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写作指导_四年级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4
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指导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将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或启示有条理地写下来。
2、激发学生的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等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大自然的启示视频资料、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通过第三组课文的学习和我们本学期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你能说说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吗?生:蝙蝠——雷达生:蜻蜓——飞机生:青蛙的眼睛——电子蛙眼生:鲸——流线型轮船师:同学们,生物真是我们人类的好老师,大自然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除了蝙蝠、蜻蜓、青蛙、鲸给我们启示外,还有其他生物给我们启示吗?今天,让我们来动手写一写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出示PPT)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第三组的课文写的都是大自然的启示,你们觉得哪一篇课文写得最好?为什么?生: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写一写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的文章,请看习作要求,(出示PPT),指名读。
生:读习作要求:把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类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
二、观察与发现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探讨一起这类文章的习作方法,看视频时,请注意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一、你观察到了什么?二、人们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出示PPT)生:看视频。
师:同学们,你观察到了什么?人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三、写法指导:1、题目:突出中心。
2、开头:点题,开门见山。
3、中间:具体,内容充实。
4、结尾:小结,总领全文。
四、习作展示。
五、自评、小组评。
四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启示》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启示》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好和奇妙之处,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听、说、读、写《大自然的启示》;2. 学习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3. 训练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学习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述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2. 训练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教材、黑板、书籍、图片等;2. 教学素材:与大自然相关的图片、文章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时学到的内容,如大自然的美丽、大自然的奇妙等。
2. 让学生看几张与大自然相关的图片,并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对这些图片的感受和想法。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美好和奇妙之处,例如: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景色等。
2. 给学生朗读课文《大自然的启示》,并让他们跟读。
教师可以用图片辅助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描绘的大自然景象。
三、讲解与拓展(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形容词和动词,并分析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2.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形容词和动词,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形容词和动词可以用来描述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
3.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大自然中美丽的景物或奇妙的现象。
四、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进行写作指导和修改。
