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95 MB
- 文档页数:46
如何判读地球太阳光照图太阳光照图表示太阳光照射地球表面情况图,它可以在经纬网上绘制,也可在地球公转图上绘制,判读综合性强、跨度大,是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知识重点,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
地球光照图有三种形式:极视图、侧视图、变式图,在各种图形上判断日期的方法是观察各条纬线昼夜长短的状况和极昼极夜的范围。
一、极地投影图的判读1、根据地球自转确定南北极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方向,而在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方向,所以图1、图2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3、图4是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2、根据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情况确定节气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为极昼(如图1),或者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为极夜(如图4),则为6月22日即北半球夏至日;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极夜(如图2),或者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为极昼(如图3),则为12月22日即北半球冬至日;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如图5),全球昼夜平分,这时是3月21日或9月23日,即北半球春分或秋分日,南半球节气与北半球相反。
3、根据地球自转确定东西经度图1、图2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图3、图4、图5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根据自转箭头指东原则,以0°经线为基准,顺地球自转方向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如图中FB为东经度,EA为西经度)。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呈正南正北方向,在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上,沿任意经线向中心走都是北方,反之是南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呈正东正西方向,顺地球自转方向为正东,反之为正西(如图1-5中的C点、D点,D点位于C 点的正东方向)。
4、找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可根据日期来确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23°26′S(如图2、图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26′N(如图1、图4),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即0°(如图5)。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判读方法】一、判读的基本前提1.“四看”(1)看投影方位;(2)看经纬度; (3)看昼夜情况;(4)看运动状态。
2.“三定”(1)定出反映的日期或时刻;(2)定出考查对象的空间位置;(3)定出相关要素极其运动变化趋势。
二、阅读的知识铺垫1. 阅读地理坐标;即重要的点、重要的线(如00和180o经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晨昏线、太阳直射的纬线和经线、6时、12时、18时、24时所在经线等);2. 阅读地球自转方向和南北极;3. 阅读昼夜状况;太阳光线来自何方;4. 阅读重要的面(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昼半球、夜半球、极昼和极夜范围等)。
5. 找出直射点的位置,因为直射的经线反映出经度和时间,而直射的纬线则反映出纬度和季节。
【考察目标】通过光照图考查的内容1. 确定日界线、时区;2. 区分东西及南北半球、相对方位;3. 计算线或点(直射点)的经纬度值;计算日期,地方时及区时;4. 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5. 判断直射点的位置极其移动;6. 区分昼夜分布、晨昏线、昼半球、夜半球、极昼与极夜范围及其变化;7. 计算昼夜长短及其变化;8. 确定日期、节气、季节、五带的分布;9. 确定物体水平运动偏向;推断公转速度状况;10.联想并发散相关季节的气压带与风带、洋流、气候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内容要点】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一、光照图与太阳的视运动和日影1. 同一地点(以40°N某地为例)在不同的日期时间内物影的指向状况:(1)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如图①a所示),在40°N地区,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以50°仰角经过正南天空,后从正西方向落下(如图①b所示)。
日照图按投影面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侧视图、俯视图和变式图。
侧视图俯视图变式图第一步先判读南北半球第二步判读晨昏线。
根据地球自传方向,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第三步判读:根据两极地区的日照情况判断日期或直射点的纬度。
依据是1.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出现极昼,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3.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
第四步判读确定地方时。
判断依据:首先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入手。
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及这个点所在经线为地方时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及这个点所在经线为18时。
第五步判读确定直射点经度或判断时间。
依据是昼半球(白天)的中间经线为太阳直射经线,时间为12时。
夜半球的中间经线的时间为24时或者0时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平行的太阳光线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从而产生了昼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
晨昏线的特点是:一是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即通过地心。
1、晨昏线的判读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反之是晨线。
2、判定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在日照图上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所在的经度。
如图一、图二、图三中,太阳直射点经度均为150˚E,图四中,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0˚ (赤道)。
图二、图五中,晨昏圈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受光半球,南极圈内为背光半球,即太阳直射23˚26'N(北回归线)。
图三、图六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背光半球,南极圈内为受光半球·,即太阳直射在23˚26'S(南回归线)。
