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专项训练:说明方法的识别及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说明文专项训练——说明方法的识别及作用一、训练目标:准确判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二、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列图表、引用。
三、常见题型:【题型1】说明方法的识别: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判断。
【题型2】说明方法的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格式具体作答。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列举了这一(些)例子,具体地说明了。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格式:依照(标准)进行分类介绍,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③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突出强调事物的特征/事理。
格式:用和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
④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格式:列举了这一(些)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⑤打比方: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理。
格式: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科学、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格式:简明科学地揭示了(下定义的对象)的本质(特征)。
⑦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格式:对作出诠释,通俗易懂地说明了。
⑧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临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格式:描绘了,具体形象地说明了。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格式:运用图表,简明直观地说明了。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格式:引用,说明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说明方法的判定及其作用教学内容分析说明文阅读训练是八年级上学期的重点教学内容,与记叙文相比客观性强,知识点清晰,考点明确。
其中,常见的说明方法的判定是学好说明文的基础,学会判定说明方法有助于分析其作用,是深入理解说明内容的有力保障。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刚刚学习说明文,注意力大多放在阅读文章内容上,对于陌生领域的名词难以理解,又容易受到阅读记叙文的思维习惯影响,不能快速地审题确定答题角度,所以阅读的用时过长。
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学生还不明白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表达效果,造成阅读困难。
教学目标1、记忆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2、学会判定说明方法,归纳答题模式和答题技巧;3、运用相关知识点解答问题,规范答题语言;教学重点学会判定说明方法,归纳答题模式和答题技巧。
教学难点归纳、记忆答题技巧和答题模式,规范答题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结合、点拨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综艺四书五经五行五音二、知识回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0种常见的说明方法(1)举___子(2)_____数字(3)打比方(4) ___比较(5)分_____ (6)____状貌(7)列图表(8)下定义(9)作_____ (10)引用(引____)2、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自主学习(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判定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2)、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3)、在建筑技术上,有好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
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4)、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说明文专项训练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专项训练——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一.学习目标1.掌握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并能判断种类。
2.会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二.常见题型1.会判断。
2.会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三.知识再现★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关键词。
举例子:具体真切(具体形象)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分类别:条理清晰打比方:形象生动(通俗形象)作比较:突出强调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列图表:直观形象四.学习流程流程一◆平行训练◆针对题型一进行训练★判断下面语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独立完成,师找中下游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帮助找出并纠正错误)1.它们一个个从草丛中起来,是忽明忽暗的一点点的白光,好似天上的繁星,一个个在那里移动。
()2.全世界所产生能够发光的萤火虫有二千种。
()3.例如,装在飞机上的遥感器可以从20千米的高空观测地面的情况,一张照片可拍摄30平方千米的地面。
()4.一颗卫星一天可以拍摄180多张图片,每隔18天就能把整个地球拍摄一遍。
()5.这种飞机每小时飞行3405千米,飞行速度比子弹还快,所以它不能同步辨认地面的情况。
()6.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
据专家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
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搬吐雨器”。
()7.航空航天遥感的大量图片信息都需要用电子记算机进行分析判读,这种分析装置叫做图像识别装置。
()8.比如,除了口味更佳的西红柿外,农民还可以不分四季全年种植抗干旱、能自己造肥并可生成医用药物的农作物。
()9.有人预计,到2010年的时候,人类食品的1/5将用生物工程技术产生。
()10.萤火虫按幼虫栖息的环境,可分为水栖、半水栖和陆栖三种。
()11.由于光源来自体内的化学物质,因此,萤火虫发出来的光虽亮但没有热量,人们称这种光为“冷光”。
一、知识指要: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
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例子前常用“例如”“比如”“如”等标志性词语。
作用:使说明具体、容易理解,有说服力(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揭示事物的共同本质及各类间的差异(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 的特点)。
(3)列数字:(列确数或约数)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作用:使说明准确、科学,有说服力。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作用:突出强调事物的不同特点,使事物的特点更鲜明、更清晰。
(5)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作用: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的,, 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6)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
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常用格式是:“某某是什么”或“某某是怎样的”。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7)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作用:具体介绍、解释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8)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
说明文的常见说明方法的识别及作用一、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通过举例,具体而清楚地说明了……)(2)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的特点。
)(3)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通过列举数据,准确而具体地说明了……的特点,给人以具体而清晰的印象。
)(4)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通过比较,突出了……的特点)(5)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弥补了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的解说更直接、更具体)(6)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7)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揭示了……的本质)(8)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9)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通过描摹,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给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留下深刻的印象。
明文之明方法及作用一、什么是明方法:明方法是明文中了把事物特色清楚,或许把整理理解,而使用的某种方法。
二、常的明方法有:例子、列数字、作比、打比方、分、下定、作、画表、摹状貌、引料(引用)。
(注:前四种考得最多)三、考型: 1、判断运用了什么明方法?2、找出明方法并例?剖析明方法的表达作用?四、常明方法及作用剖析。
(一)例子。
1、观点:出案例来明事物,使所要明的事物详细化,以便者理解。
(文中若有:比如、又如、比方、再如、如、比如等,一般可判断例子。
)2、作用:把复的事物得浅易懂、详细生。
3、答模式:真详细地了然⋯⋯的特色(或事理)4、例展现。
《中国石拱》在写出了石拱的三大特色:史悠长,形式美,固耐用后,以州和沟例行明,其表达成效。
答:例子,州和沟两个例子,真详细地了然中国石拱史悠长,形式美,固耐用三大特色。
5、牛刀小。
几千年来,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去来等自然象同天气的关系,据以安排事。
杏花开了,就仿佛大自然在要赶忙耕地;桃花开了,又仿佛在示意要赶忙种谷子。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明方法?有何作用?(二)列数字。
1、观点:运用数字来明事物。
(数字可分用确数和概数)2、作用:运用数字,从数目方面详细正确地突失事物的特色。
3、答模式:正确地了然⋯⋯的特色(或事理)4、例展现。
州特别雄,全50.82 米,两头9.6 米,中部略窄,9 米。
答:介的度和度,详细、正确地了然州雄的特色。
5、牛刀小。
