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关于安化黑茶童谣诗歌的详细理解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6
一首关于安化黑茶的诗歌-将进茶
君不见安化黑茶万里扬,茶马古道袂云忙;君不见八木春茶味甘霖,饼如玉盘砖成茗;琴棋书画诗酒茶,金花开在七星灶;
人生得意把瓷净,高朋常聚茗茶待;
摇椅摆桌且为乐,笑开畅饮五百杯;
千两饼,天尖贡,
将敬茶,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奔驰宝马何足贵,黑茶健康顺肠胃
减肥降脂防衰老,唯有智者知其好
文人骚客滴水墨,不识茶中妙滋味
古来茶稀而今贵,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肉,万金裘
呼儿将出换好茶,与尔同享万年长。
安化黑茶茶艺表演解说词走茶马古道、品安化黑茶。
(一)健康之饮安化黑茶,自其色如铁的“渠江薄片”问世以来,以有千年历史。
安化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探索,创造了灿烂的安化茶文化,创造了“世界茶王”安化千两茶、“三砖茶”(安化黑砖、茯砖茶、花砖茶)、“三尖茶”(安化天尖、贡尖、生尖茶)和芽尖、“白毛尖”等品类丰富的安化黑茶品牌,享誉国内外,溢彩流芳。
安化黑茶是古丝绸之路的神秘之茶,名族团结之茶,最具亲和力之茶。
数百年边销安化黑茶历史证实,是边区牧民的生命之茶,“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祖祖辈辈生活在丝绸之路两侧的蒙、维吾尔、回、躲等名族,主食牛羊肉与奶酪等食品,安化黑茶也就成为了他们分解脂肪、愉快肠胃的生活必须品,也是他们婚庆当中不可或缺的礼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富贵病的增多,作为有良好口感又有解脂、畅肠等作用的安化黑茶,不仅仅是边区牧民之“不可一日无茶”之品,更应该是国内外广大消费者21世纪健康之饮。
(二)古道怀念之茶在清幽雅致的茶(馆)室里,展示安化黑茶茶道,导进意境之中,使人浮想联翩,如同驰聘在船舱马背上,在茶马古道上,在丝绸之路上,……串串驼铃,茫茫戈壁,领略黑茶之真缔,回味对历史、对前人的怀想喝赞赏,感悟饮安化黑茶那特有的***之饮,健康之液,阳刚之气,尽情享受那黑茶之美妙,茶境中之情趣,历史之骄傲!(三)阳刚之器饮黑茶不同于饮其他茶类而有独特的黑茶茶具:1、茶刀安化千两茶要锯或饼。
久扬特质茶刀,用于切割安化黑砖、茯砖茶、花砖茶和千两茶饼。
按照烹(泡)茶需要确定切割量。
散装安化黑茶(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和生尖等)只按需取用。
2、茶壶电磁消毒泡茶炉,由茶壶和茶池“二合一”组合。
茶池作用于保养和消毒茶杯;茶壶由公杯、内杯、过滤网、止水钢珠和按钮组成,用于烹煮茶。
飘逸杯:只有3~4名客人、家庭或在办公室饮茶即可。
益阳的茶歌、茶诗、茶文一、茶诗《咏安化茶》四首并序陶澍消寒第六会,吴兰学舍人、陈石士编修、朱兰友侍讲、谢向亭编修、胡墨庄侍御、钱衎石农部同集印心石屋,试安化茶,成诗四首。
今岁足衎乐,春来事云适。
长安诸故人,颇能盛筵席。
席设每见招,终日但为客。
今朝客忽来,例我具肴核。
冷盘三五陈,下箸无所获。
匪徒少羔羊,亦乃乏鸡跖。
斗酒兴未阑,四座欢弥剧。
旋闻蟹眼鸣,中有云腴碧。
我家茱萸江,乡物旧所积。
虽无甘露兄,犹足清两腋。
煮茗况家风,庭前馀雪白。
芙蓉插霞标,香炉渺云阙。
自我来京华,久与此山别。
尚艺茶始犁,时维六七月。
山民历悬崖,挥汗走蹩薛。
培根阅冬初,摘叶及春发。
冻雷一夜鸣,蓓蕾颖欲脱。
是名雨前香,采之日一撮。
未几淅蒙茸,卓立针抽铁。
是名谷雨尖,香气弥勃勃。
毛尖如鹤毳,挨尖类雀舌。
黄茶号晚出,味厚亦非劣。
方其摘取时,篮筐遍山岊。
晨穿苦雾深,晚焙新火烈。
茶成与商人,粗者留自啜。
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
我本山中人,言之遂凄切。
“宁吃安化草,不吃新化好”。
宋时有此语,至今犹能道。
斯由地气殊,匪籍人工巧。
迩来地利尽,所产日以少。
变化及荃茅,夹杂或荼蓼。
遂令东家施,貌作西邻娇。
时俗但鹜名,讵易初终保。
臭味慎差池,我谓茶犹小。
茶品喜轻新,安茶独严冷。
古光郁深黑,入口殊生梗。
有如汲黯戆,大似宽饶猛。
俗子诩《茶经》,略置不加省。
岂知劲直姿,其功罕与等。
