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的城市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论湖南各城市地域特色前言湖南位于江南,属于长江中游地区,因大部分地域处洞庭湖之南而得名“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湘江贯穿省境南北,又简称“湘”。
据传,湖南自古境内广植芙蓉,唐代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有“芙蓉国”之誉。
湖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湖南物产富饶,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誉,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省境依江畔湖,风景秀丽,是海内外闻名的休闲、旅游胜地。
全省辖14个地州市、122个县(市、区)。
湖南是中西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省区之一,尤其文化产业走在全国的前列。
湖南以长江南岸洞庭湖之南而得名[1]。
先秦两汉时期为楚国境地;“江南”最早在湖南得名;直至隋朝,“江南”为今湖南为主体涵盖周边部分地区的专称;唐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1]。
一、湖南地理环境概况1、地理位置湖南位于江南,属长江中游地区,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交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脉毗邻重庆;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相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全省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面积居全国第10位[1]。
2、地形地貌洞庭湖平原位于湖南省东北部。
范围东起岳阳、汨罗,西到临澧、常德、桃源,南至益阳、乔口、湘阴,北接湖北荆江以南。
面积12690平方公里(湖南省境内)。
海拔30—50米。
系洞庭湖长期淤积、湖底出露而成的湖积冲积平原。
洞庭湖平原与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合称两湖平原。
其是全国三大平原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省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1084.9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51.22%;丘陵面积326.27万公顷,占15.40%;岗地面积293.8万公顷,占13.87%;平原面积277.9万公顷,占13.12%;水面135.33万公顷,占6.39%[2]。
湖南省岳阳市的基本详细情况详细介绍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以下是对岳阳市的详细介绍:一、历史文化岳阳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
在历史上,岳阳市曾是楚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岳阳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岳阳古城、岳阳楼等,都见证了岳阳市的千年历史。
岳阳古城位于岳阳市区,是岳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岳阳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已成为岳阳市的重要历史遗迹。
岳阳古城内有许多古迹,如宋代岳飞抗金遗址、明代钟鼓楼等,为游客了解岳阳市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岳阳楼位于岳阳市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楼阁之一。
岳阳楼始建于东汉时期,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的建筑风格。
岳阳楼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书画作品,如明代文徵明的《岳阳楼记》等,展示了岳阳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二、地理位置岳阳市地处湖南省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
岳阳市东临江西省,南接湖南省衡阳市,西靠湖南省怀化市,北濒长江,与湖北省相邻。
岳阳市地理坐标为112°17'E和28°05'N,总面积约为1.18万平方公里。
岳阳市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的走向,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岳阳市地处长江流域,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三、自然资源岳阳市的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岳阳市地处长江、洞庭湖之间,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
岳阳市周边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如岳阳市国家森林公园、岳阳市洞庭湖风景区等,都是游客们钟爱的旅游目的地。
岳阳市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岳阳市临湘市,是湖南省著名的自然风景区。
岳阳市国家森林公园内有许多珍稀动植物资源,如岳阳市的市树——樟树等。
岳阳市国家森林公园内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如牛头山瀑布、仙女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四、经济发展岳阳市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完善。
湖南省会及历史沿革展开市情简述长沙市,简称长沙,别称“星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享有“中国快乐之都”和“中国力量之都”美誉。
是中国湖南省的省会,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城市,是华中及长江中游地区主要的中心城市和经济中心之一。
长沙风景图(20张)长沙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
长沙又称“楚汉名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
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沙经济原本偏重于第三产业,尤以媒体和娱乐业闻名,为中南地区重要工商业长沙风景图片(20张)城市。
近年来,由于长沙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实施一化三基和四化两型战略,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以及机械重工业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长沙风景(20张)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4547.06亿元,同比增长15.5%,人均GDP 超过1.1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87倍。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稳居第7位,GDP百强城市排名中第18位。
长沙市GDP总量已经超过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五个省(自治区)。
2006年4月9日,成功地获得了2005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城市荣誉称号。
2008年12月10日,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2008年12月25日,被评为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08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2009年9月18日以排名第一入选“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长沙演唱会(20张)称号。
