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标准版)
- 格式:docx
- 大小:50.20 KB
- 文档页数:10
浅谈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发表时间:2016-03-17T10:40:57.2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作者:高勇苏传广[导读] 山东三山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路便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高勇苏传广山东三山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逐渐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公路建设同时也就有了较快发展,这不仅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其快捷、安全、舒适的特性为驾乘人员提供了优质服务,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但随着公路工程的发展,机动车也迅速增加了许多,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随着逐渐增大。
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对公路进行绿化美化,改善公路的生态环境,减轻公路生态环境影响。
关键词: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绿化前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路便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公路建设活动是也成为了人类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同时也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生产活动之一。
其建设占用面积大,破坏日然地理环境和生态平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的废气、噪音都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所以公路绿化将是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就目前来看,人们对公路绿化的意义认识还不足,并且公路绿化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还不够完善,往往都是公路工程施工验收后,路两边种上树就可以了,也不注重质量,给后期公路养护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一、公路对环境的影响1.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植物、农作物生长、对土壤流失及对水的影响。
(1)对植物的影响: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大量的高填深挖可以改变土本身的自然结构;密集的浆砌片石护坡及喷射水泥浆等护坡方式完全的封闭了植物所需要的生长环境,而且大量的取土工程也改变了表层土壤的含水量,使植被类型发生改变。
题目:浅谈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10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10.1 一般规定10.1.1公路绿化应贯彻“因地制宜、因路制宜、适地适树的方针,科学规划,合”理选择绿化植物品种。
公路绿化规划,应根据公路等级、沿线地形、土质、气候环境和绿化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绿化的功能要求,结合地方绿化规划进行编制。
10.1.2新、改建公路的绿化工程应与公路主体工程设计。
施工。
验收同步进行,由公路养护部门一并接养。
10.1.3 公路绿化栽植成活率、保存率指标,不同类型区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1 平原区:成活率达为合格,90%95%(含)以上为优良;保存率达为合格,85%0%9(含)以上为优良。
2山区:成活率达 85%为合格,(含)以上为优良;保存率达90%80%为合格,85%(含)以上为优良。
3 寒冷草原区及沙、碱、干旱区:成活率达为合格,75%80%(含)以上为优良;保(含)以上为优良。
75% 存率达为合格,70%10.1.4 公路绿化植物应定期进行修剪、整形,加强病虫害防治。
10.1.5公路环境保护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保护和改”善、提高公路环境质量。
10.2 栽植与管护10.2.1 不同等级和不同路段公路绿化,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宜种植灌木、花卉或草皮。
服务区应结合当地环境、景观要求,另行设计,单独实施。
2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宜采用乔木与灌木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体现当地特色。
3 平面交叉在设计视距影响范围以内,不得种植乔木;在不影响视线的前提下,可栽植常绿灌木、绿篱和花草。
614小半径平曲线内侧不得栽植影响视线的乔木或灌木,其外侧可栽植成行的乔木,以诱导汽车行驶,增加安全感。
5 立体交叉侵害形成的环岛,可选择栽植小乔木或灌木,实现丛林化。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匝道转变处构成的三角区内,应满足通视要求。
6隧道进出口两侧 30-50m 范围内,宜栽植高大乔木,尽可能形成隧道内外光线的过渡段,以利车辆安全行驶。
浅论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发布时间:2022-07-29T08:35:42.158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37卷第6期作者:杨帆[导读] 本文先是阐述了公路交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而深入分析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和大气循环造成的破坏,导致噪声污染、公路交通和绿化植被的关系及公路绿化工程推行困难的原因等问题,最后通过论述公路绿化能够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声、保护路面、改善公路通行条件及有利于高速行车四个方面来表现公路绿化的重要性。
杨帆保山公路局隆阳公路分局云南省保山市 678000内容摘要:本文先是阐述了公路交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而深入分析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和大气循环造成的破坏,导致噪声污染、公路交通和绿化植被的关系及公路绿化工程推行困难的原因等问题,最后通过论述公路绿化能够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声、保护路面、改善公路通行条件及有利于高速行车四个方面来表现公路绿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公路交通;公路绿化;环境保护0 引言近年来,公路交通运输行业蒸蒸日上,截止至2022年3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亿辆,其中汽车3.06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8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50亿人。
中国的汽车普及速度之快,在人类历史上绝对是史无前例。
公路交通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已达到万分危急的程度,深入整合完善公路建设的环保方案已刻不容缓。
1 公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1.1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点:对自然的破坏、对大气循环的破坏、产生生活噪声和对植被绿化的破坏等。
