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7.4俄罗斯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节俄罗斯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上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又是跨东西半球的欧洲国家。
首都莫斯科,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莫斯科著名景点:红场、克里姆林宫。
俄罗斯是以俄罗斯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通用语言俄语。
补充:面积前六位: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跨东西半球;纬度位置:跨北温带、北寒带;位于中高纬度;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陆上有众多邻国;西濒临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
3、俄罗斯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地势东高西低。
主要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4、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位于东欧平原)是欧洲最长河,被喻为“母亲伏尔加”,自北向南注入里海,是一条内流河,是俄罗斯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
鄂毕河(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勒拿河发源于俄罗斯的亚洲部分的南部山区,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封冻期长,航运价值低。
由三条河流流向可知: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地势南高北低。
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
5、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全年降水量稀少。
莫斯科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较多,东部大陆性较强。
寒冷的气候下俄罗斯的农业并不发达,相反生长着普遍的亚寒带针叶林,俄罗斯有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亚寒带针叶林。
6、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基本自给的大国之一。
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主要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这与它丰富的油气资源分不开的。
其中,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7、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能源、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工业发,其中,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俄罗斯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跨亚欧两洲(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历来被公认为欧洲国家)。
地跨东西半球。
西临A1—波罗的海,北临A2—北冰洋,东临A3—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特点),各地差异较大。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3.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
俄罗斯主要地形区:B1—东欧平原、B2—西西伯利亚平原、B3—中西伯利亚高原、B4—东西伯利亚山地。
主要分界线:C6—乌拉尔山、C2—叶尼塞河、C3—勒拿河。
4.河流与湖泊:C1—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被俄罗斯人喻为“母亲河”,注入里海,属内流河。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
C4—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5.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主要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因此森林资源丰富。
6.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轻工业)发展缓慢。
7.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主要工业区有: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8.交通: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
俄罗斯在欧洲部分的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的铁路网比较稀疏,有一条横跨亚欧的铁路称为“亚欧大陆桥”,在俄罗斯这部分称西伯利亚大铁路。
●两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和铁路;俄罗斯的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为主,货运以管道和铁路为主;(管道运输是将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亚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地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
七年级下册地理俄罗斯重点知识点地理俄罗斯重点知识点地理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其国土面积为1.71亿平方公里,占世界总面积的1/8。
俄罗斯地势广阔,垂直方向(南北方向)延伸超过9000公里,东西方向(纬度方向)延伸6800公里。
下面介绍七年级下册地理俄罗斯重点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俄罗斯地势崎岖,地形复杂,地势东高西低,由北向南分为西伯利亚高原、中伏尔加河平原、隆起山地、西伯利亚台地;由西向东分为欧洲平原(最大)、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高原和隆起山地。
俄罗斯是全球大陆最北端的国家,北部地区属于极地气候带,南部地区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带和亚热带气候带。
俄罗斯有数万条河流和2.4万多个湖泊,其中最大的是贝加尔湖,面积为 3.1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之一。
此外,北极洋、太平洋、大西洋和波罗的海等大洋和海洋四面环绕,形成了依靠河流和海洋为生命基础的自然环境。
二、经济地理俄罗斯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它拥有大量的天然气、石油、煤炭、钛、镍、铝、黄金等矿产资源,国土上遍布农田、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资源。
但俄罗斯的经济也受到世界石油价格、西方制裁和国内经济结构问题的困扰。
俄罗斯的东部较为富有,其西部地区与欧洲具有交通和经济优势。
三、历史文化俄罗斯拥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直至1900年代,俄罗斯皆以最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
俄罗斯文化历史上有着眼花缭乱的成就,如东正教的艺术、古斯拉夫语文学、19世纪成就显著的文学和音乐等。
另外,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出名的的剧院文化,如莫斯科的博尔什o剧院和圣彼得堡的玛丽insky剧院等。
总之,俄罗斯是一个集自然、经济和文化于一体的大国,有着雄厚的资源实力和文化底蕴。
我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深入了解俄罗斯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发展。
(1)范围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的北部,包括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面积超过1700万km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亚洲部分约占3/4,欧洲部分约占1/4。
(2)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但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
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
首都莫斯科位于它的欧洲部分中央,并且欧洲部分分布着俄罗斯主要的工业、农业、城市、人口和交通线路。
(3)邻国俄罗斯陆上与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国为邻,与我国有绵延很长的边界线。
(4)人口、民族和语言俄罗斯有1.46亿人口(2020年),共有194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77.7%,是世界上人口较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社会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西多东少),多信奉东正教,通用语言是俄语。
2.地形和地势(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
