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教学案例002-八佰伴百货(香港)有限公司破产案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2
战略风险案例:日本八佰伴闻名于日本乃至世界的八佰伴集团发展历史曲折艰辛,充满传奇,它的创始人和田一夫,将八佰伴从一个乡村菜店开始,一步步发展为日本零售业的巨头。
八佰伴最成功的还是它的海外战略。
通过急剧的商业扩张,八佰伴在破产前十年中成为日本在亚洲的头号海外企业,其百货超级商场遍布日本、巴西、美国、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文莱和中国大陆。
在全盛期,八佰伴拥有员工近3万人,在世界上1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50家超市和百货店,年销售额达5000多亿日元。
八佰伴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与上海第一百货合资,在上海开设一座亚洲最大的百货公司。
进入中国后八佰伴采取了急速扩张的战略,以至于背弃了原来的超市道路,不断地改善经营手法,更在物业市场上大额投资。
然而大额的投资并没有带来大把的回报,相反地使八佰伴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加之当时肆虐的金融风暴,1997年,八佰伴年度收益中有近一半用作贷款利息的支出,最终宣布破产,当时八佰伴的负债额达16亿美元,是日本战后最大的一宗企业破产案。
案例分析:(1)盲目投资扩张。
一段时间的成功,使八佰伴的决策者盲目乐观,开始了不切实际的扩张,如建造亚洲最大的百货商店,在中国设立一千家连锁店等。
实际上八佰伴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只能大肆举债。
这种举债发展的方式一旦超出其合理的限度,就会随时遭受灭顶之灾。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是对中国经济而言,还是对世界经济而言,都处在一个程度不同的调整阶段,世界上大多数企业由此也处在休整期,而恰恰在这一时期,八佰伴不顾经济形势的变化,到处设立分店,并向地产、房产、金融业扩张。
企业的规模扩张是有边界的,绝对不是越大越好。
如果不顾自身条件一味追求企业的规模扩张,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管理成本都会随之增加。
八佰伴日本公司总经理和田光正也曾明确表示,公司破产的原因是先行投资过多。
和田光正说:“当时我认为投资计划是绝对没有错误的。
从结果来看,我想是因为公司对日本和海外的经济形势及对自己企业的能力过于乐观了。
(审计案例分析)日本八佰伴惨败在哪儿?悬赏分:10 - 提问时间2008-4-30 17:18八佰伴是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全盛时期,八佰伴在全球16个国家拥有400多家百货公司,以雄霸世界零售业第一把交椅而扬名。
1997年9月,八佰伴宣布破产,向法院申请“公司更生法”保护,当时八佰伴的负债额高达到1613亿日元,是日本战后最大的一宗企业破产案。
在调查中发现,导致八佰伴破产的致命原因有三:第一,八佰伴低估经营非核心业务的风险。
在急速成长过程中,八佰伴逐渐背离了百货和超市的主业,而发展地产、饮食、食品加工和娱乐等辅业。
然而,随着金融风暴的冲击,集团的这些辅业变成了负资产,这些辅业都为八佰伴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第二,八佰伴低估了扩张的风险。
1990-1996年短短6年间,八佰伴在中国内地的零售点由0扩展到50 多家,在扩展的过程中,它明显低估了扩张业务的风险,加上八佰伴当时遇上国家宏观调控,为了实现集团主席的梦想,只好通过信贷维护扩张。
面对较预期为差的回报及不断扩大的资金需求,八佰伴最终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第三,八佰伴也低估了开发海外新型市场的风险。
由于日本市场零售业饱和,强大竞争对手林立,八佰伴采取了积极开发海外市场的战略,但却低估了开发新型市场的风险。
1972年,八佰伴将巴西视为第一海外市场,但当时巴西经济动荡,最后只有惨淡收场。
20世纪90年代初,八佰伴开始进军中国市场,甚至将它的总部迁至上海。
但由于中国消费者当时还未能完全接受超市和百货公司的销售模式,中国消费力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加上遇到中国宏观调控和国内合资伙伴已核准资金不能如期到位等问题,引致资金回报率不断下落,辛苦经营了10多年的八佰伴终于以清盘结束业务。
要求:阅读上述案例,说明经营风险与财务的数据、企业破产之间的联系。
网友推荐答案日本八佰伴的破产给零售业留下了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和田一夫认为最大的教训就是———成功是事业发展的最大危机。
