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公告[001]
- 格式:doc
- 大小:457.00 KB
- 文档页数:1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公告
(第2号)
(2002年8月28日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规定,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2002年8月28日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授予杨军等1015名同学硕士学位。
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名单、培养单位和学位证书编号如下:
学位证书编号前带汉语拼音缩写“T”字头的,为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所获学位证书编号。
特此公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二○○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中国科学院教育局关于颁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院•【公布日期】1987.03.25•【文号】[87]科教字160号•【施行日期】1987.03.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中国科学院教育局关于颁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的通知([87]科教字160号)院属有关单位:为把颁发学位证书的工作做好,现将有关事项规定如下:一、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82)学位字007号文件精神,各学位授予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颁发学位证书。
二、颁发学位证书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各单位应认真负责地搞好这一工作。
必须由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决定后,方能发给学位获得者。
证书必须由学位授予单位统一编号,指定专人用毛笔、正楷填写,字体工整,内容准确无误,加盖学位授予单位钢印(个别单位没有钢印的可盖单位公章),由所长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方为有效。
三、学位证书由各学位授予单位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订购,订购时间及手续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通知。
四、学位证书是表明学位获得者在学术上达到哪一级学位的证件,不得作其他用途。
如发现学位获得者有不符合条件的,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撤销授予其学位的决定,并收回发给本人的证书。
五、在我院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申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如达到规定的水平,应和中国的学位获得者一样,授予相应的学位,发给他们相应的学位证书。
六、各学位授予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文件(86)学位办字034号文《关于做好授予学位的备案、统计、报表工作和颁发学位证书、送交学位论文工作的通知》,每年一月底前将上年度授予学位的人员名单、报表及有关材料,分别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院教育局备案。
七、各学位授予单位要严格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颁发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证书的通知》((82)学位字007号,附件四)的规定及本通知,填写、颁发学位证书。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条例》,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授权,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按学科门类以及专业,向符合条件的学位申请人授予硕士、博士两级学位。
第三条本工作细则适用于国科大按照国家招生计划录取的、在中国科学院所属各研究院、所、台、站、中心等单位(以下简称“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位授予,以及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学位授予工作。
第二章学位申请人资格与要求第四条凡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并具有规定的学术水平的学位申请人,可按本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向国科大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五条国科大及研究所在受理学位申请人提出的学位申请后,学位申请人不得同时向其他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相同学位。
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应组织专人对学位申请人的思想政治表现进行审核,并提出具体审核意见。
第六条硕士学位申请人必须完成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列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七条博士学位申请人必须完成本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列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第八条学位申请人提出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取得的科研学术成果(如专利、专著、经评定的科研成果等)、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刊物级别的要求,由学科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确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公告
(第4号)
(2003年8月30日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规定,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2003年8月30日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授予何文明等1215名同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名单、培养单位和学位证书编号如下:
学位证书编号前带汉语拼音缩写“T”字头的,为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所获学位证书编号。
特此公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
会
二○○三年八月三十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公告
(第2号)
(2002年8月28日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规定,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2002年8月28日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授予常玉等994名同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名单、培养单位和学位证书编号如下:
学位证书编号前带汉语拼音缩写“T”字头的,为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所获学位证书编号。
特此公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二○○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条例》,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依据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和教育部授权,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按学科门类以及专业,向符合条件的学位申请人授予硕士、博士两级学位。
第三条本工作细则适用于国科大按照国家招生计划录取的、在中国科学院所属各研究院、所、台、站、中心等研究生培养单位(以下简称“培养单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位授予,以及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学位授予工作。
第二章学位申请人资格与要求第四条凡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并具有规定的学术水平的学位申请人,可按本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向国科大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五条国科大及培养单位在受理学位申请人提出的学位申请后,学位申请人不得同时向其他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相同学位。
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应组织专人对学位申请人的思想政治表现进行审核,并提出具体审核意见。
第六条硕士学位申请人必须完成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列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一)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七条博士学位申请人必须完成本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列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一)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第八条学位申请人提出学位申请前,应取得的科研学术成果(如专利、专著、经评定的科研成果等)、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刊物级别的要求,由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并报国科大学位办公室备案。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条例》,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授权,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按学科门类以及专业,向符合条件的学位申请人授予硕士、博士两级学位。
第三条本工作细则适用于国科大按照国家招生计划录取的、在中国科学院所属各研究院、所、台、站、中心等单位(以下简称“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位授予,以及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学位授予工作。
第二章学位申请人资格与要求第四条凡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并具有规定的学术水平的学位申请人,可按本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向国科大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五条国科大及研究所在受理学位申请人提出的学位申请后,学位申请人不得同时向其他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相同学位。
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应组织专人对学位申请人的思想政治表现进行审核,并提出具体审核意见。
第六条硕士学位申请人必须完成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列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七条博士学位申请人必须完成本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列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第八条学位申请人提出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取得的科研学术成果(如专利、专著、经评定的科研成果等)、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刊物级别的要求,由学科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确定。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公告(第 33号)(2018年1月4日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经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18年1月4日会议审定通过,决定授予章喆等569名同学硕士学位。
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名单、培养单位、学位证书编号如下:姓名培养单位学位证书编号章喆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001陈柯宇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002童丹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003苏杭力学研究所004陈辰力学研究所005魏旭高能物理研究所006王震理化技术研究所007吴若飞理化技术研究所008齐思琪理化技术研究所009王坤祥理化技术研究所010王畅理化技术研究所011李怡潼化学研究所275顾云智广州化学研究所012成文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013赵田鑫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014查海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015牛翔龙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76郑众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016李东勇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77史彦庶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017毕伟辉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28代磊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29边俊甲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30荣欣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31温正慧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78赵胜利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018邱德春上海硅酸盐研究所019杨志超上海硅酸盐研究所020张泽权上海硅酸盐研究所021王星星过程工程研究所022卢治国过程工程研究所279张亮过程工程研究所280白云坡过程工程研究所281迟胜男过程工程研究所282赵永强过程工程研究所283陆咏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023夏英杰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84张永