乌拉尔山脉以西为东欧平原,向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方法总结1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属于内流河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所以,流入里海的伏尔加河和作为亚、欧两洲分界线的乌拉尔河属于内流河,其中,伏尔加河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欧洲最长的河流。
方法总结2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河流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的结冰期长,因此该地区的河流虽然长度较长,水量较大,但航运价值不高。
但伏尔加河位于东欧平原,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水量大、结冰期短,水流平缓,是俄罗斯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
4.气候类型及特点(1)受纬度位置影响:北冰洋沿岸地区属于寒带气候,终年严寒;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2)受海陆位置影响: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广大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俄罗斯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跨越东西半球(160°E 穿过东部),主要位于东半球,位于北半球。
纬度较高,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北极圈穿过俄罗斯北部,可以看到极昼极夜现象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邻国众多,与我国有绵长的边界线3.俄罗斯领土横跨亚欧两大洲,包括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4.地形:地形特点: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地势特点:东高西低,且俄罗斯亚洲部分东高西低,南高北低5. 河流和湖泊俄罗斯水资源充足,但俄罗斯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匀6.气候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且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对农业生产不利7.自然资源俄罗斯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8. 工业特点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比较齐全重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俄罗斯已将高新技术领域,作为国家经济新的发展方向9.工业分布:工业区分布很不平衡,集中在欧洲部分,且靠近矿产资源地分布10. 俄罗斯工业区与日本工业区分布特点的区别日本工业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临海型。
原因是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主要依靠进口,所以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成为临海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俄罗斯工业区的分布特点为接近内陆原料产地。
原因是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11. 发达的交通欧洲部分铁路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亚洲部分路线稀疏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12.主要交通运输方式a.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b.货运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其中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铁路、公路、航空、内河与海洋航运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13.五海通航伏尔加河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伏尔加”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14.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是俄罗斯铁路、公路、内河和航空运输的枢纽;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和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
俄罗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俄罗斯”这节教学内容是初中阶段世界分区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根据初中六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地理学科特点,有选择性地安排了三大块内容: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发达的交通。
教材按照由自然到人文的顺序,首先介绍了俄罗斯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
俄罗斯辽阔的国土,为形成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发达的工业,需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做后盾。
因此,教材在最后安排了俄罗斯发达的交通运输。
这三部分内容既自成体系,又彼此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据图说出俄罗斯的具体位置,体会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掌握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
3、理解俄罗斯的人口分布、工业生产活动以及交通运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俄罗斯亚洲地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选址原因,探讨研究莱州市地方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建设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比我国与俄罗斯在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地区分布状况的差异,分析两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异同,理解我国党和政府制定的“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1、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2、经济发展状况教学难点:理解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人口分布、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线、城市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教学手段:板书、课件、教材中的插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俄罗斯不仅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艺术诸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你一定想明白其中的原因吧!那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俄罗斯”!【板书】国土辽阔1、面积最大2、地形平坦3、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学生活动】快速阅读“国土辽阔”这部分文字材料,明确教材首先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地形和气候四个方面)【教师活动】学生读图7.44、7.45,教师同时出示下列问题(课件),并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1、描述俄罗斯的具体位置;2、指出俄罗斯濒临的大洋、邻海和境内著名的湖泊;3、写出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注意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国界类型;4、按照一定的顺序指出俄罗斯的邻国。
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及地区》第7.4节《俄罗斯》听课笔记一、教师行为1.导入:1.教师首先通过展示俄罗斯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和自然风光图片,如克里姆林宫、红场、贝加尔湖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俄罗斯作为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的独特地理位置,并提问:“你们知道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第几大的国家吗?它有哪些独特的特点?”2.教学过程:1. 1.1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与范围1.在地图上明确标出俄罗斯的轮廓,介绍其横跨欧亚两洲的地理位置,并强调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讲解俄罗斯的主要邻国,如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并说明其对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重要性。