八佰伴案例分析企业的定位是企业拓展市场的基础,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则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而财务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可持续能力。
以下将从定位、管理、战略、财务三个方面对天虹商场运营模式的特点进行阐述,并从中寻找可借鉴学习之处。
主要通过对比分析国际、国内的大商场百货企业的案例,从而更好体现以上4点在一个企业生死存亡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一、定位分析零售公司的市场定位战略是最重要的,市场定位不清或缺乏可行性会使零售经营陷入混乱,从而影响其市场表现。
零售公司的市场定位战略是最重要的1、沃尔玛--天天低价,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在全球范围内直接采购最便宜都产品;通过中央采购时便宜都产品更便宜,取得大批量的优势;通过信息管理技术降低物流成本。
2、家乐福---开心购物货品充足,一次购足、超低售价、货品新鲜、自选购物和免费停车。
3、天虹百货—白领购物首选天虹以中高端客户为目标顾客,重视品牌发展的威力,将世界知名品牌价值汇聚一体,形成天虹商场高端都购物氛围,为企业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都基础。
战略集合了国内外中高级品牌店铺,营造品牌生活、品牌保证的百货购物环境,明确将商场的运营定位在吸引品牌客户、高端客户、高薪白领。
二、战略分析一个企业的战略关乎到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进而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的强弱。
(1)沃尔玛沃尔玛在进入中国时,集中在华南地区开店,后来才逐渐拓展到北京、上海和广州。
沃尔玛的建店地址大多选择在城市近郊,店铺建筑简朴实用、店堂陈设不奢华,因此沃尔玛都运营成本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一模式仿效沃尔玛在美国的做法,考虑到汽车普及,在城市近郊方便驾车购物。
但是也正是这一点,却是沃尔玛的一个估计失误,因为中国和美国不一样,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是中国的好几倍,在中国私家车的普及度并没有那么高,因此郊区设店无法吸引市内和住宅区内都消费者,无异于自断生路。
人才战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市场饱和渗透战略、低价战略、高新技术战略。
负债经营成功与失败案例负债经营对于企业来说犹如“带刺的玫瑰”,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焦点是如何得到“玫瑰的芳香”,而不被扎伤。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负债经营成功与失败案例,欢迎阅读!负债经营介绍:从会计学上说,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在未来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经济责任。
但从内涵上分析,负债经营也称举债经营,是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租赁和商业信用等方式来筹集资金的经营方式,因此只有通过借入方式取得的债务资金才构成负债经营的内涵。
因此,属于负债经营范畴的负债项目只有实际负债中的短期借款、短期债券和各种负债项目。
西方的财务理论分析中往往将负债经营局限于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债务,而将符合负债经营概念的借款性短期负债排除在外,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完全的负债经营概念。
本文的分析将负债经营的内涵确定为所有符合负债经营概念要求的债务项目,即不仅包括长期负债、而且也包括短期的借款性负债。
负债经营成功案例1:唐纳·川普(Donald J. Trump)---如果有任何人以为我的前途会黯淡无光,那个人就大错特错了。
” 唐纳·川普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商人。
他毕业于宾州华顿大学,最早和父亲在纽约做生意,后来独自到曼哈顿发展。
凭借高超的交际手腕,加入当地的私人企业俱乐部,培养丰富的人脉,并以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头脑,从1974年开始投身于纽约地产业。
自此,唐纳·川普一路风生水起,成为纽约的地产大王。
20世纪80年代是川普帝国急速发展的黄金岁月,“东岸赌王”、“曼哈顿地王”等诸多桂冠接踵而来,唐纳·川普甚至被形容为能“点石成金”。
纽约第五大道兴建的68层豪宅——川普大楼标志着他事业的顶峰。