只蟹的体超20 厘米,重量达2.5 公斤,可算是蟹中的巨无霸了。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明方法?有何作用?(三)作比。
1、观点: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事物放在一同行比。
2、作用:突失事物的特色,增了明成效。
3、答模式:拿××和××比,突出了然⋯⋯的特色。
4、例展现。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殿到近代的一般住宅,大多数是称的,左怎么,右也怎么。
州园林可不究称。
答:作比,拿古代的殿、一般住宅和州园林来比,突出前了州园林不究称的特色。
说明文必考题之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三、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套路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通俗易懂。
5、举例子:举……的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一目了然。
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
温馨提示:在运用套路答题的过程中,省略号的部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来填充,否者答题会因空洞而扣分。
具体答题结构及思路分析例1: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
据专家测算,我(2013·山东省聊城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21题。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
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
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水肿,过少时,可能引起脱水。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
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
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
说明文专项训练:说明方法的识别及作用说明文专项训练说明方法的识别及作用一、训练目标:准确判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二、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列图表、引用。
三、常见题型:【题型1】说明方法的识别: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判断。
【题型2】说明方法的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格式具体作答。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列举了这一(些)例子,具体地说明了。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格式:依照(标准)进行分类介绍,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③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突出强调事物的特征/事理。
格式:用和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
④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格式:列举了这一(些)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⑤打比方: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理。
格式: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科学、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格式:简明科学地揭示了(下定义的对象)的本质(特征)。
⑦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格式:对作出诠释,通俗易懂地说明了。
⑧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临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格式:描绘了,具体形象地说明了。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格式:运用图表,简明直观地说明了。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格式:引用,说明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事理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的识别与作用分析题一:①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并没有确切的数字,估计大约有9000种,分为27个目,160多个科。
②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共有120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常驻的鸟类有12种,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南极的鸟类只有43种,永久性的“居民”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而已。
而企鹅到底算不算鸟类,至今仍然大有争议。
生活在北半球的所有鸟类,大约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
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十多年的鸟类专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在这里安家落户。
③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
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人类干扰。
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的候鸟只能在附近作短距离的南北迁移,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可以绕南极作长距离的迁移,但却并不往北飞行。
南半球的许多候鸟宁可遥遥数万千米飞到北极越冬,也不愿意到南极去送死。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题二: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可以用以锁定敌对目标的住置。
在公共安全方面,警方在处理绑架案件的时候,可以通过这项技术确定使用手机的绑匪的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可以派上大用场,倒如,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
那么,怎么用手机来定位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题三:奇招击退红潮①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省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
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②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用超声波消除藻类。
③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就使整棵植株漂浮在水面上。
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之说明方法及作用一、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资料(引用)。
(注:前四种考得最多)二、考试题型:1、判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找出说明方法并举例?分析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三、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
(一)例题《中国石拱桥》在写出了石拱桥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坚固耐用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说明,试说说其表达效果。
答:举例子,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坚固耐用这三大特点。
5、牛刀小试。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二)例题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答:介绍桥的长度和宽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5、牛刀小试。
这只蟹的体长超过20厘米,重量达2.5公斤,可算是蟹中的巨无霸了。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三)例题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答:作比较,拿古代的宫殿、一般住房和苏州园林来比较,突出说前了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5、牛刀小试。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四)例题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答:具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5、牛刀小试。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暑假阅读】说明文专题02 辨别说明方法,分析说明作用【方法技巧】1. 常用的说明文方法及其作用举例子,具体说明列数字,准确说明打比方,生动说明作比较,突出说明下定义准确说明2.如何区分作比较和打比方: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典型例题】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钱塘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秋分前后,许多人来到海宁观潮……潮水奔腾而来,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
潮水的涨落是海水受月球、太阳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引起的。
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引潮力特别大,水涨得特别高,落得也最低。
钱塘江潮如此壮观除上述原因外,还因钱塘江河口有特定的地理形势和气象水文条件。
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
它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河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100公里,从杭州湾口的南汇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到澉浦附近窄到30公里,到海宁盐官,江面只有3公里。
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里,江面突然束狭,潮水相叠,水面升高。
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作用。
农历七、八月正是钱塘江洪季,水量丰富。
江水滚滚东流入海,恰受东南季风推拥上溯的海潮顶托,风起潮涌,潮水和江水叠加,使得本来因江面束狭和沙坎的阻拦而抬高的潮水更加汹涌,形成钱塘潮的奇观。
【问题】“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9米”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
