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98.41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知识要点】

一。繁荣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的建立:581年长安隋文帝杨坚

(2)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2.隋文帝统治

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整顿吏治

局面: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

表现:人口迅速增长、粮仓丰实

3.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河段: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长度: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二.灭亡:618年、隋炀帝暴政导致

[难点解析】

1.你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大运河开通之后,南北交通方便多了,南方的丝绸、稻米源源北运,供给北方,从这点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隋炀帝开通运河大量地征用民工,在使用上非常残酷,十分之四五的民工都因饥饿、劳累折磨而死,所以说开通运河对当时劳动人民来说是沉重的徭役负担,是灾难。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段话的意思吗?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中国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前提下陆路运输只能靠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3.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一是隋文帝时经济繁荣、隋炀帝利用了已有的经济实力。

二是国家统一、人口增长迅速,有能力征发几百万人。

三是有前段开凿的几段古运河基础。

[重点考点]

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

最长的运河。

3.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知识要点】

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长安、后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

“贞观”。

2.贞观之治

(1)形成原因: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统治者必须让百姓生存下去,不可过分压榨农民,因此他重视发展生产,实行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2)唐太宗治国措施

a、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b、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已的享受欲望。

C、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

d、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3)形成局面: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统治为“贞观之治”。3.女皇武则天

地位: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政策: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结果: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评价:“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难点解析]

1.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相同之处?

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就是注意“节俭”,不奢侈、浪费和享受,唐太宗不愿意浪费民力修建宫殿,汉文帝修建陵墓时只用陶瓦装饰,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出二位都在实行“仁政”治国。

另外,在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和减轻农民负担上,二人也很相同。

2.对比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想一想秦朝和隋朝为什么二世而亡国?

唐太宗重视百姓以民为贵,实行轻徭薄赋,属仁政治国。秦始皇和隋炀帝都好大喜功,迫求享受,极尽所能地挥霍浪费国家财产,而且还役使全国人民为其个人效劳,以满足自已的享乐欲望。因此,导致赋税徭役沉重,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最终人民反抗,推翻暴政。

[重点考点]

1.贞观是(唐太宗)年号。

2.唐朝最有名的谏臣是(魏征)。

3.房玄龄,杜如晦是(唐太宗)在位时的宰相。

4.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后人评价她(“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5.“贞观之治”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统治者必须让百姓生存下去,不可过分压榨农民。因此他

重视发展生产,实行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不断加强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第3课开元盛世

[知识要点]

1.开元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

措施:重视吏治,任用贤臣,提倡节俭。

结果:政局稳定,史称开元之治

2.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蔬菜新品种传入;

饮茶之风盛行;

改进曲辕梨,创制灌溉工具筒车等

(2)手工业:丝织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唐三彩是闻名世界的工艺珍品

(3)商业: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3.局面: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先进地位,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4.唐朝的灭亡

(1)唐玄宗后期,出现安史之乱,唐由盛转衰。

(2)907年,唐朝灭亡。”

[难点解析】

[重点考点] 1.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历史上把这个局面叫什么?

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进入了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唐朝出现繁荣的盛世经济,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先进地位,其民族交往中心,国际性大都市是(长安)。

3.唐朝手工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4.唐玄宗即位时,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5.史书上评价“贞观之风、一时复振”指的是(唐玄宗)在位时期的治世局面。

6.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历史上评价她是“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知识要点】

一。科举制度的诞生(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只有权贵子弟才能做官,有真才实学但出身低微的人没有机会做官。

2.过程: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作用:

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唐朝)

1.增设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2.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唐太宗扩充了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开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列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注重面试。

三。科举制的的影响:

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四。科举制度的废除

隋朝创立,清末废除。存在了1300多年。

[重点考点]

1.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是在(隋炀帝)统治时期,他设立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隋唐的哪几位君主为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完善做过贡献?做过什么贡献?

隋文帝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了。

完善科举制度有三个重要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开设殿试武举,唐玄宗将诗赋列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3.科举制度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4.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是(隋文帝)时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