接着,唐纳·川普开始染指赌场,这同样给他带来巨大利益。
可惜,玩着空手道的川普,胆子也越来越大,风风火火地将赌场放债出去,买下了大半个曼哈顿。
终于所有能借来的钱使得山穷水尽,现金流无法周转,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负债92亿美元,几尽一无所有,只得寻求破产保护。
八佰伴结业八佰伴是第一间大规模在香港和中国大陆投资百货公司,八十年代曾经在香港和中国掀起一片日资百货热潮,但却在1997年以倒闭终结。
以下是关于八佰伴倒闭资料:八佰伴公司自动申请清盘上市公司复牌遥遥无期八佰伴香港(二九二)全资附属公司八佰伴(香港)百货有限公司昨天以无力偿还债项为理由,向最高法院申请清盘。
八佰伴百货旗下十间百货全部于今天起结束营业。
法庭并已委任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人员作为八佰伴临时清盘人。
证券界人士说,八佰伴百货资产所余无几,清盘偿还债权人债项后,相信作为股东八佰伴香港已不大可能分到资产,但八佰伴香港本身又无其它实质资产和业务,因此,该公司基本上已缺乏维持上市地位应具备条件,唯有等候“白武士”拯求。
不过,清盘程序一般需时甚久,即使有收购人有意收购八佰伴香港,清盘问题也会成为收购障碍,该公司复牌可能遥遥无期。
消息指出,八佰伴香港与中资收购人磋商已于周二破灭,可能因此导致八佰伴香港决定八佰伴百货清盘,但市场继续传出仍有中资买家洽商收购。
不过,证券业人士也指出,相信八佰伴也是基于出售无望才决定将八佰伴百货清盘。
他指出,八佰伴百货是八佰伴香港主要收入来源,占上市公司资产八至九成,但相信八佰伴百货清盘后,由于负债累累,已不可能分得丝毫资产予股东八佰伴香港。
八佰伴香港整体已没有什么资产和业务。
虽然这次申请清盘只是八佰伴香港附属公司,联交所也会要求该公司正式移交。
八佰伴香港昨天发表新闻稿公布,全资附属公司八佰伴百货已于昨天向最高法院申请清盘。
该公司在香港拥有和经营九间百货店,并通过另一全资附属公司持有澳门八佰伴,全部十间百货店于今天起停业直至另行通知为止。
八百伴香港旗下八百伴贸易等全资附属公司董事均在检讨情况。
此外,法庭已委任安永会计师事务所M.O,Driscoll-T·B·Stevenson和W·Timso为临时清盘人。
据悉,八佰伴十间百货店已于昨天傍晚六时许提早关门,部分百货已被供应商提走大部分货品,其中元朗分店由于欠租关系,已于昨天中午时分,被业主委托执行员勒令关门。
《破产的八佰伴》案例分析
案例简述
1997年9月18日,日本零售业的巨头八佰伴日本公司,向公司所在地的日本静冈县地方法院提出公司更生法的申请,这一举动实际上,向社会宣布了该公司的破产。
八佰伴公司在宣布破产前总负债额达到1613亿日元(折合约13亿多美元),八佰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市场上市的超级市场破产,这在战后的日本还是第一次,这也是日本百货业界中一次最大的破产事件,对日本和亚洲产生了巨大震撼。
原因分析
(1)摊子铺得太大,八佰伴在海外并没有详细周密的投资计划。
八佰伴日本公司对日本与海外的经济形势以及对本企业的能力过于乐观,大量的资金投资到海外市场,而资金回收的状况却不容乐观,在债券市场大量发行可转化为公司的债券,使公司陷入债务膨胀危机中。
(2)缺乏银行支持,“八佰伴日本”直接向
金融市场发行没有银行担保的公司债券,直接向市场吸收资金,导致与日本主力银行关系的恶化。
在“八佰伴日本”资金流通不畅是,这些银行则选择袖手旁观。
(3)没有明确的定位,市场定位摇摆不定,而且不断改变经营,缺乏服务意识,忽视作为商品服务对象的消费者,导致品牌形象的下降,市场份额萎缩。
(4)人才培育落后,维持家庭企业的经营形态,后企业内部采取一些措施,培养国际企业人才。
但人才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投资的过程,最终没取得很好的效果。
原因综述
经营战略的失败是“八佰伴日本”破产的终极原因,没有正确的经营战略,就不可能在实际经营中取得优势,最终只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无情淘汰。
“八佰伴日本”破产原因分析示意图
缺乏银行支持
摊子铺的太大 人才培养落后 没有明确定位 经营战略
失 败。
香港八佰伴破产的原因及启示2001年11月,在一片追讨欠款声中,八佰伴百货(香港)有限公司终于宣告清盘,其香港、澳门的十间分店即刻关门停业。
这是近年来香港日资百货破产的最大一家集团公司。
这一消息似重磅炸弹,在连续遭受亚洲货币风波影响一下的香港市场产生了震撼。
两千一百名员工的安臵、八佰伴倒闭对香港百货业的冲击等问题,顿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八十年代中期,和田一夫携十几亿港元来香港创业,将日资大型百货公司的经营概念引进香港,迅速建立起百货业王国,在香港百货、零售市场曾刮起一阵旋风。
然而,市场的变化,又戏剧性地将其深深地抛人浪底。
八佰伴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或许可以揭示出一些教训!令百货零售业引以为戒。
一、杂货店起家建百货业王国创立八佰伴百货的和田一夫,他历经沧桑而盛极一时。