专题事理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的识别与作用分析题一:①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并没有确切的数字,估计大约有9000种,分为27个目,160多个科。
②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共有120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常驻的鸟类有12种,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南极的鸟类只有43种,永久性的“居民”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而已。
而企鹅到底算不算鸟类,至今仍然大有争议。
生活在北半球的所有鸟类,大约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
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十多年的鸟类专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在这里安家落户。
③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
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人类干扰。
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的候鸟只能在附近作短距离的南北迁移,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可以绕南极作长距离的迁移,但却并不往北飞行。
南半球的许多候鸟宁可遥遥数万千米飞到北极越冬,也不愿意到南极去送死。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题二: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可以用以锁定敌对目标的住置。
在公共安全方面,警方在处理绑架案件的时候,可以通过这项技术确定使用手机的绑匪的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可以派上大用场,倒如,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
那么,怎么用手机来定位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题三:奇招击退红潮①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省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
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②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用超声波消除藻类。
③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就使整棵植株漂浮在水面上。
说明文专项训练
说明方法的识别及作用
一、训练目标:准确判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二、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列图表、引用。
三、常见题型:
【题型1】说明方法的识别: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判断。
【题型2】说明方法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格式具体作答。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
服力。
格式:列举了这一(些)例子,具体地说明了。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格式:依照(标准)进行分类介绍,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③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突出
强调事物的特征/事理。
格式:用和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
④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格式:列举了这一(些)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⑤打比方: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理。
格式: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科学、概括地揭示事物
的特征/事理。
格式:简明科学地揭示了(下定义的对象)的本质(特征)。
⑦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格式:对作出诠释,通俗易懂地说明了。
⑧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临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格式:描绘了,具体形象地说明了。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格式:运用图表,简明直观地说明了。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格式:引用,说明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格式:引用了,说明了,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注: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
四、实战演练:
(一)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4、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5、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6、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凶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7、从前女子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8、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9、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二)阅读短文《死海不死》,做文后练习。
死海不死
①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
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
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②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
真是“死海不死”。
③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
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
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
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④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
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
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⑤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先听一个古老的传说吧。
远古时候,这儿原来是一片大陆。
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
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谕告鲁特,叫他携带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
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过头去望了一眼。
哎哟,转瞬之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
她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即变成了石人。
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
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
⑥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
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
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⑦几十年前,死海还是一片荒凉。
为了开发利用它的资源,而今死海旁边已出现了一些工厂,同时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馆和游乐场所。
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吸引着许多游客。
这样一来,就使它出现了不少生气。
⑧但是,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
据专家统计,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到50厘米。
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
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1、文章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③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哪4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1、打比方,将石拱桥桥洞比作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美丽的外形。
2、举例子,例举“旅人桥”,具体地说明了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3、引用,引用唐朝的张嘉贞的赞语,说明了桥的施工技术巧妙绝伦,更具有说服力。
4、列数字,列举了50.82米、9.6米和9米三个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赵州桥非常雄伟。
5、摹状貌,描绘了石刻狮子各种情态,形象地说明了这些石刻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6、作比较,格式:用永定河发水时两岸河堤常被冲毁和桥却极少出事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它的坚固。
7、作诠释,对屏作出诠释,通俗易懂地说明了屏的作用。
8、分类别,依照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进行分类介绍,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屏的种类繁多。
9、下定义,简明科学地揭示了物候学的本质。
(二)1、作诠释,通俗易懂地说明了“死海”得名的原因。
2、引用传说。
第③段引用传说形象地说明了死海淹不死人,增强了说明的趣味性;第⑤段引用神话传说,介绍了死海的形成原因,增强了说明的趣味性。
3、作诠释:对死海浮力大的原因作出了诠释,通俗易懂地说明了死海海水的咸度确实很高;举例子:列举了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等,具体地说明了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列数字:列举了135.46亿吨、63.7亿吨、20亿吨等这些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死海海水的咸度高;作比较:用死海海水的密度同人的密度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死海海水的密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