公路交通对自然的破坏主要又有以下几点:建造公路时造成生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建筑工地对土壤层的破坏、对农作物还有水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导致饮用水源也遭到破坏。
1.2公路交通对大气循坏的影响公路交通对大气循环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在建设公路的过程中出现尘土和公路开始使用之后机动车排出的有害气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公路施工期间的一个必要工序是开展土基挖掘,巨大的挖掘量加上压尘措施不到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粉尘污染,粉尘污染会对群众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如果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下工作、生活,还会诱发各种严重疾病。
公路生态保护和绿化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好!我是XXX,来自XXX地区,非常荣幸能够在这次交流会上发言,与大家分享公路生态保护和绿化工作的经验。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公路生态保护和绿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公路管理部门,我们积极探索和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和绿化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
首先,我们注重生态保护与建设相结合。
在公路修建的初期,我们就会组织专家进行野外勘察和调研,了解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和重点保护对象。
然后,我们会在规划设计阶段加入生态保护要求,选择合适的道路线路,避开敏感生态环境,并合理设置护坡、护林等建设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会注重生态修复,并利用现代生态技术,进行植被恢复和生境改良,从而使公路的建设与环境的保护相协调。
其次,我们重视科学绿化,提升公路景观价值。
我们会根据公路的区域特点和交通流量,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植物品种进行绿化。
同时,我们还会注重两侧绿化带的设计与建设,通过打造有特色的公路景观带,提高公路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
在绿化过程中,我们也积极倡导使用无公害肥料和绿色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我们注重养护与管理相结合,保持公路生态的持续稳定。
公路的养护工作是保持公路生态稳定的重要环节。
我们坚持常态养护和巡查制度,定期检查和修剪植物,防治病虫害,确保绿化带的生态效益。
同时,我们也加强沟通协调,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公路绿化保护和养护方案,形成合力。
最后,我们注重宣传与教育,增强公众生态意识。
公路生态保护和绿化工作不仅关系到公路客运安全和环境的美观,更关系到公众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会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如开展生态保护知识大赛、举办公路绿色行动等,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公民的环保责任感。
以上就是我所在地区公路生态保护和绿化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浅谈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摘要:本文简单论述了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公路绿化对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环境影响环境保护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机动车的数量迅猛增加,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1 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公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音环境及自然景观等的影响。
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的影响、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的影响。
公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的污染。
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
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黑烟等对空气的污染十分严重。
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
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
公路产生的噪音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
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摩擦时产生的声音,加上路堤提高,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的不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时,这种影响更大。
因此,在公路设计中运用,提高公路现行设计质量,改善公路及其周围环境,增进交通安全和为司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减少对原来自然景观的破坏,点缀和丰富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是十分重要的。
2 公路绿化的作用(1)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噪音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
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据有关资料表明,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植物,每公顷阔叶林(相当于1km公路两侧单行行道树)每天能吸收1000kg的二氧化碳,释放出730kg的氧气,可以供1000人所需,一般来说,一个人一天需要0.7kg的氧气,有10m2的树木或25m2的草坪,就能自动调节空气中CO2与O2的比例平衡,保持空气清新。
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公路绿化的意义•公路绿化设计•公路绿化与交通安全•公路绿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公路绿化的未来发展01公路绿化的意义1改善生态环境23公路绿化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吸收空气污染物公路绿化植物能够阻挡噪音传播,降低噪音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减缓噪音污染公路绿化植物能够稳固土壤,减缓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保水能力。
防止水土流失公路绿化植物能够增加自然美,使公路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增加自然美公路绿化植物能够调节道路温度和湿度,提高行车舒适度。
提高行车舒适度公路绿化植物的色彩和形态能够刺激驾驶员的视觉,缓解驾驶员的疲劳感。
降低驾驶员疲劳美化公路景观拓展旅游资源公路绿化区域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
提高旅游体验公路绿化区域可以提供给游客休息、观赏、探险等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促进生态旅游促进慢行交通建设公路绿化区域可以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设施,促进绿色出行。
