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拉伯国家现代化历程中的特点

阿拉伯国家现代化历程中的特点

阿拉伯国家现代化历程中的特点
阿拉伯国家现代化历程中的特点

阿拉伯国家现代化历程中的特点

阿拉伯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作者罗荣渠先生对“现代化”是这样定义的:“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的社会变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这一论述很适合阿拉伯国家。自17 世纪黎巴嫩埃米尔法赫鲁丁?麦尔尼二世(1590~1635)因地缘关系首先受西方影响而率先进行现代化尝试,到今天阿拉伯各国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已经过了几个世纪,阿拉伯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外源性的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道路分为“内源的现代化”和“外源或外诱的现代化”。外源性的现代化道路是欠发达国家在外来因素的冲击和压力之下引起内部思想和政治方面的变革,进而推动经济变革。阿拉伯国家开始现代化探索的历程伴随着拥有基督教文明的西方国家的入侵。在西方异质文明的撞击下,阿拉伯国家的民族危机和宗教危机不断加剧,于是阿拉伯各国在内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为了救亡图存,试图绕过西方国家社会自身力量产生内部创新这一自然发展过程,人为地强行推行现代化道路。阿拉伯国家现代化的最初尝试从器物层面的改革开始。法赫鲁丁?麦尔尼二世为实现建立一个大黎巴嫩、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使黎巴嫩走上进步和“近代化”的道路三大目标,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和对外政策,如为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渗入黎巴嫩敞开大门;变革图强,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从意大利招聘建筑师、水利工程师和农业专家,改良耕作方法,奖励种植橄榄树、桑树和亚麻等。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1815~1849)的改革还涉及农业、工业、商业、财政金融、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虽然这些早期尝试一定程度改变了各国的落后状态,但在主观意图很强的实践下,仍难以摆脱西方文明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剧,于是阿拉伯国家开始了反思。

19 世纪下半叶阿拉伯国家逐渐面临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出现了自下而上的现代化改革思潮,偏重政治领域和“宪政至上”。直到二战前后阿拉伯民族国家的建立,阿拉伯各国才又在新的起点上探索适合本国的现代化道路。这一阶段对单纯模仿西方的器物改革和政治改革均作了反思,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与自上而下的官方行为互动,选择适合各国国情的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道路。阿拉伯国家大都意识到,作为外源性现代化道路的国家,单纯从外部移植和引进现代生产力要素和现代文化是不行的,关键还是要激发自身力量的内部创新来实现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二、鲜明的伊斯兰特色

阿拉伯国家的主体民族是阿拉伯民族。阿拉伯人所拥有的共同文明便是伊斯

兰文明。“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伊斯兰性与世俗性融为一体,构成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最重要的内容。阿拉伯国家如同其他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国家一样,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层或集团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足够的合法性。马克斯?韦伯提出政治权威分别建立在三种基础上,即三种合法性:传统的、奇里斯玛式(个人魅力型)领袖、理性—法律。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合法统治是家族、世袭、宗法的家天下统治,并且还常常通过政教合一的体制加以巩固。二战前后建立的阿拉伯民族国家,其政治合法性大都属于奇里斯玛式领袖和民族主义的政治权威。这种短暂和过渡性的政治权威都需要借助伊斯兰教确立其国家统治的合法性。阿拉伯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因而呈现出鲜明的伊斯兰特色。

三、急剧的跳跃性变革

“20 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世纪。”工业革命使西欧和北美在19 世纪实现了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进入20 世纪,虽在上半叶有过一段时间的停滞时期,但1950~1989 年人均GDP 增长率达到2.3%,70 年代以后,高增长转向非西方国家,1950~1989 年亚洲各国人均GDP 年增长率上升为3.6%,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推动工业化向亚洲、非洲广大地区扩散,[10]这其中也包括广大阿拉伯国家。在西方帝国主义的干涉与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下,阿拉伯国家内部曾长期不和。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海湾各国除石油天然气外,其他自然资源很少,传统的产业主要是农牧业。但是伴随着中东地区“黑色黄金”石油的大量开采和作为新能源的广泛运用,阿拉伯国家中的新兴石油输出国一下子走出了传统的半农半牧社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经济实现跳跃性的急剧增长,形成了以石油工业为特征的畸形工业化模式。中东地区地下石油蕴藏量约6000 亿桶,这是阿拉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保证,没有石油,阿拉伯国家很难出现这种跳跃性的变革。