气能盐卤澄,立足回邪屏。
我欲不敢逞。
我闻虞夏时,三邦列荆境。
包匦旅菁茅,厥贡名即茗。
著号材所长,自昔功已迥。
历久用弥彰,闇然思尚褧。
因知君子交,味淡情斯永。
二、答董琴南诗一首并序陶澍董琴南修编以事未与品茶之会,翼日诗先成,且索茶为赠,辄致头纲一饼,次原韵奉酬。
我茶君未尝,和诗独先作。
妙语出清新,评骘且确。
笔迅电飞腾,辞成珠错落。
固知胸怀间,自具有邱壑。
著纸即烟云,一字不须酌。
拜贶岂寻常,翻觉琼瑶薄。
忆昨煮茗时,刚趁春雪渥。
人从一口分,趣比字题酪。
差堪润喉吻,未是劳辅齶。
坐中六七豪,意气殊脱略。
有创意的安化黑茶广告词关于安化黑茶的宣传广告你还记得哪些呢?那么你觉得哪些广告词是很有创意的呢?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创意的安化黑茶广告词的内容,希望能够让大家有所收获!有创意的安化黑茶广告词摘抄1. 健康之饮桑香黑茶。
2. 安化黑茶好,桑香黑茶妙。
3. 都说桑香黑茶好,桑叶全身都是宝,喝了桑香茯砖茶,酸性体质远离他!4. 桑香相随,健康相伴。
5. 桑香黑茶,誉满中华。
6. 桑香黑茶,百疾之汤。
7. 云天桑香,全球首创。
8. 桑叶黑茶,的确更佳!9. 桑香黑茶,来自三湘。
10. 黑茶有桑香,我们更健康。
11. 桑香黑茶香飘丝路。
12. 桑香黑茶,香飘天下。
13. 选择桑香,选择健康。
14. 亲近健康,追寻桑香。
15. 桑香黑茶,养生极佳。
有创意的安化黑茶广告词欣赏1. 桑香黑茶,享养生在家。
2. 水美茶香,唯我桑香。
3. 桑香黑茶,人类健康新使者。
4. 要健康,品桑香。
5. 茶叶桑叶,天生一对。
6. 伟大创举,桑香黑茶。
7. 桑香黑茶,品茗选它!8. 云天桑香请进门,幸福安康来串门。
9. 牵手桑香,追寻健康10. 品桑香,更健康。
11. 神韵安化,天下桑香。
12. 有桑香,味更香。
13. 天天桑香年年健康。
14. 喝桑香黑茶,享健康人生。
15. 我叫桑香,也叫健康,桑香黑茶,云天独有。
有创意的安化黑茶广告词精选1. 品桑香黑茶,健康伴您走天涯。
2. 片片桑香滴滴健康。
3. 喝了桑香茯砖茶,酸性体质不用怕。
4. 桑香黑茶!来自安化云天阁!5. 安化黑茶添桑香,世界人民享健康!6. 桑香黑茶丝路飘香。
7. 桑香黑茶乐享人生。
8. 安化黑茶添桑香,天下人民更健康!9. 黑茶之道,桑香之妙。
10. 品桑香之茶,论健康之道。
赞美湖南安化黑茶的诗句
湖南安化黑茶,世人青睐的佳茗。
茶树生于崇山峻岭,天地灵气注入其中。
古法炒制,传承经年,馥郁的茶香飘散。
深邃的色泽,如夜空中的星斗闪烁。
一杯品茗,回味无穷,茶韵悠长,醇厚如酥。
滋味独特,舌尖留香,茶香扑鼻,滋味清新如初。
湖南安化黑茶,茶中楷模,自古便享誉中外。
有谓其茶尽显湖南大地的磅礴气息,
它的独特风味,让人流连忘返。
每一叶都是精心耕耘的成果,每一杯都是茶农的辛勤付出。
它是湖南的骄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无论是清晨品茗,还是下午小憩,湖南安化黑茶都是最佳伴侣。
喝一口,感受那醇厚的滋味,品味那茶香的芬芳。
从茶杯中,沁人心脾,温暖身心。
赞美湖南安化黑茶,是对传统工艺的致敬,
更是对茶文化的传承。
让我们共同品味,共同颂扬湖南安化黑茶的尊贵。
茶的童谣及古诗句第一篇:茶的童谣及古诗句茶的童谣及古诗一、活动目标:1.搜集关于茶的古诗和童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茶。
2.学会创作童谣,能对同学的童谣进行修改。
3.教给孩子朗诵童谣的技巧,体会童谣的韵味。
二、活动准备:课前学生搜集一首关于描写茶的童谣或古诗。
三活动过程:(一)借助童谣,直接引题1.请几个学生念一念自己搜集到的童谣。
2.师小结:童谣就是童年的歌,没有童谣就没有童年,有多少童年,就有多少童谣。
在妈妈的怀抱中,在外婆的摇篮里,在我们的校园中,多少美丽的童谣伴随着我们健康地成长。
(二)吟诵童谣,走进童谣 1.师吟诵《送茶》:蓝花碗,口儿圆,我送香茶到田间,犁田叔叔喝一碗,一犁犁到天边边。
2.师提问:大家都很喜欢童谣,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吗?预测:童谣很短,容易记;童谣读起来,很顺口,让我爱念;童谣说的事我们都会做,容易明白。
3.师小结:是啊,童谣就是这样通俗、简短、有趣、生动,这么深受大家的喜欢。
(三)教师指导,学写童谣围绕周活动实践主题“茶”可以独创、也可小组合作完成一首有关茶的童谣。
2.把自己创作的童谣念给小组同学听。