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024朱昌垒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025高司恒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85邵宗贵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86马修臻青海盐湖研究所026王超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027林莉文大气物理研究所028张洁大气物理研究所029陈阳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030常睿地球化学研究所031王梦阳海洋研究所032王晓东海洋研究所033朱怀鑫南海海洋研究所034贾艳玺南海海洋研究所035殷宇威南海海洋研究所036黎昌成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037谢梦雨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038张仲彦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039程雅星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040冯海云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徐博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2李思阳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3张盼盼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4孙晓丹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5武晓琳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6鞠佳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7陈昆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8李灵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9陆容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10冉亚军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11袁亚俊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12朱倩丽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13黄刚刚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14陆燕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15孙亦灵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16许志杰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17王子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18丁创世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19黄康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20陈志娟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21张占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22管考令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23孔杰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24马云林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25肖梦晴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26卓渝娟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27张永梅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041李海文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87胡帅动物研究所042何欢昆明动物研究所043黄俊昆明动物研究所044许志纯昆明动物研究所045崔逸群植物研究所046范存莹植物研究所047贺文超植物研究所048李灵露植物研究所049张稳植物研究所050冯婷婷植物研究所051凌艳霞植物研究所052吕冰洁植物研究所053吕俊俐植物研究所054毛玉伟植物研究所055苗芳芳植物研究所056夏美玲植物研究所057陈甜甜植物研究所058丁驿晴植物研究所059汪爱民植物研究所288杨忠慧昆明植物研究所060赵永丽昆明植物研究所061马灿容昆明植物研究所062李晓梅昆明植物研究所063文超昆明植物研究所064罗大为华南植物园065武汉植物园066 ALBERT OWITIWAMAUA卢蓓武汉植物园067万虹成都生物研究所068胡瑾洁成都生物研究所069李文华成都生物研究所070杨利霞成都生物研究所071马艳彬生物物理研究所072陈耐生物物理研究所073刘璨生物物理研究所074江宝塔·穆哈微生物研究所075德斯杨兰微生物研究所076杜晓辰微生物研究所077樊起傅微生物研究所078李凌娟微生物研究所079王博微生物研究所080王芳芳微生物研究所081卓继明微生物研究所082张映雪水生生物研究所083任诗思水生生物研究所084杨慧水生生物研究所085王媚水生生物研究所086纪军华水生生物研究所289周育荣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087郭利利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088叶佩仪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089曾洋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090文明新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90刘也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291吴佳上海药物研究所091陈礼峰上海药物研究所092陈铭上海药物研究所093胡剑飞上海药物研究所094宁鹤鸣上海药物研究所095蒲梦璠上海药物研究所096赵阳上海药物研究所097朱雪芹武汉病毒研究所098曹阳心理研究所099林博荣心理研究所100姜虹心理研究所232林珏坛心理研究所233贺玉梅心理研究所234吴婷心理研究所236孔宪焜心理研究所237赵德刚心理研究所238周柳伶心理研究所239干瑜璐心理研究所240陈晨心理研究所241李云心理研究所242彭丹丹心理研究所243张环宇心理研究所244金丽娜心理研究所245李欣心理研究所246魏文姬心理研究所247王馨心理研究所248张静心理研究所249崔展宇心理研究所250朱杰心理研究所251王经纬心理研究所252李玮心理研究所253杨丽媛心理研究所254齐勇心理研究所255马琳心理研究所256洪钰心理研究所257何俊琳心理研究所258焦阳心理研究所259冯菁心理研究所260黄兵心理研究所261曾艳心理研究所262吕旭宁心理研究所263白俊爽心理研究所264水淼心理研究所265李强心理研究所266袁孝珺心理研究所267黄曙杰心理研究所269杨智松心理研究所270叶兰英心理研究所271倪珂心理研究所272贾熙泽心理研究所273贺彦斌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01马占霞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102叶琳计算技术研究所103张家明计算技术研究所104郭磊计算技术研究所292谢浩计算技术研究所293储小建计算技术研究所294冯水忠计算技术研究所295俞伟计算技术研究所296钱金金计算技术研究所297林红计算技术研究所298李化显计算技术研究所299肖秀君计算技术研究所300魏臻计算技术研究所301闫鹏天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02周铃美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03李霄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04薛纪溥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05张玲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06侯严光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07李文博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08金鹏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09霍正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10张驰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11孙涛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12杜欣欣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13么帆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14耿岩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15孟广振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16王浩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17吴瑨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18邱天旭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19王月雨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20魏磊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21张晶雯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22高媛媛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323陆存鑫半导体研究所105俞磊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06洪韬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07曹海峰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08吴颜如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324张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325张栋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09常征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10张栓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11赵世炜金属研究所112郑志鹏金属研究所113刘雅咏金属研究所326蒋肖亮金属研究所327赵松金属研究所328王凡金属研究所329尤敬业金属研究所330郝粉利金属研究所331贾敬惠金属研究所332王细艳金属研究所333唐杰金属研究所334陈楠金属研究所335杨超自动化研究所114邱泉自动化研究所115管桐自动化研究所116谭必仁自动化研究所336施祺自动化研究所337孙健沈阳自动化研究所274毕卓能广州能源研究所117史德庆软件研究所118周克虎光电技术研究所338陈二静文献情报中心119侯雪婷文献情报中心120王毅萍文献情报中心121邢霞文献情报中心122侯鑫鑫文献情报中心123刘秋艳文献情报中心124齐世杰文献情报中心125田鹏伟文献情报中心126杨东明文献情报中心127杨真文献情报中心128袁慧文献情报中心129赵越文献情报中心130王泓龙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131雷艳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32何凯灵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339苏杨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340尹瑶北京基因组研究所133谭亦凡北京基因组研究所134杜珊珊北京基因组研究所341朱艳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35李丹特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36李海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37方林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38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39 CHRISTIANTHORUPKARLSSONEMIL HOEJ 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40JENSEN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41 JOHANNESGEORG KELLER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42 BOGDANCRISTINOI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43 SIGNE KIRKFRUEKILDE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44 FRODIGREGERSEN徐进霞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45季亮亮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46禹奇超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47付龙飞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48张通达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49钱积成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50李彦涛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51王梦瑶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52 PERNILLE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53 KRONHOLMRASMUSSEN周朝廷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54胡博韬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55 NICOLAJ MA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56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57 CECILIEHEDEGAARDARENTLILIAN KOTI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58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59 EMMA SOPHIEFUGLSANGANDSAGERGERRIT ROSAM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60 MALENE FYHN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61 MORTENSENKRISTINA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62 KNUTNANNA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63 BRASHOLTMAGINDA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64 