提高交通可持续性公路绿化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推动绿色交通发展02公路绿化设计03突出景观特色根据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和自然人文景观,选择适当的绿化手法,突出地方特色。
绿化设计原则01适地适树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植物种类,提高成活率和绿化效果。
02考虑行车安全绿化设计应符合交通安全要求,避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和判断,确保行车安全。
公路绿化带的环境较为恶劣,因此应选择耐瘠薄、抗逆性强的植物种类。
绿化植物选择耐瘠薄、抗逆性强选择的植物应能适应公路环境,耐干旱、耐阴、耐盐碱等。
适应性强选择具有良好景观效果的植物,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为驾驶员提供舒适的行车体验。
观赏性好层次分明在绿化设计中应注重植物的高低搭配和层次分明,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整体协调绿化布局应与公路总体景观相协调,形成连续的景观带。
变化多样适当变化绿化形式和风格,避免单调的景观效果,增加视觉冲击力。
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在现代社会,公路如同城市与乡村的脉络,承载着人员与物资的流动。
然而,在公路建设与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公路绿化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
公路绿化的意义深远而广泛。
首先,它具有显著的生态保护作用。
公路建设往往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
通过绿化,可以在公路沿线种植各类植被,这些植被的根系能够牢牢抓住土壤,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从而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而且,植物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净化空气,改善公路周边的空气质量。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排放,其中包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公路两旁的树木和花草能够吸收这些污染物,并通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氧气和无害物质,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清新、健康的环境。
其次,公路绿化对于降低噪音污染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公路上的噪音问题日益严重。
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不仅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而绿化植物,特别是高大的乔木和茂密的灌木丛,能够起到良好的隔音效果。
它们可以阻挡和吸收声音的传播,降低噪音的强度,为居民和行人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此外,公路绿化还能够美化环境,提升景观品质。
一条绿化良好的公路,就像是一条绿色的走廊,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同季节的花卉和树木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姿态,为单调的公路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这不仅能够缓解驾驶员的视觉疲劳,提高行车安全性,还能够提升周边地区的整体形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在公路绿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性是首要原则。
要根据公路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
比如,在干旱地区应选择耐旱的植物,在盐碱地区应选择耐盐碱的植物。
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态习性,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植物群落,以提高绿化效果和生态稳定性。
关于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探讨公路建设是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还能方便民众出行,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公路建设也会带来环境问题,例如大量土地资源消耗、生态系统破坏、空气污染等等。
因此,在开展公路建设的同时,保护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消耗土地资源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这些土地资源往往是来自于自然保护地、耕地、林地等资源。
这些土地资源的消耗将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生态平衡,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此外,现代化公路建设往往需要更多的基建设施,例如隧道、桥梁、高架等等,这些设施可能会进一步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
为了避免消耗土地资源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划分区域,保护好生态保护地和农田、林地等重要资源,同时减少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
另一方面,公路建设者需要优化设计,尽可能地利用原有土地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如,在公路建设中,可以尽可能的采用高架、隧道等交通工具,减少对地表的占用。
生态系统破坏公路建设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公路建设将导致自然界存在的生态系统被扰动,而生态系统的扰动往往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森林砍伐、土地农化、野生动植物的灭绝等问题。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措施。
一方面,国家应该完善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普及,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预防生态环境的破坏。
另一方面,公路建设者需要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例如,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友好型的设计方案,包括保证路线的自然地貌、尽可能利用自然景观等等。
空气污染公路建设往往会带来空气污染问题。
公路交通的增加会导致排放的废气和粉尘增多,进而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尤其是在城市交通密集区域,公路建设可能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
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探讨摘要:指出了随着公路里程以及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公路污染及公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问题日益严重,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的公路污染以及各种环境问题,探讨了加强公路环保及公路绿化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公路;环保;绿化1 引言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