四、历史连续性破坏与延续深刻的矛盾运动的宗教传统变革

“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迹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近代以来,随着阿拉伯国家教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再加上西方殖民主义所产生的威胁,阿拉伯宗教领袖和知识分子开始探索宗教传统的变革以应对现代化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伊斯兰教的思想变革上。这种改革思潮相互间既有历史时空上的连续性,又有意义上的赶超性,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矛盾运动过程。

阿拉伯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和特定时期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增长,但总体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阿拉伯社会主义的领导者埃及在70 年代逐渐放弃了原先的做法,采取了自由化和经济开放政策。与此同时,面对西方文明的侵袭和冲击,阿拉伯人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要求恢复伊斯兰传统的伊斯兰复兴主义再度兴起。

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感想

读《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有感 《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董正华编著的,这本书的内容重点分析了先后卷入世界现代化浪潮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也注意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争鸣,科学技术进步,世俗化与宗教复兴,农业、农民与乡村社会的转型以及全球化的由来与新趋势等比较专门的问题。 《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这本书是非常值得去读的,它有许多优点。首先,这本书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而且还体现了作者的治学风格。本书既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引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而且这本书的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青年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教学的需要。而且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学科范围和专业性,但又不同于专业教科书,不是专业课的压缩或简化。重要的是能适合本专业之外的一般大学生和读者,深入浅出的传授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展学术的胸襟和眼光,进而增进学生的人格素养。这本书的每一种选题都在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学问真正做活了,并能加以普及。所以这本书的作者是那种真正有学术建树,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又能将学问深入浅出的传达出来的重量级学者。 并且这本书的出版目标也非常明确,那就是:充分整合和利用全国各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源,通过此书的编写、出版和推广,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通识课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中,使这一类课程的学科搭配结构更合理,更正规,更具有系统性和开放性,从而也更方便全国各大学设计和安排这一类课程。 当然,这本书也有它自身的缺点和局限性。因为它迄今完全没有涉及非洲和大洋洲国家。那里的发展变化,无论对当地民众还是对现代世界,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南亚次大陆各国丰富多彩的现代变革,此书也基本没有述评。这些都是明显的缺憾。往大处说,对于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迄今仍然是未竟的事业。全世界几百个国家、几十亿人口一起涌上越来越拥挤不堪的现代化快车道,结局究竟如何,仍然难以预料。这势必影响到对既有世界现代化进程各个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学习处在不同发展层次的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和经验得失,对中国的现代化战略也是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的,以下则是我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认识。 人类在进行现代化演进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1840年的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大门,让我们认识到需要学习西方的这些技术,于是开始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像我们今天看到的技术、经济层面的改革。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让人们产生了更多的反省。反观日本的明治维新,花了30年时间解决了日本的基本崛起,当然崛起的核心是由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而发了大财,日本才彻底崛起。日本崛起用了很短时间,明治维新是在学习西方。中日甲午战争后,以清朝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为标志,最终洋务运动失败了,其失败使得中国的仁人志士认识到,中国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制度的问题。就其失败的原因,落后的封建体制不能容忍现代化因素的产生。 在接下来的戊戌变法中,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理想派,走君主立宪的道路,还是保持传统,但这样的斗争根本没有推翻满清的体制。戊戌变法失败后,又爆发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就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从技术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军事层面,什么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其实根本要在思想制度层面解决。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意义是我党在革命后的一种总结,五四运动的本质就是“德先生”、“赛先生”、“打倒孔家店”。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追寻了170年历史中的最具分水岭意义的一个事件。它彻底地否定传统,全盘西化,开启了又一个现代的中国。今天中国的逻辑就是从“五四运动”演绎而来的。 1949年后,我们基本上是全盘的苏联模式。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国150多个项目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起来,另一个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大国,研制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在文革中期还有一个三线工厂,就是我们把苏联援助的这些项目消化吸收后,进行再复制。