BAKEERATHAN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65 ROBERT MADEJPETERSEN刘逸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66 MICHAELA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67 TINEKE HOLST叶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68杨勖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69付永升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70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71 MARK BRINCHNISSEN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72 MIKKELROENNOWMOURITZENRASMUS HOLM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73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74 LAUST CASTORLUNDNAGHMEH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75 SALAMI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76 ANNA BOEDKERTHOMSENJONAS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77 HAMMERSTROEMAMILA HIDIC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78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79 SOFIE LYDERANDERSEN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80 KASPER HOLSTKRISTENSENANNE HAUGE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81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82 BETTINAMARGARETAWESTERHOLM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83 GIORGIAEPICOCO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184 DEA WORMNIELSEN周庆飞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42朱迪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43王祺翔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44许诚强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45张颖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46梁金鹏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47丁琨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48田宇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49刘娟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50何翀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51卞伟达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52王璇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53张小军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54曹健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55刘京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56宫福军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57刘博文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58孙江桓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59刘小亮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60冯阳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61田洪元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62于长存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63王珏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64胡远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65孙妙一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66杨晓东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67王耀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68王颂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69杨松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70李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71俞泉瑜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72魏强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73骆吉旺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74邹凤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75周凯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76朱道松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77孙振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78田晓林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79孔祥喜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80张士海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81刘洪超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82谭国霞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83侯建鑫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84田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85孙向平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86胡长征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87林鑫龙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88李波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89刘征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90宋秉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91赵雷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92王琮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93吴日切夫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94张恒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95马德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96王海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97毕文俊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98李汝鑫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399彭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00赵文宁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01黄牧龙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02黄亮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03吕嘉文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04李剑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05陆觉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06张琳琳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07胡琴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08张婧茹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09吴奇钧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10金峰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11王罡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12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13热夏提·艾尔肯刘思达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14池志雄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15屈兴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16刘安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17祁鹏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18马骉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19张娅军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20李园园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21杨俊艳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22王旭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23张悦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24杨松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25王红光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26高晶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27崔振云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28胡杰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29王文杰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30杨金哲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31李振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32任子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33李丁一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34施林松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35宋李杰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36张恒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37马健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38张金凤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39潘宇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40刘祥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41李文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42韩韵翔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43李峰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44刘媛媛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45李民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46王江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47陶镇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48王佳男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49侯铭洋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50李望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51崔静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52杨柏松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53袁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54闫晓艳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55许岩峰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56刘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57郝鹏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58陈宇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59解铁铮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60耿旭宙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61韩张俊杰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62张一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63江鹤