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内古诗词重点句子原文及译文
- 格式:docx
- 大小:13.46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文句翻译七年级上册1.《世说新语》二则(1)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大雪纷纷飘落像什么。
(2)散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柳絮乘着风飞舞。
2.《论语》十二章(1)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上天的旨意,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顺从心愿但不会越过法度。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广泛学习并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由才得的人吗?(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可以改变自己的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9)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文: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痛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3.《诫子书》(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君子的操守品德,他们摒除内心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用来修养身心,节俭用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内心恬淡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明确志向,不集中精神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达到远大的目标。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及翻译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及翻译《桃花源记》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一一为桃源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
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与朱元思书》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象奔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远。
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千百座山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了。
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船随水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5.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和谐动听。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还像在黄昏时一样阴暗。
《岳阳楼记》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人民,不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4.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忧之后才乐"吧。
《醉翁亭记》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下落,石头露出来,这就是山间的四季。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七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站在东边的碣石上,远眺那辽阔的沧海。
海水波涛汹涌,山岛高耸入云。
树木茂盛,百草丰美。
秋风凄凉,海浪汹涌澎湃。
太阳和月亮仿佛从海中升起;银河灿烂,仿佛从海里涌出。
多么幸运啊,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秦朝的明月照耀着汉朝的边关,万里长征的将士还未归来。
只要龙城的飞将军还在,就不会让胡人的马匹越过阴山。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好雨似乎知道时节,恰逢春天降临。
随着春风悄悄进入夜晚,滋润万物而悄无声息。
野外的小路和云层都显得黑暗,只有江上的船只灯火通明。
清晨看那被雨水湿润的红花,锦官城的花朵更加鲜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长安城的城楼与三秦相辅相成,远望五津,风烟迷蒙。
与你分别的心情,我们都是在外做官的人。
只要海内存在知己,即使远在天涯也如同邻居一般。
不要在岔路口徘徊,让我们一同挥泪告别。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泰山,你究竟是怎样的呢?齐鲁大地的青翠似乎无穷无尽。
大自然赋予了你神奇的秀丽,山的南北分割了昏暗与黎明。
胸中激荡着层层云雾,眼睛紧盯着归巢的鸟儿。
我定要登上那最高的顶峰,俯瞰众山,它们都显得那么渺小。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翻译:向前望去,看不见古代的贤人;向后望去,也看不见未来的来者。
想到天地的辽阔和时间的悠长,不禁感到孤独和悲伤,泪水不禁流了下来。
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时间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吊古伤今,我怎能不悲从中来、潸然泪下呢!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齐鲁大地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感到眼角几乎要裂开。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八年级必背古诗词加译文八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古诗词的背诵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及其译文,以供同学们学习和参考: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让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
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明月,低头时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2.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泰山的壮丽如何形容?齐鲁大地的绿色还未消失。
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日月的交替更迭。
胸中激荡着层层云彩,眼中映入归巢的飞鸟。
我定要登上那最高的峰顶,俯瞰所有群山的渺小。
3.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家虽破,山河依旧;春天的城中草木茂盛。
感伤时局,花儿似乎也在流泪,鸟儿的惊飞触动了离人的愁心。
战火连绵不断,家书的价值胜过千金。
白发日渐稀疏,几乎无法插簪。
4.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之中,鸟儿已经飞走无踪;万条小径上,人迹罕至。
只有一位老翁,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
5.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依偎着山峦渐渐落下,黄河浩荡地流入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需要再登上一层楼。
6. 《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中拿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服。
临行前,她密密地缝着,担心孩子迟迟不能归来。
谁说小小的草心,能够报答春天的阳光?7.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原野上的草,一年一度枯荣交替。
野火无法将其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重新生长。
