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 格式:doc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18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学制、代码专业所在系:中文系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代码:050101 标准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的创新型师资和后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文秘公关、编辑出版、行政管理、新闻传播等专门人才;同时,向高等院校输送硕士研究生生源.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基础教育师资以及相关职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一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修养;2。
具有正确的文艺观、审美观、语言文字观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3.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能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创新精神;4.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熟悉教育法规,具有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汉字书写水平,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从事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及班主任工作;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6.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7。
汉语言文学(050101)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出版部门、学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实用型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学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西方文论、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社会实践、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安排29周。
修业年限:四年
修读学分:165学分,其中必修课105学分,选修课45学分,实践教学15学分。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
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
注:*表示该课程不属于全校任何一个专业的必修课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050101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深厚的汉语言文学修养和实际运用能力,能够在初中等学校或相关教育部门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语文教学、科研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教师职业素质;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思想道德素质;2、具有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备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3、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4、能阅读一般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5、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6、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美学、写作等。
四、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1、学制:标准学制为4年,可在3—6年中完成学业。
2、学位:符合许昌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174学分:其中通识类必修课应修满50学分,选修课应修满12学分;专业基础课应修满52学分;专业方向课程应修满30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应修满30学分。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一)通识类课程(应修62学分,其中必修50学分,选修12学分。
)(二)专业基础课(应修52学分)(三)专业方向课(应修30学分,专业限选18分,专业任选最低12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简介学科:文学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排名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北京师范大学A+27厦门大学A53深圳大学A2北京大学A+28西北师范大学A54重庆师范大学A3四川大学A+29广西师范大学A55广州大学A4复旦大学A+30安徽师范大学A56山西大学A5山东大学A+31西北大学A57哈尔滨师范大学A6南京大学A+32清华大学A58青岛大学A7中山大学A+33渭南师范学院A59河北大学A8华中师范大学A+34上海大学A60扬州大学A9福建师范大学A+35浙江师范大学A61通化师范学院A10上海师范大学A+36天津师范大学A62延边大学A11华东师范大学A+37中央民族大学A63济南大学A12浙江大学A+38江西师范大学A64安庆师范学院A13苏州大学A+39安徽大学A65湖北大学A14南京师范大学A+40四川师范大学A66渤海大学A15武汉大学A+41广西师范学院A67淮北煤炭师范学院A16南开大学A+42曲阜师范大学A68河南师范大学A17首都师范大学A+43兰州大学A69湘潭大学A18中国人民大学A+44沈阳师范大学A70郑州大学A19山东师范大学A+45徐州师范大学A71中南大学A、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规格1.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50101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2.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关怀和身心素质,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在文艺、新闻、高校、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及文化、宣传、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从专业角度看,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比较扎实丰厚的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功。
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从事中文应用和研究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技能。
(2)初步掌握中文学科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比较敏锐地发现和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基本懂得如何处理有关信息并开展研究,具备撰写一定水平的科研论文的能力。
(3)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语言文字,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达到四级标准;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有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和自我发展的潜在能力。
经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培训或实践,基本能适应职业岗位和社会角色转换的需要。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追求新知的热情和良好习惯,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
4.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5.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6.学制及学分要求学制:4年学分要求:修满160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32学分,学科基础教育课程49学分,专业教育课程54学分,实验实践教育课程15学分, 综合素质教育课程10学分。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
作能力。
就业方向主要为教育与培训机构、广告传播企业、广播电视台、报刊杂志社以及国家机关、部队和其他企事业单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05010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文学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学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传播和文秘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1.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努力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的专业素养:具有较高的文学理论修养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懂得基本的语言学理论,了解中外文学和语言发展的基本轨迹,掌握教育和文化管理的一般原理。
掌握本专业的系统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具有较全面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学的经典作品;掌握文化传播和文化管理的基本知识;懂得有关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国文化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浅易的外文书刊。
3.有较强的应用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能顺利地组织开展教育和文化传播工作;能较为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电子文本编辑和图片处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等。
4.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
遵纪守法,品质优良,情操高尚,行为规范;具有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公民意识;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的体育能力;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情绪。