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曲折中进行的原因探索

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曲折中进行的原因探索 观看我中华历史,发现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在曲折中进行的,经过查看历史名家的论作,查看相关的资料,究其原因,感觉主要的也就下面几点。 中国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之前几乎没有和世界进行技术、文化、贸易的沟通,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政府签订了卖权辱国的条约从此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而此时的封建统治者者还没有认识的改革和近代化已经势在必行了,依然以天朝帝国自居,没有清政府的最高层支持的变革是不会成功的,当时的封建势力很顽固,只是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甲午战争把这一切都毁灭了,留的只是后人的反思,和很多的爱国志士的苦思,没有很好的办法,后来又经历很多战争签订了很多的条约,直到《辛丑条约》之后才想着改革,此时已经晚了,1840年到1900年的这段时间里面,清政府外忧内患,耗尽了帝国的元气,此时的所谓的改革只是帝国灭亡之前的垂死挣扎,虽然有很多的改革是好的也引进来了很多的先进技术,但是此时的清政府手中也没有多少的权利了,主要的大权在地方的“省长”手里。中央政府已经奄奄一息了。 辛亥革命算是压死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吧。而从此以后进入中华民国时代,开始袁世凯活着的时间,地方的大员还听从他的调遣安排吧,此时外国的势力在中国很强大而袁世凯也没有能力驱除外国势力,但是袁世凯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不能的埋没的时间,可是后来由于孙中山领导的起义也好叛乱也好,使袁世凯的政治地位的受到了威胁,所以改革和近代化的进程被迫减缓,袁世凯死了,而孙中山没有实力统治中国所以袁世凯死了,后来一直都是袁世凯的收下大将在统治中国,不是他们腐败不改革,只是没有改革的政治条件,他们整天都是在争权夺势勾心斗角,一不小心就会被弄死,还哪有心情改革,有的贵居总统但是没有军权,说话也没有分量,所以说改革推进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也是白搭的。后来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国民党和黄埔军校,他没有统一中国,蒋介石统一了中国,这个统一也只是形式上的,因地方势力还依然厉害,给袁世凯的时间差不多,后来抗战和内战,蒋介石更没有时间推进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 后来毛泽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开始的几年忙于清理国民党的残余部队统一中国,还在朝鲜和美国干了一仗,这些弄的都是正事,没有推进近代化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后来的事情有点不堪入目了,以前封建帝国建立之后都要杀很多的功臣,人民国也不例外,国家主席被活活的饿死,知识分子被带上反革命的帽子,老师成了臭老九,近代化进程往后倒退了很多,这是很多人不得不承认的,后来的改革开放久了。中国也大大的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如果改革开放发生在1840年左右的时间,不是1978年,我只能说中国现在绝对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主要的是中国政府过于软弱照成的,1840年时间的清政府是有能力的进行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的,但是他没,以后的政府都是力不从心。共和国虽有能力,但是的确改革开放晚了 还有的方面比较重要的是文化方面。文化我了解的不多,我看书上有说儒家文化一直认为发明

精选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无答案

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简述:中国社会近现代化问题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政治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民主自由;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解放。思想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前提。社会习俗上:衣食住行。 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1840——1949年) 1.经济近代化——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2.政治近代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参见专题一)。 3.思想文化近代化——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中,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杂志,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等。它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 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4.社会习俗近代化——衣、食、住、行。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 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到1957年,第—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 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①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 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1982年以后,我国农