2.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多思考,尽量使用课文中学到的形容词和动词。
五、反思与总结(5分钟)1. 调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鼓励他们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大自然作文之大自然的启示作文指导大自然的启示作文指导【篇一:大自然的启示作文指导】1、古时候,人们看到鱼儿在水里游,自由自在,就根据鱼的胸、鳍发明了船和桨。
人们看到鸟在天上飞,就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们“飞向蓝天”的愿望。
2、通过研究鱼的呼吸器官——鳃,人类模仿鱼鳃的结构,用两层硅橡胶薄膜做成了具有鳃的功能的半透明膜,可以作为人在水中呼吸使用的“人工鳃”。
人类还根据鳄鱼排盐的机理,制成了高效的“淡化器”,可以用于提取或浓集某些分散状态的元素??3、苍蝇的复眼包含4000个可独立成像的单眼,能看清几乎360。
范围内的物体。
在蝇眼的启示下,人们制成了由1329块小透镜组成的一次可拍1329张高分辨率照片的蝇眼照像机,在军事、医学、航空、航天上被广泛应用。
人类通过研究萤火虫等生物发光,正在进一步造出新型的高效人工冷光源。
如果能创造出一种象生物放光的物质一样,涂在室内墙壁上,白天能接受光照,贮存能量,夜晚就自然地发出光亮来,那该是多好啊!5\仿生与高科技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科学家研究发现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
因为蝙蝠魔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又能觉察出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科学家据此设计出了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科学家通过对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发明了能提高鱼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运动形式的无轮汽车(跳跃机)等。
6、鸟类的翅膀具有许多特殊功能和结构,使得它们不仅善于飞行,而且会表演许多“特技”,这些特技还是目前人类的技术难以达到的。
小小的蜂鸟是鸟中的“直升机”,它既可以垂直起落,又可以退着飞。
在吮花蜜时,它不像蜜蜂那样停落在花上,而是悬停于空中。
这是多么巧妙的飞行啊。
制造具有蜂鸟飞行特性的垂直起落飞机,已经成为许多飞机设计师梦寐以求的愿望。
7、在企鹅的启示下,人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企鹅牌极地越野汽车”。
这种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面上,用轮勺推动前进,这样不仅解决了极地运输问题,而且也可以在泥泞地带行驶。
四年级下册语文《大自然的启示》教案范文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把握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有人说大自然是本无字的百科全书,这话不错。
如果平时多多留心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一定会获得很多知识,获得很多教益。
如果你不信,请读《大自然的启示》。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这篇课文由两篇短文组成。
读了这两篇短文的题目后,你一定会觉得很有意思吧。
森林里面杂草丛生,荆棘密布,怎么“打扫”;什么是人类的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习《“打扫”森林》(1)自读第1-3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宽敞”、“洁净”、“干枯”等词)(2)说说这部分的大概内容。
(3)重点探究第5-6段。
①默读课文,思考:使森林遭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画出能够说明这一原因的重要语句。
②小组讨论交流。
③全班交流,老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第5自然段中列举了几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可用简单的线段图表示。
④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受到什么启发。
(谈谈动物间的食物链现象)2、学习《人类的老师》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自学方法学习,在方式上仍然讲究自主、合作、探究。
着重解决以下问题:(1)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了什么启示?(2)科学家从鲸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3)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3)读了后,你受到什么启发?以上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自己的见解,老师适当引导,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第一篇:四年级下第三单元_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指导4四年级下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大自然的启示什么是大自然的启示?所谓大自然的启示,就是人在观察体验自然中现象中受到的启发。