三、学制四年四、毕业学分160学分五、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六、核心课程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2、古代汉语1、古代汉语2、语言学概论、基础写作1、基础写作2、中国现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2、中国当代文学1、中国当代文学2、中国古代文学1、中国古代文学2、中国古代文学3、中国古代文学4、外国文学1、外国文学2、文学概论1、文学概论2、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与艺术鉴赏七、学期教学活动安排情况(一)周数分配表(二)时间安排表注:S—师范方向,W—文秘方向,A—复习考试,B—军训,C—教师教育技能认证考试。
汉语言文学(050101)一专业的历史沿革上饶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长期的专科层次的办学历史,办学水平高,办学质量好(评为江西省高校专科示范专业),为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奠定了基础。
1980年代中期,学校开始筹建师范学院,我系即为开设本科专业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1990年代中期,学校有部分专业以挂靠江西师大的形式开始招收本科生,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于1998年正式招生。
该届学生由我系独立承担并完成全部教学工作,2002年全体49名本科生如期毕业。
2000年,学校正式升格为本科学院,我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开始自主招生,2000年——2005年每年面向全国招收2 个班。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2000级、2001级2个年级4个班258名学生已经毕业,现共有2002级、2003级、2004级3个年级6个班全日制在校生391人。
另有成人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3个年级210人。
二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三专业与学科建设条件1.师资条件本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情况本专业教师学位情况统计2.实验室、资料室、及设备我系资料室现有图书5400册。
有教育实习基地50余处。
四专业特色在积累1977年复办以来24年专科层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和最近7年来本科层次办学的实践,我系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并且初步形成了以下专业特色。
1.坚持师范性教师教育曾经是校、系的唯一办学方向,我系在教师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基础。
近年来,在校、系开设非师范专业以适应办学面向市场、扩大规模的新形势的同时,我系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确定把教师教育作为办学的中心方向。
这不仅因为我们有进行教师教育的长期经验和雄厚基础,更因为教师教育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不竭的需求。
2.注重基础性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传统专业,之所以具有很强的专业生命力,就在于其自身的基础性特点。
这种基础性体现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不仅是一种职业技能的学习,而且还是由此拓展从事其他职业的基础,这也就是本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在培养基础教育中文师资以外还培养其他方面中文应用型人才的缘由。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汉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能够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教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文写作、文学鉴赏与批评、中学语文教育及教育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文学艺术、语言学、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文史哲知识分析解决汉语言文学学科基本问题的能力;2.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学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汉语言知识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3.掌握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及文学批评的基础知识,具备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4.掌握汉语言文学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能够讲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5.掌握文秘、新闻等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新闻采编、广告策划的能力;6.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运用计算机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7.掌握外国语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8.掌握体育运动常识,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三、专业方向1、文秘方向:学习和掌握文秘事务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秘写作和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的文秘写作、办公室管理和公关策划、设计、组织等实务管理工作。
2、新闻方向:学习和掌握我国有关语言、文学、新闻方面的方针政策,掌握传播学、新闻学、编辑学的基本理论,能够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从事新闻采编、编辑出版、宣传、广告策划及管理等工作。
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名称专业代码:050101专业名程: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一定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受到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毕业生适宜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文化出版部门从事文学评论、创作、编辑、语言文字应用等工作;适宜在高、中等学校、中学及科研单位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宣传和行政管理工作;可继续攻读文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三、专业培养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高尚的情操。
2、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3、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4、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新闻、文秘、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5、受到科学研究和研究方法的训练,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顺利阅读专业外文书刊;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四、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五、主要课程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民间文学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见学时、学分、教学周安排表。
七、学制与学分要求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早或推迟毕业。
本专业学生至少应修满170学分方能毕业。
八、授予学位修满学分,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关键字】能力汉语言文学学科门类:文学专业代码:050101一、专业简介和办学定位专业简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招收学生,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4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3人,教授5人,副教授18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3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
近年以来,中国语言文学系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出版了《高等语文教程》、《应用文写作》等教材,撰写发表了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并获得多项教学类奖项;在这样一支高素质队伍的带领下,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社会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宽口径、强根底、重特色的指导思想下,下分文化创意与传播、文秘与文化服务两个方向。
文化创意与传播方向主要培养具有独立策划创意思想、有能力进行产业研发、能够进行市场分析和管理的人才。
高级文秘与文化服务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秘书专业根底知识、有能力获得全国统一的秘书资格证书、具备一定的处理公共关系以及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有多人进入境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人进入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并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成长为业务骨干;同时,也有学生在毕业后成为自主创业的典范。