2009年长沙荣膺“中国十大品牌城市”称号。
2009年6月中国首届最具软实力城市称号。
2010年荣膺“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称号。
2021年湖南长沙市优势产业发展分析一、长沙市简介长沙市,湖南省省会,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
东邻江西省宜春、萍乡,西连娄底、益阳,南接株洲、湘潭,北靠岳阳。
长沙是综合交通枢纽,京广高铁、沪昆高铁、渝厦高铁在此交汇。
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
总面积11819平方公里;辖6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2020年长沙市生产总值为1006.9亿元,年末常居总人口数达12142.5万人。
长沙同时也是著名的“娱乐之都”、“工程机械之都”及“网红城市”。
一、演艺产业-“娱乐之都”长沙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被称为中国的“娱乐之都”。
长沙演艺产业是湖南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湖南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歌厅文化的兴起,到21世纪初演艺型酒吧的火爆,以及近几年长沙市音乐厅、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高雅艺术场所的相继开放,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演艺产业不断进步、多元发展的过程,演艺娱乐成为广大市民心中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演艺湘军”的品牌日益响亮。
作为拥有“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等众多文化资源的文化名城,文化产业一直是长沙的支柱性产业。
2020年长沙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为1588.9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大中型企业营收占比49.1%。
2020年长沙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比前三细分领域为文化消费终端生产、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规模位居前三,营业收入依次641.4亿元、231.3亿元和202.4亿元,合计总营业收入的67.7%。
以湖南广播电视台为首的“广电湘军”不仅是长沙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国广播电视领域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2020年长沙市广播电视集成播控产业营业收入为98.1亿元,占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的6.2%。
湖南有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
13个地级市: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
1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长沙市长沙,别称星城,湖南省辖地级市、省会、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市。
2、株洲市株洲,古称“建宁”,湖南省辖地级市。
位于长沙市东南部40公里处,湘江下游,东接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江西吉安市永新县及井冈山市,南连省内衡阳、郴州二市,西接湘潭市,北与长沙市毗邻。
3、湘潭市湘潭,简称潭,湖南省辖地级市,因盛产湘莲而别称“莲城”,又称“潭城”。
下辖湘潭县、韶山市、湘乡市、雨湖区、岳塘区五个县(市)区。
4、衡阳市衡阳,湖南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中国南部,湖南省中南部,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湘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5、邵阳市邵阳,古称宝庆,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越岭逶迤,东、南,雪峰山耸峙西、北,资江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全境,中间为丘陵盆地,东与衡阳为邻,南与永州和桂林接壤,西与怀化交界,北与娄底毗连。
6、岳阳市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湖南省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第二大经济体,国务院首批沿江开放城市,长江中游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湖南省大城市,湖南自贸区。
7、常德市常德,古称“武陵”、“朗州”,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城市。
8、张家界市张家界,原称“大庸”,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总面积9516平方千米,辖2个市辖区(永定区、武陵源区)、2个县(慈利县、桑植县);因旅游建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
9、益阳市益阳,湖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中北部,洞庭湖南岸,居雪峰山北段及其余脉带,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株潭3+5城市群之一,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城市、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自古是江南富饶的“鱼米之乡”。
湖南省常德市发展趋势湖南省常德市是湖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常德市正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一些显著的发展趋势。
首先,常德市正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作为湖南省东南沿江城市群的核心节点城市,常德市正与周边的邵阳市、岳阳市等城市实施区域联动,形成了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例如,常德市与邵阳市联合打造了湘中长株潭城市群,构建了彼此互动、协作发展的新机制。
这种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常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常德市正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城市。
近年来,常德市加大了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保工程,如湘江水环境综合整治、神农山生态旅游区建设等。
同时,常德市还致力于培育绿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为常德市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再次,常德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湖南省的经济中心之一,常德市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例如,常德市开展了粮食产业升级工程,推动粮食产业向高品质、高效益方向发展。
此外,常德市还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如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转型升级将为常德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最后,常德市正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常德市与国内外各地加强交流与合作,努力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项目,促进本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常德市与马来西亚某企业合作打造了绿色食品产业园,推动了中马经济合作发展。