本组四篇课文有叙事性文章,有的是讲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的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
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还有很多。
比如:模仿鸡蛋外形的特点,建造了拱形桥;受鸟儿飞翔的启示,发明了飞机;从茅草划破手指,发明了锯……大自然中林林总总的动物,植物以各自独特的生存方式,向我们暗示着一个个自然的奥秘。
【习作要求】1、写“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2、又可写活动经过或心得。
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广开思路我们可以从灾害启示出要保护环境,我们可以从动植物的生长启示出做人要有××的精神,我们奥裔从动植物的生老病死(生命循环)启示出生命的可贵,做人要过得有意义……观察体验大自然第一,会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来细致地观察。
第二,能带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来观察。
第三,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展开充分的想象和联想,把观察到事物活化起来。
第四,在想象、联想时,注意融进饱满、浓厚的思想感情,以便习作时情景交融,物具感情,真切感人。
如何选材1.选材要真实。
2.选材要典型。
3.选材要新颖。
【引入】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在用它们的行动,它们的坚毅,要我们懂得怎样的生活;要我们明白生命的真谛。
生活是美好的,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迷茫彷徨,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当我们面对挫折时遭遇困惑时,不妨放下包袱,聆听一下这奇妙的大千世界,感受一下这些美好的精神,也许从中我们会找回自我,领会到生活的真谛。
如果你细心地思考一下,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随时都可以从我们的身边找到例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明确要求:把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写下来,还可以谈谈自己的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者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发。
二、写作指导:1.本次习作内容广泛,可写自己的发现、活动经过或心得。
2.读一读习作要求,考虑好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确定表达的顺序。
三、独立写作: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要写出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
四、例文欣赏,对照修改。
写好后,采用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的方式,和同学之间互相修改,最后整理好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例文1、花的奥秘自然界赋予了花卉一个美丽的外表,而且与人类还有着特殊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花卉已经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当你置身于花海中,也许你会陶醉、享受着它们带来缤纷多彩和沁人心脾的芳香,可你了解它们外在的美对你的健康又如何吗?百合花象征着百年好合,虽然它的寓意很美,但是长时间闻百合的香味会使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失眠,与它相提并论的还有兰花。
月季花浪漫美丽,花味幽香,但它的味道会使过敏的人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而夹竹桃所散发的气体易引发人们患气管炎、肺炎,它给人们带来的弊远大于利。
洋绣球,它与上述几种花有所不同,它散发的气味对人体刺激不是很大,可长时间接触它散发的微粒会使人出现皮肤痒痒的。
我们在欣赏鲜花美丽外表的同时,还要了解内在的奥秘,它们虽然可以点缀装扮居室,但是一定要科学地去选择它。
思路剖析:作者对周围花卉观察仔细,了解入微,深刻揭示花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语言生动形象,最后一句点名文章主旨。
例文2、小小的葡萄树去年春天,我们家喜迁新居。
在窗前的小院里,我意外地发现了一枝刚刚吐出嫩芽的新枝。
“这是什么呀?”我问妈妈。
妈妈看了看,说:“这是一棵葡萄树。
”一棵葡萄树!说真的,我从小长这么大,只吃过葡萄,却还不知道葡萄是怎样长出来的。
好奇心促使我对这棵葡萄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起初,小葡萄树像生了病一样,一枝干枯的小茎上,只有几片嫩嫩的小叶,非常可怜。
习作3 大自然的启示[写法点拨]1.按照观察—发现—启示的顺序来写。
叙述中可以运用比喻、拟人、优美词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巧用过渡句,由观察现象过渡到揭开秘密。
写下观察后的现象后,还需要进一步揭开现象背后的秘密,那么从“观察现象”到“发现秘密”这两部分之间就需要用过渡句来过渡。
3.巧用设问,为文章添彩。
为引起他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设问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使文章结构更紧凑,层次更分明。