世界现代化进程课件总结

世界现代化进程 (专题选讲) 第一讲现代化引论 一“现代化”是什么? “现代”(MODERN)通常指“现在的”,是相对于“过去”而言。单从时间上讲,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现代”所指内容不同,所以具有相对性。 把某个时代称为MODERN ,据认为最早产生于欧洲中世纪晚期,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称当时为“MODERN”以区别于以前的“中世纪”(MEDIEVAL,MIDDLE AGES)。 “传统”与“现代” “现代”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它被赋予了表述事物的属性或特性的含义。人们用“现代的”和“传统的”来表述事物的不同特性,它们相对而存在。两种特性的区别是动态的。一种属性今天是“现代”的,可能到明天就变成了“传统” 的。仅仅从时间上看不能确定什么是“现代”的。“现在存在的”东西不一定是“现代的”,而可能是“传统的”。 “现代”与“传统”不是绝对割裂或截然对立的,它们是历史进程中前后相继的环节。现代是从传统中发展演进而来的。 何谓“现代化”——它的内涵 科学研究要进行概念或范畴的界定。我们要对“现代”和“现代化” (modernization)作必要的界定。它们是什么内涵呢? 欧洲中世纪以后人们用“现代”一词来指称他们那个时代。但在现代化研究中所讲的“现代”,却有所不同,它主要指的是西方进入工业化以来的时期。而“现代化”则意味着一个变化的过程,即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什么具体内容,现在人们有不同理解。 人们容易认为它就是所谓“四个现代化”,或是认为它就是近代以来落后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赶超先进国家的进程,或者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是非 1页

工业化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 “现代化”是一个人类社会整体变化的进程 对“现代化”的内容的恰当理解是: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整体性变化,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所有方面的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但只是说明从“传统”到“现代”还是不能明确地说明“现代化”的内涵。因为“传统”和“现代”在不同时空环境下含义不同。 现在通常所说的“现代化”,有其特定的内涵,指近代以来以来世界历史上发生的一种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迁,即工业文明兴起并逐步取代农业文明而成为主导性的文明形态的进程,它由欧洲开始而波及世界范围,是人类社会自十八世纪发生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变革。 在这种语境下,工业社会前的事物或属性就是“传统的”,而随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而形成的事物或属性就是“现代的”。 现代化不仅仅是工业化 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物质基础。但现代化包含着社会诸方面的整体变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旧有的一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都将决定其去留,不能适应者将被淘汰,或经过改造而融入现代,实现向现代的转变。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 一个社会实现了“现代化”,就成为“现代社会”。 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其经济基础是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再生性生物能源,经济增长缓慢,劳动分工和职业分化程度较低,社会流动性较小,社会生活较为封闭保守,社会发展变化相对缓慢等。 现代社会是工业社会:其特点是以工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专业化程度高,广泛利用非生物性能源,经济快速增长,行政管理科层制度化,劳动分工细、专门化程度高,社会流动性大,生活都市化,社会发展变化加速等。 2页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从过程来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内容来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政治),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经济)。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1840-1895年,起步阶段。事件主要是洋务运动。 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发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官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近代化也开始从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1895-1927年,整体发展阶段。 此阶段中,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结合。 首先,是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分为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其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也取得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立宪派发动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表现为“西学东渐”达到高潮。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将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为教育体制改革扫清道路;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产生大量新的文艺作品,文学上有“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艺术上有京剧的形成和上海、岭南画派的出现;史学界出现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史学革命”,发现了甲骨文。)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略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略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 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对于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走过来的 新中国来说,对于一个现代工业仅占10%的落后农业国来说,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将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它已经历了如下 三个发展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早在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等文中明确提出,革命胜利以后,必须把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 的首要任务。1953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扩大会议上详尽阐述了 发展工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 础”(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 109页、132页、439页。)。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即把“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其总任务之一。因此,当国民经 济恢复时期结束后,从1953年起,中国便进入了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 基本任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五年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基本建设 投资总额达588余亿元。“一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获得高速度发展,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提升到57%。这 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二)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中国共产党就开始认识到,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唯一的建设目标是不够的。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上便提出过:“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 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 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Word文档