这种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趋势,将进一步提升常德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实力。
总之,湖南省常德市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的发展趋势。
这些趋势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对外交流与合作。
随着这些趋势的不断推进,常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必将进一步提升,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生活条件。
湖南省醴陵市正冲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湖南省醴陵市位于中国中部的湖南省境内,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
在这里,还有许多自然资源,其中正冲金矿是备受关注的一种矿产资源。
拥有丰富的金矿储量和开采价值,正冲金矿也成为了国内外矿业公司重点投资的对象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正冲金矿的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正冲金矿地质特征正冲金矿是一种位于山西震旦纪-奥陶纪阳泉组地层中的夹层式金矿床,矿体长约800米,宽100-150米,矿体倾向西北-东南向,并以北段矿体最为富集。
矿体主要分为两类,即硫化物型和氧化物型。
后者是主要的矿物化形式,包括铁锰氧化物、锰褐石、磁铁矿、黝黑的金红石等矿物。
硫化物型则主要是蚀变矿物组成的,包括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砷矿等。
正冲金矿岩石类型较为复杂,主要为片岩、变质岩、火山岩和侵入岩等,其中构成矿体的主要岩石类型是碳酸盐岩和黑云母片岩、角闪岩及其变质产物等。
夹杂其中的变质角闪岩、千枚岩及斜长石闪长岩等为含矿赋存物质。
找矿标志1. 金矿床形成时,其上覆岩石变化,促成热液流体聚集放大,使地表岩石有所变化。
因此,有关金矿床的上伏岩的纵向变化,对金矿的寻找有着特殊的意义。
正冲金矿上伏岩极为复杂,以角闪岩居多。
2. 金矿床周围地区主断层分界是控制金矿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它是金矿床成矿作用所必需的内部构造,密切与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有关。
针对正冲金矿,醴陵-攸县断裂对其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3. 正冲金矿区域内黑云母片岩、角闪岩及斜长石闪长岩为含矿赋存物质。
矿体在这些岩石体内的赋存特征是这些岩体产状、岩性、赋矿结构和矿化程度等方面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岩体产状具体表现为岩体的伸展、逆冲、断层等构造要素,它们中的每一构造要素都与矿体的成矿作用有关。
总的来说,正冲金矿是位于山西震旦纪-奥陶纪阳泉组地层中的夹层式金矿床,矿体主要分为硫化物型和氧化物型,主要岩石类型是碳酸盐岩和黑云母片岩、角闪岩及其变质产物等。
湖南省怀化市的基本详细情况详细介绍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地理坐标为27°11′N至28°28′N,109°35′E至110°56′E之间。
怀化市总面积约27564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
怀化市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素有“湘西明珠”之称。
怀化市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
一、历史文化怀化市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在历史上,怀化市先后隶属于楚国、秦朝、汉朝等。
汉武帝时期设立五溪郡,辖区包括今怀化市全境。
怀化市是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
二、经济发展怀化市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为支撑。
农业方面,怀化市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农业产值稳定增长。
工业方面,怀化市以能源、建材、化工、机械制造等为主导产业,拥有一批知名的企业和工业园区。
服务业方面,怀化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了旅游、商贸、餐饮等多元化的服务业。
三、旅游资源怀化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
以下是一些怀化市著名的旅游景点:1. 洪江古商城:位于怀化市洪江区,洪江古商城是湘西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南岳山:位于怀化市南部,南岳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而闻名。
3. 溆浦县:位于怀化市西部,溆浦县是瑶族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有瑶族特色的建筑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体验瑶族风情的好地方。
4. 花瑶山庄:位于怀化市北部,花瑶山庄是一处以瑶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游客可以参观瑶族传统建筑和了解瑶族民俗。
除了以上景点,怀化市还有很多其他旅游资源等待着游客去发掘。
这些旅游资源为怀化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提高了怀化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交通与基础设施怀化市交通便利,国道、省道纵横交错,高速、铁路贯穿全市。
湖南省郴州市水资源情况调查报告1. 引言水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和人民生存的重要基础。
湖南省郴州市作为湖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郴州市的水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评估该市当前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2. 水资源概况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湖泊和河流较为丰富。
根据本次调查,郴州市的水资源主要来源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和大气降水。
2.1 江河湖泊郴州市境内流经的主要江河湖泊有湘江、沅江、资江等,湘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之一,沅江是湖南省的主要支流之一。
这些江河湖泊为郴州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些江河湖泊的水质和水量在某些时段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
2.2 地下水郴州市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较深,水质较好。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地下水是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之一。
然而,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地下水资源面临一定的压力和风险。
2.3 大气降水郴州市年平均降水量较为丰富,全年分布比较均匀。
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和水库等设施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降水资源。