[作文素材]1.好词发现凝视打量浏览端详注视静观默察雾里看花怀疑迟疑质疑疑惑迷惑质疑满腹狐疑百思不解猜想沉思寻思深思思考冥思深思远虑不假思索深思熟虑水中望月莫名其妙冥思苦想困惑不解将信将疑2.好句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蝉的“响板”,是雄蝉特殊发音器。
发音膜的肌肉收缩振动,蝉就会发出声音。
雌蝉没有“响板”,所以是哑巴。
五彩的蝴蝶颜色艳丽,如重月纹凤蝶、褐脉全斑碟等,尤其是荧光翼凤蝶,其后翊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
大自然的奥秘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时时刻刻地牵引着我们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
只要我们现在好好学习,以后一定会发明许多新型的东西,为人类造福。
3.好开头经常听到老师和同学们说到仿生学,那么仿生学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来探索吧!你见过山吗?山是高大雄伟的。
你见过大海吗?海是广阔无垠的。
你见过平原吗?平原是一望无际的。
它们无一不显示了大自然神奇的魅力。
大自然是伟大的,人们能从中领悟出许多道理,从而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发明。
4.好结尾这时,我才明白,蝉叫的时候,为什么总爱“挺胸”和“翘尾”了。
揭开了蝉发音的秘密,我又一次尝到了动脑筋、学科学的甜头。
今天我一次无意的失误,竟然发现了乌龟也会在夏天睡眠,真有趣!大自然中又有多少现象等着我们去观察、发现呢![例文赏析]1.同步佳作柿子树的秘密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柿子树,每年树上都会结出圆溜溜、红彤彤的柿子,像可爱的小灯笼,可今年的柿子呢,什么模样的都有:有的像兔子,有的像蜗牛,有的像手掌……总之千奇百怪。
四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启示》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大自然的启示》详细内容:本课主要通过讲述大自然中的现象和事物,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和美丽,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课文内容包括四季的变化、花卉的盛开、鸟儿的歌唱、河流的奔腾等,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大自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讲解:通过讲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丽和奥秘。
4. 随堂练习:通过提问和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大自然中的启示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6.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写一篇小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大自然的启示板书设计:四季的变化花卉的盛开鸟儿的歌唱河流的奔腾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根据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写一篇小作文。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培养,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但在课堂上,对于大自然的奥秘和美丽的讲解还需更加深入,可以通过举例和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感性地理解和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联系生活展开想象【习作要求】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某一个景物,然后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描述这个自然景物眼中的世界,当然,记得要联系生活。
【教学目标】1、以自然景物为视角,描述自然景物眼中的世界。
2、联系生活,想象丰富。
【教学重难点】1、把自己想象成某一个具体的自然景物,站在这个自然景物的角度去进行描写。
2、展开丰富的联想的同时不要脱离实际生活。
【教具】无。
【教学过程】一、美词积累:师: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看【好词佳句百花园】,看看从那里面我们能学到些什么样好的词语和句子呢?找学生朗读并摘抄。
二、导入:师:接下来开始我们今天的新课。
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种动物,大家来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提示一点,这个动物就在我们的身边。
它挥舞着美丽的翅膀,翩翩而来,优美的舞姿有着音乐的喝彩,人们总是用掌声来欢迎它的到来,掌声响过,蓦然醒悟,掌心里留下的痕迹怎么像是自己的色彩?师:大家猜出来了吗?是什么动物?生:蚊子。
师:刚才老是用那么优美的蚊子描述了它,没想到结果确实我们人人都讨厌的蚊子,可见我们语言的魅力,能把一只让人厌恶的蚊子描写的那么美轮美奂。
接下来我们就来展示我们自己的语言魅力,大自然那么美丽,那么可爱,那我们就赶快用笔把美丽的大自然写下来吧!三、知识新授:师:如果老师给你限定一个范围,让你成为一种植物的代言人,你想成为哪种植物的代言人?生:略。
可以是各种花、草、树等。
师:为动物代言呢?生:略。
马、小狗、小猫、乌龟、大象、蚂蚁、老鼠、蝴蝶、蚊子等。
师: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自然现象来写,你想写些什么?生:略。