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英国通过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首先崛起,开辟了世界近代化进程的先河。法国、美国继起成为世界强国。德、俄、日在19世纪中后期也相继跻身于世界近代化国家的行列。通过本主题的学习,知道主要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理解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和平发展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 (一)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主题? 现代化意味着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是文明结构多侧面、全方位的重塑,包括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等内涵。现代化肇始于西欧。16—18世纪,西欧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接踵而至,首先在英、法等国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原型。18世纪60年代后,工业革命释放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工业文明由西欧向全球扩展,作为工业文明载体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在19世纪后期形成,由此迈入现代化的全球性发展阶段。 从世界历史的演进看,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国家起步有早有晚,现代化动因或产生于内部或来自外力,形成了“早发内生”,和“晚发外生”两种现代化类型。主要发达国家走上近代化道路则有三种途径:革命、改革、王朝战争,可谓殊途同归。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各国受到本国国情的影响,选择了不同发展模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大势,对本国及其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正身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学生,本主题将有助于他们通过审视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加深对当代中国和平发展的认识。 (二)如何理解这一主题及其学习要求 1. 英国 英国革命之所以被称为“清教革命”,从现象上看,是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以宗教派别之争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且贯穿始终。从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对革命进程的影响而至“光荣革命”,都离不开宗教因素。引导学生分析英国革命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17世纪的英国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尚未展开,意识形态仍受宗教影响,披着宗教外衣的反映社会各阶段的思想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英国革命历时50年,其间政体四变,最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分析英国政治民主的特点:通过立法提高议会的权威来制约王权,在议会内部则实施分权制衡,并以两院制和两党制防止议会专权,搭起了现代民主政治的框架;但英国革命忽视平等,保障的仅是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人民大众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

中国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现代化认识传统 正文:一、对现代化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十六世纪以来世界所发生的变化有过如下描述: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交往方式的巨大变革,市民社会的健全和发展,现代文明在全世界的确立以及人的独立性的确立等。①在我看来,马恩的论述是中肯的。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过程,而非仅仅发生在某个单独的领域之中。换句话说,各个领域在现代化的潮流中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在经济领域体现为市场的急速扩展、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政治领域表现为政治参与的日益扩大、公共权力的权责统一,以及法律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在文化领域是科技的长足进步和文化权利的平等带来的文化大众化,在社会领域则为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界线的清晰化、市民社会的充分发展以及道德的日益世俗化。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是真实可感的,在很大程度上,它们是现代化的特征,是现代化社会区别于以往社会的主要标志。 在经典现代化理论者看来,现代化是一个革命、复杂、系统、长期的、分阶段的过程,是进步的。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同质化的过程,现代社会具有相似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大部分源于西方社会。②比如,理性化、个人主义、权利、平等与自由意识,这些大部分都来自西方社会,但如今被当成现代化的因素并且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可。由此不难看出,现代化在定义的时候就有西方中心的倾向,这一点是明显的但也是很难改变的,因为西方社会由于其自身的强大力量,始终在近现代国际社会上拥有较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一点也可以从“依附理论”也可以看出来。 后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产生了一个病态社会,应该弱化国家权威、重视个人自由,并以价值理性取代工具理性。而再现代化理论则认为,由于现代化的创新性,工业社会将风险社会取代,而为了解决风险问题必须利用各种亚群体和个体进行“毁灭性创造”,即再现代化。③这两个新现代化理论是对传统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对这两者的批判性认识对我来说是有难度的,但是无论如何,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现代化随着自身的发展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外部的环境问题、内部的理论问题。也就是说,现代化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它必定要前进,但前进的路必定是曲折的——当然,曲折的程度对于不同模式下的国家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将在后文论及。 二、对中国非内源性现代化的认识。 前一部分主要说明现代化的系统性、同质性以及曲折性。 然而,现代化的同质性并不意味着任何国家的现代化的起因、过程以及结果都是一样的。正如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的,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是多样化的。因为既然现代化是指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过程,那么现代化就无可避免地要受到传统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传统社会的相对封闭性又导致其自身的多种性,并最终导致其对现代化影响程度的差异。 对于现代化起步较晚的中国,其现代化之路也免不了要受传统社会的影响,并且相比于其他国家,这种影响是深刻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阻力之大,决定了中国现代化不可能自发产生。“内源性的现代化难以在中国产生”④,这正是由中国传统社会决定的。 从经济上看,中国古代没有土地私有制,土地是以国有或者说王有的形式存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结果是,由于广大农民不能拥有作为农业社会最重要生产资料的土地,因此不得不受制于土地所有者而未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由此造成手工业很难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商品经济得不到发展。这样,一个自然的结果是,到了近代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也没 ①周直:《纵论当代中国现代化动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2-3页。 ②周直:《纵论当代中国现代化动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6-17页。 ③周直:《纵论当代中国现代化动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35、37页 ④周直:《纵论当代中国现代化动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48页。