3.选择组里其他同学的一首童谣进行修改。
4.指名几个同学朗诵童谣,教师进行指导。
5.其他同学自告奋勇上台朗诵自己创作的童谣。
附关于“茶”的童谣和古诗、1.有关茶的童谣。
(一)铁观音小小圆球圆又圆,放入水中模样变。
浑身舒展一片片,水杯一下全涨满。
凑鼻一闻清香远,清神明目不一般。
(二)金骏眉小小嫩芽似眉笔细长身子带金黄浑身茸毛密又细浓汤淡红润心肠(三)世间好茶多,各地差异大,有爱喝龙井,有爱喝菊花,有爱大红袍,有爱随行家,红绿黑白砖,普洱猴魁佳,毛峰观音在,瓜片亦可夸,爷爷独一乐,街前大碗茶。
关于“茶”的古诗句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安化民歌的创作特点作者:谢黎华来源:《艺海》2010年第11期安化位于湖南中部,民风淳朴,山青水秀。
安化民歌从属于梅山文化,是我国南方保留下来的原始文化之一。
安化人有着热爱音乐的传统,喜欢用歌唱来表达思想、反映生活。
安化民歌是名副其实的原生态歌谣。
它深刻的反映出了安化人们的纯朴生活与安化民歌独具的艺术特色与魅力。
其创作特点体现如下:一、通过谱例看安化民歌的创作特征《十次到姐家》是一首典型的安化情歌,创作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反映的是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执着。
这首歌曲主要运用了简单的旋律和语言化的歌词,在其选材与构思上创作者都经过了精确的处理。
首先,该曲的旋律主要运用了我们民族调式中的五声商调式,而调式中的主要音由商音与徵音构成,其中的宫音只是为整个旋律埋下了深刻的伏笔,开了一个很安稳的头;其中的角音与羽音起到了支撑商音与徵音的作用,丰富了旋律的线条,同时缩短了相邻音之间的距离,这样也让旋律的进行感觉很柔和、平稳,让人感觉很踏实。
整首旋律很简单,一共十二个小节,将旋律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半终止与全终止都结束在主音上,很有结束感和归属感,就像是一问一答,都具有很规整的特性。
同时,歌曲十段歌词共用同一条旋律,运用了音乐理论上的分节歌形式。
简单的旋律与多段歌词运用同一旋律的创作特征,方便了歌曲的学习与流传。
其次,歌曲的选材构思适应了当时社会的新潮流。
新中国成立时期人们的思想渐渐开放,特别是面对自己的爱情时,表现出了不再受传统的婚姻束缚,敢于追求自己向往的爱情。
这首歌曲表现了四五十年代的安化人的思想也对上了当时的社会潮流,可谓敢为人先。
所以这首歌曲在当时是一首创新与大胆的作品,把人们的向往作为一个简单的故事叙述出来。
再次,歌曲歌词的创作特征。
口语化的歌词,把年轻男子追求自己爱人的先后过程说的很清晰,同时歌词也带有趣味性与超前性色彩。
每段歌词都以第“几”次开笔,脉络清晰,也告诉了我们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
其实,歌词的“十次”是很多次的代表,经历很多次后,歌词中的主人公终于让自己的爱情结出了硕果。
赞美湖南安化黑茶的诗句
湖南安化黑茶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茶类,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作为中国传统茶的代表之一,安化黑茶不仅有着浓郁的口感和香气,更是代表着中国传统茶叶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在诗歌中,我们可以赞美安化黑茶。
下面是一些赞美湖南安化黑茶的诗句:
1. 湖广熟,天下足,湖南安化黑茶,厚重香醇。
2. 茶中珍品安化黑茶,陈年老茶味道香。
3. 黑茶飘香湖南安化,品味人生乐融融。
4. 茶马古道起点湖南,安化黑茶魅力无穷。
5. 黑茶之美,美在醇厚,美在独特,美在千年传承。
除了诗歌,还可以从文学、音乐、绘画等多个角度来赞美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挖掘和赞美。
安化黑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茶类,它的醇厚和独特,让人们在品尝中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文化底蕴的深厚。
湖南安化黑茶,作为中国传统茶叶的代表之一,值得我们深入保护和赞美。
浅析湖南安化民歌的创作特点摘要:安化县位于湘江支流资江中游的湖南省益阳市,地理位置优越。