2. 1.2 俄罗斯的自然环境1.介绍俄罗斯的主要地形特征,如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平原等,并解释它们对俄罗斯气候和经济的影响。
2.讲述俄罗斯的气候类型,特别是寒冷的冬季和温暖的夏季,以及这些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3. 1.3 俄罗斯的经济与资源1.强调俄罗斯作为资源大国的地位,列举其主要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木材等,并解释这些资源对俄罗斯经济的贡献。
2.介绍俄罗斯的工业和农业发展情况,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的地理分布。
4. 1.4 俄罗斯的文化与人口1.简要介绍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如东正教的影响、沙皇时代的建筑艺术等。
2.讲述俄罗斯的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以及人口增长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3.板书设计(提纲式):1.俄罗斯概述1.地理位置与范围2.自然环境2.俄罗斯经济1.资源与工业2.农业3.俄罗斯文化与人口1.文化特色2.人口分布与增长4.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绘制一幅俄罗斯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特征的示意图,并标注主要城市和河流。
2.搜集关于俄罗斯某一自然资源的资料,并撰写一篇简短报告,介绍该资源的分布、产量和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
5.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关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与资源以及文化与人口等方面的内容。
俄罗斯设计说明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和人文特征都很突出。
本节课利用制作旅游攻略的情境,通过在哪里、怎么去、带什么、吃什么、买什么、看什么等环节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工业特点、交通等内容串联起来,结构完整清晰。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说明俄罗斯是地跨亚欧大陆的欧洲国家。
2.根据地图,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特点。
3.简单分析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矿产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利用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重点难点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以及地跨亚欧大陆的欧洲国家的位置特点。
2.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征。
3.俄罗斯主要气候类型、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及成因。
4.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特点及其对工业的影响。
5.俄罗斯的交通运输和城市分布特点及成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归纳法、小组合作。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视频、图片、歌曲、地图、PPT课件。
(二)工具1.智慧黑板。
2.网络搜索。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横跨亚欧大陆北部一、学习情境我们今天环球旅行的目的地是俄罗斯,旅行之前我们要深入了解这个国家,制定一份详实的旅游攻略。
二、预习检查课前分组搜集展示俄罗斯的自然景观、特色文化、名人等有关资料。
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横跨亚欧大陆北部1.导入今天我们环球旅行的目的地是俄罗斯,这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国家。
首先欣赏一组图片,对这个国家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2.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旅行之前我们要深入了解这个国家,制定一份详实的旅游攻略:在哪里、怎么去、带什么、吃什么、买什么、看什么。
首先要知道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邻国。
1.学生认真观看景观图片和文字介绍。
2.学生读图、指图,自主回答。
纬度位置:俄罗斯大部分位于50°N至80°N之间,北极圈穿过北部,属于北温带和北寒带。
第四节俄罗斯
欧两大洲
1700多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一位,包括欧洲东部和北亚大部分东欧平原(集中了俄罗斯3/4的人口,首都莫斯科就在这里)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降水少集中于夏季
,自南向北降低;降水自南向北减少,自西向东减少北半球的“寒极”——雅库茨克位于俄罗斯东部
叶尼塞河: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之间
向北注入北冰洋
1/3,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图3
人口和民族:欧洲国家,人口1.47亿,130多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虽然耕地面积广大,但受气候影响,农作物产量不稳定,需大量进口谷。
:(以重工业为主)
交通: 铁路:以铁路为住,形成“一网二线”——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
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欧大陆桥)和贝阿铁路
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
水运: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
海通航”
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
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和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城市 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重要港口。
俄罗斯
1.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跨亚欧两洲(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历来被公认为欧洲国家)。
地跨东西半球。
西临A1—波罗的海,北临A2—北冰洋,东临A3—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特点),各地差异较大。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
3.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
俄罗斯主要地形区:B1—东欧平原、B2—西西伯利亚平原、B3—中西伯利亚高原、B4—东西伯利亚山地。
主要分界线:C6—乌拉尔山、C2—叶尼塞河、C3—勒拿河。
4.河流与湖泊:C1—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被俄罗斯人喻为“母亲河”,注入里海,属内流河。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
C4—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5.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主要矿产地有: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因此森林资源丰富。
6.工业特点: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轻工业)发展缓慢。
7.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主要工业区有: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8.交通: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管道运输均很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
俄罗斯在欧洲部分的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的铁路网比较稀疏,有一条横跨亚欧的铁路称为“亚欧大陆桥”,在俄罗斯这部分称西伯利亚大铁路。
●两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和铁路;俄罗斯的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为主,货运以管道和铁路为主;(管道运输是将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
●亚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地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
●摩尔曼斯克(北极圈以北的不冻港),圣彼得堡(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和主要港口,临波罗的海),符拉迪沃斯托克(又名海参威,亚欧大陆桥的起点,临太平洋)
9.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里
有著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