世界现代化的开端

第一节:世界现代化的开端 一.现代化的起始时间 现代化最初是从西欧开始的,这早已成为共识。但现代化的起始时间却存在分歧,有如下三种观点:①视1500年前后为现代化的起点;②视文艺复兴为现代化的起点;③视工业革命为现代化的起点。 下面先分析第一种观点即视1500年前后为现代化的起点 依据之一:支持此观点的学者对比了1500年之前与之后的西欧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和外部关系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与差异。 1500年之前―― 政治领域,仍处于诸侯交战的分裂状态,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经济领域,仍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不活跃; 意识形态领域,宗教神学占据统治地位,不但禁锢思想,而且束缚所有社会生活领域,导致社会缺乏活力; 对外关系领域,总体上仍较封闭,仅存在与亚洲的少量奢侈品贸易 1500年之后――

政治领域,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兴起,王权专制强化; 经济领域,工商业逐渐兴起,为全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意识形态领域,封建宗教神学不断受到强力挑战,新的文明意识正在显现; 对外关系领域,殖民者的海外探险与扩张不断满足着西欧对财富的渴求,也获得了关于外部世界的大量新信息,改变了西欧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依据之二: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1500前后的两三百年间继发生,对现代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1500年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就开始了海外探险; 1487年,迪亚士;1.哥伦布:1492年,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非洲东岸; 此前,但丁的<神曲>问世――这标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开始。不少巨星活跃在这一时期,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 1519年~1522年,麦哲伦利用帆船,完成人类第