安化民歌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历史悠久,体裁丰富,内容独特。
其音乐曲调具有粗犷、高亢、抒情等独特风格和写实、俏皮的音乐性。
在旋律、调式、节奏节拍上都有特别的地域特色。
安化名歌的创作特点,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安化人民独特的民俗生活和文化传统,也是研究、了解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的广大学者们所需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安化民歌:创作特点;艺术价值1.湖南安化民歌简介1.1安化民歌的起源据史料记载,安化民歌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兴起于唐宋时期,繁盛于明清时期。
经过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革新,流传至今。
宋朝时运输业发展繁荣、随着马帮运输业的兴起丰富了安化民歌。
安化人民的马帮运输路线就是现今大众所称的茶马古道。
安化民歌从属于梅山文化,古梅山文化博大精深,极富乡土特色,是保留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原生态文化之一。
安化民歌随着安化黑茶的出品与发展不断创新,以优秀的茶文化为背景,创作了独具特色的当地音乐。
1.2安化民歌的发展安化民歌由最原始的清唱阶段到一人唱多人合、再到加入特色乐器伴奏、最后加入新时代音乐元素不断发展。
据《宋史•梅山峒蛮》:“上至梅山峒蛮,琳琅满目,珠光宝气”。
形容这里民歌丰富多彩、独特优美,感情丰富。
2.安化民歌的创作特点2.1安化民歌体裁的创作特点2.1.1 山歌高腔山歌:主要分布于中部安化一带,唐时安化地区为瑶、苗族、双丰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在北宋开发梅山茶马古道运输业兴起后,不断有汉人迁居、涌入,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文化融为一体。
形成独特的高腔山歌,演唱者均属男性,日积月累,形成这一唱腔。
高腔山歌的特点是高亢嘹亮、拖腔长、节奏自由、粗犷。
平腔山歌:主要分布在地势平缓的丘陵地区,因受地域的影响,它的音调朴实、缓慢,低沉,节奏较自由随性,常用拖腔的演唱方法,托腔可分为长短两种,在不同场合使用。
因托腔需要饱满较长的气息,多为男性演唱,多以对唱或独唱形式演唱。
幼儿教案,儿歌与茶有关篇一:安溪童谣——茶都景观语言活动:安溪童谣——茶都景观设计意图:童谣,是反映儿童的生活和情趣,适合儿童唱的歌谣。
童谣不仅仅带来快乐,还能学到生活的道理和知识。
“茶都景观”以“学生成长体验”为出发点,借助于儿歌童谣这一载体,发展学生言语智慧,让学生感受闽南童谣,传承弘扬茶乡优秀传统文化,在浓郁的茶乡文化氛围中,感受安溪的魅力。
活动目的:1、在活动中让幼儿感受闽南方言童谣独特的美,体验童谣特有的韵味。
2、感受茶都的魅力,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事先开展“安溪知多少?”谈话活动,让家长帮助幼儿了解安溪的特产。
2、物质准备:中国茶都、安溪美景的图片;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图片欣赏,引入课题欣赏中国茶都、安溪美景的图片,引入主题——茶都景观(出示童谣)二、完整欣赏,感受童谣1、教师借助响板有表情地朗诵童谣。
(帮助幼儿初步熟悉童谣内容),提问:(1)这首童谣的名称叫什么?(请2—3名幼儿回答,然后全班一起回答)(2)小朋友在这首童谣里听到茶都有哪些特色的东西?(教师将幼儿说出的特产贴在黑板上———出示图谱)。
2、老师结合图谱朗诵童谣。
(帮助幼儿感受童谣的韵律美)三、互动讨论,理解童谣1、安溪的凤山、龙湖有什么好玩的???2、一袋袋黑米是指什么?(铁观音)3、提问:在这首童谣里你最喜欢哪一句?(请小朋友将自已喜欢那句童谣念出来)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四、利用图谱,学习童谣1、幼儿跟教师小声完整朗诵童谣。
2、看图谱朗诵童谣两遍。
(进一步感受、理解童谣内容)3、男女分组轮流朗诵。
