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ppt《长大的梦想》
- 格式:pptx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9
《长大的梦想》教学设计活动理念:憧憬与梦想是迈向成功的开始。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正处在从低年段向中年段的过渡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与低年段的孩子有明显的不同,容易产生两极分化。
此时,通过有效的引导,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激励孩子们向正确的方向努力,给予他们最美好的动力。
本次活动通过游戏、故事、情境创设、体验活动等引导他们感受拥有梦想和实现梦想。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认识到心存梦想,并努力实现梦想才能获得成功与快乐。
2、情感目标:体验到要实现梦想,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客服各种困难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了解实现梦想的具体方法,并运用到自己实现梦想的行动中.活动重难点:重点:感受梦想的力量,并感悟到要想实现梦想,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
难点: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在追求梦想道路上的困难。
活动准备:1、PPT课件2、梦想卡片3、课题、板书活动过程:一、暖心时刻,感知梦想的力量。
1、游戏“猜猜他是谁”。
根据老师出示的关键词,学生们猜一猜这是谁?(1)志存高远,梦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国家总理。
他是谁?(——周恩来)(2)穷孩子,梦想:成为一名作家。
童话大王。
他是谁?(——安徒生)(3)梦想:篮球运动员。
中国篮球的标志和骄傲。
他是谁?(——姚明)(4)梦想:钢琴家。
“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他是谁?(——郎朗)通过学生同学们的发言,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小心存梦想,并且努力实现梦想就能带来成功的喜悦”。
2、同学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梦想,并把它写在梦想卡片的左边翅膀上。
3、你们已经把自己的梦想写在了梦想卡片上,那这对梦想翅膀能飞起来吗?(当然不行)为什么?同学们认识到:有了梦想还不够,还应该为之而努力。
二、轻松发现,感受实现梦想的方法。
(一)故事《梦想与努力》1、观看视频《梦想与努力》。
边看边想:这位体操运动员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样面对的?2、学生们交流。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长大的梦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实现梦想。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
教学内容1. 梦想的含义与重要性:解释梦想的概念,讨论梦想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分享与启发: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启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
3. 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引导学生制定实现梦想的步骤和计划,强调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4. 情感态度的培养:通过活动、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乐观情绪。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梦想的含义,明确自己的梦想,并学会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
难点: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材料、故事书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活动引起学生对梦想的兴趣。
2. 讲解与讨论:讲解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人物的梦想和实现过程,激发学生的思考。
4. 制定计划:引导学生制定实现梦想的步骤和计划,并强调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5. 情感态度的培养:通过活动、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乐观情绪。
板书设计1. 长大的梦想2. 关键词:梦想、成长、努力、计划、心态3. 主要内容的展示:通过图表、关键词等形式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梦想,并制定实现梦想的步骤和计划。
2. 小组作业: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梦想和计划,互相鼓励和支持。
课后反思1. 学生的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作业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梦想的理解程度。
3.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1 长大的梦想 | 鄂科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梦想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通过自我认知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具体目标包括: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理解梦想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写作或其他形式表达自己的梦想,并学会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追求梦想的乐趣,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讨和分享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实现这些梦想。
具体内容包括:1. 梦想的概念:介绍梦想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梦想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期望和追求。
2. 梦想的重要性:通过故事、案例等,让学生认识到梦想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推动作用。
3. 分享与表达: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选择适当的形式(如绘画、写作等)表达出来。
4. 制定计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制定具体的计划和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梦想的重要性,并能够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梦想。
难点:引导学生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白板、彩笔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视频,引入梦想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讨论:讲解梦想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梦想。
3. 表达与分享:鼓励学生选择适当的形式(如绘画、写作等)表达自己的梦想,并进行分享。
4. 制定计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制定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强化对梦想的认识和理解。
板书设计1. 长大的梦想2. 副理解梦想的重要性,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3. 内容:包括梦想的概念、重要性、分享与表达、制定计划等。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长大的梦想鄂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明白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梦想,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动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成长路径,为实现梦想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内容1. 梦想的含义与重要性2. 树立积极向上的梦想3. 合理规划成长路径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梦想的含义,树立积极向上的梦想,合理规划成长路径。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梦想,以及如何规划实现梦想的路径。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
2. 讲解:详细介绍梦想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树立和实现梦想。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追梦故事,激发学生的梦想意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规划实现梦想的路径。
5. 课堂展示: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规划,给予肯定和指导。
板书设计1. 长大的梦想2. 主题:理解梦想、树立梦想、规划成长路径3. 副让梦想引领成长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短文,包括梦想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梦想。
2. 制定一份个人成长规划,明确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梦想的理解和规划能力。
2.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树立和实现梦想。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追求梦想,同时教育他们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兴趣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小王子》中小王子对玫瑰的执着,或者《海贼王》中路飞追求成为海贼王的梦想,来引入梦想的主题。
1.长大的梦想(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梦想”这一概念,明确自己的梦想。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3. 帮助学生了解成功的要素和实现梦想的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自我认知和表达自己的梦想。
