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基因的本质1
- 格式:pptx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0
高一生物基因的本质试题1.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细胞中的mRNA的种类差异很大,而tRNA和rRNA种类相对稳定B.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认读mRNA上氨基酸种类的密码,选择相应的氨基酸,由对应的tRNA转运C.所有细胞转录而来的mRNA都要经过加工才能进行翻译D.每个tRNA分子可能有近百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答案】C【解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据此答题.解:A、m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不同细胞中的mRNA的种类差异很大,而tRNA和rRNA种类相对稳定,A正确;B、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认读mRNA上氨基酸种类的密码,选择相应的氨基酸,由对应的tRNA转运,B正确;C、真核细胞中转录产生的mRNA需要进行加工,而原核细胞中的mRNA可以直接用于翻译,C错误;D、每个tRNA分子可能有近百个核糖核苷酸组成,D正确.故选:C.【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表述是A.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基因是蕴含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答案】C【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功能单位,其化学组成是脱氧核苷酸,故C正确。
基因的概念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这是对基因概念、位置进行的描述,故A、B、D针对题意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分子应该选用的放射性元素为A.C B.P C.S D.N【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标记物质转移途径是标记其特有的元素或结构,对于蛋白质而言,其特有的元素通常是S元素,所以C选项正确。
专题3基因的本质1.(2023高一下·天津九十五中·期中)下列层次关系正确的是()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答案】A【分析】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详解】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023高一下·天津滨海新·期中)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①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②将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③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个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实验①、②、③可作为实验④的对照C.实验④中的死亡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毒性不能稳定遗传D.实验④中部分R型活细菌突变形成S型活细菌【答案】B【分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能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它能够将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并不能直接证明DNA是转化因子,艾弗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详解】A、整个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B、实验①和实验④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实验③和实验④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R型活细菌,实验③说明S型菌有毒,因而在实验①、②、③组作为实验实验的条件下,实验④的结果能说明S型菌中有转化因子的存在,B正确;C、实验④中的死亡小鼠体内发现S型活细菌,该活细菌的毒性是由于基因重组导致的,能够稳定遗传,C错误;D、实验④中部分R型活细菌转化形成S型活细菌,变异的本质是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B。
单元测评(三) 基因的本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酸由C、H、O、N、P元素组成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DNA和RNAC.核酸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解析A项说明了核酸的元素组成;C项是核酸的功能;D项是核酸的分布;B项说法错误,DNA和RNA是两种核酸,而不是核酸的基本单位。
答案 B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其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C.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解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思路都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答案 C3.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 )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D.仅发现于外壳中解析该题考查蛋白质和DNA的组成元素。
DNA和蛋白质都含有H元素,所以以3H为原料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都含3H。
答案 B4.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
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 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βR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β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过程B.Qβ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C.一条Qβ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Qβ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难度适中。
QβRNA的复制不需要经历逆转录过程,是由单链复制成双链,再形成一条与原来的单链相同的子代RNA,所以A错误,B正确;由图可以看出一条QβRNA模板翻译出的肽链至少三条,C错误;由题意可知:有QβRNA复制酶,QβRNA的复制才能进行,QβRNA 复制酶基因的表达在QβRNA的复制之前, D错误。
第三单元基因的本质目录第一部分单元课标要求第二部分单元教材分析第三部分学生学情分析第四部分单元学习目标第五部分单元情景任务设计第六部分单元课时安排第七部分课时教案设计具体内容第一部分单元课标要求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1、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 分子上。
2、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3、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4、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
第二部分单元教材分析1、本章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按照科学史的顺序,从科学家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的过程入手,同时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基因的本质。
本章共四节内容。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介绍了科学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实验中的科学思维及实验间紧密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第二节《DNA的结构》讲述了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结构模型的故事和DNA的结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观,领悟科学思维方法、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多学科交叉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DNA的复制》,从DNA的结构出发,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DNA的复制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这种科学方法;对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理解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的意义,进而建立相应的生命观念。
第四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通过提供多份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DNA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与其他章的联系第1章提出了基因,第2章向学生解释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但是基因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既是科学家接下来要探索的谜题,也是学生学习前两章后产生的疑问。
本章既承接前两章,也是后三章《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生物的进化》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一生物必修2 基因的本质考纲要求: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以及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理解基因的概念和DNA 分子的复制第一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进行。
①实验过程结论:在S 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可以使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2)、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
①实验过程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过程 ①标记噬菌体含35S 的培养基−−−→培养含35S 的细菌35S −−−→培养蛋白质外壳含35S 的噬菌体 含32P 的培养基−−−→培养含32P 的细菌−−−→培养内部DNA 含32P 的噬菌体②噬菌体侵染细菌侵染细菌细菌体内没有放射性35S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菌体内有放射线32P含32P的噬菌体−−−−→结论:进一步确立DNA是遗传物质3.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1)、实验过程(2)、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自我复制,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因此RNA是它的遗传物质。
4、生物的遗传物质非细胞结构:DNA或RNA生物原核生物:DNA细胞结构真核生物:DNA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1.DNA分子的结构(1)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2、DNA分子有何特点?⑴稳定性是指DNA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与这种稳定性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精细均匀、螺距相等的规则双螺旋结构。
②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③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间为碱基对、碱基之间形成氢键,从而维持双螺旋结构的稳定。
④DNA分子之间对应碱基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