讨论:怎样使童谣念起来更动听、更有趣?(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打节奏等来表现童谣的特点。
)4、学习边朗诵边用动作表现童谣。
(初步学习用肢体表现童谣)5、师幼以接龙形式进行朗诵。
五、体验韵味,激发情感1、这首童谣听起来觉得怎么样?它和我们平时念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2、学了这首童谣,你觉得我们的家乡美不美?六、延伸活动把童谣唱给父母亲和你的朋友听。
^安化黑茶^最美十首茶诗,字里行间透着茶香!我国既是“茶的国度”,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为数众多的诗人,文学家已创作了不少优美的茶叶诗词。
《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一字至七字诗,俗称宝塔诗。
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道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元稹以宝塔的形式来排列诗歌,不仅形式特别,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描绘了茶的形态、功用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唐)皎然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遗”同“为”音:表赠送的意思;“剡”同“善”音:“剡溪”,水名,位于浙江东部;“爨”同“窜”音:此处当烧、煮茶之意。
僧皎然首标“茶道”,使茶道一开始就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为中心的茶文化圈内任何僧侣、文人所不可匹敌的。
《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
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
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安化黑茶养生歌南方有木似佳人,陶醉春风吐芬芳。
此木根植于安化,勃勃生机润丰壤。
湖南安化地势优,土含矿物面积广。
四季分明气候宜,绵绵甘霖云霄降。
梅山文化发源地,县境中部穿资江。
天时地利人和谐,黑茶悠久飘清香。
客来安化心温暖,人走天涯茶不凉。
味道醇浓如美酒,气胜兰花活性强。
莫道凡人无雅兴,也来茶楼说向往。
知己聊天笑颜开,愁绪消尽运势昌。
毛茶原料分等级,初展成熟别山岗。
杀青翻炒腾蒸气,均匀渗透不能忘。
趁热初揉溢液汁,轻压时短记心上。
保温保湿很重要,渥堆地洁应背窗。
茶条回松需复揉,整饰卷紧成形状。
巧手制造七星灶,烘焙松柴明火旺。
三尖三砖一卷茶,名不虚传天下扬。
谈笑风生日日饮,补充膳食增营养。
意气风发走大道,助消解油顺胃肠。
除脂减肥体轻盈,软化血管疾病防。
豁达忠厚缓衰老,延年益寿岁金黄。
抗击突变茶色素,减低血压皂素帮。
糖类代谢得改善,杀菌消炎人安康。
多饮利尿又解毒,烟酒之害狠扫光。
群山绵延无穷尽,碧溪映村悠悠淌。
洁性不污怀深情,洗涤尘愁精神爽。
半夜明月柔柔照,一晨朝霞欣欣望。
捧碗喝茶最豪情,宾朋满座在四方。
一碗润喉出善语,两碗连心善眼亮。
三碗清骨品德高,四碗胸怀正能量。
五碗举步登青云,六碗笔下挥兰章。
七碗手握神州友,八碗胆豪远志向。
九碗行善学佛法,十碗净魂体魄壮。
山川明媚若锦绣,请君携茶怡乐赏。
千载黑茶健众生,幸福生活万年长。
诗经·安化黑茶·知识
安化黑茶,在湘中央。
八木春生,茶味香浓。
荒丛灌木,上下滋之。
八木春茶,吾将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嘉木野种,上下采之。
茗品致叶,馈友赠之。
荒山绿翠,上下芼之。
八木春茶,甘绕梁之。
详细解说:
1、安化黑茶啊,在中国湖南的中部,湘楚中央;
2、只有经历了8个春季后的(八木春)茶叶,味道才更加滋润和香
甜;
3、安化黑茶呀,地处高山野岭,荒木灌丛滋润着那里的茶树;
4、八木春的茶呀,我多么想美美的喝上一口,润一下我干咳的喉咙;
5、如果喝不上呀,吾晚上睡觉做梦都会想着他;
6、心里像猫爪在抓一样,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7、这种南方之嘉木啊,荒山之野所采摘的茶叶,多么想到实地去采
摘一些回家呀!