然而,在降水过程中,由于城市化和不良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水质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3. 水资源利用和管理针对郴州市的水资源状况,市政府、环保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3.1 水资源利用郴州市政府鼓励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合理使用水资源,提倡节水意识和节水技术的普及。
同时,加强对农业、工业和建筑等领域的水资源利用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2 水资源保护郴州市政府积极推行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工作,加强对江河湖泊的保护,减少污水排放和非法采砂等破坏活动。
此外,加强对地下水和大气水质的监测和管理,保护水质。
3.3 水资源管理郴州市政府建立了水资源管理部门,并制定了相关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
湖南各市个税排名表摘要:1.湖南各市个税排名表概述2.湖南各市个税的具体排名情况3.影响个税排名的主要因素4.未来湖南各市个税排名的趋势和展望正文:【湖南各市个税排名表概述】湖南各市个税排名表是根据湖南省各城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情况进行排名的一个榜单。
个税作为我国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这个排名表,我们可以了解到湖南各市在个税征收方面的表现,以及各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湖南各市个税的具体排名情况】根据最新的湖南各市个税排名表,具体排名情况如下:1.长沙市2.株洲市3.湘潭市4.衡阳市5.邵阳市6.岳阳市7.常德市8.张家界市9.益阳市10.郴州市11.永州市12.怀化市13.娄底市1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影响个税排名的主要因素】影响湖南各市个税排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越多,个税征收的基础就越大,排名相对较前。
例如,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人口众多,个税征收总额自然较高,排名第一。
2.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个税征收也会相应增加。
例如,长沙、株洲、湘潭等地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个税征收总额也较高。
3.税收政策:各市在税收政策方面的调整也会影响个税排名。
例如,某些城市可能对个税进行优惠政策,吸引高收入人群,从而提高个税征收总额。
【未来湖南各市个税排名的趋势和展望】随着湖南省各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个税排名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预计未来湖南各市个税排名的趋势和展望如下:1.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加剧,排名前几位的城市与排名后几位的城市在个税征收方面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2.税收政策调整将对个税排名产生影响。
各市在税收政策方面的调整将直接影响个税征收总额,从而影响排名。
3.湖南省政府对个税改革的推进将影响各市个税排名。
如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将对各市个税征收产生深远影响。
总之,湖南各市个税排名表反映了各市在个税征收方面的表现,影响个税排名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政策等。
湖南省长沙市的基本情况大全简介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位于中国中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以下是对长沙市的详细介绍:一、历史文化长沙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
在历史上,长沙市是楚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曾是战国时期楚国和汉朝的都城。
长沙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如岳麓书院、桔子洲头、湖南省博物馆等,都见证了长沙市深厚的历史底蕴。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学府之一,创立于公元976年,有着近千年的历史。
在历史上,岳麓书院培养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如王阳明、曾国藩等。
如今,岳麓书院仍然是湖南省的重要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桔子洲头位于湘江中心,是长沙市的著名景点。
桔子洲头原为一座沙洲,因其形状如桔子而得名。
在历史上,桔子洲头曾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如今,桔子洲头已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湖南省博物馆是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珍藏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等。
湖南省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类主题展览,为广大观众展示湖南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地理位置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下游,地势平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沙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文化、教育中心。
长沙市地处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的交汇处,交通便利,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发达。
京广铁路、沪昆铁路等重要铁路线交汇于此,使长沙市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
此外,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是中国中南部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与世界各地的航线往来频繁。
三、自然资源长沙市的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湘江穿城而过,为长沙市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
长沙市周边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如岳麓山、洞庭湖等,都是游客们钟爱的旅游目的地。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北部,是湖南省的著名山岳景区。
岳麓山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
湖南省包括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张家界市、益阳市、常德市、娄底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长沙市:岳麓区、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雨花区、浏阳市、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
2、株洲市:天元区、荷塘区、芦淞区、石峰区、醴陵市、株洲县、炎陵县、茶陵县、攸县
3、湘潭市:雨湖区、岳塘区、湘乡市、韶山市、湘潭县
4、岳阳市: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临湘市、汨罗市、岳阳县、湘阴县、平江县、华容县
5、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
6、益阳市:赫山区、资阳区、沅江市、桃江县、南县、安化县
7、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津市市、澧县、临澧县、桃源县、汉寿县、安乡县、石门县
8、娄底市: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新化县、双峰县
