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语文部分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76.76 KB
- 文档页数:14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北京大学【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部分。
【考试时间】3 个小时语文部分【注意事项】本试卷语文部分分为基础知识题和阅读题两部分.一共 50 道选择题。
第Ⅰ卷(基础知识题)1.【真题】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海臧克家从碧澄澄的天空,摸着潮湿的衣角,看到了你的颜色:触到了你的体温;从一阵阵的清风,深夜醒来,嗅到了你的气息: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 年)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C.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D.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4.【真题】下列各句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在称雄之前,刘备成功地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胸无大志的庸才,这一韬光养晦的做法让他得以与强大的曹操和孙权一起称雄三国时代。
②“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硕人》通过对齐女庄姜的细腻描绘,刻画了一个珠圆玉润、亮丽动人的古典美人。
③自 8 月 1 日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的消息正式宣布后,网上盛传商务部反垄断局已两次约谈滴滴并依法进行调查,滴滴对此讳莫如深。
④由于缺少有效监督,《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纸空文,只有真正令行禁止,才能达到公共场所“无烟化”的目标。
⑤城市规划大师卡罗琳·博斯在做主题演讲时说,城市环境和建筑休戚相关,所以要改善城市环境不能忽视城市建筑的整体规划。
⑥他此时正心事重重,尽管窗外鸟语花香,一片春意盎然,他也目不窥园,无心欣赏,还时不时的叹上一口气。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⑥5.【真题】下图是两副吟咏郑成功的对联,请依文意与对联组成原则,选出最适合填入甲、乙、丙、丁处的内容()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
(丙)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
北大自主招生语文题及答案北大自主招生语文题一、选择正确的或者最好的表达形式(10分)A篡改B窜改C纂改2、大家推举在学界______的朱德熙先生担任学会主席。
A深负众望B不负众望C深孚众望3、只要有诚心,再厚的冰也会______。
A融化B熔化C溶化4、棋摊摊主卖个破绽,引路人______,骗取钱财。
A入网B入瓮C入彀5、所有机票代售点,一律不得向旅客收取或______收取手续费。
A变向B变相C变项A裹腹B裹肤C果腹7、政府领导作为人们的公仆,要______都关心群众的疾苦。
A不时不刻B时时刻刻C无时无刻8、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______的伟大成就,首先应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政策。
A瞩目B侧目C注目9、中国队20号前锋一脚远射,令对方门将______,皮球正入网中。
A措不及防B猝手及防C猝不及防10、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就能看出______来。
A端倪B端睨C端眤二、文言文阅读(10分)1、文中所叙是一种什么景象?周密对此有何看法?2、结合现实生活中所见,谈谈你对类似现象的看法。
三、将下段古文翻译为现代汉语(20分)四、现代文阅读(20分)古人云:厚德载物。
宽厚的大地承载江河山岳,也承载毛虫小草;承载秀水江南,也承载荒漠西域。
它的德是公正。
而说出厚德载物的人,则听懂了大地语言。
庄子懂得自然的语言,那些古代优秀的文学家都懂,他们通过草木虫鸟、云霞水土跟自然交流,心灵在天地万物中神游,获得启迪和智慧。
现在大地上所有动植物都有名字,我们却不知道或不懂得用名字去称呼它们,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读到的多是对动植物笼统的称呼,把地上长的都叫草,天上飞的都叫鸟,不懂得去单个地叫出一棵草、一只鸟的名字。
一方面是不认识,另一方面在意识中或许没有对所书写对象的敬重。
有一颗能跟自然交流的心灵,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才可能听懂自然,知道一棵草一朵云在说什么,漫天星星在说什么。
自然跟我们交流的惟一渠道是心灵。
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试题及答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试题及答案爱录斋居士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试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北大自主招生语文试题一、举出两个典型的成语曲解(例:度日如年,日子过得很好,每天都像在过年)二、两个病句改错(从语法角度):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三、对联:博雅塔前人博雅(注:博雅塔是北大校园内一处景物)四、翻译下段文言文吴人之归有绮其衣者衣数十袭届时而易之而特居于盗乡盗涎而妇弗觉犹日炫其华绣于丛莽之下盗遂杀而取之盗不足论而吾甚怪此妇知绮其衣而不知所以置其身夫使托身于荐绅之家健者门焉严扃深居盗乌得取唯其濒盗居而复炫其装此其所以死耳天下有才之士不犹吴妇之绮其衣乎托非其人则与盗邻盗贪利而嗜杀故炫能于乱邦匪有全者杜袭喻繁钦曰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钦卒用其言以免于刘表之祸呜呼袭可谓善藏矣钦亦可谓善听矣不尔吾未见其不为吴妇也。
四.阅读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近于儿戏;我烦腻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
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
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灰土……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求乞者》选自鲁迅《野草》1、“高墙”、“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分别象征什么?体现了鲁迅怎样的生活经历?2、“布施”有何含义?“布施”与“求乞”体现了人与人的什么关系?3、鲁迅为何不愿做个“受施者”与“布施者”?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世界观与思想命题?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2018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卷1.下列加点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汗涔涔..(cén )忖.(cǔn)度塑.(sù)料悭.(jiān)吝B.妩.(wǔ)媚游说.(shuō) 尽.(jǐn)打酗.(xùn)酒C.门框.(kuàng)供给.(jǐ)花坞.(wù)作揖.(yī)D.不啻.(chì)玷.(diàn)污粗犷.(kuàng)谄.(chǎn)媚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踌躇满智蓬荜生辉幅员辽阔B.黄粱一梦病入膏盲金壁辉煌C.殆笑大方川流不息风流惆傥D.变本加厉借题发挥繁文缛节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B.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C.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D.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4.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A.尽管也而且 B.甚至都而且C.乃至都即使 D.由于也所以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她每个月的工作量都要超过预定计划百分之四十五以上。
B.全厂职工听取和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C.卡塔尔和沙特两个队还有一场比赛,中国队能否出线将取决于这两个队之间的比赛结果而定。
D.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剪纸的题材有经史故事、神话、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