8、作为茗茶类,恬适、健康、雅致,用来馈赠好友、贵宾最合适不
过;
9、这种南方之嘉木,荒山之野的翠叶,有机会我一定会采摘一些回
家;
10、然后制作成八木春茶,让那甜美的滋味在喉咙里久久停留,绕梁
三日而余香不绝!。
民间有哪些茶俗的歌谣-民间茶俗的歌谣民间有哪些关于茶俗的歌谣-民间关于茶俗的六首歌谣民间茶俗歌谣为人们在茶事活动中对生产生活的直接感受,其形式简短,通俗易唱,喻意颇为深刻,内容有农作歌,佛句歌、仪式丧礼歌、生活歌、情歌等。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民间关于茶俗的六首歌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仪式丧礼茶俗歌仪式歌是四川歌谣中最为丰富的部分,内容最全面的是婚礼和丧礼歌,《赞采茶诗》详细记述旧时丧礼的程序礼仪。
唱词:“为儿亲,去采茶。
手提筐,身穿麻。
山又高、路又窄,哭哭啼啼往前跨。
抬头望,见乌鸦,呱呱叫,叫呱呱,叫的昌儿爹(妈)。
前日里爹(妈)为儿,今日里儿为爹(妈),好似反哺乌鸦。
奏乐师,实在苦,情你吹个《鸦反哺》。
朝前走,过山垭,一派青松乱x加。
山坡赶羊羊乱跑,好似猛雨打残花。
奏乐师,不要慌,不要忙,请再奏一曲《山坡羊》。
回头心胆怕,用手扳住茶树桠。
思念儿亲双泪洒,盈筐雀舌,满筐龙芽,采得香茶便归家。
曲曲弯弯路,重重叠叠垭。
不觉红日渐西斜,急转路三忿。
……忙烹茶,自吁嗟,思念儿亲泪如麻。
……为采茶,上高册,顾不得山遥路远,急急忙忙往前钻!奏乐师,听得端,请吹一调《行乡子》,壮一壮孝子行颜!抬头望,望无边。
岷山顶上接云霞,不怕远,来采茶,手提筐筐往上爬。
……提起茶叶回家转,烹此新茶与亲餐。
一路之上不敢慢,急急犹如虎下山。
奏乐师,你辛苦,请你打起包包锣,擂动牛皮鼓,架起大蟒筒,吹首《下山虎》!”这首仪式丧礼歌产于都江堰。
都江堰是四川产茶区,茶农一生在高山上种茶采茶非常辛苦,民间以采茶编成唱词作丧礼司仪歌,寄托生者对死者的哀思和悼念,直接反映丧礼茶俗文化的`歌谣还不多见。
情歌茶俗歌情歌是民歌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有魅力的部分,这里叙述的茶俗情歌,其语言,感情色彩,及表现出来的民情风俗,都具有四川茶俗风情的特色,把爱情表现的大胆、泼辣、直率、热烈的有《太阳出来照红岩》:“太阳出来照红岩,情妹给我送茶来。
红茶绿茶都不受,只爱情妹好人才。
小学科学一年级高效课堂资料
安化黑茶
黑茶是六大茶系之一,也是中国的特有茶类,生产历史悠久。
安化产茶自唐代开始,已有产“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的记载,是我国黑茶历史文化最悠久,消费量最大的品种之一。
安化黑茶主要品种有“三尖”、“三砖”、“一卷”。
三尖茶指天尖、贡尖、生尖;“三砖”指茯砖、黑砖和花砖;“一卷”是指花卷茶,现统称安化千两茶。
安化黑茶不仅有助消化、抗氧化、利尿解毒等养生功效,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是湖南茶文化的一张名片。
天尖
黑砖
千两茶。
喝黑茶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喝黑茶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描写黑茶的诗词有哪些1. 无由持1碗,寄与爱茶人。
出自:唐代: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译文:手端着1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出自:唐代:白居易《琴茶》译文:和老伴侣听着琴声喝着茶,茶的家乡在蒙山。
3.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出自,唐代: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译文: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4.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出自:宋代:黄庭坚《满庭芳·茶》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外形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10分宝贵。
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