9、衡阳市:石鼓区、雁峰区、珠晖区、蒸湘区、南岳区、耒阳市、常宁市、衡阳县、衡东县、衡山县、衡南县、祁东县
10、邵阳市: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武冈市、邵东县、洞口县、新邵县、绥宁县、新宁县、邵阳县、隆回县、城步苗族自治县
11、郴州市:北湖区、苏仙区、资兴市、宜章县、汝城县、安仁县、嘉禾县、临武县、桂东县、永兴县、桂阳县
12、永州市:冷水滩区、芝山区、祁阳县、蓝山县、宁远县、新田县、东安县、江永县、道县、双牌县、江华瑶族自治县
13、怀化市:鹤城区、洪江市、会同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中方县、
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
1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古丈县、龙山县、永顺县、凤凰县、泸溪县、保靖县、花垣县。
湖南永州市古城墙的建设永州市是湖南省地区性中心城市,古城墙作为古代城市防御工事的代表,是永州市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遗产。
古城墙的建设是该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
一、古城墙的历史渊源永州市早期属于湘南地区,唐朝时,永州曾是湖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朝贞观年间,永州街坊争先恐后地修建了城池和城门,作为永州古城墙的雏形。
此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永州古城墙先后历经十次修缮,经历了明、清时期的长盛不衰,直到民国初年才开始逐渐衰落。
二、古城墙修缮的意义早期的古城墙虽然是城市的防御工事,但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永州市几千年的历史记忆。
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背景下,古城墙成为永州市旅游景点之一,明显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增加了城市的收益来源。
同时,古城墙的修缮,恢复了古代城市经典建筑审美,为人们带来独特的文化气息,是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加强了人们对历史、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
三、建设过程的探索经验在进行古城墙的修缮过程中,永州市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从资金来源到技术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一一浮现。
在此过程中,永州市乘势而上,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了问题。
首先,政府的资金投入是底线。
永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在修缮古城墙时,融入了多方面的资金保障措施。
政府的投入为资金缺口的填补提供了无形的支持。
其次,媒体的宣传推广也是城墙修缮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永州市通过各种方式,包括网站、杂志、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形式,完整、准确地宣传修缮古城墙的整个过程,并向公众全面介绍古城墙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达到了宣传推广的目的,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最后,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古城墙修缮的顺利进行也不可或缺。
在古城墙修缮过程中,永州市积极引进各类人才,加强对于施工人员和技术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修缮古城墙的技术标准,实现了古城墙修缮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展望古城墙的未来永州市作为湘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古城墙的修缮而成为了一个典范。
永州市下辖2个区、9个县(自治县),即:零陵区、冷水滩区、双牌县、祁阳县、东安县、道县、宁远县、新田县、蓝山县、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
永州,雅称潇湘,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下辖2区9县,总面积22441平方千米,地势三面环山、地貌复杂多样。
永州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永州境内通过湘江北上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通珠江水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是湖南通往广西、海南、粤西及西南各地的门户。
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国以来,永州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
此外,永州还是怀素、黄盖、周敦颐、李达、陶铸等历史名人的故乡。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被贬至永州时,留下了《永州八记》,在文学史上影响重大。
湖南省永州市下辖九个县区,分别是:双牌县祁阳县东安县道县宁远县新田县蓝山县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自治县)永州市,即原湖南省零陵地区,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雅称为”潇湘”。
自从公元124年置泉陵侯国以来,永州已有2100余年的建城史,历史名人辈出,如:怀素、黄盖、何仙姑、周敦颐、李
达、陶铸等。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被贬至永州时留下了《永州八记》,在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
永州市九大下辖县区区位交通便捷、自然资源丰富、投资政策优惠、产业基础夯实,古之潇湘大地i,今之辉煌篇章。
湖南省包括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张家界市、益阳市、常德市、娄底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长沙市:岳麓区、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雨花区、浏阳市、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株洲市:天元区、荷塘区、芦淞区、石峰区、醴陵市、株洲县、炎陵县、茶陵县、攸县
湘潭市:雨湖区、岳塘区、湘乡市、韶山市、湘潭县
岳阳市: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临湘市、汨罗市、岳阳县、湘阴县、平江县、华容县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
益阳市:赫山区、资阳区、沅江市、桃江县、南县、安化县
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津市市、澧县、临澧县、桃源县、汉寿县、安乡县、石门县
娄底市: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新化县、双峰县
衡阳市:石鼓区、雁峰区、珠晖区、蒸湘区、南岳区、耒阳市、常宁市、衡阳县、衡东县、衡山县、衡南县、祁东县
邵阳市: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武冈市、邵东县、洞口县、新邵县、绥宁县、新宁县、邵阳县、隆回县、城步苗族自治县
郴州市:北湖区、苏仙区、资兴市、宜章县、汝城县、安仁县、嘉禾县、临武县、桂东县、永兴县、桂阳县
永州市:冷水滩区、芝山区、祁阳县、蓝山县、宁远县、新田县、东安县、江永县、道县、双牌县、江华瑶族自治县
怀化市:鹤城区、洪江市、会同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中方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古丈县、龙山县、永顺县、凤凰县、泸溪县、保靖县、花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