止咳和健脾(胃)化痰相结合的方法。
感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每个都会得。
人们对感冒的治疗也是也各式各样,严重的去医院,不严重的自己买点药。
一般选择的都是西药把病情控制住。
感冒怎么治疗感冒呢?下面我们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感冒的吧! 人得了病以后,咳嗽是最常见的一个症状,感冒了会咳嗽,气管炎、肺炎更会有咳嗽。
有的人咳嗽起来常常是一顿一顿的,脸憋得通红,甚至喘不上气来。
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年轻的时候有一次突患感冒,咳嗽不止,虽然吃了很多药,但久治不愈。
李时珍的父亲也是一位名医,他遍查医书,终于发现一方,只有一味药,叫做“一味黄芩汤”,于是用黄芩煎汤,给李时珍连服几日,不久咳嗽即止,恢复了健康。
因此李时珍对黄芩推崇备至,说:“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说明只要用对了药,就像用鼓槌击鼓,立竿见影。
是不是对所有的咳嗽都可以用黄芩来治呢?中医并不这样认为。
长期以来中医对咳嗽一证的症候表现、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咳嗽实际上可以分为咳和嗽两个症状,所谓“有声无痰谓之咳;无声有痰谓之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
” 咳是因为人的气道受阻,肺气不得宣畅所致,而嗽则是因为脾湿不运,聚而生痰所致。
所以《黄帝内经》说:“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认为咳嗽的发生与人体的肺和胃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于咳嗽的发生,《黄帝内经》认为外感咳嗽总体是由于“外内合邪”所致,所谓“外”是指人体感受了外邪,邪气束在肌表,肺气不得宣畅;所谓“内”则是因为人过食寒冷饮食,寒饮食停在胃腑,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因而生痰,这样内外两种因素合在一起就会导致人发生咳嗽。
我们在临床过程中发现,咳嗽病人尤其是小儿,常常有外感寒邪,又加之过食生冷的情况,从而验证了《内经》的说法是有依据的。
因此中医在治疗咳嗽时,基本上是从肺、胃着手,用宣肺止咳和健脾(胃)化痰相结合的方法。
感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每个都会得。
人们对感冒的治疗也是也各式各样,严重的去医院,不严重的自己买点药。
一般选择的都是西药把病情控制住。
感冒怎么治疗感冒呢?下面我们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感冒的吧! 人得了病以后,咳嗽是最常见的一个症状,感冒了会咳嗽,气管炎、肺炎更会有咳嗽。
有的人咳嗽起来常常是一顿一顿的,脸憋得通红,甚至喘不上气来。
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年轻的时候有一次突患感冒,咳嗽不止,虽然吃了很多药,但久治不愈。
李时珍的父亲也是一位名医,他遍查医书,终于发现一方,只有一味药,叫做“一味黄芩汤”,于是用黄芩煎汤,给李时珍连服几日,不久咳嗽即止,恢复了健康。
因此李时珍对黄芩推崇备至,说:“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说明只要用对了药,就像用鼓槌击鼓,立竿见影。
是不是对所有的咳嗽都可以用黄芩来治呢?中医并不这样认为。
长期以来中医对咳嗽一证的症候表现、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咳嗽实际上可以分为咳和嗽两个症状,所谓“有声无痰谓之咳;无声有痰谓之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
” 咳是因为人的气道受阻,肺气不得宣畅所致,而嗽则是因为脾湿不运,聚而生痰所致。
所以《黄帝内经》说:“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认为咳嗽的发生与人体的肺和胃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于咳嗽的发生,《黄帝内经》认为外感咳嗽总体是由于“外内合邪”所致,所谓“外”是指人体感受了外邪,邪气束在肌表,肺气不得宣畅;所谓“内”则是因为人过食寒冷饮食,寒饮食停在胃腑,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因而生痰,这样内外两种因素合在一起就会导致人发生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