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5.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译文:衣襟满带茶香,从前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6.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出自宋代: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译文:酒后更喜爱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殊相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2.推举1句有关“喝茶”的诗句1、《山泉煎茶有怀》唐代: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1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坐着倒1鼎凉爽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手端着1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望江南·超然台作》宋代: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1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湖南·安化黑茶引——汉和书院安化黑茶,诸茶之宝,中国黑茶之冠也!天生异品,卓尔不群。
安化,云台落霭①,资水承波,积冰岩②之养,汲南岳之灵。
茶林互映,松槚③同馨。
湘人聪慧尤勤,以棕衣竹骨④汇山川之魄,以七星古灶⑤融日月之魂⑥,孕育出黑茶之生命。
呈三尖三砖⑦、百两千两⑧,乃至万两之制。
琥珀⑨玉液,和厚甘醇。
竭虑呵护,陈香陈韵。
观止史宬⑩。
古今奇品,千秋功德。
安化,开黑茶先河,惠紫薇荒蛮⑾,萌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洪武⑿封贡茶,雍道立禁碑⒀。
拓万里茶道,给(ji)亚欧邻邦。
安边宁境之勋,互易资政之实,通化融民之为,消脂助眠之功。
誉称寰宇⒁。
黑茶妙品,泽润四方。
川湘并銮⒂,融智汇勇,联臂共举,汉和⒃巨旌。
守生态至纯,承工艺旧制⒄,秉禁碑垂教,践普惠之道。
先人任古道崎岖,尚能万里。
我辈籍盛世高帆,顺时代大潮,铺黑茶新丝路,载华夏之厚德。
飨民济邦⒅!注释:①云台:即云台山;落霭:云气,烟雾;云台山大叶种茶成为安化黑茶的地理标志。
②冰岩:即冰碛砾泥岩,距今6-7亿年,世界稀有石种,古生物化石,富含锌硒微量元素。
③槚:茶树的古称。
④棕衣:采用棕榈树的棕丝片做成的衣钵;竹骨:用当地老楠竹精工制作而成的用于踩制花卷黑茶的竹篓。
⑤七星古灶:按照南方朱鸟中第四宿七星排列成七个炉口(呈勺子型),专门用来烘制黑茶。
⑥魂魄:借指黑茶的精神灵气,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
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
魄构成形体,魂构成思维才智;魄是阴神,魂是阳神。
⑦三尖:天尖、贡尖和生尖;三砖:茯砖、黑砖和花砖。
⑧百两千两:指旧制工艺和重量的花卷黑茶,千两相当于62.5市斤(旧时16两为现在的1市斤)。
⑨琥珀:植物树脂化石,色泽丰富,晶莹剔透。
⑩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史宬:存放编修好的史书、册卷的房屋。
宬,屋所容受也。
⑾紫薇:花名,又叫满堂红,特指朝廷宫殿高贵之地;荒蛮:泛指偏远人烟稀少不开化的地区。
一首关于安化黑茶诗歌的详细解说
冰碛岩、七星灶、金花朵朵药;
八木春、九重工、雪峰山水冲;
十两卷、百两饼、茶马古道饮;
千两茶、万年藏、盛世茶都香。
这是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
道出了安化黑茶在历史长河中的漫长积累过程,同时也讲述安化黑茶的功效价值、生长环境、工艺流程、冲泡过程,以及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要作用,更体现了安化黑茶能收藏百年、越陈越香、越收藏价值越高特殊作用。
1、冰碛岩,是世界非常稀有的石种之一,其色泽为灰褐或暗褐,质量重,坚而脆,内夹杂有砂石或其他生物化石。
由于产生年代久远,被称作“长寿石”“吉祥石”,含有特别丰富的锌、硒等人体所紧需的微量元素。
据考证,安化是世界上冰渍岩最集中的地区,约占整个地球含量的85%,像安化这样大面积保存下来的实属罕见,其厚度及规模和岩石质量称"世界之最",被科学家称为"世界奇观"。
而且世界上只有安化的茶叶生长在冰碛岩地貌上,其硒含量高于世界茶叶平均水平7倍,也只有安化黑茶才能溢出特有的香味与甜味,入口生甘,久久难忘!
所以才有说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安化有!