风、鱼、雷、电、雪等。
师:好啦,说了这么多,我们马上要正式来写这篇文章了,首先要想一个题目,题目可以是什么呢?题目:《XX的自述》《我是XX》《假如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我的经历》师:写了题目了,开头可以怎么写呢?开头:1、开门见山先要说明你是谁?(我是一只小小的蝌蚪)再描述一下你居住的环境?(我生活在清澈的小河里)你自己的样子(大大的脑袋,圆圆的身子,披着一身黑色的长袍,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你的好朋友,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都可以写。
四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大自然的启示》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大自然的启示》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和生态保护的文章,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2.3 教学难点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对大自然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回答相关问题。
3.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3.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5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2 家庭作业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3 作文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写作中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大自然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6.2 课文音频提供课文音频,让学生在课后反复听读,提高朗读水平。
6.3 相关阅读材料推荐一些关于大自然、生态保护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七章:教学策略7.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7.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大自然的启示》习作讲评教学设计《大自然的启示》习作讲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习作讲评。
学情分析:《大自然的启示》本次习作要求孩子们先是走进大自然,开展观察植物、动物的综合性学习,从而得出启示。
时值春暖花开之际,面对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兴趣盎然。
所以在动笔之前,我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实践的综合性活动,确定写作重点。
完成本次习作就水到渠成,出现了不少的佳作。
教学目标:1、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赏析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欣赏伙伴文章中的闪光点。
3、通过评改使学生初步学会本次作文评改的方法,根据范文引路和能评改他人与自己的文章。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能够认识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提高作文修改能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赏析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欣赏伙伴文章中的闪光点。
2、通过评改使学生初步学会本次作文评改的方法,根据范文引路和能评改他人与自己的文章。
教学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他人与自己的习作。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点播屋,赏一赏”(优秀习作展示)1、师读题目,生读作者。
2、师出示范文,请生点播。
3、生读习作,其他生评议习作优点。
4、采访优秀习作的作者。
()5、师生共同总结习作突出优点。
二、“诊疗室,帮一帮”(共同修改习作)1、师出示问题习作。
《鱼死之谜》2、师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第一环节总结的习作突出优点)①初读病文,找出病因。
②生自由发言,提出诊疗方法。
③师生下笔共改。
④悟得修改方法。
三、“自助餐,改一改”(独立修改习作)1、自己独立修改习作。
(根据修改提示)2、师随机巡视指导。
四、“展示台,晒一晒”(精彩句段展示)1、师出示晒一晒的要求。
①晒一晒谁是修改高手。
②晒一晒我最满意的句段。
③先在小组里晒一晒。
再推荐一位代表在班里晒。
首先我们了解这次习作的要求:选择对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的进行观察发现,把观察发现中的活动经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写出来。
这次作文要求表现出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思想感情及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风貌。