3、判定某地地方时一是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图一中,AB为晨线,60˚E上的地方时为6时,晨线背面对应的是昏线,则与60˚E正相对的120˚W上的地方时为18时。
日照图判读的技巧分析安徽马鞍山卢大亮日照图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一是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某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等;二是线:经纬线、晨昏线、太阳光线、零点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三是面:夜半球和昼半球。
日照图有两种主要状态:一是静态图:反映地球某一特定时间世界各地的时间状况;二是动态图:包括由于地球自转而导致的地方时和日期的更替以及由于地球公转而导致的季节更替。
一、日照图上的信息1. 日照图上的时间信息:①地方时和区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24时(或0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
②日期:包括根据国际日期变更线(定线)、0点线或24点线(动线)判断“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以及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特殊日期的判定。
③季节:可以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情况、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等判断该半球的季节。
2. 日照图上的空间信息:某些地理现象既有明显的时间性,又有明显的空间性,所以地理现象是地理时空问题的结合点。
地理时间计算与地理现象的联系,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因此也成为高考时空题中经常涉及的问题。
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握各种地理现象,才能熟练地进行“时空转换”,真正提高复习效率。
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等。
例1. 下图所示范围为昼半球,其中A点(78°N,12°E)位于我国新建的北极科考站黄河站附近,B 点与A点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此时正值北极科考的好季节,读图回答(1)~(2)题:(1)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A. 7时12分B. 7时C. 19时12分D. 19时(2)下列关于此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B. 为长江流域早稻播种季节C.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D. 直布罗陀表层海水向西流解析:(1)本题的情境很简单,是通过日照图来考查具体的地理知识的,但本题没有空间立体图,给出的是平面图,所以我们首先要将立体的图分析出来(如下图)。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技巧【判读方法】一、判读的基本前提1.“四看”(1)看投影方位;(2)看经纬度;(3)看昼夜情况;(4)看运动状态。
2.“三定”(1)定出反映的日期或时刻;(2)定出考查对象的空间位置;(3)定出相关要素极其运动变化趋势。
二、阅读的知识铺垫1. 阅读地理坐标;即重要的点、重要的线(如00和180o经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晨昏线、太阳直射的纬线和经线、6时、12时、18时、24时所在经线等);2. 阅读地球自转方向和南北极;3. 阅读昼夜状况;太阳光线来自何方;4. 阅读重要的面(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昼半球、夜半球、极昼和极夜范围等)。
5. 找出直射点的位置,因为直射的经线反映出经度和时间,而直射的纬线则反映出纬度和季节。
【考察目标】通过光照图考查的内容1. 确定日界线、时区;2. 区分东西及南北半球、相对方位;3. 计算线或点(直射点)的经纬度值;计算日期,地方时及区时;4. 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5. 判断直射点的位置极其移动;6. 区分昼夜分布、晨昏线、昼半球、夜半球、极昼与极夜范围及其变化;7. 计算昼夜长短及其变化;8. 确定日期、节气、季节、五带的分布;9. 确定物体水平运动偏向;推断公转速度状况;10.联想并发散相关季节的气压带与风带、洋流、气候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内容要点】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其重要。
一、光照图与太阳的视运动和日影1. 同一地点(以40°N某地为例)在不同的日期时间内物影的指向状况:(1)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如图①a所示),在40°N地区,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以50°仰角经过正南天空,后从正西方向落下(如图①b所示)。
光照图判读⽅法地球运动——光照图判读考点及⽅法1.确定南北极点侧视图或⽴体图,⼀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极地俯视图,从⾃转⽅向上看,逆时针⾃转为北极,顺时针⾃转为南极。
2.确定晨昏线顺着地球⾃转⽅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3.确定直射点的位置直射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时为12时。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分⽇),则太阳直射⾚道;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夏⾄),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特殊:若与晨昏线相切纬线是X°(66°34′<X<90°),则直射点纬度为90°-X°(北极为昼为北纬,北极为夜为南纬。
)若太阳直射X°N,则(90-X)°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90-X)°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若太阳直射X°S,则(90-X)°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90-X)°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5.确定某点地⽅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时为12时(昼半球中央分界经线),与此相对的经线地⽅时为0时(夜半球中央分界经线);晨线与⾚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时为6时,昏线与⾚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时为18时。
其它经线时间按照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计算获得。
6.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弧长15°为1⼩时。
夏半年,昼长夜短;冬半年,昼短夜长。
春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公式:夜长=2×⽇出;昼长=2×(12-⽇出);12-⽇出(上午)=⽇落-12(下午)或者按照昼夜弧⽐例计算昼夜长短。
高中地理: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日照图是自然地理中的难点,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的有侧视图和俯视图(极视图)两种。
日照图判读的基本方法如下:1、确定晨昏线(1)明确图中线(圈)的含义及晨昏线的画法:侧视图:大圆为经线圈,横直径为赤道,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平分赤道,二分日过南北极点,二至日与南北极圈相切。