2、七星灶,是安化黑茶、特别是天尖黑茶不可或缺的一道烘焙工艺,如果没有七星灶,就没有安化黑茶中特有的烟松香味,当然无法品味它流传近千年的纯正滋味。
聚集先人智慧的结晶。
3、金花朵朵药,说的是金花黑茶中的金花,其科学名称为“冠突散囊菌”,对人体非常有益的一种酵素类菌。
“金花”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同时催化茶叶中的蛋白质、淀粉转化为单糖,又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元素,科学界的湖南农大刘仲华教授已在分子水平上论证金花具有减肥、去脂、降三高等功效。
金花的生成技术被列为国家二级机密,早些年,日本,韩国多次有人到安化,企图窃取金花的生成技术,由于我国政府的严格保护,而未能得逞。
在日本安化黑茶被称为“瘦身茶”,在韩国称为“美容茶”,正是由于金花这种种功效价值。
4、八木春,历史上有几种说法:
其一:八木春生,这是一个早年流传下来的故事,这个故事要追溯到
公元641年,也正是唐代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那年。
安化民间有传说,世代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安化爆发大规模的瘟疫,瘴气厚积,灾民遍野,被瘟疫夺命者不计其数,困苦不堪。
而且安化已连续三年遭灾,这第三年是安化县历史上少有的干旱年,树木枯亡,寸草不生,灾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唯独在安化县芙蓉山脉系的大峰山上一处悬崖处,有且仅有八棵看似茶树,而又不是茶树的一小片木群,共计八棵,葱葱郁郁,长势喜人。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眼看瘟疫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从山上走出一位白胡子白头发的仙者,命人采摘到八棵树上的叶片后,经过九重工序,擂制出像米糊一样的一味黑茶药膏···病患食用后,终于控制住了瘟疫。
不久后,天公做美,接连下了三天三夜大雨!全县才得以度过难关。
所谓得八木春者,得生存。
由此而来!
其二:在富含冰碛岩石的安化县境,由于地理地貌特殊,大部分地方表层土质比较薄(土层下都是冰碛岩石呢),而导致茶树生长缓慢,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8年的生长期,才适合茶叶初摘,由此才有讲法说:八木春生,茶味香浓。
其三:在安化有一种很特别的茶,叫安化擂茶。
而这种擂茶的“擂茶棍”,要用一根女士手腕大小、笔直、且至少有8个年轮、长八尺左右的茶树棍子,擂制的擂茶,才会有那个天然的茶香味。
每当有贵客到来的时候,请贵客喝“擂茶”,是安化人民的盛情待客之道。
这个安化黑茶八木春品牌属于安化黑茶中的一个天字号品牌,是一个只在安化民间流传的黑茶传说,一般只闻其声、不见其物。
有诗为云:
君不见,湘楚文化数湖南,安化黑茶传天下;
君不见,八木春茶味甘霖,饼如玉盘砖成茗;
千两茶王何曾见,三尖常驻帝王家。
茯砖手筑金花现,碧泉冲出扑鼻香。
一杯身轻体还健,三杯四杯伴彩霞。
然而这个品牌基本只在内部流传,市面上很难见到他们的产品,黑茶界里都很少露面,因为他们品质要求高,产量的控制也相当严格。
一般能喝到他们家的产品的,都是圈中人士或茶圈挚友才偶得收藏。
因其品臻,而使得一茶难求。
安化俚语又有说法:喝了八木春生茶,饿死郎中屋里爷(读 ya),意
思是喝了这个茶,将会身体健康,而(郎中)医生会因为没有顾客,爷都会饿死去······就是这么来的!
5、雪峰山水冲,安化黑茶冲泡流程讲究天然山水或井水冲泡,这样它的茶质才更加纯正,口感味道才更加切真。
6、九重工,是说安化黑茶必须经过九道加工工艺,如下:
一重、采摘;
二重、杀青;
三重、初揉;
四重、渥堆;
五重、复揉;
六重、烘焙;
七重、筛分;
八重、压制;
九重、发花。
其中每重工艺中还有很多重复杂的技术。
所以才有说安化黑茶的工艺在6大茶类中是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
7、茶马古道饮:是说早在唐代,安化黑茶就开辟了从安化顺资江水路下洞庭,经汉口、长安、包头至今天的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其分支从包头经陕西运往新疆蒙古等各个地方。
为了方便运输,聪明的安化人将茶叶压成砖,做成卷(千两茶),打成包(天尖一包为50斤)。
置于马背,运抵恰克图,为早年中俄边境安定以及西北少数民族安定团结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8、万年藏:这是说安化黑茶是“可以喝的古董”,安化黑茶的特质决定的,其可存放、收藏百年,且越陈越香,越陈越好喝,价值也越大。
9、
2005年,央视二套《鉴宝》栏目对一位陕西茶商存储的一篓1953年的一公斤安化天尖进行了验证鉴评,拍出48万元的天价,
2008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茶业博览会上,奥运纪念版“千两茶”以200万元的价格被神秘茶客拍得,堪称世界“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