写作思路提示: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教会我们怎样生活;教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和真谛。
如果你细心地思考一下,你获得许多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从动物身上的启示所发明的:人们模仿鸡蛋外形的特点,建造了拱形桥;受鸟儿飞翔的启示,发明了飞机,从植物身上的启示所发明的:从茅草划破手指,发明了锯;月圆月缺这种自然现象,常常代表亲友的团聚、离散;蚂蚁和蚜虫,表现出为生存而合作互助;从蜜蜂身上我们也可看到团结、分工的精神…..以上这些启示数不胜数。
你只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一定会发现大自然众多的秘密。
写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本次习作有两个要领和需要注意的环节:一、它和我们写状物文章略有不同。
状物文章一般具备物品的外观(形)和用途(习性),再加上能托物言志即可。
但本次习作不但要写动、植物的外形、自然现象等表象东西,更重要要把发现的本质特征——例如:原因、原理、性质、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写出来。
二、结尾要把自己受到的启示写出来,也就是把分析研究后的结论、观察发现后的见解写出来。
也可以写出观察活动后心得体会。
三、注意写作顺序:有两种顺序供参考:1. 按照以观察——发现——启示为重点线索来写;2. 按照由果转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写。
即:先说明什麽给了我启示,在讲述怎麽给了启示的过程。
习作提纲示例:啄木鸟给人类的启示开头:简单的介绍啄木鸟是一种什麽动物。
如:森林卫士中间:写我的疑问:啄木鸟为什麽不怕震?写我是怎样发现啄木鸟不怕震。
(略写,简单带过即可)写我如何一步步寻找啄木鸟不怕震的原因。
是通过查资料,还是问老师,还是上网,还是问爸爸、妈妈;然后引用事实依据来解释原因。
(详写)结尾:写啄木鸟给人类的启示。
啄木鸟的奥秘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
今天,我就通过实地观察,查找资料发现啄木鸟是怎样啄木的。
下面,就让我告诉你们吧!啄木鸟的身体构造适合攀缘树木,它们的翼短而钝,不适宜快飞和远飞。
腿短而有力,脚趾二向前,二趾向后,善于攀缘树木。
尾呈楔形,羽轴很硬,并富有弹性,在树上爬行或啄木时,尾是支柱。
啄木鸟的嘴直而有力,像凿子。
它的行动速度非常快。
它们通过叩树声音辨别树干里是否有害虫,一旦察觉树干内有虫,就会把舌头伸进树干里,将它勾出吃掉。
啄木鸟的舌头很特殊,长14厘米,细长而柔软,能伸出口外,好像装有弹簧一样能伸能缩。
据统计,在树木中过冬的害虫,95%都将被啄木鸟消灭,真不愧是“森林医生。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应该知道啄木鸟是怎样啄木的了吧!发现,让我快乐无比。
《XX的启示》《XX(一种现象),你是我的老师》《感悟XX(一种现象)》《由XX想到的》《直接以观察到现象为题》精彩好词参考:仿生学超声波转基因多功能扫描仪现代化特异功能奥妙无穷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和谐自然奇思妙想浮想联翩生态平衡濒危物种创新精神和煦春风春风拂面春风温柔春风清凉秋风凉爽金风送爽千姿万态若有若无或散或聚飘荡不定游来游去时厚时薄云海茫茫瞬息万变范文1:蜘蛛的启示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曾经给过我们很多启示。
比如:梅花在寒风中傲然挺立,那是让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小草在冬天弯下腰,到了春天又直起了腰,那是在教我们从哪里摔倒的就要从哪里站起来。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偶然间在我家洗手间的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小蜘蛛。
我惊恐万状,正准备把那只小蜘蛛踩死,只见它正在准备织网,我于心不忍,决定看看它是怎么织网的。
只见那只小蜘蛛从嘴里慢慢地吐出一点白色的细丝来,然后从墙角这边爬到墙角那边,这样,第一根线就织好了。
接着,它又照着前面织线的方法往下织,过了一会儿,一张完好的蜘蛛网就快完成了,我心里真替这只小蜘蛛高兴,这时小蜘蛛还在默默地努力着。
眼看小蜘蛛就要完成了,淘气的风弟弟却跑来捣乱,它“呼”的一吹,蜘蛛网“绷”的一声就断了。
可怜的小蜘蛛只好又重新织网,它又按照刚才织网的方法一丝不苟地织起网来。
这一张蜘蛛网和上一张一样刚织了不到一半,蜘蛛网又断了。
就这样,蜘蛛网断了好几次,还是没有织完。
有些厌烦了,正准备走开,心里一想:人家小蜘蛛都没有烦,还在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怎么能烦呢?于是,我继续蹲在洗手间看蜘蛛是怎样织网的。
最后,经过它一次又一次的艰辛努力,终于在最后一次织出了一张完好的蜘蛛网。
看到这里,我被小蜘蛛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并从中懂得干什么事情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大自然真是我们人类的好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所收获的。
范文2:大自然的启示你看过山吗?山是伟岸的。
你看过海吗?海是宽广的。
我一直认为,人能在大自然中领悟很多。
大自然中蕴涵着人生的许多哲理。
就像月亮,月圆月缺代表亲友的团聚、离散。
蚂蚁和蚜虫,就表现了为生存而合作互助。
看过独自生活的蜜蜂吗?他们讲究的是团结,分工的精神。
大自然还带给我岁月匆匆,务必要珍惜光阴的启示。
你看那日出日落,仿佛刚刚旭日初升,转眼间却已是星月稀疏。
夜来香悄悄绽放,又萎谢了。
若是说落花残叶曾代表一个个绚丽的生命的结束,那么,它实在太短促了。
花蕾初生的光彩转眼间化为死寂的干枯!蝶儿在一季热闹的夏后,也会僵死在花儿的冷香里。
生命虽短促,但若能使它放出光彩,便可称得上永恒,不是吗!范文3:蚂蚁的启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到公园里去玩。