七年级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带注解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必背的古诗词文言文是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部分必背的古诗词文言文及其注解:1.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解:此诗描绘了曹操站在碣石山上,远眺大海的景象。
诗中“澹澹”形容水面平静,“竦峙”形容山岛高耸,“星汉”指银河。
2.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解:这是陶渊明表达隐居生活情趣的诗。
“结庐”指建造简陋的房屋,“心远”指心境超脱,“东篱”是诗人的园地,“南山”指远处的山。
3.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解:杜甫在这首诗中赞美了春天的及时雨。
“好雨”指适时的雨,“潜入夜”形容雨在夜晚悄然降临,“润物”指雨滋润万物,“锦官城”是成都的古称。
4.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解:这是一首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敬仰。
“龙城”指边塞的城池,“飞将”指勇猛的将领,“胡马”指北方的游牧民族。
5.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杜牧在这首诗中回忆了赤壁之战。
“折戟”指折断的兵器,“东风”指赤壁之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东风,“周郎”指周瑜,“铜雀”是曹操的宫殿。
6.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解:李白在这首诗中描绘了金陵凤凰台的景色。
“三山”指南京附近的三座山,“二水”指长江和秦淮河,“长安”是唐朝的都城,这里用来比喻远方的家乡。
八年级必背古诗词带翻译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要背诵原文,理解其含义,还应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以下是一些八年级必背的古诗词及其翻译,供同学们学习参考:1. 《静夜思》- 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翻译:月光洒在床前,像是地上的霜。
我抬头看着明亮的月亮,低下头来思念远方的家乡。
2. 《望岳》- 杜甫- 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翻译:泰山的壮丽如何?齐鲁大地的绿色还未褪去。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这神奇的景色,昼夜的交替如此分明。
胸中涌起层层云彩,眼睛紧盯着归巢的鸟儿。
我定要登上那最高的峰顶,俯瞰所有山峦的渺小。
3. 《春望》- 杜甫- 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翻译:国家虽然破败,但山河依旧。
春天的城中草木茂盛。
感伤时事,花儿似乎也在流泪,离别之情让鸟儿惊心。
战火连月不息,家书珍贵如金。
白发日渐稀疏,几乎无法插上发簪。
4. 《登鹳雀楼》- 王之涣-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翻译:太阳依着山边落下,黄河滚滚流入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5. 《江雪》- 柳宗元- 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翻译:千山之中鸟儿不再飞翔,万条小径上人迹罕至。
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上垂钓。
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翻译:明月何时出现?我举杯向天空询问。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夜是哪一年。
我想要随风归去,却又担心那高高的玉宇,高处的寒冷难以忍受。
起身跳舞,与清影相伴,这又怎能比得上人间的欢乐?7.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初三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在初三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以及它们的翻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以及它们的翻译:1.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翻译:床前明亮的月光,让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
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低头时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2. 《望岳》- 作者:杜甫- 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翻译:泰山的景色如何?齐鲁大地的青翠还未消失。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这秀美的山景,阴阳交替,划分了昼夜。
胸中激荡着层层云雾,眼睛紧盯着归巢的鸟儿。
我定要登上这山的顶峰,俯瞰四周的群山。
3. 《滕王阁序》(节选)- 作者:王勃-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 翻译:豫章是古老的郡,洪都则是新建的府。
天上的星辰分布在翼轸之间,地理位置连接着衡山和庐山。
三江环绕,五湖环绕,控制着蛮荆,引导着瓯越。
这里物产丰富,天赐珍宝,龙的光辉照耀着牛斗星区;人才辈出,地灵人杰,徐孺子曾下榻于陈蕃的家中。
4. 《岳阳楼记》(节选)- 作者:范仲淹- 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官。
到了第二年,政治通达,人民和睦,各种废弃的事务都得到了复兴。
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了它的规模,并在其上刻上了唐代和当代贤人的诗赋。
他委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5. 《桃花源记》(节选)- 作者:陶渊明-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词句翻译七年级上册1.《世说新语》二则( 1)白雪纷繁何所似。
译文:大雪纷繁飘落像什么。
(2)散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在空中撒盐差不多能够对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柳絮依赖着风飞舞。
2.《论语》十二章(1)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就发奋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碰到事情不再感觉疑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可以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数,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样不一样的建议,七十岁能够随心所欲 ( 收放自如 ) 却又不高出规矩。
(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不过学习却不思虑就会望文生义,诱惑而无所得,不过思虑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备而无所得。
(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博学多才宽泛学习,并且能固守自己的理想,诚心地发问,多考虑目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诫子书》(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有道德涵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思来使自己尽如人意,以简朴节俭财物来培育自己崇高的道德。
(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寂静无致使远。
译文:不清心少欲就不可以使自己的理想明确坚定,不平定安静就不可以长久勤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
( 3)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知真知一定使身心在寂静中研究商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停学习中累积起来的,不学习就难以增添才华,不发奋就难以学有所成。