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结合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如何搞好我国现有公路的绿化工作,为我国的国土绿化、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这也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通过分析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公路建设中加强绿化和环保的措施和建议,供大家探讨。
2 公路环境保护和绿化的内涵2.1 公路环境保护2.1.1 公路环境保护内容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
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包括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2.1.2 公路环保功能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的环保功能主要表现在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国土防火、国土绿化、改善行车环境,美化路容等方面。
2.2 公路绿化公路绿化作为国土绿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一直非常重视。
浅谈公路绿化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和基本原则陈柯(洛阳市交通工程造价及质量检测监督站,河南洛阳471000)经济管理脯要】本文通过分析公路娃设所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状况,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端瑚谠改善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改善环境的具体理念和基本原则。
洪键词]公路绿化;环境保护;作用;原则一、育瞎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投入也随之扩大。
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
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显现出来,成为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我国在公路发展与环境保护领域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交通部1997年才试行仫.路建设项目环境影of哥评价规渤。
因此,无论是公路环保制度建设,还是实际操作:无论是公路环保科技的创新和运用,还是环保投资力度、生态意识的树立都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
尽快形成较为规范、完善和科学的公路环保体系,以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实现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公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以及景观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对于上述几个方面,除了公路对社会经济环境有所贡献之外,如果采取措施不当,则会在其他几个方面造成严重的后果。
㈠公路对资源的破坏公路路线使沿线耕地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对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影D向和破坏。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填筑路堤取土和开挖路堑弃土,导致植被覆盖率刚氐,破坏土壤结构和肥力,造成农业减产;路线穿越大小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池塘、湖泊、水库、沼泽、湿地、沙漠、荒漠等),引起各类土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在处理不良工程地质地段时,产生水土流失、滑坡、塌方、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岩溶等,使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影响山体的稳定性,造成大量泥沙、土体淹没覆盖的地表植被、耕地,堵塞河道、水利设施等。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谈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标准
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谈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标准版)
摘要:本文论述了公路建设以及公路运营对环境地影响和破坏,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公路绿化
近几年来,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
公路对环境地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地影响、对生态环境地影响、对大气环境地影响、对声音环境地影响、对自然景观地影响等。
在以上几个方面地影响当中,公路除了对社会经济环境有所贡献之外,如果采取措施不当,会对其他几个方面造成严重的后果。
公路对生态环境地影响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新建公路对
动、植物生活环境地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地影响、对农作物环境地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地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地影响。
公路对大气环境地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地污染。
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
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黑烟、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
汽车排放污染与车速、运行状态以及车辆位置到受到污染的地点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当汽车匀速行驶时,一氧化碳(CO)的排放与车速成反比的关系,而氮氧化物(NOX)则相反,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
汽车排放污染与道路服务水平有着密切地关系,在服务水平较高的路段车辆的排放污染要小于服务水平低的路段。
另外,排放的污染同车辆位置和受到污染的位置距离有关,例如:一氧化碳(CO)浓度的分布与路基高度及到路边的距离成反比。
根据资料显示,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下
或路堑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路边外,随着离路边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上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离路边20~25米左右,然后随离开路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在平原地区的道路上,离路边25米处的一氧化碳(CO)的浓度为公路上的一半左右,而离路边150米处,浓度则减至公路上的10~20%。
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
噪声是一种公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受到伤害。
公路产生的噪音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