从大国崛起看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从《大国崛起》看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并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业革命使得世界贸易中心逐渐从太平洋沿岸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葡萄牙、英国逐渐兴起。价格革命为西方资产阶级积累了物质基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这也成为后来大国崛起的前提。中国的闭关锁国使得我们错失了这样一个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机会,也是的英美等国从起点就将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 从《大国崛起》这一记录片中所展示的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或工业化,而相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我们的“现代化”则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西方化”。尽管这样似乎代表着主体性的丧失,但我们的发展轨迹事实上就是西方化的过程。 纵观大国的崛起,他们大致有以下共同的要素: 他们提供给买卖双方一个可以自由交换的市场,,及自由市场的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私有产权制度的确立,政府干预的减少,实行进一步市场化,这样才会形成一个有效运作的市场,并可以将财富投入生产。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我国以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相结合的方式来配置资源。 都以立法的方式对私营主的财产私有权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体系,以法治国。中国从封建王权社会以来到毛泽东统治时期,都是以人治为主,君王掌握臣民的生死大权,君主意志决定整个国家的命运。我国把依法治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这项基本国策也是崛起的土壤。 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开放环境为繁荣科学和文化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建立在新的生产技术和手段的产生,知识应用于创新,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进而转化为资本。 民主的政治。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国家的人民根植与思想深处的是为君主而活,为道义而活,为父母而活,五四运动之后,人们才明白了自己存在的真正价值,要求权利,要求民主。 中国崛起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环境决定我们无法通过殖民掠夺和海外扩张的方式来扩大海外市场和发展经济,但我们是必要把市场推向海外。我们拥有13亿人口,这既是机遇又是诅咒,充足的人口一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我们生产的商品成本低但却导致我们不觉陷入生产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境中去。 正如《大国崛起》的最后一段话一样:“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走过六十年,回收五百年,一路巡看交相兴替的大国演变,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件事——让历史亮起来”。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之路.doc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古时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之路 随着祖国不断地发展壮大,中华民族也越来越自信,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道路上,有些人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极其落后的,我们应该继续向西方看齐;有些人则披着复兴传统文化的外衣,过度夸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把许多糟粕的文化传统思想也保留了下来并继续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中有许多内容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而且我们还要分清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指导这些传统文化的思想。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糟粕文化遗留下来的其中的一种思想。读书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手段,现在各行各业都能依靠书籍来传播技术经验,所以我们要认清行业之间绝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在这种封建思想的荼毒之下,人们为了所谓的“体面的工作”,却忘了自我要不断“修身”;人们依然粉饰着“面子

工程”,却忘了古人提倡的要“务实”。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些糟粕的思想,早就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或剔除。然而我们有很多人却依然拿着这一部分糟粕的古语来教导后人,造成封建顽疾无法根除。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个人认为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并没有发展出能够让整个中华民族接受的新型的中华现代文化思想。我们的现代文化思想依然依托于西方,造成了现在我们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思想上的混乱。在思想混乱之中,传统如何服务于现代成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当然,这也是文化复兴之路上必然会出现的情况。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古时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医学、文学、音乐、书法、绘画、戏曲、服饰等等领域中,中国本身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那些根植其中的传统文化思想才有对错之别。不过现在对中医的质疑声非常多,这里我想说,大多数中医是通过实践检验出来的,这本身是符合西方所谓的科学的。即使是现在,西医也是在不断地试错之中,每过一段时间西医都会有很多旧理论被推翻。 上文提到了传统文化思想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两种概念。因为只有分清这一点,才能知道哪些是需要我们去讨论去留问题的,哪些是不用纠结这一问题的。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研究国情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改造中国社会,必须首先进行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夺取政权,建立起民族独立的国家。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为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从此,中国共产党就承担起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对于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走过来的新中国来说,对于一个现代工业仅占10%的落后农业国来说,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将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它已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早在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等文中明确提出,革命胜利以后,必须把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1953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扩大会议上详尽阐述了发展工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