七年级下册1.《陋室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屋,不过我(住屋的人)道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翠绿,映入帘中。
(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奏乐的声音搅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函使身体劳苦。
2.《爱莲说》( 1)予偏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初一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1. 碣石: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是古代著名的观海胜地。
2.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3. 竦峙:高耸的样子。
4. 萧瑟:形容秋风的声音。
5. 星汉:银河。
6. 幸甚至哉:非常幸运,非常高兴。
7. 歌以咏志: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1. 知时节:指雨适时而下。
2. 潜:悄悄地。
3. 润物:滋润万物。
4. 野径:乡间小路。
5. 云俱黑:形容夜晚天空乌云密布。
6. 火独明:指江船上的灯火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
7. 晓:早晨。
8. 红湿处:指雨后湿润的红花。
9. 锦官城:指成都,古代以出产丝绸著称。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1. 孤山寺:位于杭州西湖孤山,是著名的古刹。
2. 贾亭:指贾公亭,位于孤山寺附近。
3. 水面初平:湖水刚刚涨满。
4. 云脚低:云层低垂。
5. 早莺:指春天的黄莺。
6. 暖树:向阳的树木。
7. 新燕:指春天新来的燕子。
8. 乱花:指春天盛开的各种花朵。
9. 浅草:初春的嫩草。
10. 绿杨阴里:指湖边的柳树。
11. 白沙堤:指西湖东岸的白堤。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1. 锄禾:指农民在田间劳作。
2. 日当午:指正午时分。
3. 汗滴禾下土:形容农民劳作时汗水滴落到土地上。
4. 盘中餐:指饭桌上的食物。
5. 粒粒:每一颗粮食。
6. 辛苦:指农民劳作的艰辛。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时间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吊古伤今,我怎能不悲从中来、潸然泪下呢!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齐鲁大地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感到眼角几乎要裂开。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初中语文:7-9年级课内外古诗词(含译文)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走。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该怎样寄回家乡,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初中必背古诗文及译文1.初中必背古诗文及译文篇一观沧海曹操〔两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各种花草蓬勃茂盛。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天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2.初中必背古诗文及译文篇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青山外一作:青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3.初中必背古诗文及译文篇三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其弟子〔先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初中必背古诗词及翻译初中必背古诗词及翻译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
小编为大家提供了初中必背古诗词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1.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2.《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初中古诗大全及解释如下:
1.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释:
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水波澹澹,山岛耸立。
丛生的草木,丰茂的百草。
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
日月星辰,仿佛从大海中升起。
灿烂的星光,仿佛在海面上涌出。
真是幸运啊,用歌声来表达我的豪情壮志。
2.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解释: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被捞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无法得到,日日夜夜都苦苦相思。
思念之情绵延不断,日夜都怀有深深的爱意。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被采摘。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奏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被挑选。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以上只是部分初中古诗及解释,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课内古诗词重点句子赏析
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这两句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过尽千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之长。
“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
“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江水悠悠,预示着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
等待是充满渴望的,又是苦恼无奈的,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
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
2.肠断白蘋洲。
——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盼望之切,相思之苦,忧愁之深。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报国之情。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运用互文,情调悲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重内轻外,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5.亲射虎,看孙郎。
——运用典故,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狂气。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遣冯唐”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
魏尚一样重用自己。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抵抗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8.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此句运用比喻,巧妙地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把愁搬上了船,是愁有了重量,不但随水而流,而且可以用船来载,极为为自然妥帖。
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生动的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此句表现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