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半径为经线,晨昏线在二分日为过极点(圆心)的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平分圆(与经线重合),二至日为弧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2)确定晨线和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为晨线。
2、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①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特例除外)。
②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
③从经度数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或西经度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方向相同。
3、季节或日期的确定①利用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来判定:北半球昼长夜短或北极地区是极昼,则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反之则为冬半年。
②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①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A. 地方时12时的经线。
B.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侧视图即为大圆面向太阳光线的那一半)。
C. 根据已知某经线的时间来计算。
D.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经线。
②直射纬线的确定:A. 利用极昼、极夜的范围计算(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相切,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 直立物体影长为零的地区所在的纬线。
C. 利用晨昏线相切的纬度计算:直射纬度=90°-相切纬度(北半球昼长则直射北半球)。
D. 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5、时间的确定①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8时。
日照图的形式及判读要点一、 日照图的基本形式及其变式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按投影情况的不同可分为正侧视图、斜侧视图、极地俯视图和矩形投影图。
(一) 正侧视图:变换角度的常见形式见图1(①是地轴右倾66°34′时的正侧视图,②是把地轴画成不倾斜时的正侧视图,③是地轴左倾66°34′时的正侧视图)、昼夜范围情况变化的常见形式见图2(①是春、秋分日夜半球的正侧视图,②是春、秋分日昼夜半球不相等时的正侧视图,③是夏至日时显示昼夜半球不相等时的正侧视图)、选取局部的常见形式见图3(①为南北半球以某一经线为轴东西扭转的侧视复合图,②为沿某一经线圈切开南北翻转的侧视复合图。
)斜侧视图也可以看作是介于正侧视图与极地俯视图之间的过渡形式,常见形式见图4(①是北极附近的斜侧视图,②是南极附近的斜侧视图)(二) 极地俯视图的常见及其局部形式见图5(①为以北极为中心的北半球俯视图,②为以南极为中心的南半球局部地区俯视图,③为沿赤道切开南北翻转而成的极点俯视复合图,④为沿某一经线圈切开再扭转而成的极点俯视复合图)(四)矩形图的常见及其局部形式见图6( ①为夏至日全球矩形日照图,②为冬至日东半球矩形日照图,③为夏至日地球局部地区日照图 )二、 日照图的判读要点1.判断晨昏线。
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它始终平分赤道,并总是和太阳光线垂直。
一方面可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来区分晨线和昏线。
在该线上找一点,随着地球的自转,若该点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若该点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是昏线(读者可思考第一部分图中的晨线和昏线)。
在正侧视图上如太阳光线在右侧,则图中显示的是晨线,如太阳光线在左侧,则图中显示的是昏线,其他全球性光照示意图上都既有晨线又有昏线。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地方时判断晨线和昏线。
因为赤道全年昼夜等长,所以从地方时看,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
若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点,则为晨线;若为18点,则为昏线。
光照图判读的一般规律知识点总结光照图判读的一般规律知识点总结关于光照图判读的一般规律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学习地理不能只盲目做题,更多的是要从题目中掌握知识的漏点,巩固地理方面的知识点。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关于光照图判读的一般规律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吧!光照图判读的一般规律1、确定南北极:⑴、侧视图:一般说来,上北下南。
⑵、极视图:①、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②、自转方向与东经度增大方向一致,与西经度减小方向一致。
2、确定方向:⑴、经线指示东西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为东,与自转方向相反为西)。
⑵、纬线指示南北方向(指向北极为北方,指向南极为南方)。
3、确定经线和纬线:⑴、数字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
⑵、数字往自转方向减小的是西经。
⑶、数字往北极方向增大的是北纬。
⑷、数字往南极方向增大的`是南纬。
⑸、东西两半球分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
⑹、西经20°往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东经160°则正相反。
4、确定晨线和昏线:晨昏线(圈)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⑴、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夜为昏线。
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昼为晨线。
5、确定日期和季节:⑴、北极圈内极昼,或南极圈内极夜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
⑵、南极圈内极昼,或北极圈内极夜为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圈)与经线重合,或北极、南极无极昼极夜为春分或秋分,日期分别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6、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一天中,太阳依次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某条纬线上的点,但在某时刻只能直射其中一点。
A、直射的经线:⑴、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平分昼半球经线的度数,也就是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⑵、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0点,在地球上与该经线背对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点。
B、直射的纬线:⑴、北极圈内极昼或南极圈内极夜,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⑵、南极圈内极昼或北极圈内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