B.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C.“看呀,”他说,“这里有东西给你。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北大自主招生语文试题一、选择正确的或最好的表达形式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抵牾划时代彬彬有理崭露头角B.宣泄破天荒戎马倥偬蛊惑人心C.凑合泊来品重整旗鼓食不果腹D.愿景万户侯滥竽充数声名雀起2.下列哪个字不是形声字( )A.问B.闻C.间3.“离经叛道”这一成语的结构属于( )A.主谓式B.并列式C.偏正式D.连动式4.现代汉语中,“好热闹”和“好不热闹”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下面各组中表达意思一样的一组是()A.“差点儿考上了”和“差点儿没考上”B.“差点儿忘了”和“差点儿没忘了”C.“差点儿赶上车”和“差点儿没赶上车”5.“爸爸看见我不高兴?”最多可有几种理解()A.2B.3C.46.就你对孔子的认识,你认为他的星座应该是属于()A.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牡羊座B.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金牛座C.公正无私、博爱仁慈的天秤座D.处处桃花、风流儒雅的射手座7.《论语•学而》篇中“贤贤易色”一语,历来注解各有不同,清代学者陈澧《东塾读书记》提及:“为人孝弟、贤贤易色、事君致身、朋友有信,五伦之事备矣。
”若依此说法,则陈澧以为“贤贤易色”当指:()A.尚贤远佞 B.长幼有序 C.行孝色难 D.夫妇之道8.下列诗文,不属对偶句的选项是:()A.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B.万壑树參天,千山响杜鹃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D.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9.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 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 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 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 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的作者是()A.杜甫B. 林逋C.莫言二、将下段古文翻译为现代汉语(20分)【原文】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彼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越王勾践恃大朋之龟与吴战而不胜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韩非子•饰邪》)【译文】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子夜昙花张错恩师过世。
2018-2019年最新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第一套)(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连累(lěi) 角(juã)色河间相(xiàng) 冠冕(miǎn)堂皇B专横(hâng) 忖(cǔn)度涮(shuàn) 羊肉妄加揣(chuāi)测C.笑靥(yâ) 顷(qīng)刻汗涔(cãn)涔休戚(qì)相关D慨叹(kǎi) 俨(yǎn)然刽子手(kuàì) 刎(wěn)颈之交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对的是()A、橘子州偌大急躁光阴荏苒B、蒙敝犄角慰籍书生意气C、敷衍磕绊笔竿艰难跋涉D、翱翔斑斓屏蔽自怨自艾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⑵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还很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⑶我认为,真正的阅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A.遏制不耻必需B.遏止不耻必需C.遏制不齿必须D.遏止不齿必须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应接不暇。
B、任何研究工作都必须从积累资料做起,如果不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工作只能是空中楼阁....。
C、电影中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独树一帜之处。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大学毕业选择工作那年,我瞒着父母和姑姑毅然去了西藏支援边疆教育。
B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C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
2018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语文部分试题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1.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海 臧克家从碧澄澄的天空,摸着潮湿的衣角, 看到了你的颜色;触到了你的体温;从一阵阵的清风,深夜醒来,嗅到了你的气息;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A .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C .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D .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称雄之前,刘备成功地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胸无大志的庸才,这一韬光养晦的做法让他得以与强大的曹操和孙权一起称雄三国时代。
②“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硕人》通过对齐女庄姜的细腻描绘,刻画了一个珠圆玉润、亮丽动人的古典美人形象。
③自8月1日“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的消息正式宣布后,网上盛传商务部反垄断局已两次约谈“滴滴”并依法进行调查,“滴滴”对此讳莫如深。
④由于缺少有效监督,《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纸空文,只有真正令行禁止,才能达到公共场所“无烟化”的目标。
⑤城市规划大师卡罗琳•博斯在做主题演讲时说,城市环境和建筑休戚相关,所以要改善城市环境不能忽视城市建筑的整体规划。
绝密★ 启用前 北京大学博雅计划模拟考试 语 文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1.本试卷共4道题; 2.答卷前,考生请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 密封线内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都应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根据语境填空(10题,共20分)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 1 ”。
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 行迹。
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 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过了一个时候, 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
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 史册,诵之后人。
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 著声名。
例子太多了。
这次去洞庭湖, 一见岳阳楼,心头便想;又是它了。
1046年,范仲淹倡导变 革被贬,恰逢另一位贬在岳阳的朋友股子京重修岳阳楼罢,要他写一篇楼记,他便借楼写湖,凭 湖抒怀,写出了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
直到今天,大多数游客都是先从这篇文章中知道有这 么一个楼的。
文章中“ 2 。
”这句话,已成为一般中国人都能随口吐出的熟语。
不知哪年哪月,此景此楼,已被这篇文章重新构建。
文章开头曾称颂此楼“北通巫峡,南极 潇湘”,于是,人们在楼的南北两方各立一个门坊,上刻这两句话。
进得楼内,巨幅木刻中堂,即 是这篇文章,书法厚重畅丽,洒以绿粉,古色古香。
其他后人题咏,心思全围着这篇文章。
这也算是个有趣的奇事:先是景观被写入文章,再是文章化作了景观。
借之现代用语,或 许可说,是 3 的互相生成罢。
在这里,中国文学的力量倒显得特别强大。
学校班级姓名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准考证号范仲淹确实是文章好手,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