的基础”(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即把“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其总任务之一。因此,当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从1953年起,中国便进入了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基本任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五年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88余亿元。“一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获得高速度发展,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提高到57%。这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二)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中国共产党就开始认识到,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唯一的建设目标是不够的。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便提出过:“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404页。)首次将科学文化纳入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正式向全国完整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 点击次数: 478 作者: 朱宗顺 制度化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从制度生成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经过清末的初创、民国初期的调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拓展,促使我国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进展。本文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演进,略作梳理。 一、清末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 (一)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尽管不乏“传统资源”作基础,但不可否认,本土以外的“西方势力”的强行侵入,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社会是被不请自来、强行登陆的“西方因素”推上了现代化的历程,带上了些许不情愿的色彩。正因为如此,“西方因素”既是我们现代转化的看得见的“推手”,又是我们现代转化的参照“偶像”。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启动也是如此,在近代社会颇为悲壮的现代转化进程中,学前教育也被裹挟着踏上现代征程。一方面,传统教育缺乏向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资源”,诸如育婴堂、敬节堂一类传统机构,同福禄贝尔开创的现代学前教育模式有天壤之别,这就逻辑的决定了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现代转化的路径依赖性,模仿(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无法回避。另一方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大批东来、西学东渐加速,从现代教育观念引进、到“物化”的新式教育机构的产生,为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启动提供了可资模仿的外来资源;近代工商业在洋务自强的旗帜下逐步发展,幼儿的看护和教育在部分妇女走出家门以后开始凸现;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后,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成为朝野共识,为近代幼儿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上述条件,说到底,又是由“西方因素”直接或间接促成的。因此,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动力在本土以外。 具体来说,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资源主要来自由“西方因素”促成的教育会学前教育机构和以湖北幼稚园为代表的国人学前教育实践。这两类学前教育实践可分别作为被动模仿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和主动学习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代表,为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初创奠定了基础。 1 教会学前教育。东来的传教士在我国创办学前教育机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被动举措,但这一举措确实成为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启动的宝贵资源。《南京条约》签订后,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大门打开,为了便利传教,他们开展慈善活动以吸引中国民众,创设孤儿园、慈幼院、育婴堂等虽属慈善活动,但收容养育幼儿的举措本身,构成了教会学前教育的基础。19世纪80年代,教会在通商口岸的教堂或教会女学仿照西方的幼稚园制度附设小孩察物学堂,由牧师夫人或女传教士任教师,招收牧师、教徒及中国家庭的子女。宗教教育以外,进行知识启蒙教育,具有现代学前教育色彩。据著名传教士林乐知统计,到1902年,教会在华建立的学校中有小孩察物学堂6所。其中,1892年,美国监理工会传教士海淑德女士在上海中西女塾创办幼稚园教师培训班,这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办的教会幼儿师资培养机构;1898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在厦门鼓浪屿牧师楼举办幼稚园并创办识字培训班。教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实践为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创立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基础。 2 湖北幼稚园是近代国人主动模仿西方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表现。1903年9月,由张之洞挈画、端方督办的湖北幼稚园正式开办,聘请日本人户野美知惠为园长,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招收5至6岁幼儿入园,保育科目设有行仪、训话、幼稚园语、日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 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启动:(1840—1912) 【阶段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全面展开。 政治:(1)民族危机加深: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与反动势力的勾结。史实: (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先进的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殖民侵略,追求民主富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史实: 经济和阶级:工业化,市场化:列强侵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更多商品化,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阶级出现并发展。史实: 思想:民主化、科学化:中国人将救灭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相结合,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经历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史实: 生活:19世纪中期,伴随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史实: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2~1927) 【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资产 阶级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 政治:民族危机继续加深;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史实:(1)民族危机加深:一战爆发,与日本签《二十一条》;袁世凯北洋政府独裁卖国;思想上复古尊孔;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山东权益出让给日本。(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A民族资产阶级: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一系列的反北洋军阀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失败。B无产阶级: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C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1927年7月,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经济: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1919-1926年出现萧条。 史实: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一战之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跌价竞争,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 思想: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成历史主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际:一战(1914-1918);俄国十月革命(1917)。 史实:A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思想。B1915年新文化运动。C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D孙中山新三民主义。 社会生活的变革: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色。史实: 第三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阶段(1927~1949年) 【阶段特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替、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主要有: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矛盾。 政治:(1)民族危机: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 (2)中国人民的抗争:A:1927~1936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国共十年对峙),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1937~1945年,日本侵华,国共两党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中国抗战胜利意义全民族抗战是胜利根本保证。C:1945年8月~1946年6月,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重庆谈判、重庆政协,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阶段。D 1946年6月~1949年9月,国民党进攻解放区,解放战争。 1.防御阶段:国民党全国军事进攻1946年6月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2.反攻阶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3.决战阶段:三大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4.北平谈判和渡江作战: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经济:民族工业的夏、秋、冬三季史实: 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推翻三座大山。史实:萌芽: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解决领导权与农民问题。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成熟: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1940《新民主主义论》(标志)1945年《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七大确立为指导地位。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