2. 帮助学生了解成功的原因和方法,培养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改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梦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帮助学生掌握实现梦想的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教学方法:1. 授课法2. 讨论法3. 观察法4. 实践法教学内容:1. 课程主题:长大的梦想2. 课程内容:梦想的定义,梦想的分类,实现梦想的方法和要素,励志人物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教学过程:第一节:梦想的定义引入:在学生的眼中,什么是梦想呢?梦想是指什么?请各位同学表述一下。
讲解:梦想,是一个人对未来心中所拥有的期许、理想和愿望。
就像我们小时候会给自己制定未来的目标一样,这些目标就是我们的梦想。
每个人的梦想不同,有的人梦想成为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企业家,有的人希望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幸福的婚姻、快乐的人生。
总之,梦想是一种可能性,是未来生活的憧憬和预期。
而梦想也应该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才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成为我们的动力和方向。
教师点拨:在学生认识梦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梦想,并且不断去思考和探索它们的可行性。
同时,我们也需要告诉他们,不同的梦想在未来的道路上需要面对不同的困难和挑战,成功的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需要付出耐心和执着的努力。
作业:请学生完成一篇不超过300字的文章,描述自己的梦想和为实现梦想做出的努力。
第二节:梦想的分类引入:在各位同学的眼中,梦想是不是就是一个词语,所有的梦想都是一样的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把梦想大致的分成几类,请大家讨论一下,把它们归纳出来。
讲解:在生活中,人们的梦想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类:1. 事业梦想:如科学家、演员、音乐家、作家等,主要与个人的事业和成就有关。
三年级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一课长大的梦想鄂科版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1. 认知目标: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梦想的能力,学会为实现梦想制定初步计划。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增强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动力和信心。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职业和成就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为何能成功。
-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人物的认知和感受。
第二部分:梦想的含义- 解释梦想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梦想是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愿景。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梦想,并选代表进行全班分享。
第三部分:梦想的重要性- 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展示不同人物如何通过坚持梦想而实现目标。
- 讨论梦想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第四部分:实现梦想的路径- 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梦想的可能途径,如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培养良好习惯等。
- 分组活动,每组设计一个实现梦想的计划,并选代表进行汇报。
第五部分:总结与反思- 回顾课程要点,强调梦想的重要性和实现梦想的途径。
- 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 培养学生表达和分享自己梦想的能力。
- 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梦想的可能途径。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坚持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制定并实施实现梦想的初步计划。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
- 小组讨论材料(如卡片、便签等)。
- 绘画用品(如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对梦想的兴趣。
2. 梦想的含义:讲解梦想的概念,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梦想。
3. 梦想的重要性:通过故事和案例展示梦想的力量。
4. 实现梦想的路径:引导学生思考和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
5. 总结与反思:回顾课程要点,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梦想。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包括:- 梦想的定义和重要性。
XX三年级心理健康的课件1、xx 的梦想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快乐,留住快乐,升华到创造快乐,并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行动去调节和保持快乐的情绪,提高对学习生活的认识。
2、愿意快乐地学习、生活,并愿意与大家分享快乐。
培养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激励自己行为的能力,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活动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了解学生有哪些不快乐事。
活动过程一、快乐总动员1、播放《幸福拍手歌》,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师生互相问好。
今天老师将与你们一起上一堂心理健康课——我成长,我快乐。
(出示课件)2、同学们,你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今天我将带着你们和在座的老师们一起坐上快乐大巴开始快乐之旅。
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这个快乐岛。
(课件出示快乐大巴、快乐岛)3、快乐岛上盛产快乐,生活在快乐岛的人们别提有多惬意了,他们好像从来没有忧愁和烦恼,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笑意。
4、想去快乐岛吗?快乐岛上还有许多快乐在等着你们分享呢!二、心空观测台1、孩子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啦!为了给我们的旅途增添快乐的气氛,老师建议大家都来说说自己快乐的事情吧。
让快乐伴我们行!2、谁愿意和大家分享快乐,让一份快乐变成几十份快乐?(指名交流)3、出示课件:快乐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一份满意的答卷;一个会心的微笑;一首动听的乐曲;一声亲切的问候??三、聪明一休谷1、孩子们,我们继续前行吧!快乐岛是个取之不尽的宝岛。
据说,快乐岛上生活着一个快乐的老人,她有一根快乐魔棒。
1)、不论是晴日,还是雨天,为什么老人都会发愁呢?2)、你们猜,邻居说了什么话,老人就开怀大笑了?3)、情境模拟表演。
(分别模拟不同年龄的邻居)2、(课件出示:a、王老师,你好!期中试卷发下来了,成绩一向数一数二的我,这次由于粗心,只得了两个“优”,其他都是“良”。
我心里难受极了,眼睛直直地看着试卷,眼眶里噙着泪水,忽然,我一把将试卷揉成团,塞进抽屉,趴在桌上呜呜大哭起来。
三年级第一课长大的梦想【主题说明】憧憬与设想是迈向成功的开始。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在从低年段向中年段的过渡期,此时,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顆梦想的种子,通过有效的引导,可以激励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努力,给予他们前进的动力。
本课通过观察、想象、情景体验、互动交流、分享,轻轻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遐想,帮助学生建构初步的梦想蓝图,引领学生去追寻拥有梦想的快乐。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帮助学生初步建构理想的蓝图。
2.情意目标: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拥有梦想的快乐。
3.行为目标:初步设想自己的梦想,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初步设想自己的梦想,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拥有梦想的快乐。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轻松舒缓的音乐。
学生准备画笔和白纸。
【教学设计】【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
2.是否激发起学生对拥有梦想的渴望。
3.学生是否理解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付出辛苦和努力。
【练习题】明明梦想长大后做一名航天飞行员,他特别喜欢体育锻炼,身体壮实,但他对学习却敷衍、马虎,如果长此以往,你认为明明的梦想能够实现吗?【教学参考素材】莱特兄弟的故事许多年以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靠为别人放羊来维持生活。
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
这时,他们看见了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从自己的视野中消失了。
“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
牧羊人回答说:“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安家。
”“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比大雁飞得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
”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
“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那样就不用放羊了。
”小儿子也对父亲说。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们说:“如果你们想,你们也会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
他们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父亲。
牧羊人说,看看我是怎么飞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