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摩擦时产生的声音,加上路堤提高,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
噪声的大小与车速成正比,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车辆加速时,噪音增长约为2~9dB,重型汽车的噪声比轻型汽车大,因此,在公路交通中,噪声随大型车在总交通中的比重增大而增大。
另外,交通噪声还与道路纵坡和交通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当交通量小于1000辆/小时,噪声与交
通量近似的呈正比的关系。
因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噪声污染是非稳定的、长期的,其危害也是较大的。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时,如何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就更为重要。
因此,在公路设计中运用美学,提高公路现行设计质量,改善公路及其周围环境,增进交通安全和为司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减少对原来自然景观的平衡和谐地破坏,点缀和丰富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是十分重要的。
地形情况不同,公路线形组合应该随之变化。
对于平原微丘区,地势比较平缓,路基的填、挖不大,平、纵曲线半径都很大,因此,视线不易受到限制,透视可以很远,不过容易形成视觉上的单调,这时应当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和美化处理来进行协调。
目前,在我国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例如在平原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中,为了便于设置横向通道而将高速公路设置成高路堤,这就对道路两侧的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地破坏。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它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
严重障碍,国家和政府陆续制定了减少公路对环境破坏的政策措施。
例如:北京市于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轻型汽车排放标准,这个标准相当于90年代初制定的欧洲一号标准。
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制定了新的尾气排放标准。
从2000年起,全国将禁止使用含铅汽油等等一系列措施,目的是降低车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另外,治理环境污染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例如:在噪音敏感点和噪音污染超标的地段修建隔音墙,将公路修建在远离环境敏感点的地区。
施工期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施工机械的噪音扰民问题,采用多种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等。
而在治理各种环境污染的措施当中,主要措施之一是进行公路绿化。
公路绿化是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目前公路设计文件中,环境保护设计中含有公路绿化的内容,但一般不尽完善,还常常出现绿化设计与线路设计不配套的问题,往往当道路竣工通车时,线形流畅,路面整洁,标志、标线齐全,惟独绿化工程跟不上。
这主要是人们目前对公路绿化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绿化工程关系不大,早些晚些完成没什么。
另外是公路绿化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还不
完善,也给公路绿化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成功的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噪音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
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关资料表明,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植物,每公顷阔叶林(相当于1公里公路两侧单行行道树)每天能吸收1000kg的二氧化碳,释放出730kg的氧气,可以供1000人所需,一般来说,一个人一天需要0.7kg的氧气,有10平方米的树木或25平方米的草坪,就能自动调节空气中CO2与O2的比例平衡,保持空气清新。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会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氨及汞、铅蒸气等,例如成片的松林,每天可以从1立方米的空气中吸收20毫克的二氧化硫。
公路绿化还可以对公路起到保护作用,树木或草坪通过树冠、根系、地被覆盖等可以固着土壤、涵养水源、阻止或减少地表径流、降低雨水冲刷路基地危害,在高填方路段,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树木在它的生命活动中,除了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以外,还可以吸收周围空气中的能量,一公顷阔叶林,夏季每天可以蒸发2600升水,草
坪等植物的叶面积,一般为地面面积的20倍左右,茸密的茎和叶通过蒸腾作用,能使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增加20%左右,因此,绿化后的环境将比露天地区气温低5~6℃,而且湿度较大,且变化缓慢,可以造成特殊的"小气候",这样可以调节路面温度与湿度,对防止路面老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公路绿化还可以改善交通条件,为高速行车提供保障。
主要表现在:
1可以通过视线诱导来指示驾驶员道路前进的方向。
尤其是在竖曲线顶部等路线走向不明了地段,可以使路线走向变得十分明显,有利于驾驶员的安全行车。
2防眩作用。
白天,树荫可以遮挡阳光,减少阳光对司机产生的眩光,而最重要的是位于中央分隔带上的树木、矮篱等,可以有效地防止夜间对向来车所产生的眩光,防止由于眩目所产生的交通危险。
3调节明暗变化。
尤其是在车辆驶入光线很差的隧道中时,由于人的眼睛不能立即适应明暗地变化,往往会产生短暂的视觉障碍,
因此,在隧道两侧种植一些树木,利用树荫来调节隧道内外的明暗强度,对行车安全十分有利。
4可以对车辆及驾驶员产生保护。
车辆与路外物体发生碰撞时,道路两侧的树木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及驾驶员受损害地程度,尤其是在山区等地形险要地段,行道树更成为保护生命财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公路进行绿化,也是美化路容、舒适旅途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公路沿线有四季常青的树木以及点缀其间的各种花草时,可以产生与自然交融、气势壮观的感觉,给人们以优美、舒适地享受,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公路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不懈地奋斗,因此我们应当倍加努力,为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小骆、黄良然、温少玲《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中、德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报告集,1994年8月.
[2]赵宏生:《怎样绿化公路》,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8月.
[3]孙丙湘:《道路绿化和美化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1983年2月.
[4]李凤腾、易定安:《高等级公路绿化设计及体会》,中、德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报告集,1994年8月.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