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64张楚依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65陈子汝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66姚光艳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67朱京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68陈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69李晨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70张丽琳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71王延杰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72许哲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73张威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74刘鑫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75戴才良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76杜鹏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77周海英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78石欣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79孙从理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80吴彬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81俞乐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82李芮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83邹娟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84李林栋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85王厚玉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86庞光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87吕志伟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88许刘洋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89何冬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90许晨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91李桂新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92梁峰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93刘天棋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94李佐娟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95朱威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96谢玥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97彭志伟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98鲁爱民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499胡荣涛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00陈瑞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01陈仁海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02任瑞德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03闫韶亮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04徐曼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05朱达邈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06张建臣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07王宇佳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08沈玲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09赵雪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10巩敏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11高艳蕊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12王蕊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13刘建永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14杨海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20李怀鹏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21王英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22张育铭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23张昕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24胡玉蓉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25杨绪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26韩玫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27张大伟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28曹海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29陈嘉林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30郭威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31景壹潭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32李燕锋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33李转良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34刘光辉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35陆志火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36乔红超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37史云霞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38汪建国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39王盛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40王松娜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41温伟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42杨炳钊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43叶凌燕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44于寰斐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45原泉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46张世军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47张艳龙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48周鹏飞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49朱海杰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50李昊悦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51黄颖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52张聪勤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53王鹤宁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54刘婷怡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55张晨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56张新蕾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57贾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58李强强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59肖世杰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60庞玉栋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61刘甄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62高彦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63郭利强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64吴国宾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65李天伟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66付为波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67李俊青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68何溯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部569杨永鹏青藏高原研究所185林琳国家纳米科学中心186郭一川国家纳米科学中心187向琴国家纳米科学中心188董泽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515邵坤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516韩松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189孙献歌烟台海岸带研究所190魏文超烟台海岸带研究所191郭瑞宏烟台海岸带研究所517刘静烟台海岸带研究所518张千湖城市环境研究所192郑佳伦城市环境研究所193席瑞娇城市环境研究所194李睿城市环境研究所195严伟富城市环境研究所519车光宁上海高等研究院196胡凡上海高等研究院197何恺信息工程研究所198周艳芳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199许秋彤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0特此公告。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下达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名单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下达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名单的通知((82)学位字001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总局,各省、市、自治区高教(教育)厅(局),各有关高等学校:我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名单,已于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二日经国务院批准,现正式下达。
这个名单还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报上公布。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九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已联合发出(81)学位字022号《关于做好应届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准备工作的通知》。
上述通知中所提的各项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对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各校应当认真对待。
在今后几年内,要积极采取措施,把有权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切实办好,保证学位质量。
各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注意及时总结交流经验,注意推动各校做好学士学位的授予工作。
学士学位证书的格式,已由教育部设计。
因时间关系,七七、七八级毕业生的学士学位证书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约于三月底发出。
请各校将这两届毕业生所需学士学位证书数字,尽快报教育部学生司。
附件:1.首批授予学士学位高等学校名单2.关于审定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工作情况的说明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五日附件1:首批授予学士学位高等学校名单地区授予学士学位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北京市北京中医学院卫生部天津市天津中医学院天津市辽宁省辽宁中医学院辽宁省吉林省长春中医学院吉林省黑龙江省黑龙江中医学院黑龙江省上海市上海中医学院上海市江苏省南京中医学院江苏省浙江省浙江中医学院浙江省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安徽省福建省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省江西省江西中医学院江西省山东省山东中医学院山东省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河南省湖北省湖北中医学院湖北省湖南省湖南中医学院湖南省广东省广州中医字院卫生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成都中医学院四川省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贵州省云南省云南中医学院云南省陕西省陕西中医学院陕西省新疆石河子医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附2:关于审定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工作情况的说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的有关规定,今年二月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向高等学校的主管部门和有关高等学校布置了申报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