三十年前,和田只是日本静岗乡邦以卖菜为主的八佰伴杂货店老板,“八佰”之意正是菜档。
和田一夫本着“本来就是从零起步,至多重新回到零的起跑线上”的处世理念,展开他的世界之梦。
六十年代的日本,已出现了全国性的大型超市连锁店,当时只有六、七间杂货铺的八佰伴备受威胁。
和田一夫为避开本上同业间的竞争,去海外逐步实施他的雄才大略。
1972年在巴西开设第一间海外分店,之后又相继打入新加坡、美国市场。
1983年八佰伴终成日本上市公司。
1984年,日本八佰伴进军香港,以铺祖的形式在卫星城市沙田开设了首间八佰伴百货公司,铺面面积约16084平方米;稍后在1987年12月,于屯门广场开设了货场面积约22197平方米的第二间分店;1989年9月在港集资6730万元,用于黄埔花园开张的第三间分店;其后,八佰伴香港以急速的步伐扩张,在91、92两年间,共增设四间分店,分别位于荃湾、元朗、蓝田及澳门,涉及货场面积达45-87O多平方米;在94、95年间,将军澳店、天水围店及马鞍山店的开张,使分店总数增至十间。
这种似选择新市镇为经营基地,瞄准香港新冒起的中产阶级,并以新式的管理和齐备的货品为主导思想的经营策略,使八佰伴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香港百货业的新贵,更是新市镇大型商场的主力。
浅析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以日本八佰伴为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负债经营作为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广为中外企业所运用。
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负债经营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会带来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将阐述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企业负债经营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并结合八佰伴公司的案例,探讨企业如何在负债经营的情况下,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负债经营,八佰伴,财务风险,建议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domestic enterprises are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debt management, as an effective way of operation, is widely used by Chinese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Debt management is a double-edged sword. Although debt management can bring huge economic benefits to enterprise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t will also bring financial risks at the same time.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risk in enterprises is various, this article will elaborate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bt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risk,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debt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risk, and combining the yihl case to explore how firms in the debt management situation, effectively avoid financial risk,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Keywords: Yaohan, debt management, financial risk, suggestion1 引言1.1 课题背景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存在着本金和债务比例不合理,负债比率过高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