办学定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定位于继承中文传统学科根底、面向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应用型文科专业。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文化艺术及传播理论根底,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拥有专业要求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一定的创作、宣传和研究能力以及独立的策划创意思想,掌握文化产业的运作规律,综合素质突出、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标准)文化创意与传播方向:要求1.思想政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熟悉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政策法规。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简介学科:文学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排名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北京师范大学A+27厦门大学A 53深圳大学A2 北京大学A+28西北师范大学A 54重庆师范大学A3 四川大学A+29广西师范大学A 55广州大学A4 复旦大学A+30安徽师范A 56山西大学A大学5 山东大学A+31西北大学A 57哈尔滨师范大学A6 南京大学A+32清华大学A 58青岛大学A7 中山大学A+33渭南师范学院A 59河北大学A8 华中师范大学A+34上海大学A 60扬州大学A9 福建师范大学A+35浙江师范大学A 61通化师范学院A10 上海师范大学A+36天津师范大学A 62延边大学A11 华东师范大学A+37中央民族大学A 63济南大学A12 浙江大学A+38江西师范大学A 64安庆师范学院A13 苏州大学A+39安徽大学A 65湖北大学A14 南京师范大学A+40四川师范大学A 66渤海大学A15 武汉大学A+41广西师范学院A 67淮北煤炭师范学院A16 南开大学A+42曲阜师范大学A 68河南师范大学A17 首都师范大学A+43兰州大学A 69湘潭大学A18 中国人民大学A+44沈阳师范大学A 70郑州大学A19 山东师范大学A+45徐州师范大学A 71中南大学A20 北京语言大学A 46华南师范大学A 72湖南大学A21 暨南大学A 47辽宁大学A 73黑龙江大学A22 陕西师范A 48淮阴师范A 74鲁东大学A大学学院23 湖南师范大学A 49云南师范大学A 75西南大学A24 河南大学A 50南昌大学A 76漳州师范学院A25 吉林大学A 51辽宁师范大学A 77华中科技大学A26 东北师范大学A 52内蒙古大学A 78上海外国语大学AB+等(116个):阜阳师范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江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宁夏大学、韩山师范学院、温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盐城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云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湛江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华侨大学、哈尔滨学院、汕头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烟台大学、聊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北华大学、集美大学、内江师范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商丘师范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新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赣南师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三峡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泉州师范学院、河池学院、广西大学、安阳师范学院、贵州大学、佳木斯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衡阳师范学院、天水师范学院、韶关学院、绥化学院、晋中学院、红河学院、南通大学、长治学院、湖南理工学院、肇庆学院、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巢湖学院、临沂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伊犁师范学院、宁波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吉首大学、邵阳学院、闽江学院、黑河学院、茂名学院、白城师范学院、台州学院、江苏大学、咸阳师范学院、海南大学、贵阳学院、宜宾学院、福州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东南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陇东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天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浙江万里学院、河西学院、湖南文理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华北科技学院、大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三明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嘉应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宝鸡文理学院、五邑大学、运城学院、榆林学院、衡水学院B等(116个):大庆师范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南阳师范学院、邯郸学院、西华大学、常州工学院、黄山学院、长江大学、怀化学院、廊坊师范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宿州学院、潍坊学院、玉林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西安文理学院、淮海工学院、湖南商学院、盐城工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西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长沙学院、泰山学院、广东商学院、沈阳大学、襄樊学院、嘉兴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西昌学院、合肥学院、新疆农业大学、丽水学院、曲靖师范学院、毕节学院、邢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湘南学院、成都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石家庄学院、广东海洋大学、齐齐哈尔大学、许昌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天津理工大学、皖西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长春大学、塔里木大学、孝感学院、平顶山学院、长安大学、井冈山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安徽财经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北方民族大学、南华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宜春学院、燕山大学、咸宁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周口师范学院、龙岩学院、重庆文理学院、甘肃农业大学、滁州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河北北方学院、西安财经学院、池州学院、重庆工商大学、德州学院、鞍山师范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延安大学、黄淮学院、滨州学院、兰州城市学院、新疆财经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贵州财经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铜陵学院、浙江林学院、惠州学院、南京审计学院、菏泽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呼伦贝尔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安康学院、辽东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陕西中医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湖北师范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重庆大学、九江学院、甘肃政法学院C等(78个):名单略专业信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相关知识;◆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等。
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原专业名: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教育。
就业数据表1汉语言文学专业地区流向百分比(%)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2002年6.861.071.00.650.51.841.610.585.910.055.210.55.480.382003年5.881.540.80.40.572.242.070.236.418.856.050.633.810.332004年4.351.861.460.460.932.463.143.219.0310.788.140.462.930.712005年5.642.760.860.860.223.13.320.829.4412.326.760.433.620.562006年6.322.581.311.160.445.093.340.955.1613.493.820.695.450.732007年4.852.324.581.10.75.031.312.174.1810.194.091.073.971.0720084.22.87.11.30.83.52.80.93.28.93.11.35.61.3年 1 3 5 0 2 9 6 9 0 9 7 0 6 3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4.33 1.193.721.1512.380.731.501.574.180.350.881.072.721.150.460.920.963.84 1.045.741.008.620.670.871.972.940.470.630.572.141.440.430.700.974.82 1.938.321.5710.311.141.143.255.210.571.111.184.142.320.820.961.286.25 2.246.761.3812.540.991.424.614.390.821.550.472.591.550.220.341.164.69 2.519.492.4710.01.021.312.695.230.651.821.742.141.780.290.401.246.25 2.726.962.418.361.561.376.285.031.132.350.703.392.040.521.071.255.43 2.016.563.116.311.561.364.304.161.331.872.434.363.390.712.041.70表2汉语言文学专业单位性质流向百分比(%)机关科研设计单高等学校其他教学单医疗卫生单其他事业单金融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企业部队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录取研究生出国就业率待就业率位位位位业2002年8.470.53.5726.690.127.631.37.361.535.672.990.35--17.561.5385.2814.722003年7.780.574.5427.190.16.011.247.721.443.742.270.0--18.901.6783.1716.832004年6.030.813.4230.450.165.351.065.591.396.571.660.03--20.101.6384.2515.752005年4.540.342.4731.240.184.570.915.432.0110.000.550.030.641.2824.291.7490.229.782006年3.360.372.020.160.125.530.585.651.915.600.780.00.82.6821.571.2482.3417.662007年3.140.541.2121.500.044.66-5.812.2614.440.521.280.877.6719.261.2384.4315.572008年3.240.290.5816.550.122.2-5.042.914.620.120.312.1812.5920.141.6882.5617.44综合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