在一棵大树旁,我看见有一些黑色的小点子在地上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蚂蚁在地上搬运食物。
我转了转眼珠,想出了一个馊主意。
我跑回家,拿了一个杯子,倒满水,就往公园跑,然后我拿起杯子,把里面的水倒在那一群蚂蚁身上。
顿时,一小块地方湿透了,蚂蚁们像战场上群龙无首的士兵一样,四处逃窜。
有的蚂蚁在水里挣扎,有的蚂蚁动弹不了,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可是,这些蚂蚁并没有死,不一会儿,地上的水干了,那些蚂蚁又重新爬起来用嘴搬运食物,它们可真勤劳啊!简直连命也不要了。
我不死心,心想:这些蚂蚁可真顽强呀!于是我又拿来一杯水倒在它们的身上,这下一些蚂蚁在水里拼命的挣扎想爬出来,最后有的蚂蚁使出了吃奶的劲,终于爬出来了,他们赶紧逃之夭夭,我想:这些逃出来的蚂蚁应该想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吧!就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启示。
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世界上的人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要不顾一切的去克服困难,不能半途而废。
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小草的启示人们都说,小草非常弱小。
是啊,它的确是很不起眼,又柔弱又矮小。
它没有五彩缤纷的鲜花那样娇嫩醒目,惹人喜爱;也没有参天大树那样的魁伟身躯,不能把双手伸向天空,招人眼球;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喜欢它!大风可以把树木的枝干吹断,大雨可以把鲜花的花瓣打落,但它们却不可以把嫩绿的小草奈何。
大风大雨过后,鲜绿的小草又很快恢复它那往日的模样,那样宁静,毫发无损。
它那么有韧性,那么坚强。
小草是生命力的象征。
充满浓绿的小草,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模范。
小路边,沙滩上,屋顶檐底,随处可见小草的身影。
炽热的太阳烤不死它,冰骨的严寒冻不坏它。
一场春雨袭来,它又昂头挺胸从地底下钻了出来。
小草是绿色环保的代表。
如果没有小草,大地上就没有了生机;如果没有了小草,大地上就会变得无聊的乏味;如果没有了小草,大地上就会没有了生命。
青青的小草漫无天际,无穷无尽,一百棵,一千棵,一万棵、一亿棵……布满在充满绿色的草坪上。
这绿色是哪里来的呢?哦!原来是小草用自己顽强的身躯把乏味、单调的大地点缀得如此鲜活、如此美丽!草坪可以供人们休息,可以供人们乘凉,也可以供孩子们尽情地玩耍!每当你躺在小草上面,心里就会感到特别地舒服。
小草,你虽然弱小,但你永远那么坚强!你带给人们的,是惬意,是舒畅。
我们要学习小草那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
今后,我们无论遇见什么困难,受到什么挫折,都要像小草那样勇敢坚强!我们更要像小草那样,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绿意。
养金鱼几天前,爸爸买了几条小金鱼,不知要干什么,我觉得它们很好玩,就叫爸爸留下两条给我养,爸爸答应了。
我决定把它们养在水桶里。
我第一次到池塘里装了半桶水,撒了点米,把金鱼放进去,它们在里面游来游去,高兴极了。
看着它们津津有味的吃着食物,我心里乐开了花。
过了几天,我去给金鱼换水,为了方便,,我就从井缸里舀了半桶水。
可是自从换了井水,小金鱼有些反常,难道它们生病了,我急坏了。
我想来想去,忽然想到小金鱼是生活在池塘里的,我急忙又给小金鱼换上了池塘里的水,啊,刚才不活泼的小金鱼大概觉得舒服了,它们又摆动着尾巴和往日一样快乐地游动着。
哦,我发现了,原来这两个小家伙喜欢生活在池塘的水中。
敬重卑微如果你问别人:朋友,你是否敬佩过蚂蚁?大概有百分之七十的人都会说没有。
是啊,谁会敬佩这卑微的蚂蚁呢?但如果听听它们的故事,这种想法应该就不会再有了。
知道蚂蚁窝失火时蚂蚁们会怎么做吗?仓皇逃窜?就地等死?都不是,而是众多蚂蚁抱成一团,形成一个球,尽量快速地向洞口滚动。
虽说这样会让很多蚂蚁丧命,但尽管身为一个人,你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吧?你能想象在火海中,最外一层的蚂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吗?那是团结的力量,用少数蚂蚁的牺牲,换来整个家族的生还!多么伟大的力量。
这力量,多数人都是做不到的。
现在的人们,都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获利,这难道不是自私的表现吗。
现在有几个人能在绝境中不顾自身的安危,去拯救其他人呢?恐怕那是极少数。
所以,卑微的事物不一定是渺小的,渺小的事物不一定就比人类卑微。
蚂蚁家族团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蝉发音的秘密蝉为么会发音,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我常常躲在树下悄悄地观察。
我发现蝉鸣时,总是“挺胸”、“翘尾”。
这是为什么呢?一天,我捉到了一只蝉,进行了观察研究。
我摘掉了蝉的翅膀,把它放在地上,它在地上扑打着小翅膀,叫着;我又折断了它针状式的嘴,可它仍然叫着。
蝉究竟靠什么发音呢?经过反复观察,我发现这声音好像是从胸部发出来的。
于是,我把它捉起来看,发现它凹部的两侧,各有一片鱼鳞似的硬壳,像钳甲一样,里面有一对透明薄膜。
蝉呜时,簿膜地回动,我用手轻轻地一捍这个地方,蝉就叫了。
我不停地捏,它就不停地叫。
我想:这对簿膜就是它发音器吧!我把簿膜刺破,再怎么捏,它也不叫了。
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蝉的“响板”,是雄蝉特殊发音器。
发音膜的肌肉收缩振动,蝉就会发出声音。
雌蝉没有“响板”,所以是哑巴。
这时,我才明白,蝉叫的时候,为什么总爱“挺胸”和“翘尾”了。
揭开了蝉发音的秘密,我又一次尝到了动脑筋、学科学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